从格式塔整体性原则谈汉语古诗歌意象的英译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在中国古诗中,汉语的意合现象尤为明显。汉语古诗中的意境通常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而成,该种意境是作者把表达思想感情和描写客观景物环境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境界。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出发,对汉语古诗意象英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英译汉过程中,切不可为求形式对等而不顾英语的形合这一特点,应该把达意作为诗歌意象翻译的基础,在英译过程中应借助不同手段使分离的、块状的意象有机串联起来,使英语译文符合其本身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意合 形合 格式塔 整体性原则 意象 汉语古诗
  一、引言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即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方梦之(2004)指出,“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正如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欧化的语法”一章中所说:“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在汉语古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汉语古诗通常是由一个个简单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绘声绘色的画,以达到诗人抒情之意。在这一个个意象之间并无显性的形态联结。读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并结合整体性原则将一个个意象联结起来,从而体会诗人融合了其思想感情表达与客观环境描写的特殊意境。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样的一种文化差异无疑加大了汉诗英译的难度。在英译过程中,我们应借助不同手段,如通过添加谓语动词、连接词、过去分词等来填补汉诗语言符号层面的空白,使汉语古诗中分离的、块状的意象有机串联起来,使英译文符合其自身的语言特点。
  二、格式塔整体性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完形原则,即认为一个格式塔就是一个心理经验上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个部分的机械相加。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同时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或者使人无法把握。因此,整体是来自于各部分同时又是超越各部分的新的结合体。
  从形式上来看,汉语古诗的意象是块状的、分离的。但是,中国人擅长的是想象与联想,强调的是整体思维,即把看似块状的、分离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从中把握作者的思想动态。而英语却注重形式形态的变化以达到连续、连贯的效果。因此,这种融合了文学、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对文学翻译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意境上呈现出整体性,也要在英译文的形式上体现出整体性与连贯性,这是由英文重形合这一特征所决定的。
  三、汉语古诗的意合
  汉语喜欢用一字一词表现一个意象,一句诗中常常融合好几个意象。从形式上来看,这些意象是离散的、块状的,具有空间的性质。但其实不然,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中国人注重整体思维,因此在阅读那一个个意象时,最先在人们大脑中呈现的是对该诗句所描绘的整体意象的感知,而不是对孤立的意象个体感知的简单相加。因为我们在理解或解读诗句时,首先会根据诗人所呈现给读者的意象进行想象与联想,进而真正了解诗人欲抒发之情。所以,从形式上而言,汉语古诗的意象是孤立的、离散的、块状的,体现了汉语在语言形式上的空间性特质。但从意境上而言,诗中每一个意象的选择和组合都是经过诗人慎重选择和精心安排的,有助于读者进行联想和思考以达到与诗人产生共鸣的一种效果。下面我们以温庭筠的两句名诗为例来说明汉语古诗的意合现象。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例(1)中,作者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凌晨赶路的清冷风景,以此来形容游子早行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素来为后人所传诵。该诗句只用了十个字组成了六个名词,而这六个名词组成了六个意象,其间没有用任何的连接词,也没有任何表示语法关系的形态标记,只是简单地将这六个意象进行排列连缀起来,而这样的简单组合也并未给读者理解诗人所抒之情带来任何困难。因为,我们通过各自的想象与联想,已经把这六个意象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图画,从中我们能读懂诗人的凄冷感受与寂寞心情,甚至产生某种共鸣。
  四、《商山早行》和《天净沙·秋思》的英译
  正如上文所说,汉语古诗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那么,在汉诗英译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英语形合这一特点,将汉语古诗中的意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即将那些形似离散的、块状的、空间的意象简单罗列相加呢?笔者认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切不可为追求完全形式对等而忽略英民族的文化特点,即重视个体思维、重视形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从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出发,以达意为基础,将汉语古诗英译得恰到好处。下面我们以例(1)及其英译为例,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译文1:The crowing of the cock,the thatched inn,the moon;
  Footprints,wood bridge,frost.
  译文2:The cock crows as the moon sets over the thatched inn;
  Footprints are left on the wood bridge paved with frost.(许渊冲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温庭筠的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图1: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庭筠的这两句诗是由十个字组成了六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以和及)霜。由于中国人重整体思维,汉语重意合,我们在欣赏这两句话时,会先通过联想与想象,将这六个意象有机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宏观把握,构建一个格式塔意象,从而真正解读诗人欲抒之感。尽管汉语在语言形式上是简单罗列,这些意象只是离散的,但从意义上而言,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栩栩如生、意蕴丰富的意境。那么,我们在英译这两句诗时,是否可以将这六个字或词翻译成英文,简单罗列相加呢?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译文1,该译文只是将六个意象译成英文,然后将其机械相加,结果使得英语读者无法很好或是轻易地解读该诗的真正意境。英语不像汉语那样重视整体思维,因此,英语读者并不能轻松地将这些离散的意象整体化,并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就如整体性原则所倡导的那样“整体并非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就因为如此,我们在汉诗英译过程中,首先要在英译文的形式上把握好诗句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根据格式塔整体性原则,我们在翻译时应整体把握这两句诗,因此,像译文1那样简单将意象翻译并机械相加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译文2则译得恰到好处:译者通过一些手段填补了汉语古诗语言符号层面的空白,使其英译文符合了英文重形合的这样一种特质。
  该译文在联结这六个意象时,从英文重形合这一特征出发,以格式塔整体性原则为准则,运用了各种手段将其有机结合。译者用了谓语动词“crows”“are left”,一个时间状语从句“as the moon sets over the thatched inn”,在该从句中有完整的主语、谓语以及状语,一个介词短语“on the wood bridge”和一个作后置定语的过去分词短语“paved with frost”。译者运用这些手段,将汉语的六个意象组合成了两句完整的句子,具有明显的形合特征。
  下面再来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1: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ing nag,
  The sun west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2: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acking at dust
  A few housed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m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天净沙·秋思》以凝练的语言,准确委婉地刻画了旅人漂泊的心境(见图2)。
  该诗寥寥28个字,构成了11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曲从形式上来看,11个意象是相互离散的,中间没有用任何的连接手段及语法手段,但是汉民族擅长整体思维,在欣赏这一首曲时,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而这个意境正是作者想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11个意象合成一个凄凉哀愁的意境,渲染出一派清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了旅人的愁。虽然只有28个字,但这11个看似简单罗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安排与挑选的意象无比鲜明地反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形象,其艺术表现力极其高超。
  那么,我们如何将其英译呢?下面列举了两种译法,首先来分析一下译文1。该译文中作者尽量追求形式上的对等。例如:
  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西风、古道、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做到了形式对等,而“流水人家”在汉语中是两个意象,两个名词,英译文将其合并为一个形容词词组“stream running cottages”。在这样的译文中,可以说译者做到了完全的对等,但是英语是重视形合的语言,英民族人是无法像中国人解读原文那般做到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凄凉哀愁之感的。汉语的整体性并非表现在形式上,而是表现在意境上。这首元曲尽管形式上是分散的,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但是通过读者的想象与联想后,我们能将这些意象统一成一个意境,从而很好地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然而英语的整体性不光表现在意境上,同时还表现在形式上,如果我们在英译文中,只是把一个个名词或名词词组简单相加,就会加大英民族读者理解该文的难度,因为这样的语言表达并不符合他们的思维意识和语言规律。
  再来看译文2。在该译文中,译者采取了不同的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使其形式上做到了连贯与自然。原文是静态的,而译文是动态的;原文主要由事物构成,而译文主要由情形构成;译文中也加了不少原文没有的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hanging,returning,croaking,hidden,comes,plodding”等。通过这种变化,译者所译的英译文就能使读者真正领悟到原文的内涵、原文中各有机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它可能抒发的情感深度和力度。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知道汉语的整体性是表现在读者自我想象与联想的意境中的,而英语的整体性既需要有读者自我想象的空间,更需要形式上的完整。译者因此要不断追求译文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五、结语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一文化差异是为诸多专家学者所认可的。这一种文化差异确实给古典诗歌英译增加了难度,因为意合在汉语古诗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汉语的整体性隐藏在一个一个意象的背后,汉民族习惯于通过想象与联想将看似离散的、块状的意象联结成一幅完整的画,从中寻求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即汉语诗歌的整体性是表现在读者自我想象与联想的意境中的,并非通过形式上的完整得以实现。然而,英语却不同,其整体性既需要读者进行自我想象与联想,同时更需要形式上的完整。因此,在英译汉语古诗的意象时,我们切不可为求形式对等而不顾英语形合这一特点,应把达意作为诗歌意象翻译的基础。在英译过程中可借助不同手段,如词汇和语法手段将汉语古诗中分离的、块状的意象有机地串联起来,使英译文符合其本身的语言特点,具有完整性与连贯性。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黄曙光.从“格式塔”整体性原理看古诗《天净沙·秋思》的翻
  译[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
  [5]周寅.“格式塔”心理学与诗歌鉴赏[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
  (4).
  [6]谭业升.意象编码的翻译与语言差异[J].中国翻译,2003,(4).
  [7]许渊冲.文化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裘克安.古诗文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4,(1).
  [10]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
  外语教学,1999,(12).
  [12]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
  译,2000,(1).
  [1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
  (夏旭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字理据“六书”中的“象形”进行分析,恰如其分地利用汉字的早期字形,以汉字象形字教学为切入点,找出现有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汉字演变为佐证,让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汉字特点的文字观念,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了解汉字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生活的自然言语中,人们在会话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语言上的错误,并在发现错误之后会对自己的语误进行修补,这种语误修补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由于口头会话的过程与书面语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需要即兴表达当场表述,而口语交际过程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流畅,会充斥着迟疑、重复、停顿、修补等间断语流。对自然言语的研究,西方语言学学者最早是通过心理语言学对言语错误的分析以及对言语的记时研究来进行的。  关键词:会
期刊
摘 要:“杀很大”以黑马之姿在2009年年初进入台湾国语当中。什么是“杀很大”?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这句台词却让“X很大”结构有了强大的能产性。本文从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X很大”,试图从结构义的特点方面找出台湾人对于该结构的诠释及创新依据。研究发现,在不知“杀很大”原义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采用最典型的方式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  一、前言  “杀很大”这句台词不只让台湾女明星
期刊
摘 要:学界普遍认为,戴浩一提出的时间顺序原则是汉语最普遍的语序原则。时间顺序是空间顺序的映射,即空间顺序才是最本质的语序原则。本文选取《西游记》为语料,对汉语表达的时空顺序与语序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时空顺序具有同一性,都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空间顺序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普遍原理。  关键词:《西游记》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一、引言  戴浩一(1985,1989)提出时间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2008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否定表达,首先从音高、音强两方面考察了引导和前景化新信息的否定表达的韵律特征;其次从否定表达的搭配来考察其认知效果和认知特征。结果表明,动态语篇中否定是通过韵律加强来达到前景化新信息的目的,尤其是运用音高来凸显否定;其左右搭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促进了认知效果。  关键词:韵律 动态语篇 否定 搭配    一、引言  否定在人类语言表达中具有非
期刊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文化及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隐喻无处不在,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说,隐喻就是一个由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过程。本文主要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和映射理论,通过对身体部位词英语“eye”和汉语“眼”所产生的隐喻性语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eye(眼)”的隐喻意义。  一、引言  隐喻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隐喻在生活中无处
期刊
摘 要:本文将《汉语教与学词典》提示栏的内容归纳为13种类型,认为该词典提示栏对词语释义全面、角度丰富,凸显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特征,同时也针对某些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汉语教与学词典》 学习词典 词典体例  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这些词典无论是在立目、释义还是体例方面都与内向型词典有所不同,体现了外向型学习词典的特点。郑定欧(2004)指出,外向词典不是
期刊
摘 要:文学作品、影视影像乃至动画漫画等一系列涉及言语行为的材料均可以为语用分析提供相应语料。与此同时,对上述语料的语用分析不仅能够提高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本文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话语指示语为研究对象,以移情与离情等语用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分析诸葛亮话语指示语以及具体语境,探讨了其指示语的语用移情与离情功能,旨在为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乃至鉴赏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
期刊
摘 要:《三重门》和《围城》在幽默修辞的使用上相似但又不同:钱钟书偏向于学者式的“冷嘲”,其文严肃典雅,寥寥几笔就入木三分,读过让人莞尔一笑,而韩寒的幽默修辞类似于鲁迅式的“热讽”,用以增加幽默的表现力度。本文运用幽默理论与修辞学原理,通过对比《三重门》《围城》在语音上的异同来探讨它们的幽默修辞。  关键词:《三重门》 《围城》 幽默修辞 语音  在我国修辞学界,第一个明确地把幽默纳入修辞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运用词频计量法分析2002~2011年国内4种翻译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230多篇与口译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显示近十年来国内口译研究的主题及发展动向。总结10年来我国口译教学研究领域关注最多的高频词,结果表明:口译教学研究主题多样化,逐渐出现跨学科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口译教学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 研究主题 发展趋势  一、引言  口译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