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在对学生陶冶情操、启发智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重视了美育(即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仍大量存在。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要,这些都迫切要求对美术学科教学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
中学美术 学科教学 改革
引言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 目前可以初步确定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即调查研究美术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改革目的, 就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美术学科教学的改革。
一、调整美术教材内容, 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乡土教材内容。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自然资源, 如: 用树根、泥土制作小型雕塑, 用树叶、树皮、鹅卵石等制作装饰画, 还可以利用春秋季节, 组织学生进行室外风景写生。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校园和家乡的自然美景,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打破了传统的“ 以课堂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 适当进行乡土教材的补充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开拓他们的眼界; 另一方面, 则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美术课程结构改革方面, 应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保证美术必修课的同时, 加强各年级的美术课外活动, 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必修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 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解决共性的问题。选修课和活动课着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这三者之间, 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又有所侧重, 发挥不同的“ 育人” 功能。
二、强化审美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美术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 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提高审美境界, 开发右脑潜能, 陶冶情操, 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 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 学会学习, 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会创造, 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美术教育中, 强化审美教育, 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 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 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三、密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拓宽审美教育渠道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科教材中, 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 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的. 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 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 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 在教学改革实验中, 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 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 为课文绘制插图, 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 不但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 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 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 绘制一些相关的图表、画像等, 一方面发挥了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审美教育的渠道。
四、美化育人环境,完善教学设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决定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好的学习环境, 会使他们心情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恶劣的学习环境, 会使学生心情沉闷, 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一起动手, 实施育人环境的美化工程。为学校教室等公共场所绘制壁画, 书写标语, 装饰教室的展板等。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醒目的标语口号. 时时刻刻向人们进行着潜在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 受到了审美教育, 提高了审美素质。近几年来, 国家教委就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对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学校都建有自己专门的艺术教室, 购置了大量的美术图书、挂图、石膏像等, 甚至建立了多媒体教室, 为美术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
五、加速培养师资,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作用, 关键在于美术教师。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还要有良好的智能结构。目前, 普通学校的美术教师相对较少。而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 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偏低, 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快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1.协助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假期培训班,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培训; 2 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高师美术函授学习的机会; 3.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高师美术系进行短期培训; 4.经常开展各学校之间的美术观摩教学, 组织青年美术教师进行专业比赛和作品展示; 5.选派骨干美术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
参考文献
[1]移小月.浅谈高效美术课堂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上旬), 2011(05).
[2]米昕.审美教育贯穿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中学美术 学科教学 改革
引言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 目前可以初步确定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即调查研究美术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改革目的, 就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美术学科教学的改革。
一、调整美术教材内容, 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乡土教材内容。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自然资源, 如: 用树根、泥土制作小型雕塑, 用树叶、树皮、鹅卵石等制作装饰画, 还可以利用春秋季节, 组织学生进行室外风景写生。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校园和家乡的自然美景,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打破了传统的“ 以课堂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 适当进行乡土教材的补充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开拓他们的眼界; 另一方面, 则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美术课程结构改革方面, 应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保证美术必修课的同时, 加强各年级的美术课外活动, 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必修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 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解决共性的问题。选修课和活动课着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这三者之间, 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又有所侧重, 发挥不同的“ 育人” 功能。
二、强化审美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美术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 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提高审美境界, 开发右脑潜能, 陶冶情操, 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 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 学会学习, 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会创造, 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美术教育中, 强化审美教育, 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 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 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三、密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拓宽审美教育渠道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科教材中, 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 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的. 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 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 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 在教学改革实验中, 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 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 为课文绘制插图, 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 不但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 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 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 绘制一些相关的图表、画像等, 一方面发挥了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审美教育的渠道。
四、美化育人环境,完善教学设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决定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好的学习环境, 会使他们心情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恶劣的学习环境, 会使学生心情沉闷, 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一起动手, 实施育人环境的美化工程。为学校教室等公共场所绘制壁画, 书写标语, 装饰教室的展板等。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醒目的标语口号. 时时刻刻向人们进行着潜在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 受到了审美教育, 提高了审美素质。近几年来, 国家教委就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对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学校都建有自己专门的艺术教室, 购置了大量的美术图书、挂图、石膏像等, 甚至建立了多媒体教室, 为美术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
五、加速培养师资,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作用, 关键在于美术教师。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还要有良好的智能结构。目前, 普通学校的美术教师相对较少。而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 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偏低, 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快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1.协助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假期培训班,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培训; 2 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高师美术函授学习的机会; 3.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高师美术系进行短期培训; 4.经常开展各学校之间的美术观摩教学, 组织青年美术教师进行专业比赛和作品展示; 5.选派骨干美术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
参考文献
[1]移小月.浅谈高效美术课堂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上旬), 2011(05).
[2]米昕.审美教育贯穿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