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谁占主导地位,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职业教育的新课题。1999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上制定了框架教学计划,其中推出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打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枪。
行动引导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则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行动引导型等,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如何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理论课程中,尤其是数学课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时,笔者采用行动引导教学法,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让我和学生们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教学准备与施教过程
1.在教学的准备阶段
(1)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组,和学生交谈,让学生明确了解学生将要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有关双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准备课堂学习用具如:三角尺、小绳、钉、图画板等。
(3)收集、筛选反馈信息。一周后,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时,笔者吃惊地发现同学们运用了网络、书本、及人脉关系收集到了大量资料,即有图片资料——2012年伦敦奥运场馆,也有网络视频资料——各地出现的双曲线型建筑,还有一些同学去当地工厂参观了双曲线型的冷却塔,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筛选后,用作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双曲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
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学生参与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即了解总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老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把收集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阐述这些信息与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在明确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把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解成四个小任务,如图1所示。
再组织学生用动手做实验的形式完成任务1,如图2所示。
取两段长度相差为定长2a的绳,两绳的一端分别用两小钉固定在三角尺的一条边上,两钉相距为2c,(0<2a<2c),另一端放在一起打成绳结。用两段绳子套住粉笔尖,粉笔在黑板上所移动的曲线就是双曲线的一支。把三角尺倒换方向就可画出双曲线的另一支。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动手,分组完成,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在已经学习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自己进行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完成任务2。
归纳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完成任务3。
学生运用表格把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对比学习,加深印象,见表1。
最后举一反三完成任务4的学习。
3.应用方法及学习效果评价
这堂数学课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中完成,配合使用卡片、张贴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作为老师,始终作为课堂主持者、引导者,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行为能力:一是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 二是阅读能力,三是听讲能力,四是利用信息能力,五是心智能力。一堂课上完,同学们意犹未尽,围绕在老师身边述说这节课的感受。
二、运用行动教学法的体会和反思
通过这堂数学课的教学,笔者受益匪浅。常有老师感叹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不服管教,学习散漫,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甚至玩手机,难管难教。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是实际存在,如果一味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总结自身的“教”,认识学生的“学”,反思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得与失。
1.以学生为学习行动的主体,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师生之间要相互配合
单就“行动”而言,即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行动起来,就得先让学生明确任务,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行动”,这就要求教师下达任务时要言简意赅,要求学生去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加以分类、整理。
2.注重行动组织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调动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强补弱,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学习讨论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精选课题,精心策划,精彩演示
不是所有的教学课都能使用行动引导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如粗制滥造地使用,会让学生不知所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精选课题,进行精心策划,考虑到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求学生了解课题后再去收集大量资料,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演示学习。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动占据着明显的主要地位,教师的行动影响和指导着学生的行动。
总而言之,行动只是一种表现手段,重要的是反思与合作和在此基础上的调整与提高,然后在活动中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将在今后的职教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济宁技师学院)
行动引导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则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行动引导型等,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如何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理论课程中,尤其是数学课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时,笔者采用行动引导教学法,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让我和学生们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教学准备与施教过程
1.在教学的准备阶段
(1)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组,和学生交谈,让学生明确了解学生将要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有关双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准备课堂学习用具如:三角尺、小绳、钉、图画板等。
(3)收集、筛选反馈信息。一周后,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时,笔者吃惊地发现同学们运用了网络、书本、及人脉关系收集到了大量资料,即有图片资料——2012年伦敦奥运场馆,也有网络视频资料——各地出现的双曲线型建筑,还有一些同学去当地工厂参观了双曲线型的冷却塔,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筛选后,用作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双曲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
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学生参与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即了解总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老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把收集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阐述这些信息与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在明确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把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解成四个小任务,如图1所示。
再组织学生用动手做实验的形式完成任务1,如图2所示。
取两段长度相差为定长2a的绳,两绳的一端分别用两小钉固定在三角尺的一条边上,两钉相距为2c,(0<2a<2c),另一端放在一起打成绳结。用两段绳子套住粉笔尖,粉笔在黑板上所移动的曲线就是双曲线的一支。把三角尺倒换方向就可画出双曲线的另一支。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动手,分组完成,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在已经学习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自己进行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完成任务2。
归纳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完成任务3。
学生运用表格把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对比学习,加深印象,见表1。
最后举一反三完成任务4的学习。
3.应用方法及学习效果评价
这堂数学课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中完成,配合使用卡片、张贴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作为老师,始终作为课堂主持者、引导者,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行为能力:一是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 二是阅读能力,三是听讲能力,四是利用信息能力,五是心智能力。一堂课上完,同学们意犹未尽,围绕在老师身边述说这节课的感受。
二、运用行动教学法的体会和反思
通过这堂数学课的教学,笔者受益匪浅。常有老师感叹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不服管教,学习散漫,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甚至玩手机,难管难教。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是实际存在,如果一味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总结自身的“教”,认识学生的“学”,反思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得与失。
1.以学生为学习行动的主体,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师生之间要相互配合
单就“行动”而言,即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行动起来,就得先让学生明确任务,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行动”,这就要求教师下达任务时要言简意赅,要求学生去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加以分类、整理。
2.注重行动组织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调动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强补弱,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学习讨论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精选课题,精心策划,精彩演示
不是所有的教学课都能使用行动引导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如粗制滥造地使用,会让学生不知所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精选课题,进行精心策划,考虑到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求学生了解课题后再去收集大量资料,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演示学习。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动占据着明显的主要地位,教师的行动影响和指导着学生的行动。
总而言之,行动只是一种表现手段,重要的是反思与合作和在此基础上的调整与提高,然后在活动中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将在今后的职教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济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