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评价引领学生课外阅读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缘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一目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但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有限,学生在校外有网络媒体等诱惑,课外阅读要落到实处有一定难度。面对这些情况,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但如果没有好的评价体系去操作,提倡和要求课外阅读最终会沦为空谈。课外阅读的评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获得滋养。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和评价学生阅读的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思路与实施
  如何让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阅读兴趣,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先在阅读时间方面给学生以指导。高一学生较高二高三学生来说,课余时间较多,我精心设计了“阅读小条”。小条是一张纸片,上面列有表格:序号、姓名、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我每月发给学生印有上列内容的30张小纸条,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每天交给老师一个纸条。没有阅读的,就在表格中写“无”。小条会被收集起来,月底还给学生并据此撰写本月的阅读报告。
  每天收取小条,教师要浏览,掌握学生的阅读状态。把小条装进学生各自的专用信封后,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书目的选择进行一番总结。对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学生,要给予指导,课间可谈一下心,给予一些建议;对阅读书目单一的学生,对他的阅读作一点评说,建议其拓展阅读领域;对可能在小条上写了不实信息的学生,要做一番调查,做有效的沟通,提出一些要求……这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每月底还要进行全班阅读小条总结汇报活动,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做交流,讲解阅读心得。在总结交流中,学生们既互相了解了阅读状态,也了解了不同的阅读内容,交流了阅读的方式,如怎样有效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怎样选择有价值的书,等等。交流活跃了阅读气氛,使学生互相成为“阅读榜样”。这样的活动,既有效激励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将阅读活动推向深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除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外,选择读什么书、怎么读也非常重要。在初始阅读阶段,学生们的选择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比较看重名著。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一开始不强求一定要读名著,可以各取所需,可以慢慢地引导他们走近名著。“名著”是好,有深度、有意义,可是读起来学生常常感觉有些枯燥,有的还有理解障碍。这时,老师可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选择出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自己编制“阅读小报”,印刷出来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阅读读书笔记并作一番点评。
  三、巩固与拓展
  任何好的设计都需要后续措施的落实。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除制作、印刷与收发阅读小条外,还要对学生阅读情况适时把握,适时引导。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持之以恒。每天,要把学生的读书小条放入他们各自的信封,满一个月要发给他们去粘贴、整理、总结。要主持活动,让他们总结交流。从“阅读小条”活动看,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般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后,还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我注意到整个活动期间,学生们对名著阅读呈现“热情—— 畏难—— 搁置—— 调整—— 重新开始”的过程。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每月都能坚持读名著。
  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在“阅读小条”活动的最初阶段,最好让学生自己选择篇目,允许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判断筛选读书篇目。只有学生自己做出了判断,他们才会接受老师的相关建议,对自己的阅读做出调整。
  附部分学生阅读小条总结:
  看着这张贴满读书小条的纸,我感到惊讶与欣喜,惊讶于我在这个月竟看了这么多文章,欣喜于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从前不爱读书的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拿本书看上几十页,这样睡觉才踏实。(陈立仲)
  看了一个月的书,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首先,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其次,看事物更透彻了。在写作方面,虽然大家的手笔模仿不来,但拓展了思路,懂得铺垫等手法的运用,作文内容也渐渐充实,也能引用书中的名句来增添一些文学色彩……总体而言,收获良多。(陈义刚)
  每天写小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将一个月的小条粘合到一起时,藏不住发自内心的满足。一个月,每晚的阅读时间没有间断,读书给我带来快乐。(林圻泓)
  ……都是小条,才让我有恒心去看完这些书,这也正成为我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夏菁露)
  看到学生的总结,倍感欣慰。这其中其实贯穿着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性评价,主要以老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这也让我更坚定地认为“阅读小条”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方法。为进一步巩固“阅读小条”的作用,我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办阅读小报,以读促写。学生自己动手写文章,办报纸,虽然简陋,却激起他们很大的兴趣,也锻炼了他们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学生自己写文章,自己办报,自己做出评价,一步步巩固阅读效果。
  附部分学生的小报点评:
  ……在标题正下方,是主编徐晨给我们的寄语。这段寄语高度概括了《老人与海》与《尘埃落定》的主旨,也为下面的阅读作了引导。能选上小报的都是精品,都是值得大家欣赏的文章。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位,我最喜欢郭奕文同学评《尘埃落定》的文章,在结尾,她说:“尘埃落定,没有苍凉,只有平静氤氲在我心,安然地睡去。”这句话以仰视的角度,纵观整个土司制度,说出了自己读书的感受。感谢主编的努力,感谢全体同学的努力,让我们有了如此优秀的报刊。我也要写好文章,争取有机会把文章展示给大家。(韦思雅)
  第三期读书小报新鲜出炉,这一期的小报吸取上两期小报的经验,同时弥补了上两期小报的不足,既美观,内容又好。
  小报优点:
  1.这期小报结构更加完整,有主编、编委、指导老师名单,有主编寄语,有文章,有点评。
  2.选的文章短小而多,给了更多同学展示作品的机会。
  3.文字质量高,从主编寄语,到主要文章,再到同学的点评,语言有的庄重,有的清新,有的幽默风趣。
  4.增加“同学点评”这一板块,对文章进行总结,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内容。
  5.在文字之中适时插入相关图片,美化了版面。
  6.与上两期小报相比,错别字明显减少。
  小报仍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1)可加入作品和作家的介绍。
  (2)将图片放大一些。多数图片黑乎乎的一片,可选一些简单的图片,要清晰。
  希望高一(5)班的读书小报可以越办越好。(崔锦心)
  开展“阅读小条”“阅读小报”活动,我认识到,课外阅读的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将阅读“功利化”,而要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确立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没有对学生阅读过程的修正,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学生在阅读中自然形成的。老师不能传授现成的办法,只能进行必要的引导,创设一定的阅读条件。学生对没有尝试过的活动会有好奇心,老师如能多引导,他们会渐渐养成好习惯。课外阅读评价实施得好,可使教师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树立阅读的信心,提高阅读的兴趣。所以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甄别,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喜欢阅读,要让学生有序、持续地读书。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常规化、科学化、多样化的课外阅读评价形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鉴赏的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
其他文献
一、虚词考查可以有情趣  近年来,各地中考大多会考查虚词的作用,且多为选择题。如某市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虚词考查题:  例一: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A)  A.居庙堂之高 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这种选择题的形式太过刻板,不利于考查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比如,学生应该要掌握“时人莫之许也”的“之”,是代词,指代诸
期刊
“中炮进三兵过河车”是经典稳健型布局武器,赢棋难而和棋不难,是借助定式来抵抗强大对手,达到战略和棋的绝佳目的。屏风马阵营对中炮进三兵不思进取,就想和棋的战略,颇感头疼。创新是象棋永恒主题,全国象棋冠军郑惟桐首创“屏风马退8路炮”最新抵抗战术应运而生,而且效果颇佳。但是2015年第五届晋江(国际)象棋个人公开赛,外星人重演“屏风马退8路炮”战术,却遭到著名业余棋手柯善林的攻杀,犹如爆发一颗象棋版的氢
期刊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目标,主要是文言字、词、句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字词积累最为重要。然而,老师对“言”的处理通常遵循着“八字真经”,即“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将“言”教“死”了。怎样去灵动地落实文言字词教学呢?还是应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要教会学生“依文索义”,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文“言”语感。  一、依托文本与文化,探索字词之义  “依文
期刊
我是在李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当我从苏州大学毕业,成为乡镇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时,我很茫然,不知如何上课。在备课时,我总竭力去回忆,李老师当年的课堂到底给了我什么。我珍惜每一次到县中参加语文教研活动的机会。去听李老师的报告、讲座,看他的课堂展示,品他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学他的“四步引读”。在《飞向太平洋》里,一句“点火”,我听出了文字中的民族自尊;在孔乙己最后摸出的三文钱中,我体悟出了旧
期刊
一、围绕“兴趣点”  在读一本书时,我们总有印象最深的部分,可能是某句、某段或者某章节,这是我们的直觉,是感性思维。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应及时引导他们沟通交流内心感受与体验,围绕“兴趣点”,选择“畅谈”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畅谈”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呈现”,选择合适的呈现阅读成果的方式,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将“肚里的货”倒出来。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体验,有的比较
期刊
首届“吉视传媒·净月杯”象棋全国冠军南北对抗赛有感  这几年长春的象棋比赛很多,平均每年我都要去两次,300公里的路程,乘坐高铁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来采访本次南北棋王对抗赛之前,主办方代表吉林省棋院刘沫兄弟要派人接站,被我好言婉拒了,在我看来,既然大家是朋友,就不要给朋友添麻烦。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出了火车站,换乘摩电、轻轨,一路上信马由缰,走走停停,倒也轻松自在。轻轨终点站是长影世纪城,距
期刊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流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等。其实,“囿于教参”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仅需要借助教参避免“错误解读”,还需要反思一些不适当的解读。  一、“多元解读”的边界在哪里  “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如果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文本,学生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随意发挥,往往会出现“误读”,文本不仅被肢解,而且被曲解。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叙事学作为一门关于叙事、叙事文本、形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叙事性文本都有很大的帮助。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叙事性文本教学领域,对于实现叙事性文本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叙事学理论在解读文本时的多元视角可以给学生以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叙事学理论用于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叙事学理
期刊
孩子写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缺少想法,立意肤浅,结构平面,板子不能打在孩子身上,也不应片面地抱怨学校和老师。年轻父母要从自身努力起,从家庭教育开始,保护孩子已经有的想法,让孩子一直能有“想法”,并引导孩子把想法留下来,这意义真的太大了。  孩子本来是有想法的  想法,有疑问、意见、看法、灵感等义项,还有动机(本文也指写作欲望)的意思。心理学认为,想法是孩子很容易就能产生的,只是大人们常常忽
期刊
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有“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左丘明写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泽被水滋润一样,使人的疑虑困惑如冰遇热消融般尽释,让你在自然逸乐中学习正确的道理,然后你就会掌握这些知识。我用“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作为题目,应该说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跟李震老师学写语文论文的体会。  我和李震老师还是有些缘分的。  最初在淮安中学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