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摄影、做美食和画画。三样嗜好,均为半吊子。简约风格的拥护者,但过着无法舍断离的生活。只怕贻笑大方,便不再多提。
点墨成山,划水为江。而她字中饱蘸暖阳,行笔间挥洒柔情。她对文字的敬意,对文学的深情,也惊艳了我的青春。她是我的语文老师,却又不仅仅是我的语文老师。
订正错字,我那一点微小到几乎可以不计的错误,被她挑了出来。
“你看这个‘弄’字,它的第一笔是横,而不是撇。”她用力握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教授我“弄”字的写法,细小的沙沙声在纸上飞舞着。她微微抬头,朝我瞥了一眼,见我一脸狐疑,还有一点偏执与不羁,便索性停下笔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字帖,翻开在我眼前。
她随手指着一个字,有点激动地对我说道:“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自有它的气度和风骨。中国人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和铮铮铁骨,都在汉字里了。哪怕是一个笔画的疏失,都是一种亵渎。”
她的睫毛随着语气一颤一颤的,激昂的情绪在午后微微燥热的空气中,竟被发酵为一种对于汉字的深情的信仰。一直以来,我在写字方面,都似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般,随性而不修边幅。很多字的书写,基本都错在了萌芽之时。从来没有一个人,似她一般,细细帮我挑出,以至于当听说我的“弄”字写错时,我竟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愕。
她见我神色有所松动,便继续她的纠错之路。原来“鬓”字错了第一笔,“奏”字以“夭”作了“天”,“满”字结构失当,“已”字从未出头……我只觉得头顶似有一阵惊雷,在耳边滚滚而过。这是第一次,我颠覆了对自己书写的认知,也是第一次,我发现,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对文字执着到一笔都不落下。她一边仔仔细细地在纸上示范正确写法,一边时不时抬头看我。下午的太阳微微倾斜,暖融融的光随着桌子攀上那张纸条,攀上了她的眉眼,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张纸,她送给了我。纸上是她一笔一画写下的字,连标点符号都是精确的。每多看这些文字一遍,我便觉得自己更懂她一点。从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里,我渐渐读懂了她对文字这份执着要求背后的深意。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特的文字密码,背后自有它的故事和生命,值得我们去尊重。哪怕失之一笔,也终会字不成字,篇不成篇。与其说这是她对文字的一种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唯其如此,才能让一个人不惜气力去执着追求。也是这种对文字的敬意和执着,使得她成为我重新攻克文字书写大关的摆“弄”人。
令我难忘的还有她倾情演绎的《背影》,和着优美低沉的背景音乐,从她嘴里读出的每一个抑扬顿挫的音节,都似乎低沉到落下雨来。还有那情绪高亢的《安塞腰鼓》,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个娇小柔弱的身体里面,竟然包含着让每一个文字都站立起来的力量。更有余韵悠长的《桃花源记》,古色古香的文字,似乎在她充满了古典范儿的文学气质里,全都复活了。她读出的每一个文字,都似乎早已与她的思想和心灵融为一体,她精心呵护着自己对于文字的每一种微妙独特的感受,就像她精心呵护一个语文老师最质朴的职业本色一般。
每一个文字都精益求精,每一个文字都饱含深情,这就是她,一個普通却不平凡的语文老师。“她好似路过四月桃林,最后带着一身干净的气息,停在你这里”。她对文字的敬意和深情,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语文学习大门,从此,我在通往文学的路上,多了一个摆“弄”人。我只能奋力追赶,一刻不歇,才能对得起她一路提携的深情和一路守护的深意。
又是一节语文课。她正慷慨深沉地读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殊不知,某个女孩望着她,出了神。
(指导老师:兰秋云)
※ 创作感悟 ※
这篇文章的创作,主要是为了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文中的场景发生是在我默写语文古诗时,其中一个字出现了笔画的错误,然后我的语文老师就帮我非常仔细地纠正过来。平常我的字也是“不拘小节”的,语文老师就着这个问题跟我讲了许多关于文字笔画中的要求。当时就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这篇文章就是以这个素材为题,感谢她对我如此仔细的指导。
点墨成山,划水为江。而她字中饱蘸暖阳,行笔间挥洒柔情。她对文字的敬意,对文学的深情,也惊艳了我的青春。她是我的语文老师,却又不仅仅是我的语文老师。
订正错字,我那一点微小到几乎可以不计的错误,被她挑了出来。
“你看这个‘弄’字,它的第一笔是横,而不是撇。”她用力握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教授我“弄”字的写法,细小的沙沙声在纸上飞舞着。她微微抬头,朝我瞥了一眼,见我一脸狐疑,还有一点偏执与不羁,便索性停下笔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字帖,翻开在我眼前。
她随手指着一个字,有点激动地对我说道:“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自有它的气度和风骨。中国人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和铮铮铁骨,都在汉字里了。哪怕是一个笔画的疏失,都是一种亵渎。”
她的睫毛随着语气一颤一颤的,激昂的情绪在午后微微燥热的空气中,竟被发酵为一种对于汉字的深情的信仰。一直以来,我在写字方面,都似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般,随性而不修边幅。很多字的书写,基本都错在了萌芽之时。从来没有一个人,似她一般,细细帮我挑出,以至于当听说我的“弄”字写错时,我竟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愕。
她见我神色有所松动,便继续她的纠错之路。原来“鬓”字错了第一笔,“奏”字以“夭”作了“天”,“满”字结构失当,“已”字从未出头……我只觉得头顶似有一阵惊雷,在耳边滚滚而过。这是第一次,我颠覆了对自己书写的认知,也是第一次,我发现,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对文字执着到一笔都不落下。她一边仔仔细细地在纸上示范正确写法,一边时不时抬头看我。下午的太阳微微倾斜,暖融融的光随着桌子攀上那张纸条,攀上了她的眉眼,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张纸,她送给了我。纸上是她一笔一画写下的字,连标点符号都是精确的。每多看这些文字一遍,我便觉得自己更懂她一点。从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里,我渐渐读懂了她对文字这份执着要求背后的深意。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特的文字密码,背后自有它的故事和生命,值得我们去尊重。哪怕失之一笔,也终会字不成字,篇不成篇。与其说这是她对文字的一种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唯其如此,才能让一个人不惜气力去执着追求。也是这种对文字的敬意和执着,使得她成为我重新攻克文字书写大关的摆“弄”人。
令我难忘的还有她倾情演绎的《背影》,和着优美低沉的背景音乐,从她嘴里读出的每一个抑扬顿挫的音节,都似乎低沉到落下雨来。还有那情绪高亢的《安塞腰鼓》,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个娇小柔弱的身体里面,竟然包含着让每一个文字都站立起来的力量。更有余韵悠长的《桃花源记》,古色古香的文字,似乎在她充满了古典范儿的文学气质里,全都复活了。她读出的每一个文字,都似乎早已与她的思想和心灵融为一体,她精心呵护着自己对于文字的每一种微妙独特的感受,就像她精心呵护一个语文老师最质朴的职业本色一般。
每一个文字都精益求精,每一个文字都饱含深情,这就是她,一個普通却不平凡的语文老师。“她好似路过四月桃林,最后带着一身干净的气息,停在你这里”。她对文字的敬意和深情,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语文学习大门,从此,我在通往文学的路上,多了一个摆“弄”人。我只能奋力追赶,一刻不歇,才能对得起她一路提携的深情和一路守护的深意。
又是一节语文课。她正慷慨深沉地读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殊不知,某个女孩望着她,出了神。
(指导老师:兰秋云)
※ 创作感悟 ※
这篇文章的创作,主要是为了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文中的场景发生是在我默写语文古诗时,其中一个字出现了笔画的错误,然后我的语文老师就帮我非常仔细地纠正过来。平常我的字也是“不拘小节”的,语文老师就着这个问题跟我讲了许多关于文字笔画中的要求。当时就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这篇文章就是以这个素材为题,感谢她对我如此仔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