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基于此,体育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能够积极的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本文就围绕如何提升学生体育课堂兴趣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策略来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从目前体育教学中来看,学生对体育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根本大多数是因为对体育教学兴趣不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匮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站在发展的角度去促使学生能够重视起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价值意义
一方面,体育课程的开展为初中阶段学生繁重的课业增添了一丝活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体育运动有助学生自身体能的提升,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机率,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施展自己的个性,积极参与课堂体育锻炼,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爱好,能够从多项体育运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如跑步、跳远、游泳、篮球等,从而帮助学生能充分认知体育运动必要性。还能让学生在锻炼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抗挫折意识、创造能力等品质素养,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观念深入内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课堂设计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遵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但是对于单一化的教学目标来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立必要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解决体育训练中的困难,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偏见。例如可在“立定跳远”的课程中设计必要的教学问题问题,具体可结合以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1)基本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视频了解基本跳远技巧,包括摆臂方法,摆臂幅度,腿部准备姿势等。同时需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极限和常规跳跃水平进行课堂讲解,使学生对立定跳远有一个初步的见解。
(2)分组训练:教师在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设立一些不同级别的环节,学生根据完成度来评定体育是否合格。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标准,不合格、良、优。当学生模拟视频的技巧进行体育训练时,教师需要全程记录学生的实施进度,针对性为学生提出建议。对于跳跃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予以鼓励,通过不断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如跳跃姿势问题或运动能力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必要的训练计划。对于达标和优秀两部分学生而言,教师需要设计必要的奖励,如可要求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或为这部分学生讲解感兴趣的体育话题,包括体育精神、NBA等,有利于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知到运动的魅力。
2.融入信息化设备,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初中生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较强,教师可将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探索的模式进行某一体育训练项目。如“4*100接力”的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将所有学生分成4人一队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行使用信息化设备探索接力赛跑的规则和技巧。其次,教师需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初步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接力跑的跑步技巧。学生们通过自我探索,总结出了在接力中怎样才能不掉棒,怎样才能更快速进行传交接力棒,并通过反复试验验证了接力的跑步技巧。此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竞争,在比赛技术后总结胜利或失败的原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最后,教師可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奥运赛事、包括跨栏、100米、跳高、4*100米/4*400米接力赛事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运动员的跑步姿势、跳跃姿势,从而提升了学生昂然向上的品质,也逐渐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之,教师可利用信息化设备设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知,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
3.结合学生发育情况,探索必要的实践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锻炼中注重差异性教学,提升每个阶段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确立差异性的学生群体之后就要将教学方法分层,要求在体育课堂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都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又能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能、体育成绩得到本质的提升。兴趣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即使在学生分层后体育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明确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并以此为切入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对主动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培优式教学策略,训练以两人一组为主,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激发他们彼此的竞技精神。训练难度和强变逐渐增加,并且在期间穿插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娱乐活动,使训练有张有弛。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的历史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做到体智双发展。
对平常型的学生要采用兴趣式教学策略,主要的兴趣激发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起初对他们的训练不要求标准。慢慢的以一组为标准,在以后的訓练中采取竞争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多种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竞技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对被动性学生要采取带动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对于被动学生最好将这些学生安插在主动性学生中对主动型学生进行监督。慢慢的,自己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被动型选手的兴趣就会提升很多。两类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彼此交流、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使被动型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出于责任感,主动增加运动量,进而养成运动习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身体素质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要想实现公平化教育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中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能够完成上课目标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体育中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代惠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读书文摘(中),2018(12):174-174.
[2] 常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培养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85-87.
[3] 沙鑫.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9):78-79.
[4] 蒋宝忠.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8):130-130.
[5] 袁军.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考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从目前体育教学中来看,学生对体育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根本大多数是因为对体育教学兴趣不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匮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站在发展的角度去促使学生能够重视起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价值意义
一方面,体育课程的开展为初中阶段学生繁重的课业增添了一丝活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体育运动有助学生自身体能的提升,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机率,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施展自己的个性,积极参与课堂体育锻炼,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爱好,能够从多项体育运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如跑步、跳远、游泳、篮球等,从而帮助学生能充分认知体育运动必要性。还能让学生在锻炼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抗挫折意识、创造能力等品质素养,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观念深入内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课堂设计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遵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但是对于单一化的教学目标来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立必要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解决体育训练中的困难,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偏见。例如可在“立定跳远”的课程中设计必要的教学问题问题,具体可结合以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1)基本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视频了解基本跳远技巧,包括摆臂方法,摆臂幅度,腿部准备姿势等。同时需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极限和常规跳跃水平进行课堂讲解,使学生对立定跳远有一个初步的见解。
(2)分组训练:教师在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设立一些不同级别的环节,学生根据完成度来评定体育是否合格。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标准,不合格、良、优。当学生模拟视频的技巧进行体育训练时,教师需要全程记录学生的实施进度,针对性为学生提出建议。对于跳跃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予以鼓励,通过不断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如跳跃姿势问题或运动能力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必要的训练计划。对于达标和优秀两部分学生而言,教师需要设计必要的奖励,如可要求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或为这部分学生讲解感兴趣的体育话题,包括体育精神、NBA等,有利于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知到运动的魅力。
2.融入信息化设备,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初中生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较强,教师可将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探索的模式进行某一体育训练项目。如“4*100接力”的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将所有学生分成4人一队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行使用信息化设备探索接力赛跑的规则和技巧。其次,教师需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初步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接力跑的跑步技巧。学生们通过自我探索,总结出了在接力中怎样才能不掉棒,怎样才能更快速进行传交接力棒,并通过反复试验验证了接力的跑步技巧。此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竞争,在比赛技术后总结胜利或失败的原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最后,教師可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奥运赛事、包括跨栏、100米、跳高、4*100米/4*400米接力赛事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运动员的跑步姿势、跳跃姿势,从而提升了学生昂然向上的品质,也逐渐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之,教师可利用信息化设备设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知,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
3.结合学生发育情况,探索必要的实践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锻炼中注重差异性教学,提升每个阶段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确立差异性的学生群体之后就要将教学方法分层,要求在体育课堂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都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又能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能、体育成绩得到本质的提升。兴趣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即使在学生分层后体育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明确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并以此为切入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对主动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培优式教学策略,训练以两人一组为主,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激发他们彼此的竞技精神。训练难度和强变逐渐增加,并且在期间穿插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娱乐活动,使训练有张有弛。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的历史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做到体智双发展。
对平常型的学生要采用兴趣式教学策略,主要的兴趣激发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起初对他们的训练不要求标准。慢慢的以一组为标准,在以后的訓练中采取竞争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多种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竞技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对被动性学生要采取带动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对于被动学生最好将这些学生安插在主动性学生中对主动型学生进行监督。慢慢的,自己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被动型选手的兴趣就会提升很多。两类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彼此交流、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使被动型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出于责任感,主动增加运动量,进而养成运动习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身体素质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要想实现公平化教育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中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能够完成上课目标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体育中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代惠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读书文摘(中),2018(12):174-174.
[2] 常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培养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85-87.
[3] 沙鑫.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9):78-79.
[4] 蒋宝忠.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8):130-130.
[5] 袁军.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考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