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宣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句极具人文关怀的标语让人们充满了期待。但冷静思考,我们却无法回避现实的尴尬:各地“漂”们无奈的青春;人际关系的冷漠;工业化发展与宜居指数的矛盾;人文精神与功利主义的冲击;流动人口的平等化之争……中国20年的城市化进程略显生硬,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却日益突出。
哲夫: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从世界发达国家看,许多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可是真正有钱的人却不愿意住在大城市,反而跑到乡下去居住,这是城市病决定的。城市占据了太多的空间,集中了各种污染,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相对要恶劣,所以我认为,城市未必能让生活更美好!
唐润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歪解一:要让生活更美好,就得实现城市化,就得进城;
歪解二:城市生活还不够美好,我们要让她更美好。
陈禾:这是梦游醒来写下的句子,只能当图画欣赏,不需求解,实际上是“误解”。
任卫新:其实,主题宣言原本就是一句空话。要考虑到大家都能接受,其次好翻译能听懂。至于高级不高级,那就另说了。你像希腊那次在申请举办奥林匹克一百年的时候,口号很高级:让百年奥运回家。结果也没有竞选得标。
余英:因为中国的城市没有让我们的生活美好多少,虽然确实方便了很多。但是,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估计能回答好的人并不多。我看只有一些外国馆有回应。
陈政:我比较同意韩寒的说法,其实,城市让生活更麻烦。上海市民,就算1600万常住人口,有几个到8万人体育馆锻炼过?小区的运动场所有几个?就中国和世界城市而言,要看城市发展的策略,我很反对这种超大级城市。如果看过《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话,大家会更明白。所以,我不喜欢现在的翻译。原文:better city,better life可能更确切,翻译过来为“更好的生活,需要更好的城市”。
王永: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再多的科技含量,也不可能提升城市人的生活质量,相反会活得更累。
刘芮东:不会的,城市生活不一定是美好的。堵车、饮食、空气等等,都不如我意。
随着钱钟书老先生“围城理论”的不断普及,似乎又有一条真理随之诞生了:任何被人们狂热追求的美好事物的背后总会隐藏着让人大失所望的一面。完美,常常只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本问题的讨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城市不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其实,从每年屈指可数的几个黄金周可以看出,去乡下体验田园恬静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城市人对非城市生活的向往。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带给生活的一种可能性,但却并非全部。对此,“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烦恼,“城外人”也有“城外人”的向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们想归居田园,当然也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所以,城市,如果你不美好,你怎么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二、世博带给我们什么?
从宏观经济到国计民生,从形象地位的提升到日常生活的改善,世博会到底会带给我们什么,给我们留下什么?
哲夫:这个问题不回答为好。
唐润华:带给我们以下:1. 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也可以美言为异国风情;2. 短暂的更多的外国来访者;3. 更加严格的管理;4. 让上海变成了一个大工地;5. 更多的机会——就业、市场、内需、GDP……
陈禾:原则上都是正面的,这也是世博的宗旨:让城市展示它的成就和可挖掘的潜能,足以吸引投资,促进交流与合作。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将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
任卫新:上海建设乘机提升,东道主挣得面子。
陈政:世博应该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或者反过来,美好的生活需要怎样的城市。
王永: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好机会。
刘芮东:我认为更多是对于城市发展的反思。
就像是有钱的父母给孩子提前安排好了一切,看似富足幸福,在孩子的心里却只喜欢蓝天白云,甚至是草丛里的蚂蚱,他认为蚂蚱的乐趣远远大于工厂的组装玩具和专家安排的营养套餐。
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力以及在文化领域的提升。但这些东西也许会提高生活质量,却缺乏了一种乐趣。现代人最鄙视愈加规范的高营养的生活方式。个性的,不受束缚的才是快乐的基础。世博会带给我们什么,这个命题过于宽泛,出于不同角度结论也不同。
三、谁的世博会?
世博会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概念普及,远不及奥运会来得明晰。抓来身边的人细问,恐怕绝大多数人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我们每天都在媒体中听到“距世博会开幕还有多少多少天”,却很少有人真正去理解,更不要说抱着什么样的目标了。是国人的理解出了问题?还是媒体的宣传普及存在缺失?又或者是人们根本就缺乏深入关注的兴趣。对于一个打着“举国盛事”旗号的世博会来说,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莫非就仅仅停留在“辉煌盛事,扬我国威”这个层面?
哲夫:这个我认为不值得讨论,因为社会已经多元化,龙走蛇蹿,各有各的盘算,未必非得让老百姓都参加进来。
唐润华:当然是宣传普及上的不足或失误。老百姓不知道世博会的来龙去脉,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不知道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其他国家是怎么办世博会的——这所有的不知道必然会导致他们对世博会的敬而远之,甚至漠不关心,甚或心生抱怨。
陈禾:原来是大企业的展示舞台,但中国首次把它变成政府的展示舞台,也许以后的主办者就跟着这么做了。
余英:世博会确切地说是上海政府的。借助世博,政府大力推动了城市建设,周边和其他城市也一样。
任卫新:人类总是要想个点子找点事儿干。世博其实就是一个创意。
陈政:当然是中国的。世博会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个大Party,看西洋镜,我也是这个认知。
王永:全人类的世博,中国的世博。
刘芮东:感觉是大国的。
谁的世博会?这显然不会是主办方的发问,而是那些虽在生活中嗅出了世博的味道,却“一头雾水”的人们的疑问,因为它好像离生活很远。其实,世博到底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它的魅力到底在那里?这需要主办方和参与者双方面的沟通。如果你只是单方面地“坐等”世博这场盛宴呈现到你的面前,那你肯定品尝不到最美味的精华。世博需要“自上而下”地宣传,更需要每个人主动地“探寻”。世博是全人类的美好盛事。当它微笑着向你抛出橄榄枝时,何必还要矫情地问:“世博是谁的?”
四、上海欢迎你!
先不说“北京欢迎你”的热情有多少度,至少一张张诚恳的笑脸和张开的双臂很自然地展示了北京的亲和力。想起世博,在脑海中翻了几个来回却没有找出一个可以放松的微笑,距离遥远,心似乎更远,上海,是否可以给我一个释然的微笑呢?
哲夫:一首《北京欢迎你》,拉近了北京与世界的距离,上海也存在这种效用或功能。
唐润华:上海本来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上海人民都是喝咖啡的,国际化程度当然会比北京更高。所以,上海的天是明朗的天,上海人民好喜欢,笑脸当然也会更妩媚了。
陈禾:上海应该有“释然”的微笑,市民应该有得意的微笑,上海主办方会有“如释重负”的微笑,参与工作、展示的人们会有感觉良好而自豪的微笑。
余英:这个可以!
任卫新:至少,上海不会有像《北京欢迎你》这样的一首歌曲。因为上海的传统文化已经彻底消失了。原来的电影传统没有了,原来的(30年代)的流行音乐传统没有了,原来的海派京剧没有了。
陈政:其实上海一直很释然。1988年到上海求学至今,我目睹了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变迁,上海人只能算这个城市的一种声音,优秀的乡下人根本不屑传统的上海文化。
王永:如果真有这首歌的话,缺乏原创性,但也不至于太差。不过上海人和北京人的性格不一样,上海人更实际些。
刘芮东:上海的笑容不是释然的,感觉是理性的平静。
周立波说北方人吃大蒜,上海人喝咖啡。其实北方的大蒜虽然草根,却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咖啡固然洋气而芬芳,但总觉得那是别人家的习惯。当一个处处学着邻居家腔调的媳妇站在客厅迎接客人的时候,客人们会是怎样的反应?远门亲戚会说洋得不够,本家亲戚会说有点假。就热情而言,北京人是大蒜性格,热情奔放,有点刺激性的味道。上海的咖啡芬芳中让人不敢贸然亲近,如若万一被拒绝,岂不是自取其辱?
五、世博会 姓科学还是姓文化?
150年前,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时,冠名“万国工业博览会”, 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工业科技成果。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已经发展成“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前者侧重于科学技术,后者侧重于文化文明。经过一百多年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文化文明孰轻孰重,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哲夫:二者都沾边,最靠近的姓氏是“商”。
唐润华:在当前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世博会应该是通过各种新兴科技手段来体现各国文化。但是,虽然世博会的外在是科学的,但其本质必须是文化的。
任卫新:姓利益和姓交流。
陈政:准确来说,姓文明。文明偏物质,文化偏生活方式。了解文化的最好方式不是博览会,而是旅游。科学太理论,技术才能展览。所以,世博会展览的对象是文明,这个文明,综合了各国的艺术、文化、科技力量。阅兵是耀武扬威,世博是舞文弄墨。
王永:科学与文化相得益彰,互为因果。
刘芮东:文化。
一部旷世巨著《红楼梦》里,有人说写的是风花雪月、有人说写的是投机钻营、有人说写的是世事轮回,百人百个想法,因此判定某人姓什么不难,查查祖宗八代就可以了,判断大事姓什么,却是比较难的事情。综合各种可能的猜想,拿出最切合主题的才会最接近真正的姓氏。世博会姓科技还是姓文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姓氏是继续传承还是就此断代。兴旺发达的姓氏要立家谱流芳百世,世博会当是全世界的一个大户人家。
六、去世博赶庙会
抛开深刻的概念,不谈远大的意义,卸下身上的压力,去享受一场全球盛会。那里有全世界的新鲜。背上背包,去体验一次全球旅行吧。
哲夫:我会去看热闹。
唐润华:有美女吗?最好是在美女陪伴下欣赏各国风情,包括建筑和民俗——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啊。
陈禾:旅游吧!不过,各国还是展示了许多好东西的,有文化的,也有商业的,可以各取所需。中国展示的可能脱离民用,那就欣赏,能欣赏也是一种进步。
余英:可以看看外国馆。
任卫新:第一,不去,第二,知道多少算多少。
陈政:看人家对“城市人应该怎样生活”的想法,或者说人的生活已经被折腾成什么样了。另外重点看看国外的建筑,比如西班牙馆和英国馆。
王永:一定会去看,去看人类新文明。
刘芮东:科技对于建筑文化的诠释。
从古至今,中国人看热闹的风俗依旧没有改变,也许是现代人的压力更大,具有内涵的旅游费脑子,不但没有愉悦身心,而且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压力。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没有任何目的的旅游是最可取的,因此不管世博会是不是能改变城市生活,也不管世博会是不是姓经姓文,看热闹是大众的普遍心理。当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伫立在中国大地上的时候,西洋镜的诱惑暂时会胜过名山大川,也许这是唯一能使城市人不出城的休闲方式。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宣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句极具人文关怀的标语让人们充满了期待。但冷静思考,我们却无法回避现实的尴尬:各地“漂”们无奈的青春;人际关系的冷漠;工业化发展与宜居指数的矛盾;人文精神与功利主义的冲击;流动人口的平等化之争……中国20年的城市化进程略显生硬,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却日益突出。
哲夫: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从世界发达国家看,许多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可是真正有钱的人却不愿意住在大城市,反而跑到乡下去居住,这是城市病决定的。城市占据了太多的空间,集中了各种污染,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相对要恶劣,所以我认为,城市未必能让生活更美好!
唐润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歪解一:要让生活更美好,就得实现城市化,就得进城;
歪解二:城市生活还不够美好,我们要让她更美好。
陈禾:这是梦游醒来写下的句子,只能当图画欣赏,不需求解,实际上是“误解”。
任卫新:其实,主题宣言原本就是一句空话。要考虑到大家都能接受,其次好翻译能听懂。至于高级不高级,那就另说了。你像希腊那次在申请举办奥林匹克一百年的时候,口号很高级:让百年奥运回家。结果也没有竞选得标。
余英:因为中国的城市没有让我们的生活美好多少,虽然确实方便了很多。但是,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估计能回答好的人并不多。我看只有一些外国馆有回应。
陈政:我比较同意韩寒的说法,其实,城市让生活更麻烦。上海市民,就算1600万常住人口,有几个到8万人体育馆锻炼过?小区的运动场所有几个?就中国和世界城市而言,要看城市发展的策略,我很反对这种超大级城市。如果看过《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话,大家会更明白。所以,我不喜欢现在的翻译。原文:better city,better life可能更确切,翻译过来为“更好的生活,需要更好的城市”。
王永: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再多的科技含量,也不可能提升城市人的生活质量,相反会活得更累。
刘芮东:不会的,城市生活不一定是美好的。堵车、饮食、空气等等,都不如我意。
随着钱钟书老先生“围城理论”的不断普及,似乎又有一条真理随之诞生了:任何被人们狂热追求的美好事物的背后总会隐藏着让人大失所望的一面。完美,常常只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本问题的讨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城市不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其实,从每年屈指可数的几个黄金周可以看出,去乡下体验田园恬静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城市人对非城市生活的向往。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带给生活的一种可能性,但却并非全部。对此,“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烦恼,“城外人”也有“城外人”的向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们想归居田园,当然也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所以,城市,如果你不美好,你怎么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二、世博带给我们什么?
从宏观经济到国计民生,从形象地位的提升到日常生活的改善,世博会到底会带给我们什么,给我们留下什么?
哲夫:这个问题不回答为好。
唐润华:带给我们以下:1. 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也可以美言为异国风情;2. 短暂的更多的外国来访者;3. 更加严格的管理;4. 让上海变成了一个大工地;5. 更多的机会——就业、市场、内需、GDP……
陈禾:原则上都是正面的,这也是世博的宗旨:让城市展示它的成就和可挖掘的潜能,足以吸引投资,促进交流与合作。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将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
任卫新:上海建设乘机提升,东道主挣得面子。
陈政:世博应该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或者反过来,美好的生活需要怎样的城市。
王永: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好机会。
刘芮东:我认为更多是对于城市发展的反思。
就像是有钱的父母给孩子提前安排好了一切,看似富足幸福,在孩子的心里却只喜欢蓝天白云,甚至是草丛里的蚂蚱,他认为蚂蚱的乐趣远远大于工厂的组装玩具和专家安排的营养套餐。
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力以及在文化领域的提升。但这些东西也许会提高生活质量,却缺乏了一种乐趣。现代人最鄙视愈加规范的高营养的生活方式。个性的,不受束缚的才是快乐的基础。世博会带给我们什么,这个命题过于宽泛,出于不同角度结论也不同。
三、谁的世博会?
世博会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概念普及,远不及奥运会来得明晰。抓来身边的人细问,恐怕绝大多数人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我们每天都在媒体中听到“距世博会开幕还有多少多少天”,却很少有人真正去理解,更不要说抱着什么样的目标了。是国人的理解出了问题?还是媒体的宣传普及存在缺失?又或者是人们根本就缺乏深入关注的兴趣。对于一个打着“举国盛事”旗号的世博会来说,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莫非就仅仅停留在“辉煌盛事,扬我国威”这个层面?
哲夫:这个我认为不值得讨论,因为社会已经多元化,龙走蛇蹿,各有各的盘算,未必非得让老百姓都参加进来。
唐润华:当然是宣传普及上的不足或失误。老百姓不知道世博会的来龙去脉,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不知道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其他国家是怎么办世博会的——这所有的不知道必然会导致他们对世博会的敬而远之,甚至漠不关心,甚或心生抱怨。
陈禾:原来是大企业的展示舞台,但中国首次把它变成政府的展示舞台,也许以后的主办者就跟着这么做了。
余英:世博会确切地说是上海政府的。借助世博,政府大力推动了城市建设,周边和其他城市也一样。
任卫新:人类总是要想个点子找点事儿干。世博其实就是一个创意。
陈政:当然是中国的。世博会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个大Party,看西洋镜,我也是这个认知。
王永:全人类的世博,中国的世博。
刘芮东:感觉是大国的。
谁的世博会?这显然不会是主办方的发问,而是那些虽在生活中嗅出了世博的味道,却“一头雾水”的人们的疑问,因为它好像离生活很远。其实,世博到底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它的魅力到底在那里?这需要主办方和参与者双方面的沟通。如果你只是单方面地“坐等”世博这场盛宴呈现到你的面前,那你肯定品尝不到最美味的精华。世博需要“自上而下”地宣传,更需要每个人主动地“探寻”。世博是全人类的美好盛事。当它微笑着向你抛出橄榄枝时,何必还要矫情地问:“世博是谁的?”
四、上海欢迎你!
先不说“北京欢迎你”的热情有多少度,至少一张张诚恳的笑脸和张开的双臂很自然地展示了北京的亲和力。想起世博,在脑海中翻了几个来回却没有找出一个可以放松的微笑,距离遥远,心似乎更远,上海,是否可以给我一个释然的微笑呢?
哲夫:一首《北京欢迎你》,拉近了北京与世界的距离,上海也存在这种效用或功能。
唐润华:上海本来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上海人民都是喝咖啡的,国际化程度当然会比北京更高。所以,上海的天是明朗的天,上海人民好喜欢,笑脸当然也会更妩媚了。
陈禾:上海应该有“释然”的微笑,市民应该有得意的微笑,上海主办方会有“如释重负”的微笑,参与工作、展示的人们会有感觉良好而自豪的微笑。
余英:这个可以!
任卫新:至少,上海不会有像《北京欢迎你》这样的一首歌曲。因为上海的传统文化已经彻底消失了。原来的电影传统没有了,原来的(30年代)的流行音乐传统没有了,原来的海派京剧没有了。
陈政:其实上海一直很释然。1988年到上海求学至今,我目睹了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变迁,上海人只能算这个城市的一种声音,优秀的乡下人根本不屑传统的上海文化。
王永:如果真有这首歌的话,缺乏原创性,但也不至于太差。不过上海人和北京人的性格不一样,上海人更实际些。
刘芮东:上海的笑容不是释然的,感觉是理性的平静。
周立波说北方人吃大蒜,上海人喝咖啡。其实北方的大蒜虽然草根,却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咖啡固然洋气而芬芳,但总觉得那是别人家的习惯。当一个处处学着邻居家腔调的媳妇站在客厅迎接客人的时候,客人们会是怎样的反应?远门亲戚会说洋得不够,本家亲戚会说有点假。就热情而言,北京人是大蒜性格,热情奔放,有点刺激性的味道。上海的咖啡芬芳中让人不敢贸然亲近,如若万一被拒绝,岂不是自取其辱?
五、世博会 姓科学还是姓文化?
150年前,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时,冠名“万国工业博览会”, 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工业科技成果。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已经发展成“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前者侧重于科学技术,后者侧重于文化文明。经过一百多年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文化文明孰轻孰重,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哲夫:二者都沾边,最靠近的姓氏是“商”。
唐润华:在当前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世博会应该是通过各种新兴科技手段来体现各国文化。但是,虽然世博会的外在是科学的,但其本质必须是文化的。
任卫新:姓利益和姓交流。
陈政:准确来说,姓文明。文明偏物质,文化偏生活方式。了解文化的最好方式不是博览会,而是旅游。科学太理论,技术才能展览。所以,世博会展览的对象是文明,这个文明,综合了各国的艺术、文化、科技力量。阅兵是耀武扬威,世博是舞文弄墨。
王永:科学与文化相得益彰,互为因果。
刘芮东:文化。
一部旷世巨著《红楼梦》里,有人说写的是风花雪月、有人说写的是投机钻营、有人说写的是世事轮回,百人百个想法,因此判定某人姓什么不难,查查祖宗八代就可以了,判断大事姓什么,却是比较难的事情。综合各种可能的猜想,拿出最切合主题的才会最接近真正的姓氏。世博会姓科技还是姓文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姓氏是继续传承还是就此断代。兴旺发达的姓氏要立家谱流芳百世,世博会当是全世界的一个大户人家。
六、去世博赶庙会
抛开深刻的概念,不谈远大的意义,卸下身上的压力,去享受一场全球盛会。那里有全世界的新鲜。背上背包,去体验一次全球旅行吧。
哲夫:我会去看热闹。
唐润华:有美女吗?最好是在美女陪伴下欣赏各国风情,包括建筑和民俗——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啊。
陈禾:旅游吧!不过,各国还是展示了许多好东西的,有文化的,也有商业的,可以各取所需。中国展示的可能脱离民用,那就欣赏,能欣赏也是一种进步。
余英:可以看看外国馆。
任卫新:第一,不去,第二,知道多少算多少。
陈政:看人家对“城市人应该怎样生活”的想法,或者说人的生活已经被折腾成什么样了。另外重点看看国外的建筑,比如西班牙馆和英国馆。
王永:一定会去看,去看人类新文明。
刘芮东:科技对于建筑文化的诠释。
从古至今,中国人看热闹的风俗依旧没有改变,也许是现代人的压力更大,具有内涵的旅游费脑子,不但没有愉悦身心,而且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压力。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没有任何目的的旅游是最可取的,因此不管世博会是不是能改变城市生活,也不管世博会是不是姓经姓文,看热闹是大众的普遍心理。当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伫立在中国大地上的时候,西洋镜的诱惑暂时会胜过名山大川,也许这是唯一能使城市人不出城的休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