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狂欢的舞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语文课堂成为巨大的“磁力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很喜欢听故事、看童话、读儿歌,可是当他们上学后,能熟读拼音、认识汉字了,但独立阅读的兴趣却不高。这不仅是阅读乏味的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有道理的。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麻雀》一课时,讲到“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时,我问:在这紧急关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麻雀飞下来了”。借此机会设疑:“还有问题吗?”“这只老麻雀是母亲还是父亲?”一个学生大声问。我又将这一推理用郑重的口气念,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那么它究竟错在哪里?”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规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活动,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学习兴趣也大大地调动了。
  时下很多包装精美的公开课、观摩课,执教者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和具有戏剧化的课堂气氛,把一堂课展示得如同一台活泼动感的电视益智节目,很多人称之为“作秀”,但我们退而思之:如果我们的常态教学能够虚怀若谷吸取它的长处,避其短处,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对语文说“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爱它的课堂呈现形式,爱它的深厚内涵,使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磁力”。
  二、增强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
  我们经常说:你的语言多美啊!很有亲和力。怎样才能增强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呢?学生解读文本,本身就是一种“言”而得“意”的吸引过程。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而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如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生字时,可把生字称为“宝宝”或“小客人”,学习过程也随之成了交朋友或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了教学中的“主席地位”和“引导权”,甘当学生阅读讨论的陪伴,出现了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的时尚模式。简单地迎合学生游离于表面的肤浅体验,对学生脱离文本和实际生活、不着边际的阅读感悟不加以“干预”,甚至对学生感悟中出现的“读误”过分地放任迁就,课堂就会显得杂而混浊。教师是比学生更具有丰富经验、领悟力的读者,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激活文本,为启迪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穿针引线,唤起学生思维灵感和创造欲望,增强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
  三、让文本内容“丰富肥沃”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只是一个例子,是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成长的一根拐杖。教学时应改变狭隘的“以本为本”的想法,每教一课,不仅要传授课文中的内容,还要做有益的拓展。如教第三册第四单元时,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教学中。
  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以及与家长、亲朋好友的访谈和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法了解情况;其次指导学生将了解的情况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展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发现了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辟了一片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特点,以课文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面对教改大潮的冲击,必须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创新方法,活跃课堂。语文是一本“开心辞典”,语文课应是教师和学生尽情狂欢的舞台。
其他文献
以铁棍淮山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制作淮山泡菜。研究了淮山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维C、总酸、pH值、脆度及色差6个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自然发酵的淮山泡菜的
我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种植大国,农业在我国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玉米
一直以来中国能源技术水平落后,清洁能源产业链还没有全部形成,清洁能源技术转化的过程缓慢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核心技术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距离,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课堂的高效、精彩,教师往往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预案设计得很“完美”,不给学生留下任何出错的空间。但即使这样,依然挡不住“意外”的频频袭击,这不,今天我又碰上了:  今天市教研员罗老师和区教研员宋老师一起来教学视导——听课,我上的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我的好习惯》这一课。当然,和很多老师一样,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自认为设计完美,且教案也早已熟记于心,我自信地走
我们知道,不少小学生提起写作文可谓谈文色变。作文写得好不好,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的课改研究,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虽然路程好长好长,好远好远,哪怕很辛苦,哪怕很劳累,只要不断有些许的收获,还是很幸福、很快乐的!  一、语文课前五分钟即兴演讲——“尽早阅读,循序作文”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尝试,我惊喜地发现我所带班级的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悟境,才能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逐步形成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提问的科学性,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整节课可能做的都是无用功。课堂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老师的知识水平、语言组织能力,更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上是否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提出符合课堂以及学生水平的问题。  一、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  1.问题空洞,没有重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老
期刊
本文把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家作用的论述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各自的主题及核心论点。
水文模型是描述水文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水文循环规律研究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