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2025”战略下,社会关注热点之一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推进必定会使中国制造业发生巨大变革,就要求成本管理与时俱进。文章介绍了“中国2025”提出的背景和智能制造的内涵,并介绍了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然后以海尔为案例企业,介绍了海尔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措施及成效,说明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需从战略层面,更加科学全面精准地进行成本管理。
关键词:价值链;成本管理;智能制造
一、“智能制造”概述
1.“中国2025”提出背景
中国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2012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就达到2.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约20%,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我国称不上制造强国:(1)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低,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高精尖设备大量依靠进口,如芯片,汽车发动机。(2)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阶段,获得的利润较少,且对我国环境影响严重。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缺乏国际竞争力。(3)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差,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4)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原先的优势正在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土地成本上升使得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劳动力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
2.智能制造内涵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方便于成本管理控制,智能制造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
1.企业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包括基本生产活动和辅助活动。外部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购买者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
2.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框架
智能制造背景下,智能制造信息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了信息管理的平台,达到了信息的及时提供,消除了信息的滞后性。“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基本活动中的信息传递技术,对供应商的了解程度提高,更加关注买方需求,强调服务和产品质量,使企業成本管理由只关注生产成本向关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转变,同时使得企业采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难度降低,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确化、信息化、智能化。
按照微笑曲线,“智能制造”旨在将制造业的增值活动向产品价值链的前端推进,在研发设计阶段投入资金,针对增值力较低的生产阶段,降低成本。传统成本管理已经不适用于智能制造。成本管理必须站在战略层的角度,通过对产品价值链的分析,清晰地划分出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对成本投放的对象和投放资金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做到及时调整。
(1)产品设计阶段,采用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在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支持下,可在虚拟的数字环境里并行、协同地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与仿真优化,极大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研发成功率。同时,集成式的产品创新将技术进行有机组合,精准定位消费者的需要,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
(2)产品生产阶段,智能制造的核心之一是智能设备,以“机器换人”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智能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大幅度提高了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提供产品原材料的消耗、产品生产等信息,便于成本的及时管理与调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库存挤压,做到“零库存”。工业机器人的采用,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制造风险。
(3)产品运输阶段,智能化运输系统为企业选择最佳供销点,减少了产品的运输时间。该系统为运输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4)从外部价值链,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众包、云制造等产品模式减少占用资金,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C2F、C2B模式让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精准制造,个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
三、智能制造下海尔的成本管理
1.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海尔2015年尝试“互联网+工厂”,核心在于将机械化向着智能化、模块化革新,并使用户端、生产端、设计端等多环节无缝连接,以实现人机互联、机物互联、机机互联。两年间内,9个互联工厂全面落地,定制产品占比57%,订单交付的周期缩短52%,效率提升了50%。互联工厂做到了产品价值链的环环紧扣,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库存成本。大规模的工业机器人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海尔在早期就提出了“零库存”的理念,通过JIT系统、ERP和CRM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日日顺物流仓库遍布中国100多个城市和地区,构成了强大高效的物流网路。全国建设8,000多家县级专卖店、30,000余家乡镇网络,与天猫、苏宁等电商保持合作关系,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渠道网络。
2.基于外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的背景下,对供应商进行整合,对原材料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高原材料质量。“人单合一”战略提出由客户驱动产品,客户参与产品设计过程,企业做到即需即供,不仅降低了库存成本,减值风险,还真正做到个性化定制,有利于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3.成本管理效果
海尔施行的降本措施,使其在2015年后营业发展迅猛,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如下图。
2016年到2017年,在营业利润猛增情况下,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双双下降0.09%、0.05%,说明海尔智能制造有效连接用户和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的效果明显。海尔在推进上述措施后,2016年营业毛利率增长幅度较大,且平均毛利率也排名行业第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海尔的成本管理措施有效。
四、结语
《中国制造2025》中谈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原有优势正在消失,必须通过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增值活动前移,在此背景下成本管理不能再局限于价值链的生产部分,应该放眼全局,以加速价值流动和降低资源消耗为目标,借助智能信息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2]岳维松,程楠,侯彦全.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研究——基于海尔智能工厂[J].工业经济论坛,2017,04(01):105-110.
[3]温素彬,张海琳.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价值链成本管理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6(24):132-136.
[4]陈录城.海尔:互联网+制造的探路者[J].互联网经济,2016(03):56-59.
[5]张维杰.海尔互联工厂——基于用户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研究[A].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6:6.
[6]冯巧根.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2016(11):126-132.
[7]李培根.中国制造2025[J].广东科技,2016,25(17):16-19.
关键词:价值链;成本管理;智能制造
一、“智能制造”概述
1.“中国2025”提出背景
中国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2012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就达到2.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约20%,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我国称不上制造强国:(1)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低,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高精尖设备大量依靠进口,如芯片,汽车发动机。(2)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阶段,获得的利润较少,且对我国环境影响严重。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缺乏国际竞争力。(3)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差,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4)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原先的优势正在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土地成本上升使得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劳动力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
2.智能制造内涵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方便于成本管理控制,智能制造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
1.企业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包括基本生产活动和辅助活动。外部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购买者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
2.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框架
智能制造背景下,智能制造信息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了信息管理的平台,达到了信息的及时提供,消除了信息的滞后性。“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基本活动中的信息传递技术,对供应商的了解程度提高,更加关注买方需求,强调服务和产品质量,使企業成本管理由只关注生产成本向关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转变,同时使得企业采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难度降低,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确化、信息化、智能化。
按照微笑曲线,“智能制造”旨在将制造业的增值活动向产品价值链的前端推进,在研发设计阶段投入资金,针对增值力较低的生产阶段,降低成本。传统成本管理已经不适用于智能制造。成本管理必须站在战略层的角度,通过对产品价值链的分析,清晰地划分出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对成本投放的对象和投放资金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做到及时调整。
(1)产品设计阶段,采用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在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支持下,可在虚拟的数字环境里并行、协同地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与仿真优化,极大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研发成功率。同时,集成式的产品创新将技术进行有机组合,精准定位消费者的需要,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
(2)产品生产阶段,智能制造的核心之一是智能设备,以“机器换人”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智能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大幅度提高了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提供产品原材料的消耗、产品生产等信息,便于成本的及时管理与调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库存挤压,做到“零库存”。工业机器人的采用,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制造风险。
(3)产品运输阶段,智能化运输系统为企业选择最佳供销点,减少了产品的运输时间。该系统为运输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4)从外部价值链,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众包、云制造等产品模式减少占用资金,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C2F、C2B模式让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精准制造,个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
三、智能制造下海尔的成本管理
1.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海尔2015年尝试“互联网+工厂”,核心在于将机械化向着智能化、模块化革新,并使用户端、生产端、设计端等多环节无缝连接,以实现人机互联、机物互联、机机互联。两年间内,9个互联工厂全面落地,定制产品占比57%,订单交付的周期缩短52%,效率提升了50%。互联工厂做到了产品价值链的环环紧扣,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库存成本。大规模的工业机器人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海尔在早期就提出了“零库存”的理念,通过JIT系统、ERP和CRM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日日顺物流仓库遍布中国100多个城市和地区,构成了强大高效的物流网路。全国建设8,000多家县级专卖店、30,000余家乡镇网络,与天猫、苏宁等电商保持合作关系,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渠道网络。
2.基于外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的背景下,对供应商进行整合,对原材料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高原材料质量。“人单合一”战略提出由客户驱动产品,客户参与产品设计过程,企业做到即需即供,不仅降低了库存成本,减值风险,还真正做到个性化定制,有利于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3.成本管理效果
海尔施行的降本措施,使其在2015年后营业发展迅猛,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如下图。
2016年到2017年,在营业利润猛增情况下,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双双下降0.09%、0.05%,说明海尔智能制造有效连接用户和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的效果明显。海尔在推进上述措施后,2016年营业毛利率增长幅度较大,且平均毛利率也排名行业第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海尔的成本管理措施有效。
四、结语
《中国制造2025》中谈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原有优势正在消失,必须通过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增值活动前移,在此背景下成本管理不能再局限于价值链的生产部分,应该放眼全局,以加速价值流动和降低资源消耗为目标,借助智能信息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2]岳维松,程楠,侯彦全.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研究——基于海尔智能工厂[J].工业经济论坛,2017,04(01):105-110.
[3]温素彬,张海琳.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价值链成本管理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6(24):132-136.
[4]陈录城.海尔:互联网+制造的探路者[J].互联网经济,2016(03):56-59.
[5]张维杰.海尔互联工厂——基于用户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研究[A].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6:6.
[6]冯巧根.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2016(11):126-132.
[7]李培根.中国制造2025[J].广东科技,2016,25(1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