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系列报道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华社内参《云南镇沅苦聪人生活依然贫困》一文中做出重要批示“要贯彻人数较少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位于哀牢山深处的苦聪人,这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苦聪人山乡巨变
  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村民小组,是苦聪人的聚居地,依山傍水,青山环抱,鲜花点缀,以前破败不堪的茅草房不见踪影,漂亮的小楼一家连着一家,崭新的砖瓦房一户接着一户,一条条水泥路把寨子连成了一片。
  2007年,有200户1000名苦聪人搬进了田荣新所在的复兴村大平掌村民小组易地安置点。这个安置点于2006年1月开工,历时1年竣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0万元,建设民房200幢37000平方米,户均占地面积297平方米,配套林地、田地、猪圈、厕所、沼气,还通了水电。干净的水泥路、宽敞的广场、崭新的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大平掌,俨然走进了一个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几年前,苦聪人的生活还是另一番光景。
  说起苦聪人,人们总会把他们和“贫穷”“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镇沅县共有1.5万苦聪人,他们自称“锅锉”,他称“苦聪人”,后经政府批准归属拉祜族。8年前,复兴村、勐真村等苦聪人聚居区几乎不通车、不通电,与世隔绝,生产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筐,靠天吃天,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以下。2005年,这里的苦聪群众人均纯收入只有187元,人均口粮170公斤,人均受教育年限仅3.29年。
  10多年前,镇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在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开始了苦聪人的扶贫攻坚。县里经过认真分析后,制定了切合苦聪人实际的脱贫规划,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科技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植茶叶、烤烟、核桃等产业。结合住房、沼气、畜圈、厕所等配套实施,做到项目实施村至少有1至2项地方特色小产业,基本实现人均l亩基本农田地,户均1亩经济林果、3亩经济作物。
  为帮助苦聪人尽快脱贫,镇沅县委、县政府采取就地扶贫与易地安置相结合、山里发展与山外发展相結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长远发展和短期建设相结合、扶贫苦聪群众与带动其他民族发展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互教互帮相结合的“六结合”措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耕地少、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采取易地搬迁到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安家落户,与当地群众共同生产生活:对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群众,采取实施“一所房子、一块院场、一口沼气池、一个厕所、一座猪厩、一条串户路”的“六个一”工程,完善贫困群众家园建设:把外迁群众的土地调整给未搬迁的农户,配套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核桃、茶叶、蚕桑等产业: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苦聪群众,将当地农户的部分承包地和山林调给他们,确保安置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5亩以上、人均山林达4亩以上,同时配套发展甘蔗、茶叶、烤烟、蚕桑等产业。
  山上鸡羊成群,河边瓜果飘香,社会和谐稳定,家中欢声笑语,这是记者在恩乐镇复兴村、九甲镇勐真村看到的繁荣景象。在复兴村,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块石碑,上书“温总理笔定乾坤,苦聪人迈步康庄”。陈菊告诉记者,这是苦聪人的“族奉碑”,上面的铭文表达了他们对政府的由衷感恩之情。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镇沅苦聪人扶贫攻坚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典型,它对镇沅县乃至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影响意义深远。其核心亮点在于,镇沅苦聪人脱贫项目,不仅仅是盖了几间砖瓦房,建了几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楼,而是把“扶志”与扶贫相结合,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和科技培训相结合,让苦聪人“自我供血”,从根本上推动了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镇沅县发出了“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声音,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要求。镇沅,做好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准备。
  镇沅将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县委、政府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植、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协作的“大扶贫”格局。
  “十八大”以来,镇沅每年投入扶贫资金7000万元左右,实施整村推进90个,解决贫困人口8000人。2013年投入扶贫资金7110万元,完成了2个行政村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完成92个整村推进项目,解决8800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镇沅的这种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无疑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有益探索,并延伸为“造血式扶贫”的另一新模式,既能有效解决贫困村产业开发资金缺乏的困难,又能探索出农村扶贫互助社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此举,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脱贫发展的“本钱”,而且促使借款群众不断自我加压、努力提高经营能力,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还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互助资金“民管、民借、民用、民受益”的宗旨。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座山峰。海拔不足六千米,却迄今为止,无人可以登顶。让骄傲的珠峰不再炫耀高度。原来真正的距离不是外在的,空间的;而是内在的,心灵的。这座山,被当地人和万千朝拜者奉为神。她是玉龙雪山。  有这样一座城市,是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人民的乐园。他们的语汇,服饰,音乐,舞蹈。乃至信仰,习性,纷繁多姿,迥然有异。却共用一个表情:微笑。她是丽江。  《印象·丽江》是继《印象·
期刊
佤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佤族是一个纯朴、热情、奔放的民族,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手能舞蹈、足能舞蹈、连头发也能舞蹈。  佤族甩发舞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佤族甩发舞的佤语是“搞西尾嘿”,是广泛流传于佤族姑娘中的自娱性舞蹈之一,它以佤族姑娘们乌黑的长发飞舞而名扬四海。剽悍与温柔,刚健与飘逸融为一体,
期刊
勐巴拉娜西,傣语意为“神奇美丽的地方”。传说在很久以前,傣族王子召树屯率领一群青年人在森林里狩猎。他们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追了七七四十九天,怎么也追不上。他们越往前追,沿途的景色越神奇美丽,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珍禽异兽频频出没,溪水清澈常流不断,坝子肥沃一望无际。当他们快追上金孔雀时,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金湖,湖里开遍了芳香四溢的莲花。金孔雀纵身一跃,消失在金湖里。召树屯转身对众人说:“这里就是
期刊
每一个来到普洱市思茅区这个“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就不禁被湖光山色、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所吸引。走进绿海之中的思茅,入眼的树木像波浪一样席卷而来,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鸟雀在林荫之间呼朋引伴,跳跃飞翔。这个被茶山与森林包围的城市,就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大氧吧,怡人的空气和香醇的普洱茶一样沁人心脾,让人想住下来赖着不走。  烟波梅子湖  “茶林生长出来的城市”还有另一种阐释。據说,在北京、上海那些被pm2.5
期刊
开门节是云南傣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这天开始,各村各寨农忙结束,开始起房盖屋,讨亲嫁女,走亲访友……据说,这一天也是佛祖探访人间的日子。  每年的这个时候,孟连县贺哈村周边山林的各个角落里都能听到喜庆的锣鼓声,这是村民们在跳着山神舞迎接佛的归来。身着神服,跳跃舞动的舞者,好似神界行走人间的使者,充满灵气;伫立于茂盛的山林之中,他们又宛若大山中的鬼神,让人敬畏。  随着社会同质化进程的推进,散落在
期刊
2016年6月17日,滇沪合作的又一重要篇章——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节(季)在上海东亚展览馆拉开了帷幕。这是继去年(2015)双方成功举办上海民博会云南专场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产办、云南省文化厅、云南艺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给予了大力配合支持。活动历时三天,主要包括云南文化创意产业上海招商推介会暨滇沪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云南民族服
期刊
前两年就想写孙源,可是思前想后,终究没有落笔。只好在《大家》板块先把他的山水提前介绍。不谋而合,各方都从书法角度,分析了他的山水。别说,反而为读者多了认识他的角度。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为人,厚道温润,在如此浮躁的书坛,悠然一弯清清亮亮的泉水,沁人心脾。做为老昆明,孙源就像四季如春的气候一般,平和中带着一丝无欲则刚的心绪,淡然中做着自己的本分。自幼酷爱书画,受教于李广平、孙太初门下,孙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
期刊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又厚又硬的牛皮在皮影艺人的刀下变得神彩奕奕、姿态万千。  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演绎着生活。皮影这种图案式的平面皮雕,平时是精美的工艺品,只有在表演时才成为剧中的角色而存在,体现出“雕皮作影,以影作戏”的特征。一场皮影表演除配以唱腔和伴奏
期刊
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边境村落红岩村,毕世华巡查边境时,一颗地雷让年仅37岁的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如今,他不得不拄着双拐在家中进行复健训练,无法再像往常一样,花上一两天时间去巡逻他守护的117号至121号界桩,一段6.7公里长的边境线。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认真履职,关注民生,村民评价他:“带领我们致富,也对老百姓好,我们信赖他。”  作为外事界务员,他曾冒着炮火在边界插上国旗,也曾细致入微处理
期刊
北门书屋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烈士创建于1942年。旧址位于昆明市区北门街68——70号,1941年皖南事变后,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先生从重庆到达昆明。1942年底,昆明商会会长李琢庵先生便把北门街自建的房子,无偿地支持公仆先生开办书店。公仆先生一家从绥靖路(今人民中路)于年底搬到北门街,楼上家住,楼下开办北门书屋。当时这里成为民主同盟组织和进步学生、知识界人士的聚会场所。楚图南、闻一多、吴晗、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