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原电池”课堂实录与评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从原电池的结构、优劣标准、构成条件、工作原理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教学中运用反应观、微粒观、转化观、能量观、守恒观、实验观等进行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与技术工程思维能力,从更高层面认识原电池蕴含的深刻概念和原理。
  【关键词】模型探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原电池
  一、教学设计思想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各个方面。笔者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模型探究,落实反应观、微粒观、转化观、能量观、守恒观、实验观等化学基本观念,从根本上改善优化学生对原电池知识能力系统的认知结构,为电化学教学增添创新的科学思维和工程方法,拓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原电池”是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必修2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的拓展和深化,在电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原电池涉及的概念、原理抽象又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会从学生接触电化学开始一直延续到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学习。
  运用反应观、微粒观、转化观、能量观、守恒观、实验观等进行任务设计,帮助学生从原电池的结构、优劣标准、构成条件、工作原理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与技术工程思维能力,从更高层面认识原电池蕴含的深刻概念和原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必修2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知道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对其中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强。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从宏观到微观分析,从装置要素和原理要素角度初步建构“原电池思维模型”;
  (2)通过“Zn︱H2SO4︱Cu”模型的实验探究,基于数据推理分析原电池的优劣标准,继而得出“负极区”“正极区”“盐桥”等抽象概念和选择负极区和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和方法;
  (3)学生能依据前面探究形成的认知基础,分析、讨论与交流,在新情境下对原电池相关概念进行普遍性推广与广义化理解,进一步巩固“原电池思维模型”的运用。
  五、教学实录
  1.宏微分析,构建单液原电池思维模型
  【学生活动1】观看铜锌原电池视频,根据宏观现象,完成以下任务:
  (1)请在图1中标出正极和负极,标出外电路的电子移动情况;
  (2)写出原电池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
  (3)标出原电池中內电路的离子移动情况;
  (4)将铜锌原电池的图形转化为电池符号;
  “负极︱电解质溶液︱正极”的简单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铜锌原电池实验视频回顾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既能更好地切入思考,构建单液原电池思维模型,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基于“Zn|H2SO4|Cu”模型进行的实验探究,理解原理
  【实验探究】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15分钟后装置A、B、C测得的温度如图示,装置B中锌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装置C中锌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分析数据,完成学生活动2.
  【学生活动2】分析以上实验装置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任务:
  (1)装置A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装置B和装置C的数据,分析装置②和装置③温度升高以及升高幅度不同的原因。
  (3)判断一个电池的优劣标准有哪些?
  (4)如何能提高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换效率?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原始的想法入手,层层递进,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单液原电池设计的缺陷,引出改进原电池装置的必要性。这样的处理利于学生培养数据分析能力、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3.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
  【教师】通过前面的科学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原电池“Zn|H2SO4|Cu”有内部反应(短路)问题,从而降低电池效率,发生内部短路致部分电子直接转移给溶液中的H ,导致反应热一部分直接转化为热能。那么,如何设计才能把原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中的得电子离子与负极物质分开?
  【学生活动3】观察右图,完成以下任务:
  (1)若该选用了KCl-琼脂盐桥,指出盐桥中的K 和Cl-的移动方向;
  (2)写出该原电池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
  (3)写出选择负极区和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和方法;
  (4)将原电池的图形转化为电池符号。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运用工程思维,采用“隔离”技术,将电解质溶液中的得电子离子与负极物质分开,以避免它们相互直接接触,得出“负极区”“正极区”等概念。然后,借助“盐桥”构成闭合回路,初步建立实验设计思路的有序性。最后,通过学习任务进一步巩固原电池工作原理和选择负极区和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和方法。构建双液原电池思维模型。
  4.课堂总结,能力提升
  【学生活动4】将反应Fe 2Fe3 = 3Fe2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完成以下任务:
  (1)判断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溶液中的电解质;
  (2)画出相应双液原电池装置的示意图,并标记外电路的e-移动情况;
  (3)写出该原电池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
  (4)若选用了KCl-琼脂盐桥,指出盐桥中的K 和Cl-的移动方向;
  (5)说说选择负极区和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和方法;
  (6)将该原电池的图形转化为电池符号。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及构成要素,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能对陌生反应设计原电池,解决实际问题,在新情境下对原电池相关概念进行普遍性推广与广义化理解。
  六、教学反思
  1.模型认知探究原电池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笔者首先是以人教版必修2单液原电池思维模型为“生长点”进行实验探究,运用STEM理念将数学与科学、技术与工程整合在一起进行任务设计,引出双液原电池中“负极区”“正极区”“盐桥”等抽象概念、选择负极区和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思路,继而得出双液原电池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构建双液原电池思维模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大部分的学生表现比较积极,普遍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模型认知探究教学的创新性
  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意识到只要将对原电池模型的探究系统方法加以推广,就可以扩展至整个电化学知识系统的教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面。以铁碳原电池为例,铁碳双液电池,符号表示为:(负极)Fe|FeCl2‖FeCl3|C(正极),盐桥用含有KCl溶液的凝胶制作。继续扩充发展到充电电池(电解池),则符号表示为:(阴极)Fe|FeCl2‖FeCl3|C(阳极),盐桥仍然用含有KCl的凝胶制作。可见模型探究与STEM理念融合的方法论系统符合整个电化学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是开展原电池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
  [2]王季陶.现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新表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18.
  [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8.
  [4]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1-72.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传统游戏蕴涵着丰富的智慧资源和文化底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当中,即促进民间传统游戏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构建富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园本文化。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民间传统游戏内容丰富、取材简便、娱乐性、教育性较强,承载了中华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德行,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发挥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中的先天优势。然而实际教学中,美育常常被忽视,审美教育全面落实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美;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受美;灵活施教,引导学生创造美。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教育;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
【摘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在动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上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许多学生存在着态度消极,学不进去的问题
【摘要】在学生高考的“独木桥”上,数学学科可以说是高三学子的“拦路虎”。教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每一个教师研究的重要方向。教师在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中,学生知识的汲取以及能力的提升都不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知识输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元素在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需要将学生设置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位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一种方式,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健康成长,从中掌握英语知识,拓展自身思维。因此,本文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  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把阅读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给学生留足阅读空间。所以,要想上好新教材,指导好学生阅读,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从解读标题入手,提出了诵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的观点,并认为理解词句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进而论述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以及有目的地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开发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前提,因此,该内容通常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当前2019年统编版教材在全国普及运用,其相对以往教材编排理念上具有许多新变化,尤其是在识字编排上更加突出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为此,本文从教材编排、教师、学生这三大主体出发,着重探析如何较快地适应统编版教材对识字的要求,提高低学龄段学生的识字能力,为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学生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将变得不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核心素养理念是小学阶段必须要落实的教育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要改善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并且能与现实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试卷上的分数,而是要将数学内容有趣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构建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意识,提升实践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识字是不容忽视更不能跳过的基础阶段,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优劣程度将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终身发展。同时,识字的重要性也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学习上,更是学生进行几乎所有科目的学习的重要前提。教育和引导学生准确无误地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教师需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
【摘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文字、图像和视频通过网络得到迅速传播,人们的资讯获取和交流方式呈现多模态化,外语教学也随之进入了多模态教学时代。教师利用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英语教学,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活力。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10 Section B 2b的阅读课教学为例,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多模态教学法助力阅读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