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谈小学识字教学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开发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前提,因此,该内容通常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当前2019年统编版教材在全国普及运用,其相对以往教材编排理念上具有许多新变化,尤其是在识字编排上更加突出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为此,本文从教材编排、教师、学生这三大主体出发,着重探析如何较快地适应统编版教材对识字的要求,提高低学龄段学生的识字能力,为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新编教材提供支撑。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识字教学
  一、研究背景
  (一)统编教材识字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生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汉字的识记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最终指向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构建运用。从一年级教材编排上,编者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第一印象,即对母语汉字的认知,却不是拼音的学习。一年级统编版教材选取较多精简的课文,在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开篇,从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板块,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虽文本精简却巧妙地实现了蕴含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潜心钻研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组织教学语言,最终才能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标指出,1-2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实现让学生认识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的目标,同时要激发他们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他们通过查询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教師的教学“瓶颈”和误区
  相较于旧版人教版教材,统编教材低年段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因此,整个学期的教学时长则显得更加紧张。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内容,部分教师对识字模块的教学,仍旧停留在单独识字、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对骤增的二类字则显得束手无策。反观我们常规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有些教者在识字教学时不顾学情,大致会产生两种情形:一种是教者视全体学生零基础,忽视学生既有能力和经验,生字讲解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另一种是不顾学生认知水平,盲目追赶教学进度,强硬开展识字教学。从而,当下课堂教学还会时常陷入语言文字“识”“用”分离、学生脱离文本固有语境“孤立”识认的不良境地。
  (三)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一年级学生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相应的规范和发展,但仍然停留在具体形象认识阶段,依旧表现为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需要兴趣启蒙、容易被不相关的外物所吸引的学习特点。例如,窗外被风吹动的摇摆的树叶,课桌上精美的文具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抽象思维深度的局限,他们更为注重感官体验,授课时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视频、吸引人的情境等方式来认知相对抽象的词汇,比如,“孤单”“尊重”“招呼”……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字音、字形还有字义构成了汉字学习的复合体,学生若想学好汉字就需要从这几个要素出发。但一年级学生自身建构能力有限,因而当学生对刚学习的生字刚刚建立模糊联系时,再次给出新的生字,并让他们认识,就可能出现过分泛化现象。特别是相近字,如,“土”和“士”,“左”和“右”。
  同时,这一学龄的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童趣心,对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倘若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优势特点,创造激趣课堂,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便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克服低年级学生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劣势。
  二、识字教学中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采用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系,设置了“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使识字教学更加具有多元开放的特点。
  (一)强调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亮点之一。字理识字是根据汉字构字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意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统编教材中将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拼音后移,突出识字,开始是“天、地、人,你、我、他”,而后是“金、木、水、火、土”,接着是“口、耳、目”。其中,第四课《日月水火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介绍“水、日、火”等象形字,《金木水火土》一课认识简单的“一、二、三、上、下”等指事字,《日月明》一课则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介绍了“明、男、尖、从”等会意字,一年级下册的《小青蛙》让学生认识了形声字和家族字“请、清、情、青、晴”。其中,日、月、水、火、山、石、禾等这些字既是高频字,又是构字能力非常强的母体字。通过上述循序渐进、成体系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区分形近字、字族,认识字表意义的同时增强文化素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后续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二)利用生活情境识字
  统编版教材充分利用学校、公园、图书馆等与学生紧密结合的学习、生活环境编排内容,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又根据“学以致用”的原理编排教材,让识字教学成果回到生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如《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栏目让学生通过作业本认识班级同学的名字,又如《语文园地六》中让学生通过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站牌、电影院、小卖部、卫生院等门牌,以具体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识字活动,激发内在学习的热情。
  (三)凸显归类识字
  课文内容也如一本生活、自然百科书,如《动物儿歌》这一课,用押韵的儿歌向学生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蝌蚪这六种动物的习性和生活场所,同时该课的识字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形声字,并总结出“虫子旁”的字大多与昆虫有关。同时,在统编教材中编设了“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将部首相同的字编排在一起,通过总结归类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八》 分别对“吃、叫、吹”“提、捉、拍”“跑、跳、踢”“猫、猴、狮”等字进行归类,教师则根据书中“气泡”提示让学生发现具有“口”字旁的字大多都与发音说话有关,“扌”字旁的字大多都与手部动作有关,“犭”字旁的字大多与动物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们还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识字积累,自主归类“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艹”字头的字大多与花草有关,进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字词规律,感受汉字的奇妙魅力。   三、统编教材识字教学方法的总结与探索归纳
  (一)传统常用识字教学技巧与方法
  1.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故事,身体语言,令人学而不厌,兴趣大增。字理识字教学法内容丰富,其中常见的有图文并茂,形象法;编制字谜,联想法;动作示范,示意法;形近比较,辨异法;部首表义,求同法……通过形象的思维逻辑和想象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对处于形象感知阶段的低学龄学生来说,是一种便于操作的识字方法。
  2.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法,相对于分散识字而言。把生字按字音或字形归类集中,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汉字,以利于及早开展阅读。1958年由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首先开展实验。开始按字音归类,以后改为侧重按字形归类。根据汉字结构规律,集中识一批字,接着练习阅读。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在《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一书中提到,集中识字教学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将汉字归类,采取集中教、分散练习的方法,即教一批生字、词,阅读数篇课文,再教一批生字、词,再阅读一些课文进行巩固。集中识字教学法强调将汉字按一定的规律集中起来进行学习。
  3.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也叫随文识字,分散识字法1958年由语文教学专家斯霞提出。其主要特点是随课文教学生字。教完拼音和一部分独体字后,就开始让学生随文识字。学生边阅读边识字,注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强字词练习,通过阅读,把识字、理解词句、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识字方法结合精美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关于统编教材识字要求的思考
  统编教科书遵循“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原则,在每册的八个语文园地都精心设计了各种类型的识字专题,总结构字、写字规律,让识字教学更加有条理,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注意“授人以渔”。学生不但认识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识字,从不同途径不断增加识字量,并恰如其分地用在了课文学习中。
  统编版教材对汉字的传授并不局限于课本中的数量,而是在语文园地中传授识得新字的方法,逐步让学生掌握各种自学的途径。
  1.每个语文园地都设有识字加油站,而这一模块所介绍的识字都经过精细筛选,不仅紧扣生活而且系统性强,每一个园地的字都是“配套”的,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砌。比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介绍家人称呼:哥哥、姐姐、弟弟……《语文园地八》介绍职业:学校、老師、工厂、工人……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介绍的是天气相关的词语:雷电、阵雨……《语文园地四》介绍身体部位相关词语:眉毛、鼻子、嘴巴……《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所”介绍的是卫生间里的物品和相关动作:牙刷与刷牙、毛巾与擦手、梳子与梳头……这些词语的系统介绍,向学生传授了分类归纳的认字方法,所有的字词并非独立的存在,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找到它们的类别和联系性,我们可以通过发散思维,系统地认识它们。
  2.统编版教材还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汉字无处不在,所见所触所思之处皆藏着汉字的踪迹,带领学生运用好生活这本识字好教材。比如,一年级上册《语文的园地》分别告诉学生:课程表、同学的姓名、回家路上的公交站牌、见到的地点名称都是识字的课堂,识字并不局限于教材,更多源自生活。
  3.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授学生独立识字的一种方法——音序查字法,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授学生在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的基础上掌握部首查字法,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字词会说会用却不知道如何书写,就可以运用音序查字法。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字词时,可以借助字典查询相关的注解和用法。让学生离开家长、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自学字词。
  (三)基于统编教材的识字教学方法探索
  根据一二年级学生识字的困境、教师教学的“瓶颈”、统编版教材提供的便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方法进行突破提升,使识字教学、识字学习高效化。
  1.教材培训与钻研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教师想要在识字教学中提供源头活水,就需要主动加强钻研和学习,积极参加教材培训、教研活动,理解利用好新教材编排用意,准确把握教材,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利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准确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从而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预防、纠正错误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一要求契合了一、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能够帮助他们识记更多的汉字,减轻学习负担。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推广,低学段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大,由于前摄抑制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使用错别字的频率会越来越高。预防和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是低学龄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中也需要及时检测学生对易错字的掌握,在课后批改作业时,要及时发现整理学生常见的错别字,分析错误原因,并利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对易错词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准备订正本,将平时作业中的错别字整理出来进行订正。
  3.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材的更替对已有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但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助力统编版语文的识字教学。一年级学生按照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分类,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的事物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师应利用好多媒体技术,遵循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课堂趣味化。例如,希沃白板中设置了许多识字的闯关游戏,通过合理拓展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的技巧,设置识字归类、字词联想等游戏,教师操作起来简易,又可以在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对低学龄的学生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   4.建立关联性
  每个汉字看似是独立的个体,其实字与字之间存在关联性,我们将汉字看成一个整体,把现在所学字以某种方式和已有知识相连接,建立关系。这也是统编教材在“我的发现”这一栏目提供给教者的思路,比如,女字旁的字有“妈、姐、妹、姨”,我们发现“女字旁”(下转第13版)
其他文献
【摘要】以《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动力学—操作性—成功感”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动力;通过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进行作文思维、写作思维的建构;通过作文互改师评的肯定褒奖以及广义发表,产生习作成功感。  【关键词】动力激趣;思维操作;教学设计;教学模型  在理念和做法上,马正平先生提出的“动力学—操作性—成功感作文教学模型”是一个“课程—教学”模型,它的独到之处在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古诗词鉴赏成为小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领悟诗词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动态之美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三种古诗词教学方法,以充分地提升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  【关键词】审美体验;小学生;古诗词;教学质量  古诗词的学习过程能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能从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古典文学之美,因此学习古诗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需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让语文课堂更多姿多彩。笔者就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应用到阅读和写作当中,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视野,扩
【摘要】本文结合省级数学专项课题“‘读懂高中数学教材’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阐述了读懂数学教材的意义与价值,阐述了《学习设计》编著的思路与使用的方法。“数学教材”是最优秀的老师,读懂数学教材的过程就是向“数学教材”请教的过程。《学习设计》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完成《学习设计》的过程就是跟导师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学习模式;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
【摘要】民间传统游戏蕴涵着丰富的智慧资源和文化底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当中,即促进民间传统游戏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构建富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园本文化。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民间传统游戏内容丰富、取材简便、娱乐性、教育性较强,承载了中华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德行,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发挥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中的先天优势。然而实际教学中,美育常常被忽视,审美教育全面落实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美;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受美;灵活施教,引导学生创造美。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教育;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
【摘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在动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上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许多学生存在着态度消极,学不进去的问题
【摘要】在学生高考的“独木桥”上,数学学科可以说是高三学子的“拦路虎”。教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每一个教师研究的重要方向。教师在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中,学生知识的汲取以及能力的提升都不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知识输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元素在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需要将学生设置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位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一种方式,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健康成长,从中掌握英语知识,拓展自身思维。因此,本文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  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把阅读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给学生留足阅读空间。所以,要想上好新教材,指导好学生阅读,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从解读标题入手,提出了诵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的观点,并认为理解词句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进而论述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以及有目的地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