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设疑激趣策略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必需符合物理学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的问题即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教师的提问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分层次进行。
  1、依据教纲、巧设疑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系统性,从各方面设疑。如在知识点上“设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有知识。例如对力的认识,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为什么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④力对物体的形态改变有什么影响?
  2、因材施教、分层提问: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出结果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困难、有深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利。例如在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
  3、设置悬念、逼人期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作为触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比如在学习动量定理之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从高处往下跳,为安全起见,为什么要脚先着地?运输瓷器时,为什么在货物之间要垫上纸屑或海绵垫子?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先把筷子斜插入水中,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成了“折条”?人在某处刚好看不到水中的石头,保持人、头的位置不变,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人看到水中的石头吗?并注入水示之。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亢奋状态,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启发释疑、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和设想,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表面较多,直接涉及本质的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忙于解答,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说一下,弄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疑问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的疑问: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不够,对概念理解不透或理解错误,对某些定理、规律应用不当,导致疑问。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理,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学生问: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为什么完好无损?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了,乙队输了,是因为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思维及方法上的疑问:由于思维不到或方法不得当,也是学生常常提出疑问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类疑问,教师除应指出其不当之处外,还应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习题教学中还应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想、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及思维的流畅性。采用多题归一,锻炼求同思维能力;用反证法解题,锻炼逆向思维能力;用假设法解题,锻炼想象能力和产体思维能力;用等效法解题,锻炼相似思维能力;用多解择优法,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等等。
  3、涉及新知识的疑问: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或是后续章节的内容,这类问题不能一概以“不作要求”来打发学生,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敢于表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潜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教师应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努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多做探索性的实验,在学习中巩固已有的知识。总之,教师答疑的艺术关系到答疑的效果,适当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
  由于学生积极又创造性的介入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亲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头脑中片面的认识就会逐步发展成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成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营造一个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精心铺设台阶,调控引导,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如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设计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他们少有创作热情,所以写出来的东西,
期刊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它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的主要手段。  
期刊
学生进入高三阶段后,对化学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从知识结构出发,复习主要是为了诊断和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从知识获得的生理机制出发,复习过程是大脑对神经细胞再次进行刺激、强化理解、完善记忆的过程,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来看,通过复习,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展辩证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水平。  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一名高三的化学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因循守旧,一味照本宣科,“死教书”、“硬灌输”,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课后不想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 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期刊
初中历史新教材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内容方式多样化便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语言表达以平等对话和启发式为主。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为创新教学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只要你去思考、探索,就会发现许许多多闪光点,把它们发掘出来都有可作为创新素材加以发挥。  新教材的创新教学途径有很多。如:组织辩论、讨论、表演、展示、制作、撰写历史小论文、调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要写好作文,同样离不开老师对其作文兴趣的培养。初中课文《散步》的作者、著名作家莫怀戚老师在谈写作素养时也特别强调了兴趣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写作需要热爱,热爱是最大的动力”。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  一、听、读结合积累素材  听、读是学习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也最易让学生接受。听、读什么?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同龄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是
期刊
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
期刊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呈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通过语言、教材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另一种是发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并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例、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智力探险”
期刊
幽默是一种艺术,轻松发笑是其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其内核。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把幽默带进地理课堂,借助于联想,利用机智、含蓄、诙谐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引人发笑而给人以启迪,造成轻松愉快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提倡。    一、地理教学幽默的特点    1、趣味性。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能够让学生心潮迭起,学到生动活泼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化枯燥为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