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用火防火习俗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古寨,是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原始村落之一。自2012年以来,翁丁古寨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并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然而2021年农历正月初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一个小时内就把翁丁古寨烧为灰烬,数百年的沉淀也随风而逝。大火吞噬的不仅是佤族传统建筑群,更是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人们无限痛惜之余,一场关于“火”的讨论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展开。有专家认为火灾是因为翁丁草木建筑的易燃特性,也有专家将火灾归咎于翁丁消防建设的落后与不足,更有专家悲观地认为“不可再指望所谓的‘民间智慧’‘群防群治’与‘老帮童助’等传统中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与方法”。对于这些火灾归因,我们不能反驳却也无法认同。
  作为从小到大在阿佤山茅草屋里生活的佤族人,这里笔者以自己的茅草祖屋为例,谈谈阿佤人用火防火的习俗,也谈谈翁丁火灾不可避免的原因。
  笔者家的祖屋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班考老寨。2005年新农村建设搬迁工作开展之前,这个村和翁丁古寨一样,连片建筑的也是佤族传统草木竹屋,只是新农村建设开展之后一部分居民搬迁到“班考烟地自然村”新址,居民的房屋才逐步改成砖混结构,老寨传统草木房无人修缮,零落不堪,逐渐倒塌废弃。笔者家的祖屋在家人搬迁转让给邻居之前还是草木结构。从祖辈、父辈到笔者一辈的居住来看,祖屋从建好到笔者家人离开至少有80年的历史。其间家里发生过的火事不少,烧化过火塘边的塑料凉鞋,也烧毁过火塘熏架上的腊肉,但是整个房屋从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房顶的茅草排只因常年风吹日晒朽烂而更换,屋内梁木在炊火多年的油烟熏燎之中反而越来越结实。我们从不否认草木易燃、设施简陋是火灾隐患,可祖屋从祖辈开始也没有烧毁过,村子里也没有出现过大的火灾。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火患,还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牢记祖训合理用火、安全用火、敬火也防火,正是这些“民间智慧”演绎出来的传统让我们远离火灾。
  首先,防火是村寨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
  班考老寨位于山区,严重缺水。在政府引入自来水工程之前,村里只有两个蓄水池。蓄水池干了就只能用拖拉机装一个很大的橡皮囊到别处运水供村民限量使用。村民有时不得不到很远的树林里挖树根,等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蓄满一个大葫芦的山泉水。蓄水池的水平时只能保证饮用,衣物常年不洗,脸、脚用手抹抹拍拍算是洗过,这些已是老寨人的常态。水之金贵可想而知,想用大量的水防火是不可能的。为此,人们在选地盖房时就有意识地选择背风的山坡,以防止风吹火势燎原。房与房之间或篱笆与篱笆之间必有很远的间隔,间隔既是走村串户的路,也是户与户之间的隔火带,独立的房屋即使着火也不会“火烧连营”。另外,装粮食的谷仓也不建在住屋里面或旁边,一般都建在地里或其他远离住屋的地方,以防住屋遇火灾把粮食烧了。因为草木住屋建筑简单,准备好材料一天之内就可以复建,但粮食一时半会儿不可能长出来。
  然而这样的规划在翁丁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被破坏。人们为了让旅游经营面积多占一些空间,在一些原本充当隔火带的区域盖上了类似附楼的棚子或柴火间之类的,使房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人为地破坏了村寨隔火带,导致原本只是一间房子着火,后面发展成一片火海。
  其次,佤族的传统建筑建盖时就有防火设计。
  佤族一般有干栏式和鸡笼罩式两种传统建筑,建筑材料主要是木头、竹子、茅草、藤篾等。笔者家的祖屋属于鸡笼罩式,结构采用人字木架,茅草编成草排盖屋顶,四壁木板排成墙落地。邻居的住屋是干栏式两层楼,底层以木柱支撑,架空,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上层用于住人,除了以竹排为地板,其他部分与鸡笼罩式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种建筑形式,屋顶都呈歇山式陡坡,房檐离地面或地板很近,不仅利于泻走雨水和增加散热面,还挡住了风,起到墙的作用。另外,窗子也不开在侧墙上,而是开在屋顶侧面,即使有风进屋也吹不到火塘边。人们把风给控制住了,屋内夜夜不熄的火塘也有了一层安全保障。由于寨子缺水,鸡笼罩式茅草房檐下通常都会放置一排木水槽,一方面可以收纳屋顶泻下的雨水用于防火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储蓄生活废水以备火患。邻居家的干栏式因有两层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储水,楼梯边装有一排竹筒以装水用,远看像房屋的装饰,实际是一排储水器,既可生活用,也可防火用。另外所有房顶的草排是用绳子捆扎的,没有钉子固定,每家每户都会准备楼梯和长柄镰刀,一旦发生火灾,就用镰刀割断草排的固定绳,把草排扒下屋顶快速转移,以期将火势控制到最小范围。
  事实上,翁丁古寨以前也有类似的储水设备防火用,一般是在住家屋面上安置着一个三米多长的竹梯,竹梯顶上悬挂着一个装满水的大竹筒,竹筒正对火塘位置,一旦发生火灾,主人便迅速爬上竹梯,把屋顶的草排掀开,将竹筒的水倒向火塘,就可以迅速灭火。只是古寨被开发成旅游区后,经营者为了经营方便,不仅在木板墙上开了窗,还把屋檐抬高了许多,虽然防火竹水筒换成了威猛的灭火器,但风不能吹火塘的传统已然被破坏,隐患反而陡增。
  最后,佤族的用火防火教育始终贯穿生活的各方面。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佤族人早就认识到火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人们炊事、取暖、照明、防身都依赖于火,但同时也十分明白火会引起火灾,烧毁房屋、森林,烧伤人畜,因而在观念中产生了对火的各种幻想和想象,行动上表现出来就是把火当作神灵进行崇拜。
  班考老寨以前每年农历正月、二月都有接新火的习俗,即所谓“新火节”。新火节充满了辞旧迎新的味道,村寨各家各户在寨主(村长)的指挥下熄灭火塘的火,把旧火送走再接新火。一般要到神山“钻木取火”接新火種,班考老寨本身已在山中,且寨心有一棵大榕树,因此接新火的仪式就在寨心的榕树下完成。仪式中老人们一边带着众人祭拜一边口念祝辞作祷告:
  列祖列宗,保佑旧火安心熄灭吧。
  我们给它吃肉,我们给它吃糯米饭,我们给它喝酒。   只愿它不要烧我们的房子,不烧我们的树林,我们都小心呵护它。
  我们陪它吃喝,我们陪它玩耍。
  列祖列宗,保佑新火稳稳燃烧吧。
  我们给它吃肉,我们给它吃糯米饭,我们给它喝酒。
  只愿它不要烧我们的房子,不烧我们的树林,我们都小心呵护它。
  不让小孩逗它,不让醉汉摸它。
  火呀火,我们举着你,我们抬着你。
  我们给你穿衣吃饭,我们为你遮风挡雨。
  不让你在外流浪,我们带你回家了。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仪式不过是一次普通的集会,不懂的人更以为是一种迷信活动,而于佤族人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全民消防培训和教育。全寨的人都知道这祝辞是告诫大家不要让火独自燃烧,要“陪它吃喝”“陪它玩耍”,要管理火,“呵护”火,谨防独自燃烧的火引发祸患。“不让小孩逗它,不让醉汉摸它”是警告村民不要让小孩、醉汉玩火。熊孩子不懂事,醉汉神志不清,这类人都禁止碰火。还要严禁野外乱烧火,不能让火在外流浪,要在家里精心呵护。冬春风大之际,村里都会组织人员巡逻查看村寨火患,如有发现便敲锣打鼓警示大家尽快灭火。
  佤族对火神的崇拜,在家庭里则表现为将火塘神圣化。火塘是佤族人须臾不可分离的伙伴,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是一个住屋的中心。火塘是家庭取暖、做饭和决定重大事项的场所,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燃烧不熄。人们环火而眠、环火而食、环火而坐,火塘周围既是厨房,又是卧室,还是客厅。佤族民谚说“火塘是房子的心脏”“炉中不断千年火”等,形象地说明了火塘在佤族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笔者家鸡笼罩式的祖屋是一个大通间,除了祭祀屋和父母的卧室分出的两个小隔间,室内不分主间与客间,由一个长方形大厅构成,里面设有两个火塘,一个是主火塘,一个是鬼火塘。主火塘是住屋的中心,火塘上方吊着竹编的炕笆,可以放置盐巴、辣椒等物品以及熏烤腊肉等。一进门,面对火塘正对面的区域,相当于祖父母的“寝室”,也是“客厅”的主要位置,一般只有祖父母及尊贵的客人方可上座,火塘另外的三围区域相当于一家人的起居室,也充当厨房、书房、游戏间、工作室等,总之家里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火塘开展的,就连客人来了留宿也是在主火塘边。笔者小时候就在火塘边吃饭、做作业、玩玩具、听祖父讲故事、睡觉等。主火塘的火常年不灭,照明、取暖、炊事都依仗着火塘。在进门的左方围出一个小隔间是父母的卧室,进门的右边则是鬼火塘的位置。鬼火塘平时不生火,一般搞宗教活动、祭祀时才使用。
  我们从小便在火塘边听外祖父训诫,教我们如何敬火、用火、防火。火塘自进新房生起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除非举行取新火仪式时才可以灭火,因此也叫“万年火”。火塘、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火塘上方的炕笆,外人不能随便触动。小孩从小被教育要敬畏火塘,不能玩火,不能随便往火里扔东西烧,不能用手摸或脚踩三脚架,不能用脚踢火塘里烧着的柴火。如果要到火塘对面,不能跨越火塘和烧着的柴火,有时候烧着的柴火比较长,伸出火塘的部分也一定要绕着走,不能跨越。如果犯了规矩,会受到长辈们严厉的呵斥和惩罚。有的父母会用小火棍在犯规的孩子的手上烫一下,让孩子感受到疼痛记住教训,以免孩子不懂事造成更严重的火事。火塘左边是妇女的席位,右边是男人和客人的座位。实际上这样的规矩划定了用火安全区,因为左边离厨具摆放的位置近,妇女煮饭炊事在划定的区域内就不会碰到小孩或者其他人,小孩和其他人也不妨碍用火,可以减少因为不注意而烫伤情况的发生。还有,“万年火”是家庭兴旺的象征,为了保护火种,人们衍生出一些生活规则,如煮水不能满壶,煮稀饭要用大锅,不能往火里倒锅底水等,以防噗出的水或锅里水过多浇灭了火种。还有燃烧的火塘必须要有人守护着,一方面要有人给火塘续柴维持燃烧,另一方面防止火塘无人看管引发火患。火塘不用火时,就用火灰把火炭小心埋起,用时再刨开加上柴吹一吹就可以了。
  佤族的原始农业是烧荒辟地、刀耕火种。人们对于野外用火更加小心。刀耕火种并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地放火烧荒,而是有着长时间的精心规划。在正常情况下,佤族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有索取也有保留,烧荒是不烧原始森林的。原始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也是佤族人各种物资来源地,他们野外用火都特别注意保护原始森林不着火。传统上人们会以村寨为单位,把全村可种的土地分成几等份,一年种一份,几年一轮回。轮种的土地种玉米、土豆,轮休的土地蓄养分,不会无节制地烧荒辟地。佤族人在山地砍树、烧荒、播种、收获,每项工序都有传统的规则。比如一定要请巫师占卜选择烧山的日子,有经验的巫师利用经验和掌握的气候天象知识选择风和日丽的日子指导人们烧山,以免大风顺势引发森林火灾。烧山前人们要先挖出防火带,专人把守,以免山火越界。烧山前一定有一个隆重的仪式,要请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念经诵辞,这个过程又是一次全民用火防火的实训教育。总之,在与火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长辈们在各种仪式上反反复复地训导,加上用火实践中各种规矩的约束,佤族人从小就敬畏火,认识到火的重要性,熟悉用火的各种规矩,参与防火的各种准备。无论房屋的建造材料是什么,无论有无现代化消防工具,佤族人心中早有一套用火防火规则,以保障我们的住屋、我们的村寨远离火灾。
  佤族人在用火防火的实践中,主要依靠的还是人村一体思想,民间智慧群防群治的传统体系。以前的班考老寨是这样用火防火的,开发前的翁丁古寨也是这样做的,村寨上百年的存在说明传统体系并非不可靠!但是一旦传统体系的某个环节被改变,而其他环节并没有适时改变,这个体系自然就没有用了。正因为阿佤人与“火”和谐共处的环境被破坏,火的管理机制被生拉硬扯地改变,火灾便成了必然。
  据翁丁古寨开发经营主体——沧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消防安全起见,翁丁古寨内设有24个消防栓、2个消防水池,每家每户还配有灭火器、消防梯等设施。村内成立了消防队,每天在景区内巡逻。每年,翁丁村还会举行消防演练及培训。就在火灾发生前不久的2020年12月,沧源县还曾在翁丁村举行灭火救援应急演练。这样看来,人们关于草木易燃的防火警戒心一直都有,消防设备的增添相比蓄水木槽和防水竹筒已經很先进了,那问题就主要出在村寨人村分离的管理机制上。据了解,为了安全和发展旅游经济,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合作,重新选址建立了一个翁丁新村,让所有的村民都搬离古寨到新村生活,由旅游公司对古寨内的村容村貌进行保护整治和开发经营。按照规定,搬到新村的村民每户每天可以派一人回到老寨的房子里“上班”,上班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左右。火灾的发生在当日5点40分左右,即人们下班回家后。第一间房子起火时,屋里没有人,大火没有及时被发现,等被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人村分离”的管理模式破坏了翁丁人与村寨、与房屋、与火和谐共生的传统体系,村寨没有了守护的人才是村寨火灾的真正隐患所在。由于人村分离,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作为消防主体的人没有了。其次房屋所有权和房屋经营者是分开的,权责不清,导致村民防火意识滑坡、消防能力大减。最后是现代消防工作和人民文化生活脱节,消防教育制度不健全。以前佤族的消防教育是渗透到各项祭祀仪式活动中,现在人们的“上班”制度是按旅游公司要求做的,仪式活动已衍化成一种表演活动,村民参与的初心已发生改变,仪式的全民消防教育功能弱化。
  综观翁丁古寨火灾,与其强行将火灾归咎于草木易燃、消防滞后、传统不可靠,不如坦诚面对原始部落文化传统被破坏和待开发之间的矛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了解彼此的文化精髓,认识村落管理体制在消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全民消防意识,研究传统建筑新的消防技术,探寻一个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才是翁丁古寨火灾留给我们思考的重点。
  (题图:翁丁古寨全貌)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广播剧  【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根据中国海拔最高的派出所那曲车站派出所警察的故事创作的广播剧。  田峰是一位武警出身的铁路警察,多年来从乘警到刑警再到派出所长全干过来了。深秋的夜晚,田峰带领战友们蹲坑守候,又抓获了一个盗窃团伙。然而,在行动过程中,实习民警华旦的疏漏差点让行动失败,田峰也因此受了伤。  繁忙的工作让田峰根本停不下来。在抽空治伤的病床上,他接到了组织派他去西藏那曲铁路派出所任职的通
期刊
豫西地区历史上有正月制作灯盏儿的习俗。光绪《宜阳县志》载:“俗用米磨粉加豆芽菜煮粥,曰‘打茶’。又添豆面做灯盏,蒸熟,燃同油烛……至二十三日,合家食元宵节所遗米粉豆面,打茶蒸灯。儿童歌云:‘正月二十三,打茶熘灯盏,老幼食之保平安。’”汝州同样也深受这一民间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送“灯盏儿”习俗。灯盏儿对汝州民众的生活、情感以及信仰等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灯盏儿的源流与制作  灯盏儿,汝
期刊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理浅显而朴实,是中国民众希求平安、倡导和谐的基本诉求之一。解冤祈福的行为在民间流传已久,往往依附于各类佛教、道教信仰的祈祷形式之中。“解冤结”信仰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独立的偶像崇拜,应肇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佛教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至北宋时基本形成了所谓的“解冤结菩萨”信仰,并一度出现相关造像龛窟。宋以后“解冤结菩萨”信仰逐渐流变,与道教、民间宗教相混融,逐渐退
期刊
随州祭坛岩画基本情况  随州市地处湖北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南北通道,“随枣走廊”有“汉襄咽喉”之称,地跨长江、淮河分水岭,东连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南达荆门。近年来,随州市桐柏山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岩画,可称随州岩画区。随州岩画区目前发现7处岩画点,分布于淮河镇、府河镇以及飞沙河水库等地。刻有岩画石面59个,岩画150余幅,凹穴符号个体近2000个,岩画以凹穴符号为主,占90%以上。伴有方形祭坛
期刊
一  社火,是中国农村在元宵节等岁时节日或庙会期间举行的,以村或社为基本单位,以迎春、祭神、接福、祈求、娱乐狂欢为目的的大型文艺游演活动。 人们称这一活动为“过会”,在井陉一带俗称“闹玩意儿”。据《井陉县志》记载,自正月十四、十五开始,祭天地、敬宅神,武术花会人员敲锣打鼓,沿庙撒腊。  桃林坪村隶属河北井陉小作镇,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
期刊
一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全县6万余人,其中藏族约占68.8%。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以红色砂砾构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称,园内有南宗寺、尼姑寺、南宗扎寺三大寺院,是中国赛艇、皮划艇高原水上训练基地,“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  “达顿”为藏语音译,“达”意为箭,“顿”意指宴会、节庆,是箭宴、射箭节庆或射箭庆典之意,箭手们经过紧张、激烈的射箭技艺角逐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狂欢式
期刊
沈长云,1944年生,重慶垫江人,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
期刊
张岱是个爱热闹的人,晚明江南的风月场中没少留下他的踪影,南京秦淮河畔的旧院、杭州西湖的六桥、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扬州的二十四桥……不过,细读张岱的诗文会发现,他混迹于风月场,基本上是以陪客的身份,主角儿不是他。正因如此,他才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情去细细地观察。在扬州,他多次陪着要买妾的朋友去挑瘦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扬州瘦马》,简净热闹的文字之后,还有一些沉重的东西。  一  “瘦马”一词,出自白居易《
期刊
花椒,古称申椒、椒聊,《尔雅》称为大椒、檓,又称秦椒、蜀椒、香椒、大花椒等,是芸香科花椒属灌木花椒树的果实。花椒原产中国,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工业原料及药材等多种功用的经济树种。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说明中国人在两三千年前已经利用花椒了。古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宫女住的房子称为“椒房”。花椒的使用
期刊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知名的甲骨学家。  1928年,董作宾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命,去安阳小屯调研考察,然后主持殷墟遗址的第一次发掘。由此开始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先后发掘15次,历时10年。董作宾“前七次发掘每次必与,后八次的发掘也常往参加”,为殷墟发掘立下了开创之功。(石璋如:《董作宾先生与殷墟发掘》)他始终站在甲骨研究的前沿,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