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列举”策略的教育价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列举”,即列举法是一种借助对具体事物的特定对象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全面地、一一地罗列出来的一种手段,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列举法是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特创造的属性列举法基础上形成的,是具体运用发散性思维来克服思维定势的一种创造技法。该技法人为地按照某种规律列举出创造对象的要素分别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和方案。列举法运用了分解和分析的方法,常用于简单设想的形成与发明目标的确定。
  在数学上,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一一列举出来,以求问题的答案,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列举法的基本思想是不重复、不遗漏、有次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对列举出来的对象加以分析,从中寻求满足条件的结果。它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很多较复杂的问题常常是从具体情况一一列举,然后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再加以解决的。列举法的核心是“序”和“类”,序即有序,有顺序;类即分类,类别。要想有顺序得先分类,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所以,列举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思考问题的周全性非常重要,这是“一一列举”策略的根本价值。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一一列举的“序”——思维的起点
  “序”就是做事要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在数学上解决问题的时候同样要做到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缜密性的起点。如教学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围法?”书上给出表格让学生有序填写,这样反而束缚学生的有序思考,学生只是按照表格填写,根本不懂得有序思考的价值,因为那是别人给的。我在教学时没有给出表格,直接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试做,目的是想了解学生有序思维的起点情况以及认知基础。结果有的学生最多列出了8种围法,少的2种,还有的有序地列出了4种围法。我分别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展示、比较,并反问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为什么会出现遗漏。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要使列举过程不重复、不遗漏,关键就在于思考的条理性,也就是进行有序的思考。接着我又问:“本题有序思考‘序’的起点在哪里?‘序’到哪里终止?如何表达出思考的‘序’?”从而引导出本题有序思考“序”的起点是长8、宽1,“序”的终点是长5、宽4,即长和宽最接近的时候终止。用列表的方法表达序的思考过程比较清楚、简洁、明了。这样教学,突出了“序”在一一列举中的地位。一一列举思维的焦点就是“序”,让学生从中明白“序”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序思考的必要性,使有序思考的“序”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烙下深深的印记。所以,找准序的起点和终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内在逻辑起点。用合适的方式把有序思考的过程表达出来是思维缜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有序思考、一一列举的思维起点。
  二、一一列举的“类”——思维的原点
  “类”是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如种类、类群、类别、分类等。数学上的分类、类比、类推等都与类有关系。思维本身就是反应类事物特征的,反映客观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也就是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所以,“类”在思维中非常重要。在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类”显得尤其重要,它是不重复、不遗漏的前提,也是不重复、不遗漏的思维原点。如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策略中的例2:“订阅下面的三种杂志(七彩语文、科学世界、数学乐园),最少订1本,最多订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为了突出“类”在一一列举中的思维作用,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序”的起点在哪里?如何表达“序”?学生说“序”的起点是从1本开始,用列表法表达“序”的排列。从“1本”开始,学生的潜意识里已经进行了分类,分为订阅1本、2本、3本这三类。因此,我又进行了追问:“那‘序’的终点呢?”生:“3本。”于是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这样的一一列举问题,其实就是进行先分类,根据具体问题先分成几类,再来分别进行一一列举。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思维有序,条理清楚。所以,教学时要突出“类”在一一列举中的思维作用,它是一一列举的思维原点,可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还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有序性、缜密性,更能培养学生做事、处事和思考问题周全性、周密性、全面性的优秀品质。
  所以,教学一一列举策略时,要能够挖掘一一列举策略的思维起点和原点,找准问题的思维焦点,抓住学生思维的变革点、契合点,使之达到平衡点。这样可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又有规律,清晰又有条理,周全又周密,丝丝入扣,条缕析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人生处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到、全面、谨慎,使之思维如水银泻地的严密,做事如闪电行空般的果断抉择与决策,这才是一一列举策略的教育价值追求。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随堂本是每个孩子在数学课堂上人人准备的一本练习本。但目前在教学中,随堂本在使用上缺乏规范性。笔者通过分析现状,找出原因,寻求策略,力图使随堂本使用达到优化。把区分与草稿本的不同、统一格式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挖掘随堂本的尝试、练习、预习、检查和错题积累等多种功能,在互动中提升学生对随堂本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 随堂本 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中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在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公顷的。教学例1时,我出示一篇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如下),让学生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使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学习公顷的兴趣。  数学日记:你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补充完整下面的叙述吗?  早晨6∶50,明明离开了面积是120()的家来到学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标精神,我认为数学练习要精心设计、讲究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练习设计的方式要注重以下五个特性。  一、以实效性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应用  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新课程理念赋予了数学新
[摘 要]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从数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准确性、生活化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如何运用数学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索、认识、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语言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6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
[摘 要]通过对“7的乘法口诀”教学的思考,教师教学前应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所学知识,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乘法口诀 以学定教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49  因参加优质课比赛,所以选择了经典课题——“7的乘法口诀”。
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笔者不断追寻有效课堂,以下是同一内容两次教学后的比较与反思。  第一次教学: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谈话  师:请小朋友们从文具盒里拿出准备好的一根棉线,把它随意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捏住这根线的两端,看看把它拉紧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引导):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
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啃的“骨头”,使师生伤透了脑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教师明白应用题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存在“骨肉相连”的关系。下面,笔者对可以用倒推、列表、一一列举等策略加以解决的特殊问题之外的一般性应用题进行探究,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生活知识补充一般性应用题  应用题的“源头活水”不在数学,而在生活,所以笔者认为把应用题理解为生活题更为恰当些。单从数学的角度
[摘 要]数学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经验。通过“2、5、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的分析与探究,教师应变复习旧知为梳理经验、变新授教学为分享经验、变巩固总结为优化经验,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完善自己的数学经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 变革 发展 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课堂反馈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种信息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反馈来调控教与学的过程,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课堂教学反馈从本质上说是教师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外显,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反馈。但许多教师未能意识到这一点,简单地认为反馈就是请学生回答问题,把课堂教学反馈单一化、随意化。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安
[摘 要]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怎样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素材,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乐于长生的土壤。  [关键词]整合 素材 更新 丰富 乐学 数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4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