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推荐中国当代舞蹈,中国舞协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于 2019年9月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培青计划—首届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一批优秀的培青作品齐聚魔都,向中外观众展示出中国当代青年编导和舞者的风采和魅力。
“培青计划”全称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它以培养、扶持青年舞蹈人才为核心。多年来,这个极具创造力与开创性的品牌项目不仅吸引了谢欣、周莉亚、赵梁等成熟编导的加入,也推出了像宋欣欣、胡沈员等当代舞蹈新秀,以及《一撇一捺》《yào》《俑》等充满创意和个性标识的优秀舞作。在我看来,“培青”与其他平台不同,这里的作品从选题到编排大都不拘一格,总是充满了实验性、先锋性。它像一块试验田,给予青年编导足够的勇气和底气,能够在此播种自己舞蹈创意的种子,他们收获的每一颗“培青”果实(作品),总能在某些方面给观众带来一些刺激,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此次展演,笔者随机选取了其中的三部舞作进行观赏,得到的也是三种不同的观舞体验。
《没有大象》是2017年“培青计划”的委约作品,编导常肖妮以“大象”作为整个作品的符号,揭示人们对生活中看见却不可言说的真相的视若无睹。与英语俚语“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的意思异曲同工,“大象”,即指那些明明看到了却不愿去谈的事情。就好比一头在房间里面的大象,大家不可能看不到,却都忍住了不去说它。也有点像“皇帝的新装”,人们选择通过回避和否认去忽视和逃避现实,实则自欺欺人。在不断的沉默和回避后,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在每一个社会人的生活经验中,房子里的“大象”无处不在。那“没有”大象,是持续制造谎言,还是在视若无睹中使其灭亡或爆发?编导怎么阐释这样一个具有人生哲学性的问题,使笔者感到好奇。
开场前,一位舞者像强迫症患者一般不停地在台上调整座椅的水平线,随之以一种集体戏谑的方式正式开始,在之后的发展方向中,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带出一些个人故事。这些角色既像在群体中和谐的个体,合群地參与到集体行动中去,又像游离在外的单一个人,在集体中更加地专注于自身的行动。像编导所说的那样,观众能够看出六名演员在作品中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对于“大象”以及“没有”的概念信息似乎接收得还不够。最让我觉得符合“没有大象”这个意象的细节,反而是舞台上几只演员撑着、不停飞跃的纸鹤,它仿佛宣示着每个人心中对俗世生活的逃离、对自由的向往,那里大概是“没有大象”的地方。同时,舞作中加入了大量的台词,编导以期通过链接不同的剧场形式来构建出主题寓意下的情感表达。但由于这次带来的是内地、香港两地青年的合作版本,因此大量的台词都以粤语为主,给观众的理解稍许带来了一些困扰。近年来,舞蹈中加台词的作品越来越多,然而无论从语言逻辑上还是舞蹈结构上看,把控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你好陌生》是2016年“培青计划”的委约作品。与前一个作品不同,整个舞作看完并没有急着想去对照节目册寻找编导意指的冲动,因为这个作品的观感非常轻松、舒适,所以反而不希望看到它被套上那些看似深奥的大道理。从作品中我看到了充满可塑性的有力身体,也看到了武术和现代舞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还看到了可供我解读的丰富想象等等。我把这个作品自行解读成个人与文化、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探究,这几者之间时而呈现出陌生的碰撞状态,时而呈现对陌生的包容。
开场时象征中国武术元素的人形木桩出现在舞台上,木桩这种硬木质感的形象立马与“陌生”这个词的生硬感相对应起来,揭示出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像打桩一样,是一个从对抗的陌生到熟悉、化解的过程。随后舞者一字排开,一组手部动作为主的身体动作展示中,编导将武术的元素很好地化在了现代舞的语言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舞从陌生到熟稔的调和。紧接着在一组轻松旋律中,呈现出几组双人舞,以及地面上、不同空间中的舞段,最终个人与他者的各种复杂关系,和解在有着夏威夷曲风的海滩、帐篷旁,这段悠闲、曼妙的双人舞仿佛清风滑过,将个人与他者的陌生、对峙关系消融在黄金海岸边。而“陌生”这位不请自来的朋友,也好似如影随形的镜像,总是不停地跟随着你,甩也甩不掉。编导通过几组镜像形式的双人舞,将这种人与自我的纠缠、拉扯状态很好地呈现出来,这里的“陌生”是个人与自我的抗争。最终,万千镜像九九归一,一个人形木桩独自伫立在舞台正中央,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所有的错综复杂都将随时间流逝。
《我什么都没说》则是2018年青年艺术家平台特邀作品。编导连国栋在这部独舞作品中一改传统的欣赏习惯,将拳击手套戴在脚上,以这双特殊的“拳脚”重击地面,代语言发声。舞者以行动本身向观众展现出语言之外的力量,从而建构起身体的另类表达。
《没有大象》《你好陌生》《我什么都没有说》三部舞作可以说极具性格、各有特色。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运用双关语为作品命名,并选取一些具有哲思的内容为形式的开展建立依据。从名字到内容都带有抽象的性质,这也是大多数当代舞蹈的共性。尽管“培青”的大多数作品都有创新、有创意、有创造,但少部分作品还是显得有些曲高和寡。除却形式、内容的选择和考量外,我们的青年编导是否可以先从取名上进行改造,更加“下里巴人”、接地气一些?
“培青计划”全称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它以培养、扶持青年舞蹈人才为核心。多年来,这个极具创造力与开创性的品牌项目不仅吸引了谢欣、周莉亚、赵梁等成熟编导的加入,也推出了像宋欣欣、胡沈员等当代舞蹈新秀,以及《一撇一捺》《yào》《俑》等充满创意和个性标识的优秀舞作。在我看来,“培青”与其他平台不同,这里的作品从选题到编排大都不拘一格,总是充满了实验性、先锋性。它像一块试验田,给予青年编导足够的勇气和底气,能够在此播种自己舞蹈创意的种子,他们收获的每一颗“培青”果实(作品),总能在某些方面给观众带来一些刺激,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此次展演,笔者随机选取了其中的三部舞作进行观赏,得到的也是三种不同的观舞体验。
《没有大象》是2017年“培青计划”的委约作品,编导常肖妮以“大象”作为整个作品的符号,揭示人们对生活中看见却不可言说的真相的视若无睹。与英语俚语“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的意思异曲同工,“大象”,即指那些明明看到了却不愿去谈的事情。就好比一头在房间里面的大象,大家不可能看不到,却都忍住了不去说它。也有点像“皇帝的新装”,人们选择通过回避和否认去忽视和逃避现实,实则自欺欺人。在不断的沉默和回避后,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在每一个社会人的生活经验中,房子里的“大象”无处不在。那“没有”大象,是持续制造谎言,还是在视若无睹中使其灭亡或爆发?编导怎么阐释这样一个具有人生哲学性的问题,使笔者感到好奇。
开场前,一位舞者像强迫症患者一般不停地在台上调整座椅的水平线,随之以一种集体戏谑的方式正式开始,在之后的发展方向中,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带出一些个人故事。这些角色既像在群体中和谐的个体,合群地參与到集体行动中去,又像游离在外的单一个人,在集体中更加地专注于自身的行动。像编导所说的那样,观众能够看出六名演员在作品中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对于“大象”以及“没有”的概念信息似乎接收得还不够。最让我觉得符合“没有大象”这个意象的细节,反而是舞台上几只演员撑着、不停飞跃的纸鹤,它仿佛宣示着每个人心中对俗世生活的逃离、对自由的向往,那里大概是“没有大象”的地方。同时,舞作中加入了大量的台词,编导以期通过链接不同的剧场形式来构建出主题寓意下的情感表达。但由于这次带来的是内地、香港两地青年的合作版本,因此大量的台词都以粤语为主,给观众的理解稍许带来了一些困扰。近年来,舞蹈中加台词的作品越来越多,然而无论从语言逻辑上还是舞蹈结构上看,把控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你好陌生》是2016年“培青计划”的委约作品。与前一个作品不同,整个舞作看完并没有急着想去对照节目册寻找编导意指的冲动,因为这个作品的观感非常轻松、舒适,所以反而不希望看到它被套上那些看似深奥的大道理。从作品中我看到了充满可塑性的有力身体,也看到了武术和现代舞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还看到了可供我解读的丰富想象等等。我把这个作品自行解读成个人与文化、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探究,这几者之间时而呈现出陌生的碰撞状态,时而呈现对陌生的包容。
开场时象征中国武术元素的人形木桩出现在舞台上,木桩这种硬木质感的形象立马与“陌生”这个词的生硬感相对应起来,揭示出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像打桩一样,是一个从对抗的陌生到熟悉、化解的过程。随后舞者一字排开,一组手部动作为主的身体动作展示中,编导将武术的元素很好地化在了现代舞的语言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舞从陌生到熟稔的调和。紧接着在一组轻松旋律中,呈现出几组双人舞,以及地面上、不同空间中的舞段,最终个人与他者的各种复杂关系,和解在有着夏威夷曲风的海滩、帐篷旁,这段悠闲、曼妙的双人舞仿佛清风滑过,将个人与他者的陌生、对峙关系消融在黄金海岸边。而“陌生”这位不请自来的朋友,也好似如影随形的镜像,总是不停地跟随着你,甩也甩不掉。编导通过几组镜像形式的双人舞,将这种人与自我的纠缠、拉扯状态很好地呈现出来,这里的“陌生”是个人与自我的抗争。最终,万千镜像九九归一,一个人形木桩独自伫立在舞台正中央,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所有的错综复杂都将随时间流逝。
《我什么都没说》则是2018年青年艺术家平台特邀作品。编导连国栋在这部独舞作品中一改传统的欣赏习惯,将拳击手套戴在脚上,以这双特殊的“拳脚”重击地面,代语言发声。舞者以行动本身向观众展现出语言之外的力量,从而建构起身体的另类表达。
《没有大象》《你好陌生》《我什么都没有说》三部舞作可以说极具性格、各有特色。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运用双关语为作品命名,并选取一些具有哲思的内容为形式的开展建立依据。从名字到内容都带有抽象的性质,这也是大多数当代舞蹈的共性。尽管“培青”的大多数作品都有创新、有创意、有创造,但少部分作品还是显得有些曲高和寡。除却形式、内容的选择和考量外,我们的青年编导是否可以先从取名上进行改造,更加“下里巴人”、接地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