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舒尔:打造无针注射领域第一品牌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接触无针注射领域,收集并分析同行业相关数据。
  2005年:成立研发中心,正式开始对无针注射器进行设计研发。
  2007年:快舒尔净化厂房在大兴工业开发区落成,生产出第一支QS-M型无针注射器样品。
  2008年初到2009年中:进行QS-M型无针注射器小规模生产试制并试用。根据试用情况不断完善产品及生产工艺。
  2009年中到2010年底:QS-M型无针注射器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全性能检验,并完成了两家临床基地的临床试验。
  2012年3月:取得QS-M型无针注射器的产品注册证。
  —整整八年时间,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团队只专注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发无针注射器。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团队?
  源起:关注微痛治疗
  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注各领域无针注射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型企业。
  据公司市场总监张宇新介绍,公司研发团队的领军人物均为留学归国硕士,涉及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产品设计、电子应用、医学等研究领域。早在他们留学之时,就开始关注国外对于微创和微痛治疗的相关情况,重点关注的是注射领域。由于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对打针而言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里抵触,打针带来的痛感也给很大一部分人群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于是研发一种改变传统注射方式的注射器的想法就此诞生了。2004年,几位志同道合的海归们开始走上了研发无针注射器的创新创业之路。
  公司在北京市大兴区工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内建设了生产、研发基地,拥有高标准的净化车间,专业无菌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设计研发了应用于胰岛素注射的QS-M(多功能型)、QS-P(便携型);应用于生长素注射的QS-K(儿童型)、QS-A(成人型)以及应用于疫苗注射的QS-B(预装型),并申请、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其中快舒尔QS-M(多功能)型无针注射器已于2012年3月取得了产品注册证,获得了上市销售的许可。
  创新:无针注射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八年,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终于在2012年向民众展示了一款其自主研发的新式无针头注射器(QS-M型)。它利用高压射流原理,通过注射器主体释放较大的压力,将药液从注射器顶端药管的微孔中推出,药液形成极细的液体柱,瞬间穿透皮肤进入到皮下。主要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独立注射。
  在注射过程中,注射痛感和操作过程的复杂程度是两大难题,特别是注射痛感最小化一直是绝大多数人对无针注射的期待。大家都知道对于有针注射而言,针越细、注射手法越好、入针速度越快,痛感就会越低。那么同样对于无针注射,药液形成的液体柱的直径、压力释放的大小及稳定性、注射时的操控性都将影响无针注射的痛感。
  快舒尔公司创新的微孔制造技术以及压力释放控制技术,确保了药液打出后形成的液体柱不会快速发散,液体柱在穿透皮肤时的直径几乎保持与药管孔径一致(小于针头直径),且可瞬间将药液打入皮下,再加上安全锁与注射按钮的人性化设计,非常易于糖尿病患者独立在腹部稳定地注射。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注射感觉更小,同时也是世界第一支可一次取药多次注射的民用无针注射器。这一功能的实现,大大降低了无针注射器操作的复杂性,此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民用无针注射领域的空白。
  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无针注射器优势明显:从心理层面上讲,使患者彻底消除了对传统针头的恐惧;在安全方面上,避免了针头的划伤与折断对身体的危害,同时也降低了细菌感染的几率;从药物吸收上看,无针注射使药液进入皮下后均匀散开,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长期注射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皮肤不易起硬结。
  目标:向世界第一进军
  目前,全球糖尿病人呈不断增长趋势,无针注射器的研发成功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是一种福音。快舒尔QS-M型无针注射器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促进药物吸收:使用无针注射器可以使胰岛素吸收更快,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模拟曲线,使其更接近内源性胰岛素;经药效学测试,使用无针注射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比有针注射胰岛素要快很多,这样可以防止进餐时高血糖的出现。特别是在没有使用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时,胰岛素浓度下降得越快,也会降低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餐后的补充进食就变得不是十分重要了。
  长期使用无针注射的临床表现:通过长期改善胰岛素的吸收,降低糖尿病发症的风险。由于传统型注射速效胰岛素的起效时间需要半个小时,而使用无针注射速效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仅需15分分钟,使血红蛋白暴露于高血糖环境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从而大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形成的速度,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快舒尔QS-M型无针注射器在临床上能取得好的效果,不仅源自创新技术,还有最优质安全的产品材质以及良好的服务的支撑。据介绍,快舒尔除了附带操作使用光盘以外,还提供三年售后保修,并定期回访。在有销售网点的地方,如果无针注射器出现问题,机器维修期间经销商会免费提供替代品以便于患者不间断治疗。
  对于快舒尔创新创业团队而言,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开始,凭借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以及优质服务,他们不仅仅可以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同时更可以显示“中国创造”的实力。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对并急需解决的一大顽疾。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价廉,所以煤长期以来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并且这一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的燃烧释放大量的SOx 和NOx,因此我国的“煤烟型”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SOx和NOx 的排放量约为2000 万吨和770 万吨。每年因SO2和NOx 形成酸雨造成的损失达1100 亿元。因此有效地脱除烟气中的SO2 和NOx,已成为
期刊
根据“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展开实际需要,湖南省科协组建了由党组书记、副主席毕华任组长,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荣诚任副组长的湖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宣传、评审、推荐工作。“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开拓科协工作新领域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以组织开展“讲理想、比贡献”
期刊
TRIZ理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作为一项创新的理论,TRIZ理论从诞生到被大多数人所知晓,这种理论的价值与魅力到底在那里?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建筑大学科协常务副主席张明勤教授。  TRIZ理论源于创新  张明勤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科技界、教育界对创新方法的认识与关注程度还很不够。蔡元培先生曾说过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人们生活质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基础建设绿色化是一个涵盖了城市发展的政策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的综合系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城市环境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和建设部、财政部部署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要求,广东省启动了十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十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期刊
内蒙古一机集团是国家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秉承“强军报国”的历史使命,以争创“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军民结合企业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产品技术地位,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和创新举措上,通过积极开展“讲、比”竞赛活动,来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科技成果的评审及应用,组织开展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规范了科技论文的组织评审工作,使集团公司科协工作逐步实现
期刊
2012年12月27日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  随后,科技部将广域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的示范应用和推广提上日程。2014年4月25日,羲和系统开始提供信号播发服务。  同是导航定位系统,既然已经有了北斗,为什么还要羲和?  “羲和系统是北斗系统应用的精细化和延伸,它解决的是北斗导航信号全方位服务到个人移动终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北斗工程“羲和计划”
期刊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逐渐受到各国生物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谁先获得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信息,谁就能抢占自主创新的先机。  记者了解得知,在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领域,国际上一直没有建立药用模式物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相关研究的发展。不过,去年《自然》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的一篇关于基因组解析推动灵芝成为药用模式真菌的
期刊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原名光华科技基金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内外力量,争取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捐赠,并通过奖励、资助和开展活动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为青少年科技工作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为弘扬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服务。自1993年成立以来,基金会通过设立和颁发“光华科技奖”、“光华青少年发明
期刊
眉山古称眉州,素有“千载诗书城”之称,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眉山因此而闻名天下。潘树平所在的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为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魅力之乡注入了一道科技之光。  作为2012年度“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的科技标兵,潘树平一直走在科技创新道路的前沿。1992年,潘树平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被分配到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处工作,从此他便与铁道车辆结下了
期刊
1943年,美国,洛杉矶。  城市上空出现的浅蓝色烟雾,让洛杉矶的空气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胸部憋闷,头昏、头痛。距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因此而枯死,柑橘也因此而减产;许多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患上红眼病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这是新型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  1952年,英国,伦敦。  一团浓重的黄色烟雾笼罩了英国首都伦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