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烟王”今日“橙王”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云之南,崇山峻岭,巍巍哀牢山驻扎在人们的心里。这里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
  一个因水润而美丽的城市,看尽了人世间的浮华与沧桑。它的发展和这位老人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很多玉溪人会把玉溪早期的城市建设之功归于当年的褚时健。
  经历了命运的跌宕,褚时健“解甲归田”,在距离玉溪市区四小时车程的哀牢山上种橙子、做果农11年。褚时健,现已86岁的高龄,继“烟王”之后,他又有了新称号——“橙王”。
  峥嵘岁月 跌宕起伏
  巴顿将军语:“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在巍巍哀牢山上住着这样的一位老人,他是红塔集团曾经的掌舵者——褚时健。他在古稀之年,又一次站到了时代的焦点上。
  褚时健年轻时曾是云南边纵的一名战士,十几岁的时候,褚时健和他同一个家族的两个哥哥一起参加了革命队伍,结果两个哥哥都不幸阵亡了,只有他活着回来。褚时健的哥哥被国民党军队打死的时候,上级让他撤退,但他坚决不走,一个人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找到他哥哥的遗体才撤。活着回来的褚时健,很快进了干部队伍,二十出头就当了一个区的区长,这在当时算是年少成名了——有人说:“要不是后来因为被打为右派,褚时健或许会成为高官”。
  在短暂的劳改后褚时健当上了厂长。1979年,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褚时健被委派到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尽管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这个曾经扛过枪、当过干部、搞过企业、犯过“政治错误”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却在破败不堪的烟厂里,开启了“大跃进式”的工业革命。
  1980年到1981年,那两年玉溪卷烟厂的产品处于滞销的状态,褚时健到来后,经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产品滞销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发现:一是原料的问题,不认真分等级;另外厂子里的设备都是破烂,一支卷出来的烟切下来头是空的;另外,厂里的管理和人员态度也有问题,导致出厂的烟质量参差不齐,一包烟18只、17只的都有,一条烟九包的也会有,一箱烟少两条也有,最糟糕的是原料里煤灰都能进去。褚时健刚上任就开始对整个厂进行了整顿。经过褚时健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人的责任明晰了,所有的烟要严格按照标准,半年后烟厂的情况就有了好转。
  到了1981年,烟质量没有问题了。但当时褚时健提醒全厂的人,“质量是没有问题了,但此时我们也只是刚刚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一定要比人家强!我们的装备不如人,但我们有精神,只要认真做就可以做到。”之后褚时健对烟厂的原料进行了改革,烟厂的原料一出来,震动全国,美国人给烟厂鉴别质量时,仓库门一打开,便能闻出味道不一样,烟叶的香气中还带点小甜味,这样的烟叶是高品质的,他们得出结论:“玉溪烟厂占据全国75%的高档烟市场是有道理。”
  要做成大事的人,他们承担的压力不是常人所能抗的。褚时健用自己的一切来作为“赌注”,要是赌输的话,那就是他的整个人生都要葬送进去的。
  褚时健的第一次时机是在1983年,那一年,烟厂由原来的轻工部下放到各省管理后,企业融资体制由拨款改为贷款,并且在还贷后可以退税,不过当时的政策规定,如果不能偿还贷款的话,负责人就要被抓去坐牢,所以其他厂子的人全都不敢动了,“只有褚时健敢”。玉溪卷烟厂当时几乎揽下云南全部的外汇总额2300万美元购买设备,1985年买了英国的设备,1987年又买了美国的设备。到20世纪90年代,红塔烟厂的设备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了。不过改善技术并不能直接给烟厂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当时烟草是计划的,能买多少烟叶,卖多少烟都是国家直接给批的。”“很敢”的褚时健开始大胆地先行——他跳过烟草公司直接和烟农联系,指导培育他要的良好烟叶;他绕过供销局、地方烟草专卖局自己铺设专卖店,从1994年开始,红塔利用自身的影响在全国开设了12000个专卖店,实际上是变相取得了直销权。
  褚时健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识和胆量。此前褚时健已经改良了机器,再加上有好的原料,红塔烟一举成名,当时红塔烟被炒到很高的价位,一直保持在脱销的状态。”有近10年的时间玉溪卷烟厂卷烟从开始的年27.5万箱增长到年218.3万箱,共实现利税99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3.93%,最高的年份达221.95%。仅“红塔山”一个品牌,在20世纪90年代为国家创利税800多亿元。“那时候国家领导来视察都说:“老褚你开的不是卷烟厂而是印钞厂”。
  褚时健甚至成为了烟草行业的“教父”。许多卷烟厂都请他去“传经送宝”,红地毯一直铺到厂外很远。他点石成金,大笔一挥就能把你变成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得到他的批条,就等于能发财。各路烟商、官员和干部子弟,各尽所能,演绎出种种“生动”的故事。
  自此,“红塔帝国”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塔尖——褚时健的话被形容为“圣旨”,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他的条子和电话。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身边人称他“老爷子”,其他人叫他“老板”。
  这是一位到了烟厂才开始抽烟的厂长。褚时建一手将这家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烟草企业,被称为“烟王”。曾经是位英雄,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的时间,使这家濒临破产的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烟草集团。在那个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他们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有四五千元。1994年,褚时健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也许,人们只看的到褚时健成功的一面。褚时健在红塔的这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红塔的发展路上,褚时健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每一步走来都很艰辛。
  古稀之年 卧薪十载
  褚时健缔造的红塔帝国曾风光一时,却又因贪污案件而身陷囹圄;离开监狱隐居十年潜心种橙,又因褚橙风靡而强势逆袭;褚橙上市即被抢购一空,75岁创业,85岁结果,人生大起大伏、大悲大喜,他为何历经沉浮,老而弥坚?褚时健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褚时健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争议人物。烟草事业的如日中天,非但没有给褚时健带来财富,反而让他身陷囹圄。不过,在众人为褚时健的遭遇唏嘘叹息之际,褚时健没有被“悲剧”压倒,也没有因此服老。 2012年11月,昔日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种植的橙子在北京正式上市。这位20世纪末曾叱咤中国烟草业的风云人物,在蛰伏十年之后,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2002年保外就医后的褚时健为何会选择种橙子呢?据悉,有一天,褚时健有个亲戚给他带了国外的橙子,但是他却觉得口感偏酸,价格也很贵,并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当时,褚时健就感慨,“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种出口感更适合中国人,并且在品质上不差于国外的橙子呢?”熟悉褚时健的人说,这就和他当年看到国外著名的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也许,他在晚年之后还会选择创业的原因就是他想证明自己在体制外也能成功,有的人对于褚时健能把红塔带上巅峰归功于当时的国家政策支持。其实,国家政策的支持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和褚时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事情靠运气能成就一回两回,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不行。
  机缘巧合下,正好褚时健生活的附近有一个农场经营不善,要租出去,褚时健便想试试。这个农场原来种甘蔗和橙子,但因为水源、管理没有跟上,效益一直不好。褚时健把这个农场承包下来,开始种植橙子,但是这一切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褚时健开始的时候对于种植橙子也是一个“门外汉”,他没有太多的技能。
  褚时健就开始请教很多专家,自己也开始研究橙子。在经过一步一步的考察后,褚时健发现云南很适合种植冰糖橙,这里的昼夜温差比较大,光照时间比较长,这对橙子的糖分和成长都有很大好处。于是,褚时健下定了决心非在云南种植橙子不可。
  经过十载岁月的磨练,褚时健终于收获了他晚年事业的硕果。褚时健的甜橙种植园成为远近农民争相进入的“职场”,其种植的甜橙质量和销量远远高于当地其他农户。85岁高龄的褚时健携带 “褚橙”来北京销售,被业内封为“橙王”。据相关人士说,上了年纪的褚时健思想一点都不老套,其做生意的手段毫不逊色于新生代的企业家。在“褚橙”的销售上还尝试与电商合作,食品电商“本来生活网”获得了“褚橙”在北京市场独家在线的销售权。
  褚时健的果业公司就驻扎哀牢山顶,一幢黄色的房子里。很平常的两层楼房,除了办公室,二楼有若干间房布置成宿舍的模样,是公司员工休息的地方;在二楼走廊尽头,褚时健和老伴占用了角落里的一个套间——外间是会客厅,摆放了沙发、茶几,内间是他们的卧房。茶几上放着写着“红塔山”的玻璃烟灰缸、茶杯,沙发上也搭着一件褚时健嫌热脱下的“红塔山”工作外套,一切俨然20世纪90年代烟厂办公室的感觉。
  昔日的“烟王”已是地道农民的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着背,白色的圆领衫松松垮垮,上面还沾有泥土。不过,讲到橙子,褚时健立即来了精神,“思路变得很清晰,一点不像一位八十五岁的人。”
  在橙园的管理中,褚时建习惯控制每个环节,就像当年做烟厂一样。如今,年纪大了,褚时健必定要做的是每个月月底27~30日,在果园签字发工资,而曾经当“烟王”时,最具权威性的事也是批条子。
  当有人问到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王石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不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或李嘉诚,也不是房地产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并且跌得很惨的人。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独特的智慧冲破重重阻碍、度过了命运的低潮期,再一次创造了晚年的辉煌。虽然,褚时健现在85岁了,但是他又新增加了2000多亩的种植基地,他打算五六年后,自己种植的橙子年产量能达到2万到3万吨。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一生,当有媒体问到褚时健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时。褚时健曾表示,“要说遗憾嘛,基本上也不用遗憾了,反正比我差的人还多得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我自己也觉得可以了。”
  英雄之所以不同于凡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褚时健的感悟是:“要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对待挫折,做人一定要心宽,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坚持往前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攀上了人生的顶峰,可是一遇到挫折就消沉下去了,站不起来了。
  而今,七十岁以后再度创业所塑造的成就恐怕也是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们望尘莫及的。褚时健在管理中采用的激励机制、互利办法为其以往的烟草事业为如今的褚橙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前,褚时健管理烟厂的时候,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他管理果园,想在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
  “褚橙”它代表着一种坚强的精神,代表着当人生跌到最低谷时仍然可以反弹到人生的巅峰上,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回顾褚时健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从阶下囚到“橙王”,褚时健用了十年的时间。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十年或许并不漫长,但是对于年岁已高的褚时健来说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过七十的老人谁有勇气预测自己的明天呢!然而褚时健并没有被岁月吓倒,更没有被牢狱之灾磨掉创业的热情。“褚橙”在网上被称为了“励志橙”。
其他文献
王健林无疑是2013年度中国内地最繁忙也是最成功的企业家,尽管已经遥遥领先,但万达的步伐真的停不下来了。王健林的目标不再是中国第一,而是世界第一,其目标也从传统商业延伸为整个文化产业。王健林的创业故事虽然是中国式的,但也包含了美国企业家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经典元素。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的发展。2012年,企业资产3
期刊
入刊理由:“人生路漫漫,珠宝意绵绵。”世说“人养玉,玉养人”,这就道出了人玉之间的一种相契相合、共生共存的微妙关系。这“养”字,前者是一种工夫,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后者是一种回报,一种照应,一种反馈,一种涵养。人玉互养,彼此默契,相得益彰。有人说:玉可以保平安,给人消灾解难。这就是玉在精神上给人的一种慰藉。  彩云之南,在这块神奇而让人流连忘返的土地上,神秘美妙。这里不只山美、水美、人美,连玉石都
期刊
入刊理由:曲靖是云南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起步较早。在这里扎根的企业正为云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成功改制以后成为曲靖市钢铁行业的“领头羊”,而董事长刘炜为了企业能在市场的大熔炉中“百炼呈钢”,更是定下了决胜未来的战略目标。  当下,很多钢铁企业家都会把“钢铁是在市场中炼成的”挂在嘴边。从事钢铁行业的人都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钢铁行业就已经进入饱
期刊
入刊理由: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的苏州、杭州、湖州是全球闻名的丝绸之乡。在国家“东桑西移”“浙桑入滇”的政策号召下,红土高原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丝绸企业。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根丝绸)就是其典型代表,它带着江浙地区先进的茧丝绸生产技术、管理理念扎根保山。十多年过去了,“利根”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利根丝绸也被列入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位
期刊
当中国的大国姿态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中华儿女有着同一个梦,就是祖国永远富强的梦!  家是小家,国是大家。国家安定社会才会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才会幸福;家庭幸福个人才会美满!百川归海,我们每个人像一滴水珠形成一股清泉,汇入到祖国这一片汪洋大海中!  中国就像是一条沉睡已久的巨龙,扬起高傲的头颅迅速腾飞,那一发冲天的态势不可逆转,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每一个炎
期刊
司法的公正必须从个案入手,只有个案才能让民众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只有个案才能牵动人们对于司法正义的企盼;只有个案公正,才能筑牢社会的整体公正,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每一起个案都传递出公平正义的正能量,为司法公信力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使法治成为整个民族的信仰。  司法的公正来源于其专业性和规范化,法官不是普通民众,确保个案公正,就要确保法官队伍具有专门的法律训练和长期的法律实践,确保法官拥有渊
期刊
“众筹融资”本质上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具体模式,国内互联网金融在网络融资上的发展存在两种发展的趋势:一是互联网债权融资平台,通过电子支付的网络借贷;二是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通过网络众筹模式为项目筹集股本。美国启动股权众筹融资合法化进程以来,颠覆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传统方式,打造了民间资本与非上市企业直接对接的融资平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民间金融合法化的两大难题,这对中国引导民间资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期刊
入刊理由:新平县被誉为中国著名的花腰傣之乡、褚橙之乡和樱花之城,在确定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后,新平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引来了"金凤凰"。2014年初夏,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和百名“滇商”携手新平,以求共谋发展!  春夏交替之际,新平县举办了以“相约哀牢 选择新平”为主题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主要参
期刊
红塔集团从默默无闻到世界前列的现代化跨国烟草企业集团,其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不断改革创新、自强不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演进史,也是几代红塔人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史。  在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的前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古塔曾经通体洁白,矗立在青山白云间,过去人们叫它白塔,“白塔夕照”曾是玉溪市一景。20世纪50年代末,它的静寂被完全改变了,当玉溪卷烟厂的人们涌上白塔山顶
期刊
每当听到《同一首歌》里唱到“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时,我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两个人,一位是云南大山公司的掌舵者,被誉为“云南水王”的山国勇;一位是承龙投资集团董事长马睿。  他们两人的人生都因为与水结缘而显示出了别样的精彩。云岭大地的确有水千条,山万座,然而有着茂密原始森林和良好植被的云南,这些年来却在焦渴中接受煎熬。与之相对的自然是这两位因水而富却能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独树一帜的标杆人物,是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