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的布置能很好地检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巩固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的作业布置要有的放矢,做到精选题目,突出重点;选题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典型性,难易适度,数量适中,既考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生。
【关键词】数学 作业布置 技巧
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实际恰如其分地布置好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
一、数学作业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紧密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在备课时就应该对所教学内容应该布置的作业有通盘的考虑,对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应根据课堂所讲内容精心挑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真正做到学什么内容,布置什么内容的作业。布置的作业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并且主要针对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的知识为主,不宜有超前或滞后的内容,教师这样布置的作业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强化和巩固作用,教师是事半功倍。在作业的选编上应贯彻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又要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随意布置作业,也不能布置些不切实际、刁钻古怪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对教学应有的促进作用。记得我在上“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同学们先搜集生活中有关美丽图案,并请同学们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数学知识制作轴对称图形,并为我们美丽的图案说明设计意图。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出许多设计得别具一格的图案,深刻地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这样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二、作业的布置数量要适当,时间要适宜。
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到解题方法,科学有效的方法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而作业布置应科学地控制数量。要是作业太少起不到巩固和检查的效果;作业太多又会让学生感到疲劳,从而对作业产生厌恶感。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半个小时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布置多少还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不能搞“一刀切”。
三、作业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学生,要分出层次。
布置的作业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的特点,如不考虑学生应有的实际能力,作业布置得太难,学生做不了,会产生畏缩心理,这样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挫伤自信心;作业布置过于简单,不能起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又会浪费学生时间。所以,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各种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精选分档作业,可设计基础题、中档题、高档题等几个档次,让学生自由选择。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度降低作业难度,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应该侧重于在综合运用题,发展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让各层次学生各取所需、各尽其能、各有收获。
四、作业布置应注意形式多样。
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改变学生做作业心态异常的状况,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培养学生去主动做作业的兴趣。作业的形式有:①阅读作业,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开阔视野,富有意义的阅读材料——赵爽弦图,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更好了;②口头表达作业:布置一些对重点知识、重点词汇的复述的作业;③心得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书写心得;④热点作业:协助学生组成热点研究小组,共同完成他们在学习中的热点问题的学习;⑤活动作业:课外活动(学科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办板报)、参与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改变心态异常的状况。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教学活动中的产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而又有效地布置数学作业,不仅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对问题把握更正确,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更有利,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才能找到适应学生,适应教学的作业布置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红.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作者简介:龚志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中学,邮编:338007
【关键词】数学 作业布置 技巧
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实际恰如其分地布置好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
一、数学作业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紧密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在备课时就应该对所教学内容应该布置的作业有通盘的考虑,对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应根据课堂所讲内容精心挑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真正做到学什么内容,布置什么内容的作业。布置的作业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并且主要针对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的知识为主,不宜有超前或滞后的内容,教师这样布置的作业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强化和巩固作用,教师是事半功倍。在作业的选编上应贯彻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又要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随意布置作业,也不能布置些不切实际、刁钻古怪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对教学应有的促进作用。记得我在上“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同学们先搜集生活中有关美丽图案,并请同学们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数学知识制作轴对称图形,并为我们美丽的图案说明设计意图。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出许多设计得别具一格的图案,深刻地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这样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二、作业的布置数量要适当,时间要适宜。
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到解题方法,科学有效的方法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而作业布置应科学地控制数量。要是作业太少起不到巩固和检查的效果;作业太多又会让学生感到疲劳,从而对作业产生厌恶感。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半个小时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布置多少还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不能搞“一刀切”。
三、作业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学生,要分出层次。
布置的作业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的特点,如不考虑学生应有的实际能力,作业布置得太难,学生做不了,会产生畏缩心理,这样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挫伤自信心;作业布置过于简单,不能起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又会浪费学生时间。所以,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各种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精选分档作业,可设计基础题、中档题、高档题等几个档次,让学生自由选择。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度降低作业难度,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应该侧重于在综合运用题,发展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让各层次学生各取所需、各尽其能、各有收获。
四、作业布置应注意形式多样。
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改变学生做作业心态异常的状况,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培养学生去主动做作业的兴趣。作业的形式有:①阅读作业,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开阔视野,富有意义的阅读材料——赵爽弦图,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更好了;②口头表达作业:布置一些对重点知识、重点词汇的复述的作业;③心得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书写心得;④热点作业:协助学生组成热点研究小组,共同完成他们在学习中的热点问题的学习;⑤活动作业:课外活动(学科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办板报)、参与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改变心态异常的状况。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教学活动中的产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而又有效地布置数学作业,不仅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对问题把握更正确,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更有利,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才能找到适应学生,适应教学的作业布置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红.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作者简介:龚志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中学,邮编:33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