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其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创造意境,表现主题。诗人根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现象,倾注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关键词】古典诗歌 植物意象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菊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詩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菊花。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其他,如丁香:愁思或情结。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花开:希望,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 美好。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植物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中华民族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份文化遗存,源远流长,涵蕴丰厚,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充溢着浓烈的民族美学气息,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她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形象载体,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辉煌呈现。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一曲唱得许多人流了许多泪.然而,对于距家千里遥远的我,常回家看看又谈何容易?五月二十三日,是父亲的七十三岁寿辰,看来这回是真要回家看看了.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
我家里养着一盆香龙血树(人们习惯地称其为巴西未),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不得不使人为之赞叹.rn那是2003年冬季的一天,先生从大街上花摊旁的垃圾堆里捡来了一根半枯的只有几片残
【摘要】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宏伟基业是唐代边塞诗走向辉煌的基础,而唐与高丽之战背景下李世民所作边塞诗又在唐边塞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边塞诗可以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李世民为了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采取积极防御政策——“以战止战”的治国方略,是唐太宗为了谋求国家长治久安而勤政一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高丽 边战 李世民 边塞诗  唐太宗李世民是初唐时期重要边塞诗人之一,其边塞诗以其独有的风格特征推动
期刊
秋天来了,一枚黄叶悄然而落,有人会黯然神伤,为什么呢?也许是他想到了人生的短暂!rn孔子在2500年前眼望滚滚东流之水,慨当以慷地吟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道出了一代先贤圣
通过对制定云南普洱茶标准的研究,提出了云南普洱茶标准制定的内容及要求,为拓展云南普洱茶提供参考。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 of Pu’er tea in Yunnan, th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体能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能指标,分析了我国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变化,提出发展我国男子中长跑竞技水平的对策,以期能为科学选材和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 体能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运动素质 对策  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是由运动员体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形态开始形成。今天的中国艺术,正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多语性的时代特征。艺术家们也在艺术创作中力求突破惯常的审美方式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