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養的过程。”可见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纵观阅读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对阅读重视度不够,阅读习惯差。
很多学生对阅读不够重视,认为阅读是额外负担,对于老师和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抱有玩玩的态度,甚至有抵触的心理,阅读时一目十行,草草而过,不注意做读书笔记,不写阅读心得,“读而不思”是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敷衍了事的读书习惯对学生来说收益甚小。
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教学方法欠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而受升学率的影响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当中,有的老师把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讲解;有的老师太注重阅读方法,而不去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有的老师干脆把一些阅读方法归纳成所谓的“做题公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训练,语文阅读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生的阅读内容不够丰富,阅读量极度匮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但很多学生由于受学习条件的影响,学校及家庭的藏书量不多,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其阅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效率
1.强化默读与背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背诵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2.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整理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制作读书札记和写读书心得的习惯,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等,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多法并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其次要配合教学,选择读物,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列出一个比较适量的清单来供学生学习。
三、课内结合,拓展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学习教材,同类辐射,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在课内文本“举一”的基础上,更好地在课外阅读中去“反三”,养成课内外相结合的习惯,课内外阅读,教师都要做好指导、督促和检查,才能收到实效,我们可以举办 “名人名言交流会”、“诗歌赏析座谈”、“读书笔记交流会”等,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积累和搜集所读书目中的精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四、重视阅读方法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精读、泛读的要领,确定重点,抓住要点,研读难点,思考疑点,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指出重点,突出关键,化解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想象,引导和不断疏通学生学习的思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和培养,着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编辑 薛小琴
1.学生对阅读重视度不够,阅读习惯差。
很多学生对阅读不够重视,认为阅读是额外负担,对于老师和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抱有玩玩的态度,甚至有抵触的心理,阅读时一目十行,草草而过,不注意做读书笔记,不写阅读心得,“读而不思”是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敷衍了事的读书习惯对学生来说收益甚小。
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教学方法欠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而受升学率的影响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当中,有的老师把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讲解;有的老师太注重阅读方法,而不去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有的老师干脆把一些阅读方法归纳成所谓的“做题公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训练,语文阅读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生的阅读内容不够丰富,阅读量极度匮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但很多学生由于受学习条件的影响,学校及家庭的藏书量不多,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其阅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效率
1.强化默读与背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背诵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2.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整理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制作读书札记和写读书心得的习惯,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等,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多法并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其次要配合教学,选择读物,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列出一个比较适量的清单来供学生学习。
三、课内结合,拓展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学习教材,同类辐射,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在课内文本“举一”的基础上,更好地在课外阅读中去“反三”,养成课内外相结合的习惯,课内外阅读,教师都要做好指导、督促和检查,才能收到实效,我们可以举办 “名人名言交流会”、“诗歌赏析座谈”、“读书笔记交流会”等,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积累和搜集所读书目中的精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四、重视阅读方法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精读、泛读的要领,确定重点,抓住要点,研读难点,思考疑点,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指出重点,突出关键,化解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想象,引导和不断疏通学生学习的思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和培养,着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