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入情境,感悟师爱
  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课文1~6小节,然后创设“捉蜻蜓——议蜻蜓” 这样的情境。
  首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捉蜻蜓”的情境,问:“陶老师从村里走出来,看见了一群小朋友在捉蜻蜓,你们能想象和描述捉蜻蜓的情景吗?”让学生担当角色,成为课文中天真无邪的孩子,感受到捉蜻蜓的快乐和艰难。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此艰难地捉到蜻蜓,孩子们一定会视如珍宝不舍得放掉。如果是其他老师或许会疾言厉色地训斥,但陶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阅读下面的文字,这一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情境的延续做了铺垫。接着继续用语言描述推进情境,由“捉蜻蜓”到“议蜻蜓”。笔者说:“陶老师缓步走过来了,来到我们中间,他做了什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陶老师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慈爱”“抚摸”“拉着”“坐”,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谁慈爱地抚摸过你,结合日常观察、思考,凭借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陶老师和我们平等地坐在田边,那么亲切和蔼,把现场作为课堂,和教师拉家常似的交流。这种由课文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也正切合了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然后,引导孩子比较朗读陶老师的话:“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对比朗读,在情境中品味、理解语言,从而体会陶老师的循循善诱。最后,找出课文中表现孩子无拘无束和陶老师亲密无间的词语——“七嘴八舌”,并相机模拟这一情境,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并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整体感知这部分。
  二、凭借情境,启迪心智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课文的7~10小节是重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创设了“说蜻蜓”的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突破重点。
  讨论合作,完成表格。出示这张表格,在情境中进行语言描述:陶老师最爱孩子,也最懂教育,他不会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让孩子放飞蜻蜓,而是引导他们继续观察,深入了解蜻蜓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认真听听陶老师是怎么说蜻蜓的。接着播放7~10小节的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寻找答案。汇报交流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補充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形象、深入地了解蜻蜓的知识。
  自主探究,引导质疑。 在初步了解了蜻蜓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如“‘据说’是什么意思?”“蜻蜓为什么吃尾巴?” “陶老师话语最后的省略号省掉蜻蜓的哪些知识?”组织学生结合课前了解的资料,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实现学习互补,学会自主探究,体会陶行知教育的严谨态度。
  凭借情境,担当角色。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贴近,“担当角色”这种形式能让学生深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于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扮演陶老师,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孩子,结合课内外所学到的知识向笔者介绍蜻蜓。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肯定和引导,由于学生的角色转换,他们思维活跃,不但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蜻蜓的深入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喜爱蜻蜓的情感,感受到陶先生教育的艺术。在情境中,把思想的引领与语言的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涵咏词句,自读自悟。最后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词语,如“取过”“高高举起”,体会陶老师这样的动作就是为了把蜻蜓的美让我们看得真切。“小心地翻过”则是表现出陶老师对生命的爱护。
  三、拓展情境,放飞想象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说,“想象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要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便是一把金钥匙。”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时,创设出“放蜻蜓”的情境,这样问学生:“陶老师用怎样的语气提出要求的?”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量的口吻”,读出“商量”的语气。再通过“还给”一词感受陶老师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接着,让学生放飞蜻蜓,并根据一组蜻蜓飞行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看到飞行的蜻蜓,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在这里紧紧抓住想象这把金钥匙,给学生提供一个练习说话的舞台,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从表现陶先生一系列动作的词语中让学生感受先生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陶先生的娓娓而谈的讲解中感受他知识的渊博,并联系课外阅读中陶先生的其他故事,如《四块糖的故事》《拆表的故事》等,感受到他育人的艺术,由此想到了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先生的教育方法正体现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魅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所以,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多鼓励。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尊重 机智  为了实现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环节。提高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学法指导,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  一、注重学法指导的灵活性,突出方法的多样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法的点拨,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先应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倡导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巧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
期刊
学生需要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应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以顺应课程改革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呢?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课文熟读成诵  丹麦语言家耶培森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让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文质优美,充满情感和韵味,很适合各年龄段学生朗读,而且几乎在每一篇精读课文的思
期刊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个班集体中,不会个个都是优秀学生,或多或少有少数差异生,他们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某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些弱势群体,作为班级的一分子,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学习等方面的权利,拥有各种美好的梦想。“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我们不能歧视和放弃差异生,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不能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同等对待,而要实施特别关注、因材施教。“霍桑效应”
期刊
当孩子开始牙牙学语,一些家长便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方式教孩子学计算,比如“1+1=?”此类简单计算。随着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正式系统的数学学习,计算也就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诸多学生在计算中总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做事细致、认真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精细化工作的基础。让学生从小学好计算,让计算成为数学学习中最美的音符,成了教学的追求之一。  一、
期刊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  一直以来,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普遍较弱,不愿意主动思考和提问,不利于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从中发现问题,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提问的想法,促成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Unit 5 Signs时,教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制作成了PPT,在上课开始时,展现在學生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做好了“热身运动”,做足了课前功课,才能更加自信地走进课堂,更加顺利地融入课堂,从容面对新知识。为了避免预习被架空,在实际教学中,在预习任务的设计上格外用心。通过激活预习内容,活化预习形式,丰富展示平台,认真设计预习任务,真正开展预习活动,让预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平台。  一、任务信封,指明预习方向  预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手
期刊
摘 要:教师广泛应用优质资源是提高教学点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三网深入融合中,Iptv系统能较好地为资源推送、资源应用、资源生成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以教学点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析Iptv的特点及化解上述问题的优势,探讨基于Iptv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策略,对于持续推进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Iptv 数字资源 教学点  加快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
期刊
摘 要:加强德育教育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標,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要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德育管理中借鉴儒、道、法家的智慧,在仁爱上下功夫、在无为中有为、在赏罚中明确对错,使德育润化心灵,收获成效。  关键词:学校德育 仁爱 克己复礼 无为 奖惩  当今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的核心素养,把德育渗透进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学校和班主任不能回避的工作。  与其他教育内容相比
期刊
电子白板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形式,它以强大的交互性、动态性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撑,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电子白板不仅方便、灵活,而且对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很有帮助,它让课堂导入更加有趣,让学生自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更易培养,让教学难点更易突破,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小学生年龄小,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