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职学生正能量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失败和无奈。他们也渴望成绩栏里自己能名列前茅,为此,他们也曾经努力过,然而却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们终究没能走出所谓差生的行列。“被迫”进入职业学校后,早已是心灰意冷,变得玩世不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不做作业,甚至打架斗殴。面对这批学生的自暴自弃,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坚决不能放弃他们。那么,如何激发中职生的正能量,让他们健康而自信地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并极早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尊重;成就感;正能量;兴趣;批评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46-01
  以低分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自我控制能力弱,学习兴趣淡薄,再加上这些学生由于在初中受到了一次次考试失利的打击,自尊心严重受挫。他们成绩的不佳,又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与冷眼。当他们带着家长的抱怨和别人的讥讽无奈地走进中职学校时,心理上经历了他们人生最强烈的震撼。他们对自己心灰意冷,好像一切都没了希望。于是,他们小错不断,大错偶尔也犯一犯。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一名教师,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不能嫌弃他们、放弃他们,我们要利用各种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师爱,激发他们自身的正能量,从而使他们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真正成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呢?
  一、用教师本身的正能量去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日里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正能量,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去感染我们身边的学生。我们应该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几年前,我教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这门课是微机专业中最难学的,部分学生说像听天书。但是,我们班有一个男生这门课却学得很好。在一天的自习课上,他在他的座位上问我问题,无意中,我发现他的书本上记的密密麻麻,我随口问道:“小A,你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呀!”没想到,这位同学说:“老师,我对这门课根本就不感兴趣,只是看到您每节课讲得那么卖力气,我觉得不好好学对不起您。”听了这些话,我真得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
  二、对学生的各种教育都要以尊重为基础
  人人都希望被人尊重,在批评中长大的中职生,他们更需要也更渴望被人尊重。如果他们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他们就会感激你、尊重你,然后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相反,如果老师不懂得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和你对着干。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有一次,我在学校附近一家网吧的门口遇见我班一个男生,这个男生看见我以后,急忙跑开了。第二天下了晚自习,我在楼道里正好遇到他,就表现得很不经意地低声问道:“嗯,小B,昨天在一网吧的门口,我看见咱们班一个学生,好像是你吧!”这个学生看到我态度很温和、很诚恳,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我以后不去了。”看到这个学生主动认错,我又说:“对,小B,以后可不能再去了,网吧不是个好地方,我觉得你是一个好学生,网吧这个地方不是你这种好孩子应该去的,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没想到,从此,这个学生的学习却变得格外的认真和刻苦。还有一次,我刚刚接了一个新班,我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做好笔记,因为我讲的是专业课,而这门课的教材与考试大纲相差很大,考试大纲上好多要求的内容都没有,需要我从各种渠道去搜集。但是,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就是不做,第一次他说不愿做笔记,第二次说忘了买笔记本,第三次又说忘买了。看到这种情况,我从其他几个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到:这个学生上课根本就不学习,总是睡觉,上我的课不睡觉已经很给我面子了。知道了这些,我就自己给他买了一个笔记本,在本子的首页写上:“人不自弃,谁能弃我。赠小C。”上课前,我悄悄地交给他,并轻声说:“要好好学习哟!”如我所愿,他把我这科的笔记做得又完整又清楚。高中毕业后,他曾对我说:“老师,那本笔记本是我高中三年唯一的一个学习见证。”以上两件事情,我都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处理的,结果效果很好。相反,如果我直接对他们进行批评,效果可能就不理想。
  三、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成就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对于中职生,虽然他们进入学校时成绩较低,各方面的素质较差,然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很聪明,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去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正确地运用批评教育
  批评教育是我们学校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要讲究其艺术性,使用得当,会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反之,就有可能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对学生的发展也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总之,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的工作,我们除了要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向学生投入我们的情感,以博爱之心去关注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就像对待我们的孩子一样,对他们永不放弃,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辛跃武.让“错误”激发学生“正能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2]杜海燕.用流行音乐激发学生正能量[J].江西教育,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有了明确的合作学习主题,活动就有了方向,学生就能投入其中,合作学习就会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60-0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经常将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发展体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地达成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成才  本文充分考虑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并融入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探索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内容重视基本技术的讲
摘 要:从抓住关键句中关键词、画出线段图,抓住关键句中关键词、列出数量关系式,把相近题放在一起、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三方面研究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线段图;数量关系式;相近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95-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关键句,并把关键句用文字等式、线段图表示出来,从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足;理想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7—012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致力于探索新的教
近些年,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利用浮夸宣传、自我吹嘘制造吸睛效应,让许多家长裹挟其中不能自拔。据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
摘 要:探究式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发掘合作探究潜能;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成就感等方式,使探究式学习达到高效。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指导方法;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94-01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学习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
体育课在中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研究通渭县体育课的状况,客观地了解该县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制约该县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原因,并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对
相对于庞大的校外培训市场而言,数量巨大的背后是质量参差不齐、资质和管理等鱼龙混杂,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成了在職教师的“兼职岗位”,在经济利益面前个别在职教师与培训机构结成利益同盟或者干脆在职教师直接上阵,导致出现了课内不讲课外讲、课堂不讲课下讲的乱象,不仅加重了学生课外负担,而且严重背离教育宗旨和师德师风要求。而其中一些无资质、管理不规范、超纲教学、暗藏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更会成为青少年
运动目标检测是当前进行图像分析和理解以及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目标特性、摄像机是否运动、背景是否复杂等不同情况,算法也有很大的差别。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场分割和提升小波边缘检测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复杂自然场景的图像序列中检测出完整的运动目标。而且能够有效的抑制噪声,同时可减少计算时间,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利用阅读不但可以认知事物,而且可以运用于生活。由于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语言环境的缺乏使得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困难重重,学生也往往因此而失去英语阅读兴趣,所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水平;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