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阶层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实一体化作为一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作为主要案例,提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质量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向来不缺乏劳动力,但能够称之为社会人才的毕业生却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生产对数控加工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保障社会生产力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如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改革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能够一改传统教学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机制,推动理念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二、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的课程定位与特点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加贴近实践、更加贴近市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使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中,由于该科目是一种偏向实践技能的学科,因此,数控加工人才不仅要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会操作、能编程、懂工艺、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之为一名合格的数控加工人才。《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主要是教学数控加工生产中的各个流程,例如数控生产、数控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内容。可以说真正的数控加工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也能够制定加工工艺、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数控机械维护等工作。随着机床的产生与发展,《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育中的编程与加工工艺教育变得尤为关键。
三、 高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打破传统“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弊端。想要保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课程设置的平衡性与合理性,需要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分为若干小单元,并通过理论单元、实践单位相互拼凑,进而形成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结构。在教育中,必须要保障理实一体化的梯度性原则,即先简后难、先理后实等理念。此外,实践教学必须要有设备的支撑,这对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小学模式提出了硬件需求。在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来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制定符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
(二) 教学时间安排
由于理实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改变,传统《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课程是大一、大二学习理论,大三展开企业实习或实践学习,无法保障理论知识的时效性。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程教育不应该受课时影响(45分钟),要以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为基础,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际教学时间来设置课时。
(三) 教学环节安排
下文主要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中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一节为例,进而开展教学环节安排。
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材中,“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一节与实验教材中的“复合循环车削编实例”课题合并为“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在FANUC系统中开展数控车床试验,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以下几点:
·准备图纸,让学生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讲解图纸内容、构造,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通过讲解环节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主观性,让学生手动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内容,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刀。通过试切法对刀,保障每个加工零件的规格与尺寸。在实际操作中,车刀在进刀后纵向车削工件3 mm左右,之后采用反向退出,停车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存在误差,需要二次调整好进刀量展开车削(也可以采用試切削)。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试切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由于试切与未试切两个环节会在工件上产生不同的切削深度,在二次切削过程中车刀会在未试切部分因力道突然变化而改变切削状态,使得工件表面产生不同刀痕。因此,尽量要保障未切削部分余量小一些。
第二,编程。可以采用G71复合循环指令展开粗加工,再采用G70指令展开精加工。待到编程完成之后,需要检验程序,保证程序准确无误,进而展开加工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指导讲解,通常有2~4名学生共用一个铣床及工具、量具。在操作之初,学生要跟着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待到流程演示完毕之后,每个学生小组即可反复展开实践训练,进而领悟其中的理论内容。通过先展开理论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通过实践内容来验证理论知识,能够切实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经实践表明,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第三,评测。为了能够巩固教学知识,教师可以随堂进行一些提问、技能测试等,让学生能够牢记数控加工技术,不断熟悉工艺流程与编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能力。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科目作为一项纯技术类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112-113.
[2]周小蓉,黄立东.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8):34-35.
[3]郭婷婷.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2):22-23.
关键词: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质量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向来不缺乏劳动力,但能够称之为社会人才的毕业生却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生产对数控加工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保障社会生产力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如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改革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能够一改传统教学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机制,推动理念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二、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的课程定位与特点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加贴近实践、更加贴近市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使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中,由于该科目是一种偏向实践技能的学科,因此,数控加工人才不仅要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会操作、能编程、懂工艺、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之为一名合格的数控加工人才。《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主要是教学数控加工生产中的各个流程,例如数控生产、数控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内容。可以说真正的数控加工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也能够制定加工工艺、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数控机械维护等工作。随着机床的产生与发展,《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育中的编程与加工工艺教育变得尤为关键。
三、 高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打破传统“重理念、轻实践”的教学弊端。想要保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课程设置的平衡性与合理性,需要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分为若干小单元,并通过理论单元、实践单位相互拼凑,进而形成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结构。在教育中,必须要保障理实一体化的梯度性原则,即先简后难、先理后实等理念。此外,实践教学必须要有设备的支撑,这对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小学模式提出了硬件需求。在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来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制定符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
(二) 教学时间安排
由于理实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改变,传统《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学课程是大一、大二学习理论,大三展开企业实习或实践学习,无法保障理论知识的时效性。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程教育不应该受课时影响(45分钟),要以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为基础,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际教学时间来设置课时。
(三) 教学环节安排
下文主要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中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一节为例,进而开展教学环节安排。
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教材中,“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一节与实验教材中的“复合循环车削编实例”课题合并为“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在FANUC系统中开展数控车床试验,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以下几点:
·准备图纸,让学生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讲解图纸内容、构造,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通过讲解环节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主观性,让学生手动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内容,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刀。通过试切法对刀,保障每个加工零件的规格与尺寸。在实际操作中,车刀在进刀后纵向车削工件3 mm左右,之后采用反向退出,停车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存在误差,需要二次调整好进刀量展开车削(也可以采用試切削)。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试切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由于试切与未试切两个环节会在工件上产生不同的切削深度,在二次切削过程中车刀会在未试切部分因力道突然变化而改变切削状态,使得工件表面产生不同刀痕。因此,尽量要保障未切削部分余量小一些。
第二,编程。可以采用G71复合循环指令展开粗加工,再采用G70指令展开精加工。待到编程完成之后,需要检验程序,保证程序准确无误,进而展开加工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指导讲解,通常有2~4名学生共用一个铣床及工具、量具。在操作之初,学生要跟着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待到流程演示完毕之后,每个学生小组即可反复展开实践训练,进而领悟其中的理论内容。通过先展开理论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通过实践内容来验证理论知识,能够切实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经实践表明,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第三,评测。为了能够巩固教学知识,教师可以随堂进行一些提问、技能测试等,让学生能够牢记数控加工技术,不断熟悉工艺流程与编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能力。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科目作为一项纯技术类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112-113.
[2]周小蓉,黄立东.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8):34-35.
[3]郭婷婷.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