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本和家本:社会变革思潮中的二重曲——兼与孙向晨教授商榷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前夜的明清之季是一个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走向现代的个体的"欲本主义",与之相伴的,还有回归传统的生命共同体的"家本主义".这与其说体现了一种所谓的"双重本体",不如说在新时期"身体转向"大背景下,开启了一种"一身开二门"的以身为基的"二本一体".这种"二本一体"之所以可能,原因在于一种对身体的肯定必然导致对自我欲望实现的肯定,而这种自我欲望的实现,取决于"既遂己欲,又遂人欲"的人我欲望两两相孚的"互欲".这种"互欲"之成立,又最终是以无比自洽的"男女互欲"为原型的家际关系为前提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成为国内写作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佳作频频出现,如"梁庄三部曲"、《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青苔不会消失》《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等,都在出版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展现出这一写作领域的蓬勃生命力.海外译作中最广为人知的是S. 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系列口述作品以及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系列.此外,还有一系列讨论非虚构写作技巧的著作等被引介入国内,如哈佛尼曼学社集世界各地多位顶尖记者合力而成的"非虚构写作课",以及一系列以"指南"等为名的写作教程.
期刊
从创作意图和内容偏向来看,非虚构写作可分为两大类型:现实非虚构和历史非虚构.(1)像《冷血》《寻路中国》《中国在梁庄》等现实非虚构作品,学界对其关注非常之多,讨论也比较深入.但是,人们对于何为历史非虚构的讨论却非常之少,对其外延,也表现得十分宽容,仿佛一切历史和记忆叙事等,都可轻而易举纳入其中.
期刊
洪治纲: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非虚构中的真实是不是可以分享?如何分享?这种真实肯定不是本体意义上的真实,也不是所谓的客观真实.文学领域讨论非虚构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所有叙事性写作一定都带有虚构性,包括社会学口述史,比如我在这里说话,但是你描述的时候前面加了"他不无焦虑",你怎么知道我"不无焦虑"?所有叙事其实都是带有虚构性的,但是这个虚构不一定动摇了真实的价值,所以也不能说非虚构写作是完全主观的真实.它带有一种公共价值立场,带有介入性的姿态.
期刊
提出非虚构写作与时代思想关系的议题,是想重新召唤写作者对他们所置身的当下中国现场和现实的行动、思想和发言能力,它隐在的议题应该是我们的写作传统曾经有过、也应该先天地被赋予这种能力,但在我们讨论这个议题的当下,这种能力变得稀缺和匮乏.谈论这个议题,有些前提必须澄清.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视角观察,时代思想的高度并不必然由非虚构写作所提供、承担和显示,甚至如果对中国文学史作整体性的考察,"时代思想"恰恰往往是由虚构写作实现的.
期刊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写了三本"梁庄",到底是哪方面特质使得它们被称为"非虚构"?在写作《梁庄》之前,我不知道"非虚构"是什么,写完之后,当被赋予这一名称时,我觉得也还可以.如果一定要找原因的话,那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可能首先是它内在的"真实"和我在其中的"立场".我这里所说的"真实"和"立场"并不是沿用通行的"非虚构"概念进行的界定,而是根据我自己的创作经验来理解的.
期刊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流行社会学"吗?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如何看见"现场"?如何"在现场"?社会学的现场是否需要更多的同感共情?在凸显写作者姿态的同时,非虚构写作又如何处理好真实性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梳理"谁在进行非虚构写作"的问题.目前,非虚构写作者,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新闻记者.例如袁凌的《青苔不会消失》就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袁凌本身也是一位新闻记者,结合他中文系的背景和写作功底而进入非虚构写作中.
期刊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以"非"的方式建立起更宽阔的领域与所指.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非虚构写作特指2010年以来新出现的一类写作现象,与已经存在的新闻特写、报告文学、传记写作有着明显的区别.2010年10月11日《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时任主编的李敬泽宣布,该杂志将启动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吁请国内作家和写作者,走出书斋,走向现场,探索田野和都市,以行动介入生活,以写作见证时代,走向这个时代复杂、丰富的生活内部.
期刊
非虚构写作,可以说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实践,它不仅关涉"真"与"假"的问题,还关涉现实书写的艺术性或文学性问题.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非虚构写作与社会学的田野书写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非虚构"显然意味着某种真实,而传统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是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审视对象,也必然意味着真实.
期刊
数个世纪以来的经验表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往往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无疑,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期刊
理解中国现代进程的哲理涉及三体而非两体,其中家本体相比个体本体和集团本体处于更本源的地位.代际时间是家本体的意义生发机制,它处于主观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借助现象学和《周易》的时间观有助于说明它.这种代际时间流内含前后互补的回旋,体现在"时晕"和"几微"中.亲亲之爱是此时间本身的意义呈现和构成途径,其中孝行的回爱成就了人类意识的时晕,使得人生本身具有了超个体的连续深意,更为鲜明地表现出人性的特点.所以,纯真的爱不仅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或回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