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状况,大力弘扬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苗族;传统饮食文化;族内传播;族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饮食文化是苗族人民为了颐养生命、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而创造积累的一种传统文化。贵州苗族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并没有专家学者从传播模式的视角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汉语大词典》“传播”此条曰:传播:广泛散布。“传播”一词在西方对应的有“Transmission”(传输、传送、播送)、“Dissemination”(扩散、宣传)。美国《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思想及信息的运送,有别于货物和旅客的运输”;英国《大英百科全书》:“若干人或者一群人相互交换信息的行为”。这些解释强调了传输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这是一个双向的沟通行为,而不是单一的“散布信息”。但在某个特定的指向或者特定的相关事物的联系之下,汉语的“传播”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变成一个象征性符号。本文以贵州苗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很显然,饮食文化背景赋予了“传播”象征意义,也为本文研究苗族饮食文化传播行为特征以及重构传播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将推动人们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认识,并且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视角的内涵。
  一、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分析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以山地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山脉众多,重恋叠峰,山高谷深,纵横交错,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全年阴雨天较多,气候湿润,旧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从很大程度上概括了贵州的气候特征。苗族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代不断地迁徙进入西南地区,形成了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迁入贵州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民间曾流传“苗族住山头,夷家(布依族)住水头,客家(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称呼)住街头”的俗语就是对贵州民族主体分布格局的概括,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黔西南以及黔南、黔西北和黔东北等地。在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和自然经济状态下,苗族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亦形成了独有的饮食习惯。
  在吴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饮食文化是指食物的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1]”几千年来,贵州苗族同胞的生活实践,使其饮食文化的内涵大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人体热量的热力食品(主食)营养价值丰厚;二是用來调节生理机能的食品(副食)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居住在贵州的苗族因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以农业生产为主,主食以大米、包谷、麦子、高粱、荞子和薯类为主,特别喜糯食,以糯米为上等主食。
  二、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族内传播研究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传、受双方需承接这一载体,而苗族族内饮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这一原始载体,因此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成为苗族族内传播的主要模式。口语传播则表现出‘我与自我’‘我与他’‘我与你’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2]”贵州苗族的族内传播者同族内接受者又构成贵州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传播的主体。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族内自觉形成了一套有规律的饮食文化传播体系,即“文化族内传播”。“文化族内传播”可划分为“民间传承行为”和“本土学校教育行为”两种类型,也就是说,当下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实践及其目标诉求,往往是通过以上两种行为方式得以实现的。
  (一)民间传承行为
  《当代汉语词典》解释“传承”一词为:“动词,传授和继承”。将传播和传承放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来考究,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文化的流动性传播行为,使文化从静止变成流动,为文化交流、扩散、共享与创新提供基础。具体而言,苗族饮食文化传承是不管通过什么传授或继承模式,根本目标是将族内的饮食文化代代相传,来维持本民族的生存和延续,使年轻一代人能掌握这一方面的文化传统。由此,这里将深入研究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机制。
  1.家族传承机制
  苗族饮食文化往往以家族为中心,由长辈向晚辈传授,我们称之为“家族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不厌其烦地强调有共同的血亲族源,记录在漫长迁徙流变过程中逐渐分离的共同体成员牢记着的共同的文化关联。[3]”苗族千家万户都是以这种传承机制来繁衍生存。
  苗族居住在离城市较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活跃,食物的保存尤为考究,加工制作食物成为苗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个家族都保留了其独有的加工制作方式,最具有苗族民族特色的加工保存食物的方式,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腌制食品。清代田雯《黔书》载,苗人“凡渔猎所获,咸糜于一器,名曰‘菜’,珍为异味,愈久愈贵,问其富,则曰藏几世矣。”这种制作食物的方法不仅利于长期保存,能延长食用期限,同时能显示家中富贵,可见,苗族腌制食物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在黔东一带苗族最为名贵的食品“腌鱼腌肉”(又称酸鱼酸肉)所使用的制作方式就是腌制法,其中,坛酸菜制作的品种达20余种。腌制的食品味酸,酸食成为苗家的特色,如酸辣椒、酸鱼、酸萝卜、酸青菜、酸鱼等。这些腌制手艺大多代代想传,年长者根据年幼者的悟性加以传授。
  其次,贵州苗族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酸”的制作,苗家有其独到之处。贵州天气潮湿,食品容易变质腐烂,苗家为了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创造出了多种“酸”的制作方法。“酸”按成色分为“红酸”和“白酸”,“红酸”又分为“毛辣角酸”“虾酸”“臭酸”“红油酸”;“白酸”又叫“米汤酸”。苗家的“酸”多用来制成“酸汤”,用以煮鱼、煮菜等,苗家“酸汤鱼”成为了苗族的传统名菜,酸汤鱼的制作方法在贵州苗族黄平等地的老年人中仍保留此法,并将此法代代想传,形成了极具鲜明特色的“酸食文化”。   而后,酒是苗家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重要的节日祭祀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苗家人常喝自酿的酒,日常饭桌上常见米酒和包谷烧(包谷酒)。此外,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制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保健酒,如刺梨酒、天麻酒和桂花酒等。在寻找食材时,大人们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采摘,采摘好食材之后,就会教给孩子们制作刺梨酒、天麻酒等保健酒的方法。
  2.民间节日、习俗传承机制
  苗家民族文化节日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文化,更是苗族全民族生活的一种状态,苗家通过举行标志性的节日活动,展示并构建苗家独有的传统文化体系,节日本身就是本民族的文化载体,既能使本民族成员熟悉了解自己的文化知识,也能与之分享沟通情感,相互之间传承着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而苗族的饮食文化在节日习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苗族流传着“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立”的传统。
  苗家有很多民间传统节日,如苗年、姊妹节、赶秋节、龙舟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苗年,苗年就如同汉族的春节一般,但最能展现苗族饮食文化的却是“姊妹节”。“姊妹节”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老屯乡、施洞镇一带举行,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姊妹节”中“姊妹饭”是这个重要节日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每到“姊妹节”前几日,苗家姑娘相约一起采摘五颜六色的花草,用冷水浸泡或水煮,将各种花草制成各种颜色的汁液,然后把糯米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汁液里浸泡一两天,等汁液全部附着到糯米里面,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在蒸笼里进行蒸煮,待糯米蒸煮好以后,就形成了绿、红、黄、紫(黑)、白五色的“姊妹饭”,每种颜色象征着不同的寓意,绿:家乡美丽如清水一般的江;红:寨子兴旺发达;黄:来年五谷丰登;紫(黑):寨子的人们富裕而殷实;白:爱情纯洁无比。“姊妹饭”是苗家姑娘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饭中暗藏玄机,苗家姑娘在“姊妹饭”中藏入不同的东西代表着不用的含义,饭中藏椿芽菜表示愿意嫁给小伙子,饭中藏竹勾表示希望日后多多来往;饭中藏辣椒或者大蒜,表示不想与小伙子往来。
  在苗族饮食文化传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社节,苗家人过社节的习俗流传较久,且没有固定的的日期,当年立春或立秋节气过后的第五的戊日,是苗族人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节日,立春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立秋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每到社节,苗家家家户户都要做社饭,苗家人在乡间采摘青篙菜,用水洗净之后在石板上反复揉搓将菜的苦水揉掉,并放入锅内烘干,与准备好的腊肉丁、大蒜、生姜等材料进行炒制,炒熟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熟饭(糯米和粘米混合蒸煮)进行搅拌,放入锅中焖制半小时以上即可出锅。社饭制成后,苗家人相互赠送品尝。这种民风淳朴的习俗至今延续。
  苗族内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饮食是苗族人民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饮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运行机制,是苗族内部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构成的,代代手口相传,生生不息。
  (二)本土学校教育行为
  在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中,教育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又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在学校的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平日授课和作业的安排上。在黔中部分地区及黔西北的大部分小学,学校都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左右给学生布置一篇有关在家过苗年的作文,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大多与饮食有关;黔西南的部分学校则会在每年的四月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回校开课后,任课老师为了调节气氛,也会叫同学起来回答有关苗年的饮食习俗的问题;黔东南的部分学校,则是在每年十月初给学生布置与苗族饮食相关的作业。在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很忙,所以在孩子八九岁的时候,父母一般会教孩子如何做饭、做菜。此外,在苗家看来,娶进来的媳妇很会做饭做菜是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
  三、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族际传播研究
  族际传播模式是指客观事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传播层次、传播类型的总体概括。苗族的族际传播者同族际传播的接受者又构成贵州苗族饮食文化族际传播的主体。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分布格局,与当地其他民族汉族、瑶族、仡佬族、侗族、水族等民族形成了交错寄居的空间网。这种交错状态必然使得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区域间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共享。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的著作《传播学教程》中讲,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4]”可见族际传播是一种人类社会传播,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即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是一种传播行为。因此“文化族际传播”划分为“民族迁徙融合互动行为”“生产传播行为”“现代媒介传播行为”三种類型。
  (一)民族迁徙融合互动行为
  贵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了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促使了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变异。贵州苗族的迁徙历史可追溯到炎黄时期,为了躲避战争,部分苗族迁入贵州,其中贵州东南部的黔东南州居住的苗族人民较多。由于苗族迁徙分布的区域不同,生活坏境的不同,苗族在生产生活习俗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文化族际传播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迁徙中融合互动行为,两个或者多个相对独立的民族间,由于迁徙过程中,相互发生碰撞,虽然这个碰撞的程度较浅,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极其不稳定,但不可否认文化的交流面是较为宽泛的,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族内文化的消融和改造吸收,而本文所探讨的饮食文化在这一方面所受的影响是存在的。
  如今苗族,居住在我省9个地州市,贵州苗族自治区占全省面积55.5%,可见苗族已经与贵州原住居民在共同开发发展贵州的过程中渐渐融为一体,饮食也随着贵州地理和本土民族饮食的习惯而有所改变,贵州苗族地区的饮食因为所处地域的不同,主食也各有差异。如黔东南地区,以大米为主,麦子、甘薯为辅;毕节和六盘水地区,以玉米为主,荞子为辅;黔中南、黔西南和安顺地区大多数以杂粮为主,少数地区以稻谷为主。但是总体来讲贵州苗族的主食以谷物为主。   (二)生产传播行为
  饮食生产传播行为是作用于饮食文化经济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饮食成品的制作、饮食产品的推广以及饮食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结合的多种产品形式。这一行为方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将贵州苗族饮食作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资源,通过产品的再生产形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苗族饮食产品行为多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决定了饮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既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能使民族文化生产和消费成为全球的行为方式,促进文化跨区域、跨民族、跨国界的相互交叉性传播。另一方面,这种交叉性的开放式传播进一步推动“文化族际传播”,饮食文化产品流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能激发出潜在的文化产业精神,潜在文化产业精神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尽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苗族饮食文化既要保持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文化资源又要处理好族际中传播关系,才能实现产品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益共赢的局面。
  (三)现代媒介传播行为
  随着现代媒介科技的不断发展,苗族饮食文化传播必须依附于现代媒介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主要依靠三大传播媒体以及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一种传播行为。表现在:一是建立官方网站,2011年1月份,贵州省苗族学会就建立了《中国苗族网》,在展示苗族特色文化和人文风情、促进民族团结的同时,也极力推出苗族特色产品,以塑造苗族的品牌;二是开发民间网站,在传播苗族饮食文化方面,民间的网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苗族同胞都在积极宣传本民族的文化,这使得传播者不但为自己的苗族身份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快乐;三是新媒体对地方旅游文化的传播,贵州苗族的飲食文化为众人所知,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开展的旅游业发展活动的相关举措有关。例如,贵州省雷山县的某处苗寨经过长期的旅游开发,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民族文化旅游历史,地方政府运用新媒体传播进行宣传,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他们在观光过程中,一定会去苗寨中的农家乐住上几天,品尝苗家特有美食。此外,随着旅游业市场的不断成熟,单一的自然景观的旅游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人们在观光的同时,还要了解其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并且喜欢亲身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2007.
  [3]何茂莉.苗族口承文艺与怀乡恋祖情结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贤娟(1983-),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长治学院美术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美术学专业大学生在思想状况和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引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和思想问题,强化美术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美术学;学习态度;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作为当地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人员和骨干力量,在思想理论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结合所在民族地区本土特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本土化策略是必须之举和必然选择。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探究分析该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本土化理念和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我
【摘要】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湘西苗族绺巾舞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其艺术特征的生态因子项,以期能使人们对绺巾舞以及其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有更为系统、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苗族绺巾舞;艺术特征;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丹县农家书屋的实施背景和运行状况,阐述了农家书屋的多种功能,主要介绍了我县培黎图书馆依托农家书屋推广农民阅读的几种探究性做法,并提出了农家书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阅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家书屋;阅读推广;功能;做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较低,李克强总理在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
【摘要】公文是机关单位内容的具体表达,更是党内政治素养建设的直观体现。在新形势下,我国不断加快政府机关改革进度,对公文文风及语言特色均有了更为严谨的要求,对于相关内容的表达,更是需要在简洁精准的前提下保证内容的庄重与朴实,舍弃古板老套的内容。同时,我国在最新的公文要求中,也对写作水平和相关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中,将会对新时期我国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以及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公文写
【摘要】对于文化兴国的国家战略,博物馆要用更有效的展教形式来加强博物馆展示的科普教育功能,满足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如何将精心策划的展览主题与内容有效地传播给观众,了解观众对博物馆展陈的真实评价与需求,是博物馆人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尝试突破传统的博物馆展陈的观众反馈机制,打破固有模式,让幕后的专家,特别是对于展览的策划与设计起关键作用的研究人员,从传统的幕后走进展厅,直面观众,与观众进行
【摘要】云南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其受众面、持续性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受到地域与经济的制约,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现阶段,通过制定法规条例手段进行保护,并利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使其在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原有的魅力,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是较为行之
【摘要】儒家因经学而兴,经学始则并非专属儒家。“博士”最晚于战国已出现,逐渐演变为官职后,经历了秦代与汉初的“诸子传记博士”阶段,经汉文帝设立博士官诸子并进,武帝时期,在普遍确立“经学博士”的过程中,“经学”本身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博士官的任用范围也从诸子百家缩小到六艺经学范畴内。如今,不应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误认为汉代博士官自始至终均出自儒家。  【关键词】博士官;西汉;诸子;经学
【摘要】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较早,民族古籍文献十分丰富,藏文古籍文献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与修复,掀开迪庆古籍保护事业新篇章,民族文化古籍不仅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藏传佛教互鉴交流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打造云南藏族聚居区文化旅游體验区新名片,在新的历史机遇期,顺势而谋,意
黃 晚  黄晚(1987—),女,湖南醴陵,汉族,博士,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