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学生生活 追求高效课堂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品德植根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成性课堂,构建生活化课堂;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是品德形成的源泉。课堂上呈现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生活体验。如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将上课内容调整在秋游后教学效果较好。秋游时,家长都会给孩子一些钱购物,让学生历经自主购物的实践。教学时,创设模拟超市,教师引导学生扮演导购员、售货员、收银员、家长等角色,与学生进行购物交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片段一:
  学生:喂,红枣牛奶在哪?
  导购员:(爱理不理地说)自己找。
  学生:你这个人,怎么这样的态度。
  导购员:对人要注意礼貌!
  学生:(马上改变称谓)叔叔,红枣牛奶在哪?
  导购员:在食品区第二个货柜,要我帮你拿吗?
  学生:我买红枣牛奶。
  售货员:这牛奶超过保质期了,不能卖。
  学生:那就买纯牛奶吧!
  售货员:好,这牛奶是新鲜的,有S质量标志,放心喝。
  学生:阿姨,收钱。
  收银员:好的,请拿好找零的钱。
  学生:我要购物单据。
  学生:阿姨,你算错了。你看单据和找零的钱。
  ……
  片段二:
  家长:孩子,你买了啥东西?
  学生:我用20元,卖了牛奶、面包、烤饼、可乐,还剩3.5元。
  家长:你买的东西吃了不好,容易上火。
  学生:爸,不会。我买的东西都有质量保证S标志,牛奶在保质期内,如果有问题,我会凭单据向超市索赔。
  家长:孩子,你真聪明,学会了购物。
  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生活化的课堂,重现生活情境,再现生活经验,如一股清泉、活水注入学生心田,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学生反省言行,在体验中规范行为。上述教学片段,让学生经历购物实践,积累购物的生活经验,在生活实践中学到购物本领,明确购物的注意事项,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创设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随着教学预设的推进,会随教学的进程不断认识、感悟、体验,不断产生疑问,产生反思,生成新问题。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是珍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效利用,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学习高潮,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如,教学《诚信的试金石》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诚实守信”道理后,我便小结:我们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要讲诚信,做到不撒谎、不欺骗……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食堂的阿姨卖菜,同样3元钱,对老师多,对学生少,是诚信吗?”我略沉思,没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全体学生,引发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我乘机创设“争做诚信之星”竞赛,把学生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境界,再次掀起学习高潮。
  片段一:诚信门诊:评一评“阿姨卖菜行为”。
  生1:同样的钱买同品种的菜,对老师多,对学生少,就是不诚实。
  生2:将剩饭煮成稀饭,卖给我们,也是不诚实守信。
  生3:将剩菜卖给学生也是不诚实的。
  生4:老师说,每天保证有开水,但食堂阿姨经常不供开水,让我们买她的矿泉水,是不诚实的。
  ……
  师:你们对学校食堂阿姨的行为进行了认真评议,阿姨的有些做法有失诚信,我会将情况反映给学校,敦促其改正。那么,你们在食堂用餐有无违背诚信的行为呢?自我反思反思吧!
  片段二:自我体检:想一想“在食堂用餐,有无不讲诚信的行为?”
  生1:故意把吃剩的饭菜倒在桌上、地上。
  生2:故意把餐具扔掉。
  生3:打扫厨房周围水沟时,故意漏装垃圾。
  生4:故意拖欠包月伙食费。
  师:看来,同学们也有不诚信的行为,责人先责己,要好好改正哟!
  片段三:诚信处方:通过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1.送阿姨诚信格言,贴在食堂。
  2.为自己诚信签约。
  3.收集诚信格言。
  4.推荐“诚信之星”。
  反思:只有不断捕捉、运用生成性资料,形成师生、生生互动,这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本节课,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诚实守信道理后,及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创设了“争当诚信之星”的竞赛情境,让学生通过评议、反思,与诚信签约,收集诚信格言,推荐诚信之星等活动,提升自我认识,促进了学生道德认识的提升,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关注多样性课堂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认知、思维、兴趣、情感、生活经验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行引导,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思维和认知取向,重视对学生认知偏差的价值引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如教学《振兴中华 我们的责任》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制作一个纪念碑,把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写在上面,永世铭记”的活动。为了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主动到烈士陵园实地参观;有的组成学习小组访问革命老前辈,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有的学生自己上网、上图书室查找资料等。经过调查访问、探究体验,实地参观、阅读感悟,学生们由课内走到了课外,由校园走到了社会,由今天回顾了昨天,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制作的纪念碑上有的写上罗华成烈士,有的联系课文写上刘胡兰、王二小、董存瑞;有的在网上找到英雄梁山喜、王成等。但有个学生罗××却写下“七十二位童年烈士永垂不朽!”原来,他在《上杭苏区永流芳》一书中,阅读到上杭县15周岁以内的红军烈士有72名,其中丘裕双15岁就当了红军卫生部医疗股长。是啊,15岁,这些年纪轻轻的红军战士,为了革命成功,为了中华的崛起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情此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于是他发出了“七十二位童年烈士了不起”的感叹。
  反思:调查、阅读、体验、探究、讨论、制作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同样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要,还有利于学生个性与思维的发展,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天杰
其他文献
“负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中指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认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也是学生数概念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学生已认识的自
期刊
一、常见错误类型  为了提高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正确率,树立学生计算的自信心,笔者将学生平时的计算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归类,总结出以下三种小数除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一)关于“0”的问题。  在小数除法里,关于“0”的计算错误比较典型。  1.扩大被除数,末尾忘记添“0”。  运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计算,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会遇到被除数数位不够,需在末尾添“0”的情况
期刊
“孩子们只要有一次因不公正的侮辱而深感震惊,就会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批评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怎样批评,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欣然接受教师的批评,改正错误,从而快乐地学习。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批评呢?  1.真诚的赞美是进行有效批评的前奏。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犯错误的学生犹
期刊
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教学“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为发散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设计了一组梯度练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马拉松长跑运动的赛程为42.195千米,一名女运动员用0.96小时跑完全程的■,照这样计算,她跑完剩下的路程还要多少小时?学生思考、演算后,一个学生自言自语道:“唉,三位小数,计算真麻烦?”老师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生答:42.195×(1-■)÷(42.195×■÷0.
期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道来,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语文教育家潘新和说过:“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
期刊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具有“巩固技能
期刊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互相——相互 上天——天上 手套——套手  发奋——奋发 故事——事故 牙刷——刷牙  生1:我发现这些词倒过来念也有意思,很有趣。  生2:这些相互交换的词有的意思相同,有的意思完全不同,有的倒过来念就是它的作用。  师:对呀,灵动摇曳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仅仅交换顺序就能使语言更加诙谐有趣。像
期刊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努力解决好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培养兴趣,诱发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期刊
新课程呼唤提升课堂教学的境界,更渴望教学成为艺术。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相互之间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可以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教学资源。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差错”也就在所难免。面对这些“差错”,教师就必须讲究驾驭“差错”的艺术,有效地引领“差错”,就可以变“错”为“宝”,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
期刊
教材在“因数与倍数”概念教学编排中,都是借助直观材料引出乘法算式并直言因数与倍数关系来揭示概念。这样的编排思路,确立了以“说”为主线的概念建构教学主体框架:1.范说。通过具体情境得出一组乘法算式后,教师点击一道乘法算式示范描述,揭示因数、倍数概念。2.仿说。在范说基础上,学生模仿描述余下算式的因数、倍数关系。3.例说。学生说乘法算式,举例描述因数、倍数关系。4.变说。通过各种变式体会因数与倍数的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