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的文化中国解读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悠久,孕育的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厚;中国地大物博,版图广阔,各地域又有不同特色文化,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传统。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慢慢积累起来了各个不同方面的文化,比如制度文化、礼仪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在文化的凝聚和传播过程中,诞生了各种思想门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如此延展扩充,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次第登上历史舞台,文化元典粲然大观。其间,时间流转,乾坤转换,代有才人,一些流派及其典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一些流派及其典籍则逐渐凋零乃至灭失。不论是流传下来的还是湮灭的,不过是其生命的呈现形态有差异而已,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名实之辨罢了。流传下来的也不再是其原初的样式,湮灭的大多也只是以因子的形式融入文化大流,不再保留原来的独立姿态。因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中国诸种文化流派的合体,其源流已经难以辨识了。而近几年,国学开始复兴,学国学、说国学一时风靡。随之而来的国学消费行为在以国学通俗化、生活化等新颖形式传播的同时,也造成国学庸俗化、错乱化的不良后果。于是,如何在大力传播国学的基础上,保持国学的严肃性、严谨性和精确性,便作为一个问题,被列入了国学发展路径规划。为此,济南出版社《文化中国》编辑委员会诸位专家和编辑在总结该丛书前期出版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研讨,认为国学文化图书的策划、出版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和国家情怀,要发展国学而不是消费国学。在其诸多出路中,最扎实和有效的就是回到元典,研究元典。
  那么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哪里?什么样的著作才能称为元典?一般说来,三代是中国国家、文化的时间源头,三皇五帝、仓颉共工、夏启建国、汤伐桀、周代商等等诸种传说或者历史曾以口口相传、街谈巷议等形式浸淫于中国人的非正式记忆中。但按史家所谓“信史”的标准,这些传说、史实和记述方式是可以争论和驳议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即指《封神演义》:“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应该说,从文史双绝、史论合一的选取角度出发,从凝聚共识、古今融贯的研究目的着眼,春秋到三国这段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渐趋清晰,思想文化奠基成形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各种流派都崭露头角并获得初步发展,后世的诸多思想文化多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其踪迹和源头。因此,要选找元典,需要聚焦于这一时期。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是外儒内法、法儒交融,从这方面着手,选取儒法的思想的初始表达的著作无疑是一个中庸的做法。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直主张文以载道(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史可明智,为往圣继绝学,那么,“借助文学表现,实虚互会,兼容文史两端于一身”的儒法经典正符合这一要求。《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类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借助生花妙笔,融通儒法,言的是事功,偏法;表的是忠义,偏儒。它们中杰出者,可以《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和《三国志》为代表,其中《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被历代史家和文人推崇备至,注疏、演义不断。这五部著作可谓中国早期知识分子追求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心声,是反映文化中国早期品格、智慧以及心路历程的元典。所以,济南出版社的《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第五辑将它们作为研究本体而形成《春秋绝唱——〈左传〉纵览新说》《纵横捭阖——〈战国策〉纵览新说》《星汉灿烂——〈史记〉纵览新说》《盛世遗响——〈汉书〉纵览新说》《鼎足威扬——〈三国志〉纵览新说》。编者特意在每一分册加上一个副标题——纵览新说。纵览即要求作者写作前要认真通读,写作中要纵横捭阖,写作末要综合评说。所谓新说即要求作者发他人所未发之言,阐他人所未思之想,有他人所未获之得。从这套图书出版的成果看,初步达到了这一设想。它们在谋篇布局上有整体感,有大局观;以作者阐述的主题为主轴予以精研深掘,颇具力度。这是这一丛书区别于同类著作的一个最大亮点,形成了很高的辨别度,当会构建起自己的一批独特读者群。
  平和地看,这五部元典在思想上都具有很浓重的儒家色彩;相对而言,只是《战国策》杂家色彩要浓一点。当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汉以来,独尊儒术,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过,這五部元典中,亦不乏儒家思想之外其他各家的痕迹或影响。可以这样说,五部元典,儒家思想是灵魂,法家做法是躯干,其余百家如兵家、纵横家、道家、墨家皆为血肉。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学者对中国的文化进行整理和提炼,同样有不是文人学者的各路实干家去继承和发扬,走的都是融合百家的路子。中国文化是一个诸家思想的大熔炉,这五部元典就是这个思想文化大熔炉的最佳表达文本。各分册的作者认识到早期中国思想文化流派的实际情况,抓住了这些元典的内核,条分缕析,丝丝入扣,体现了很好的思想捕捉能力。其思想表达比较充分,解读较有深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在表述上,所选的这五部元典都可归入“史传文学”之列。它们叙事详赡,情节曲折完整,人物形象的描摹亦细腻生动。它们既然属于元典解读,也自然是引用与解读互见,文白互见。它们既是思想的融合,也是表达的融合。作者皆是文史研究专家,从事文史研究和写作经年累月,笔触老辣锋锐,表情达意、叙事说理都能文辞简约而笔意繁复。因而,这套丛书的可读性非常强,既可供专家学者研读,也可让普通读者浏览。
  作者单位:济南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引领,有志之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奋斗不息。传统道德理念在巩固封建王朝统治中,都起到程度不同的重要作用,使多数王朝得以延续较长时间的统治。但是,传统道德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具有先天不平等和歧视妇女等历史局限性,造成过不少历史悲剧和灾难性后果。  一、社会转型期
期刊
摘 要:2016年是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热潮发展最迅猛的一年,网络文学改编剧呈现出井喷之势,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影视资源。网络文学能否转化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编剧、策划、营销团队。在“内容为王、创意是根、模式在先”的文化产业时代,上海剧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取一系列的IP转化策略,成功改编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取得了不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树立了一个成功的IP转化策略研究标的。  关键词:网络文学
期刊
1993年6月7日阳翰笙辞世,新华社在悼词中称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文艺界卓越领导人”。这一评语,阳翰笙是当之无愧的。  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化人中,还没有哪个人的生涯会比阳翰笙更富典型性和传奇性。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学史的小缩影。1925年他在上海大学入党,旋即任支部书记、闸北区委书记,1926年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秘书兼教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政治部秘书,192
期刊
《文史杂志》2012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齐广成”的文章,标题是《析义探源勘误校文》,副标题是《〈玉清宫记〉校勘记》。署名“齐广成”者,乃以冯修齐、冯广宏、张绍诚(少成)三人各取一字,实际上是张绍诚先生执笔所写。而绍诚之名居于最后,益见其心怀淡泊,自谦至也!《玉清宫记》再校勘缘起  2011年8月22日,四川近代文化名人尹仲锡(昌龄)之外孙雷观明先生,以电子文档给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张绍诚先生发来《灌
期刊
笔者通过对中国水利史的长期研究,初步体会到传统文化精髓的包容性、延伸性、优效性;故献此刍荛之言,以为引玉之砖。  文史哲科的统一  水利是中华本土科学。当世界大部分人还在黑暗中时,中国人就开始治水平患,把黄河这条多沙易徙的害河,改造成中华民族的摇篮,并没有像《圣经》里的诺亚,在洪水面前驾起方舟逃跑。大禹以前,已有许多先贤努力驱除水患。大禹集其大成,不但用“疏”,而且用“滞”、用“阻”,用“分”,谱
期刊
据说“车”这种交通工具不是华夏祖先发明的,但是大约在3000多年前,制做工艺较为成熟的“车”就已经传入了中原地区并为商王朝和周王朝所利用了,因为甲骨文中就已经有多种形体的“车”字了。  一、古代的“车”以及它的变形器物“辇”和“舆”  中国上古时代的“车”有“兵车”与“乘车”之分,据《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记载齐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
期刊
理县薛城,在岷江上游一大支流杂谷脑河与孟屯河交汇处。它归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历来是藏、羌、汉族杂居之地。杂谷脑河与孟屯河在这里合流后便东向汇入岷江。  “筹边楼”修建在两河交汇的河谷边,这是一座木框架抬梁穿榫结构、有典型的汉民族殿堂风格(重檐歇山式)的二层阁楼,通高18.5米。楼的基座状似一座城堡,堡垒上再建阁楼,在河谷侧畔尤显挺立壮观。楼的周边群山环绕,有状似笔架之笔架山,有山顶尖似熊耳的
期刊
中国影戏(Shadow Play)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如何保护传承?如何创新发展?下面我談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中国影戏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  中国影戏只有手影戏单凭两只手掌和十指造型,就能弄影表演;其余均需用特制的平面影偶,借灯取影,方能在影窗上演出戏剧故事。影偶一般以纸、兽皮或塑料为原料,精雕细刻而成。一件件雕镂复杂的影偶,既是影戏中的“演员”
期刊
何青城先生国画艺术展于2017年3月下旬—6月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机关6楼展厅展出,地址在成都市锦江区暑袜中街42号,欢迎社会大众参观。  何青城,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九三学社成员,2009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于1963年毕业于成都市工艺美术学校,就职于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四川川剧艺术研究院,历任干部、编辑、副主任、主任等职;擅长山水画
期刊
摘 要:近期,蒲江战国船棺墓发现了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引起热烈讨论,出现若干误读。“西控成都,沃野千里”不是出自《战国策》,而是《明实录》;1985年雅安发现“成都矛”已经“将成都历史的年代上限向前推了200年”,蒲江“成都矛”只能是对雅安“成都矛”的研究结论进行印证;最早在文献上记载专指古蜀区域内的都市“成都”的,不是《战国策》《蜀王本纪》,而是《史记》;蒲江“成都矛”与“巴蜀图语”印章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