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受与鉴赏”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素材选择上进行了认真取舍。在教学中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提前预习翻阅查找资料、欣赏、观看、思考回答、归纳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主动音乐鉴赏中更直观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与风格,能够发觉音乐作品内在的精神内涵,这已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
  【关键词】第九交响曲;教学;欣赏
  一、教学内容
  (一)使用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单元第十五节。
  (二)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要片段为内容,从音乐的各个要素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片段,理解音乐与情绪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贝多芬音乐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心智较为成熟的高中生来说,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的方法来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音乐风格的作品更为合适。
  三、教学目标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赏析教学设计是属于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当中的第十五节。通过赏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几个主要片段了解贝多芬的思想及其人文精神。通过对交响曲中各个乐器音色和乐句的对比,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重复、变奏的主题乐句思考情感的变化。能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要片段;结合背景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初步了解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简单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风格。
  四、教学分析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和席勒作品中“人的尊严和自由”这种启蒙思想感染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為实现世界大同共同理想的崇高思想性作品、是贝多芬晚期的巅峰之作、更是他情感的结晶和全部思想的总结。虽然贝多芬是处于已经全聋的状况下写的这部交响曲,但作品结构宏伟,大胆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合唱,故此作品有“合唱交响曲”之称,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高中生逻辑思维、情感丰富,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将音乐形象从民族性与人文性的角度来分析,从而达到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片段七的分析,从精神层面理解作品;难点:片段二音乐对话的分析。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合唱片段,学生思考作者、代表作品、所处时期和流派。展示课题:《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赏析。
  (二)新课教授
  1.西方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和交响曲
  西方音乐史上,把1750年巴赫的逝世—1826年贝多芬的逝世这七十几年的时间称之为西方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从巴洛克时期庄严恢弘的宗教教堂复调音乐风格转向贵族宫廷轻松明快的主调音乐风格。音乐体裁也从单一的合唱转向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重奏等器乐演奏体裁。最具影响力的是奏鸣曲和交响曲。奏鸣曲:是一种体裁,分四个乐章的器乐套曲。交响曲:是奏鸣曲形式的管弦乐套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了解、熟悉的奏鸣,结合学案和自己课前预习的背景资料,激发对交响曲、对作曲家的兴趣)
  2.分析片段一:可怖的号角(视频)
  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音乐速度怎样?使用了什么乐器?情绪是怎样的?并给片段加上个适合的短语标题。
  3.分析片段二:宣叙调形象(视频)
  让学生思考:跟片段一有何不同?(从乐器、音高、旋律、速度来谈)这一音乐形象像什么?加上标题。
  4.分析片段三:音乐对话(视频)
  宣叙调形象低沉有力,像是作者与民众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和后来依次出现的几个旋律片段交替出现,每次出现一个旋律不久即被宣叙调打断。这像是宣叙调和它们之间的对话,用音乐的形式呈现。第一次聆听:主要宣叙调形象,低音弦乐器出现几次?第二次聆听:其它旋律出现几次?分别是哪些类型?请标明出现的顺序:(A坚定有力的;B纤弱、小声的;C诙谐的,有趣的、活泼的;D抒情、优美的;E类似欢乐颂旋律。答案:D A C B E)第三次聆听:主要音乐形象与其它旋律是以哪种形式出现的? 为何都没有长时间出现?作曲家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方式作曲?(设计意图:这个片段分析是难点,通过音乐语言的对话来描述贝多芬内心想要表达的思想。将此处作为突破口来深入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层面再好不过。)
  5.分析片段四:欢乐颂主题(视频)
  主题为何重复?加入了哪些乐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6.分析片段五:可怖的号角(视频)
  为何再次出现?
  7.分析片段六:欢乐的主题(视频)
  让学生归纳所看到的演唱方式:独唱—重唱—合唱,引导分析主题重复、变奏,节奏节拍的变化,体会欢乐的情绪始终如一。
  8.分析片段七:团结的主题(视频)
  让学生分析:加入合唱到交响曲是种什么感受?这首作品为何要加入合唱?加入合唱是种怎样的效果?听完用“Bang”来唱《欢乐颂》主题旋律,可男女分声部感受。教师总结第九交响曲的内容和意义。
  八、拓展内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背景、作品及其风格特点,通过课前预习的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展示成果。
  九、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并共同总结。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的概念;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通过《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总结贝多芬的人文精神。
  十、教学反思
  贝多芬之所以是划时代的音乐大师,不仅仅只因为他在音乐技术领域的高超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文精神领域。第九交响是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交响领域的最高成就,这也是他作曲生涯的巅峰和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人们从这首作品中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力量。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贝多芬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自由”。
其他文献
【摘要】应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总是脱离不了社会,脱离不了人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条件相联系,正因如此,我们的通俗音乐应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该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結合,应该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应该与中国的市场经济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关键词】俗音乐;中国大陆;认知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的变革,对外开放的逐步
期刊
【摘要】方言与民歌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反映地域文化的风貌。方言与民歌都属于口头传统,都植根于地方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传统的地方民歌一定是以方言来演唱的,方言是演绎地方民歌最生动的表达方式。当下,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文化的涵化现象不断发生,直接影响到方言的流变。包括方言与普通话间互相融合、甚至方言被普通话所替代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这对地方民歌演唱来说同样受到歌词
期刊
【摘要】世界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文化从多个方面开始流入世界其他国家。同样,他国的文化也在影响着我们音乐表达的形式。从音乐这门学科来看也不例外,我国音乐的形式与世界各国的音乐形式间相互交流、借鉴促成融合。本文特举例拥有百年历史的阮乐器,由于阮乐器历史的独特性,以及音色较强的融合性,都能体现出阮乐器与世界民族音乐交流的融洽。  【关键词】融合;阮;民族音乐;阮族  音乐是一种文化,是动态的文化
期刊
【摘要】“采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体裁形式,又名“茶歌”、“采茶歌”、“唱采茶”、“采茶灯”等,其流传于我国南方产茶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采茶”原本是指中国南方汉族茶农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生产活动,采茶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南方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倾情流露出了属于茶农的淳厚民风和质朴情愫。通过借助《采茶谣》这一优秀的儿童歌曲,受众可以了解到茶农的采茶活动、领略茶乡风情,切身感
期刊
【摘要】法国作曲家圣-桑共作有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均献给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其中《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三首协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也是小提琴学习者们必须学习演奏的曲目。本文通过对作曲家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介绍,分析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总结和诠释曲目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圣-桑 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法;音乐风格  一、作曲家背景  法国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是19
期刊
【摘要】本土歌曲是指在一个地域内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创的歌曲作品。本土歌曲的演唱既要表现歌曲的艺术性,又要表现出歌曲所涵盖的地域文化。徽州新民歌是利用徽州民歌传统音乐元素,结合现代作曲技法、融合当代人的审美创作的民歌。针对这类歌曲的演唱,如何来把握其中的演唱技巧、情感表现,以及再现传统民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把握好本土歌曲演唱的“声”和“情”,是作为一名本土歌手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本土
期刊
【摘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使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不难看出: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陶笛是中国民族乐器 ,历史悠久、音色优美、携带方便、价格亲民、简单易学,将其引入中小学课堂,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有着7000年历史的中国民族乐器——陶笛,分析了陶笛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着重阐述陶笛教学在开发学生智
期刊
【摘要】伍国栋先生所撰写的《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性研究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重要著作,目前在我国音乐学界并不多见。作者运用丰富的资料、严谨的构思和开拓性的研究视野以及朴实的表达等手法,对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将理论与实践两者结合。阐述民族音乐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音乐紧密相结合,对中国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传播、建设和发展
期刊
【摘要】由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西方流行音乐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相碰撞使许多作品融合了不同风格而产生独有的亮点与火花。配合大众审美的需要,民族传统音乐也在不断翻新,在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基础上传承、开拓。民族摇滚就是一个时代文化融合的象征。作者通过中国当代民族摇滚乐队“杭盖乐队”的代表作品《轮回》,从流行音乐编创的角度入手,解構和分析在作品《轮回》中蒙古民族音乐与当代摇滚乐的融合方式、两种不同风格之间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是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歌曲体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否演唱好艺术歌曲体现了歌者的演唱水平,本文就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做出探讨。  【关键词】艺术歌曲;音乐分析;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是一种特定的歌曲体裁,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声乐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要接触到学习到。艺术歌曲是历年来许多国内外大型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如威尔第国际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