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对皮肤病转归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4年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致瘤性及其与一系列皮肤病的关联。这篇文章介绍了EB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总结了EB病毒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通过收集病例报道,总结常见皮肤病(银屑病、皮肌炎、天疱疮、类天疱疮、副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脂膜炎、多形红斑、血管炎)合并EB病毒感染时的临床表现、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最终的结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分级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抑制剂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探讨FH表型分子病因分类对PCSK9抑制剂降脂疗效的提示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FH表型患者,收集其年龄、性别等临床信息,经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致病基因检测。依据受累等位基因数量及基因受损程度将患
严重过敏反应在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食物是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诱因。目前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存在认识不足,诊断不足,治疗不足的问题,约1/3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可反复发作。个体化长期管理对预防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再次发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规避诱因、识别早期症状、长程管理危险因素及管理伴发因素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规范诊疗和长程管理、预防复发。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当今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胃癌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主要依靠胃镜活检和影像学检查,但侵入性和迟滞性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价值,胃癌患者急需一种实时、精确、非侵入的诊断和病程监测方法。循环肿瘤DNA(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单链或双链DNA,含有与原始肿瘤细胞相同的基因突变,也是新近出现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葡萄膜炎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通常隐匿起病,多为慢性前葡萄膜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可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对于难治性或严重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的葡萄膜炎应及早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虽然甲氨蝶呤是首选药物,但近些年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因其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眼部并发症发生及减少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治疗葡萄膜炎的新选择。然而,目前就肿瘤坏死
食物过敏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其不仅可导致婴幼儿湿疹,还可以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然而,当前针对食物过敏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仍以回避过敏食物为主。因此,如何预防食物过敏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议题。近年来,学者们相继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评价婴幼儿食物早期摄入对于预防食物过敏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并且由此改变了婴幼儿喂养指南的相关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开展的常见食物(例如花生、鸡蛋、牛奶等)
目的:分析中国3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以浙江、安徽和辽宁3个省份作为研究现场,招
目的分析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趋势并预测2016—2025年结直肠癌死亡率。方法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分别来自广州市卫生统计局恶性肿瘤死亡登记(1972—1979年)、广州市卫生统计数据(1980—2001年)、《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2009年)和《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0—2015年);结直肠癌发病资料来自《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
目的分析有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史者再次妊娠时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2次分娩,且前次妊娠合并GDM的孕妇。收集研究对象2次妊娠的一般资料,以及早孕期空腹血糖、孕24~28周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
目的结合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2种方法筛选结肠癌mRNA表达谱中的差异共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共表达基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别下载TCGA结肠腺癌数据集的转录组学数据和GSE68468数据集的芯片表达谱数据,筛选出两者在正常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和最显著相关的加权基因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术前、后的变化,探讨TTE在LVAD置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置入LVAD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采集并分析LVAD置入前1周及置入后1个月的TTE参数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总胆红素(TB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