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竹萧萧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世间,不爱竹的人,恐怕不多。
  早年,去南方游玩,见得竹树林林,无处不竹,就很是对南方人生出几多羡慕。觉得南方人有福分,能够举目望竹,日日观竹,满目秀碧中,端的是水润翠雅,赋得几分人生的精致和清韵。
  不几年后,北方,植竹之风勃然兴起。不仅公园大兴植竹,连机关单位,也附庸风雅,每每在水池边,假山旁,栽植几棵竹。那年单位植竹,我捡其弃而不用之小竹数株,植于自家庭院窗前。没想到就活了,更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内竟然孳生成丛,葳蕤丰茂,摇摇曳曳,成为窗前一景。
  于是,乡居的那几年里,观竹,赏竹,便成为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每日晨起,盥洗已毕,我必是在几株竹树前站立一会儿。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想嗅一嗅它那特别清润的味道,看一看缀在叶尖的水珠。我奇怪,为什么竹叶上的水珠,总是静静地缀在叶片的顶尖上。那么险峭,随时都让人担心着它的坠落;又是那么晶莹,水晶一般,明澈而靓丽,似稚子之心,清纯得不得了。
  每有风雨即来,竹树便唰唰生响,如春蚕嚼食,似心潮轻溅。耳听竹声,不生躁,反生静。闭目倾听,尤觉滋味永长。
  最是那夏日,月下。一个人,坐于庭院之中,四旁寂寂,竹树生凉。竹树,枝叶扶疏,随风摇曳;月光如洗,干干净净地照在竹枝上,地面,投下斑驳细碎的影子。风移竹摇,竹影翩翩,人之联想亦翩翩。有时候,我漏夜醒来,正看到下弦月挂满枝梢,于是,心中便畅然有一番“卧看残月挂竹梢”的诗意,便久久难以入寐。只因,那景,那情,都美得让人心悸。于是,那一夜,我心中流淌着一条南方的河。
  冬日亦佳。《四时幽赏录》记山窗听雪:“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似此,固然是佳。但于我,最喜欢的还是残雪挂枝头。一簇簇,一片片,碧碧的,是竹青;皑皑的,是雪白,都给人一种清净、洁爽的美。那种美有一种凛冽的寒意,澡雪涤洗,人的心灵就不得不纯净下来。人,便少了俗气,多了雅气;便减一分小人心,增一分君子心。
  当然,窗前萧萧竹几枝,最得意处,还是常常引我走进文化的航道,穿行其间,获一份文化的、文明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人,多爱竹,喜画竹,而钟情至深者,莫过于文与可和郑板桥。
  文与可画竹,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画家米芾称赞他:“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开创墨竹画法的新局面,形成“墨竹”一派。文彦博则评价其人:“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真有竹直、竹洁、竹逸之性。郑板桥,不仅喜欢画竹,更喜欢栽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且有多篇诗文赞竹,赞竹之“高节清风”,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竹叶萧萧,竹声飒飒,他卧斋听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胞物与,郑板桥听竹,听出的是大襟怀。
  竹,何以如此受人之爱?
  到底还是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中总结的好,竹有“四贤”: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竹,具賢人之德,有君子风范耳。
其他文献
翻一些有阅历的作家的书,书翻之前,或者掩卷之后,都喜欢留意这个人的肖像。他长得啥样?表情和眼神如何?有抽烟憨笑的,有坐着比划说话的,有站着叉腰发怔的,有单手托腮沉思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个中年作家的肖像。  中年人是个很难界定的群体,大体上是40多岁至50多岁。50岁出头的人,很难将他们归纳为老年人。  人到中年以后,不太喜欢照像。这样的年龄爱照相,必是一个自恋感很强、喜欢出风头的人,或者有某种原
期刊
七月的黄昏,我与一棵花椒树不期而遇。  关于花椒树的记忆就这样被激活,或者是,它本就一直在那里,虎视眈眈我的悲喜。  花椒树在我的记忆里是不一般的树。  小的时候,家中院子的小园里就有一棵。我买了这棵花椒树,拍了照片,发给远在万里的哥哥,我说:“哥,你看,我得到一棵花椒树,就像小时候家里那棵。”哥哥说:“是啊,好好养着。”  我记事时,家里的花椒树已有小孩的手臂那么粗。它其实不讨喜,味道不好闻,还
期刊
进得小区大门,路旁水边,有一块一边围着栏杆的空地。依着栏杆,可以看游鱼,赏荷花。在栏杆的两侧,各安置一张长条椅,供人小憩。这里位于篮球场和儿童游乐场之间,位置适中。每天,都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有的小宝贝还没会走路,坐在推车里,有的被搀扶着,正在学步,大一点的或蹦蹦跳跳,或拿出大人为其准备的鱼食,朝水里扔。孩子们玩得开心,母亲或爷爷奶奶们,脸上乐成一朵花。  这時,走来了一位老者。他似
期刊
少年时读水浒,对一个又一个大宋军官前赴后继征讨梁山好汉的情节印象深刻,他们出征时无一不是信心百倍、发誓要一鼓荡平反贼,两军相逢时无一不是大义凛然、大骂“反贼”,可几个回合后落马被俘,臉色就变了,经不住宋江几句好言相慰,就伏地而拜,和宋江称兄道弟起来。老实说,每每看到这一幕幕相似情节时,年轻的心灵对宋江的人格魅力有一种顶礼膜拜的神往,甚而至于有一种隐隐的遗憾——生不逢时哪!要是自己生在北宋末年,哪怕
期刊
我喜欢独处。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秋风沉醉的晚上倾听窗外风飘叶落的声音,感受一份幽怨一份安然;我喜欢独自漫步于朦胧的月色里,静静地回忆往昔岁月,有一种甜蜜一种温馨;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静静地聆听大雁北归的鸣叫,高一声低一声,悠远深长;我喜欢赏草长莺飞,粉蝶双栖,大漠孤烟,高山飞瀑,小桥流水……  岁月如歌,自遥远而来又向遥远而去。短暂的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错过了,上天不会给予。留一块绿地给自
期刊
说起十五年前去过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就有朋友问:“那诺奖得主致辞的地儿,你摆pose留影了吗?”我照例摇头。却也无甚遗憾,实因那地儿(都认定为通往二楼的台阶拐角)拍照人挤人,没耐心等;更因有想法:“与其模仿大师的结果,何如模仿人家的缘由。”  这,算迂腐吗,但在我,却是一贯的。所以,读到东航空勤人员观看反映美航故障班机安全迫降哈德逊河的影片《萨利机长》,那感想文字俱非随俗的翘拇指,而是盯住他常年不懈
期刊
艰深难懂的书,于读者就是高山,如果不甘于仰止,尝试攀登,虽明知无法凌绝顶,较之浅阅读,倒也不失为一种“深潜”的阅读体验。  2010年,在我外甥的书橱里看到一本《时间简史》(以下简称《时》),作者史蒂芬·霍金是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终身教授,此教席曾由牛顿担任。我对书名和作者好奇,便借来读,却读不懂。因为读不懂,心里老是惦记着它。今年元旦期间再向外甥借,他给我的是
期刊
每当华灯初上,我总是静坐书案前,清茶一盏,诗书一卷,沉入美的意境,尽可解乏松骨。  清代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  万里江山,百年人生,以有涯的人生面对无穷不尽的宇宙,寻寻觅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这就是诗人之万不得已。  读古人的诗词,常常亦有万不得已之感。遥隔千百年,总有一些东西
期刊
很早以前,我就听过“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的域外谚语。多次查阅资料,得知它源于十五世纪欧洲的一个真实战例。  一个国家真能让铁钉这细小之物毁掉吗?好长时间,我都是半信半疑。近日读到的一篇文章,让我印证了这则谚语。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水兵T级潜艇“西提斯”号进行最后的潜航试验。驶
期刊
最近,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日报》三大主流媒体先后刊文批评无休止地加班现象。新华社文章的题目是《“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章的题目是《加班是一种坏的工作方式》,《人民日报》文章的题目是《领导要带头休假,合理安排员工假期》。之所以引起三大主流媒体关注,是因为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不仅要求职员和职工“5+2、白加黑”,甚至到了“3516”,即每天3小时吃饭、5小时睡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