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花椒树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71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的黄昏,我与一棵花椒树不期而遇。
  关于花椒树的记忆就这样被激活,或者是,它本就一直在那里,虎视眈眈我的悲喜。
  花椒树在我的记忆里是不一般的树。
  小的时候,家中院子的小园里就有一棵。我买了这棵花椒树,拍了照片,发给远在万里的哥哥,我说:“哥,你看,我得到一棵花椒树,就像小时候家里那棵。”哥哥说:“是啊,好好养着。”
  我记事时,家里的花椒树已有小孩的手臂那么粗。它其实不讨喜,味道不好闻,还浑身的刺,主干上黑色的老刺还好一点,尤其年轻枝条上的嫩刺才厉害,碰到它,轻易就会扎破手指。但是我的哥姐,还有我都喜欢围着那棵花椒树绕,唱歌,做游戏。
  北方山村,花椒树奇特而珍贵。穷乡僻壤,粗茶淡饭,填饱肚子就好,对于食物没有更高一级的要求。所以食物都是原始料理,调料,也就成为一种奢侈品。小时候我们家做菜连酱油都不放的,因为酱油好贵,怎么舍得做菜呢,如果哪一天赶上有格外的待遇,比如爸爸从工作地回来了,或者家里来了客人,做菜的时候,顶多放一点酱或酱油,酱油是用来拌凉菜。端上桌的时候,母亲还会巧妙的提醒客人:“尝尝,新摘的黄瓜加了点酱油,味道怎么样?”
  但我们家做菜就多了一点高大上,放点花椒。夏天的时候,还会择一盘花椒叶在桌上,蘸酱。这是很新鲜的享受,有爸爸的同事特意到家里来,看花椒树,吃花椒叶蘸酱。因此家里的花椒树就带着一点贵气。我有一次问爸爸,这棵花椒树从哪儿来,爸爸看着灶间忙碌的妈妈,他说,从河北带回来,那里是你们妈妈的老家,还是爸爸从军的地方。于是花椒树又多了一份神秘,它来自遥远的地方,不像院里的桃树苹果树,土生土长,它不是原住民,来自母亲的故乡,来自爸爸青春的回忆。
  花椒是棵勤奋的树,起码我们家那棵是。每年秋天,剪花椒是一件盛事,爸爸攀到树上去,拿着大剪子,一串串红珠粒剪下来,孩子们在树底下捡拾,会捡满满的一大簸箕,红彤彤像一座小山。放到阳光下晒着,过不了几天,院子里可以听得见噼啪的声音,乌黑的珠粒滚出来,花椒的外皮绽成了一朵花。约莫晒得差不多了,妈妈把花椒的皮,也就是通常意义做调料的花椒一捧捧收起来,底下铺一层乌溜溜、油亮的黑粒子,爸爸说,那才是花椒的果实。可是我们这里种不出来的。我说,那用來干什么用呢,爸爸说,也不知道。据说可以榨油,但我们这里是没那个技术。
  这么好看的东西,竟然没有用,我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那个年代,一切都跟吃沾点边才好,否则有浪费嫌疑。也许爸爸跟我有一样想法,虽然不知用来做什么,可是扔了未免可惜,于是那乌粒子便被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放在仓房。
  有一天放学,家里蒸菜包子,妈妈说,尝一个吧,今天的包子有点特别。我尝了一个,包子里有什么粒子,咬下去,咯嘣一声,一股油,虽然油的味道有点特别,可是咯嘣咯嘣,这符合小孩的心理,于是很开心地咯嘣咯嘣吃了好几个,撑到不能吃。问妈妈咯嘣咯嘣的是什么,妈妈不答,我吐出一个来,黑油油的,花椒的果实吗,啊,终于找到用处,就像悬而未决的难题找到解决办法,心里快活起来。乡邻听说,便都来尝,家里门庭若市,蒸了一锅又一锅,母亲很热情,最后一个也会拿出,宁可自己不吃。那是关于那棵花椒树最喧闹的记忆。
  花椒树一天天长大,日子却不知怎么流走的。总之有一天,母亲身体不行了,她离开了我们,我们把房子卖给二伯,搬离了那个院子,搬离了那个小山村。又有一天,老家来人,给爸爸带来了那棵花椒树叶,我们对着那盘花椒叶,沉默了好一阵子,最后爸爸说,来,吃吧。他捻了两片叶子,蘸了酱,在嘴里慢慢嚼着,我不敢看他的眼睛。
  前年爸爸也去世了,回老家送葬,仪式都结束,整个人都空荡荡在寒风里,到二伯的老院子,那颗花椒树的位置竟空着,一片茫然,仿佛花椒树的记忆是个谎言。我说,花椒树呢,二伯家表哥说,死了好几年了。再回头看看翻修过的房子,有一句话涌上心头,人生若梦。于是我回头,在这句人生若梦的回味中,在寒风里走出院子。刚刚凄怆的心,却出奇地平静下来。
  现在我仔细地想,为什么我,我的哥姐都对那棵花椒树念念不忘,其实那棵花椒树也没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顶多是因此母亲发明了咯嘣那种包子,有点戏剧性,其余不过是日与夜的更替。但却应了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父母家人一起走过的日子,走过便遥不可及,如云边花椒树,在遥望的回味中氤氲,温暖旅程。
其他文献
18岁那年,我工作了。上班第一天,父亲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三伏寒。你脾气不好,不要把人都得罪光了。  到了单位,果然如父亲预言的那样,没多久,同事们就都不怎么理我了。同事们说我开不起玩笑,说不上三句话就急,很没意思。我一意孤行,还觉得自己格外脱俗,看不起他们,心里视他们为世俗的小市民。可是最终有一天,我哭了,我终于明白父亲说得对。  那年冬天,单位分带鱼。每人2
期刊
《活着为了讲述》是已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自传,这是马尔克斯系列作品的第17部,也是他的收官之作。  《活着为了讲述》中马尔克斯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顺序,而是自如地在时间、事件中切换,既有对人生中的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讲述,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他从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决定——陪妈妈回乡卖房子讲起,回忆了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
期刊
一竖是它,一横也是它,站不改名卧不改姓的,只有它。  做“1”霹雳数坛,做“一”销魂文坛,能兼上这两条的,该不该敬重,你说吧。  作为数量的起始,1是那么瘦弱,然而,却接过一切数量基石的重任,承担从无到有的突破,也开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有了1,才有2有3,才有百、千、万。一切事物只要想起数量关系,就与1密不可分了。单位圆借助它建构,数轴和坐标系借助它构筑,正是在1的进取中,才出现风流的圆周率
期刊
我家住在山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母亲无奈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姑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我家和姑姑家隔山隔水,母亲是不常来看我的,我也不指望她来这里。因为我知道,母亲来一次是多么不容易,但她总是有办法疼爱我。  我在姑姑家安下心来,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班主任常在班里表扬我。那里的同学很朴实,上进心也都很强,我们一同上课,一块玩耍,我和他们也都处得来。有一
期刊
王梵志,唐代草根诗人也。兴许他栖于乡野、无权无势,在那个年代籍籍无名。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诗,《唐诗三百首》乃至《全唐诗》却一首未收。直到《宋史·艺文志》才列入了一卷《王梵志诗集》,也因其太过草根气而“零落成泥”,旋即被堂庙埋没而失传。幸有敦煌宝库为其珍藏,得以重见天日。“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专节推出“白话诗人王梵志”,胡适编辑出版的《每天一首诗》,选了一百首绝句,第一首就
期刊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早上晨炼时,一位年轻的女孩子,从我眼前走过,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我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更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更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对西湖的赞美,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但那
期刊
《从拉萨开始》是著名作家阿来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一路记录着作家从拉萨到嘉绒的随想,并以回溯的眼光,追寻着嘉绒古老而悠久的藏地历史和文化,对新时代嘉绒人的生活境遇也作了细微的描绘,厚重的文字彰显出对家乡藏地浓郁的寻根情怀。  嘉绒,是一处靠近汉地的农耕区,地处大渡河上游的中心地带。这里曾有过灿烂的农耕文化,也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佛藏传说。久经沧桑的嘉绒,经历过诡秘的宫廷内斗,也经受过残酷的战争
期刊
仲夏时节,有幸应邀参加“全国百名杂文作家新乡采风活动”。一天下午,我们集体前往比干庙实地踏访。在比干墓前,有游客边参观边议论:“比干生前,除了‘死谏’,并无其他大功劳,身后却享尽殊荣……”联想到当年孝文帝的一句说辞,引发我对比干之功的沉思。  比干庙,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北七公里处,是中国第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主体建筑有照壁、山门、二门、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各具特色,鳞次栉比,
期刊
杭州西湖,几千年前,这里只是个刚与大海分离的泻湖,进化至今,自然环境也未必胜过台湾的日月潭,比起北美国家公园里不太知名的小湖,更是瞠乎其后。现在能成为誉满海宇的风景名胜,除了一代代劳动人民的疏浚、装点之外,其声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艺术,历代传留下来的诗、词、文、联、歌、赋、曲、令及掌故传说,无形中发挥着超乎寻常的审美效用。假如没有白居易、苏东坡、林逋、龚自珍、张岱、苏曼殊、武松、苏小小、白素贞…
期刊
翻一些有阅历的作家的书,书翻之前,或者掩卷之后,都喜欢留意这个人的肖像。他长得啥样?表情和眼神如何?有抽烟憨笑的,有坐着比划说话的,有站着叉腰发怔的,有单手托腮沉思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个中年作家的肖像。  中年人是个很难界定的群体,大体上是40多岁至50多岁。50岁出头的人,很难将他们归纳为老年人。  人到中年以后,不太喜欢照像。这样的年龄爱照相,必是一个自恋感很强、喜欢出风头的人,或者有某种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