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度分销或许更适合你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那些实力不济、管理不到位抑或处于品牌初创期的企业来说,深度分销不是不行,而是要缓行,至少要三思而后行。深度分销固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快速成长,但它同时也可能在悄然吸干企业的血液,让企业经营体质恶化,一病不起。
  
  把“深度分销”比拟成一个产品的话,它的“铺货率”之广,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销售精英们召开业务拓展会议,言必称“深度分销”;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的宏伟战略,动辄搞“深度分销”。“深度分销”被当成贾宝玉胸前的“通灵宝玉”,似乎祭出这个不二法宝,乌鸡立马变凤凰。
  如果问深度分销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恐怕十个人有十个答案,十家企业有十种做法。深度分销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大陆渠道发展史里面的一个“土特产品”,大意是指通过减少渠道层级,将销售组织下沉(也作“渠道重心下沉”),增强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扩大终端市场的覆盖面,从而提高顾客购买机率的销售模式。在很多企业内部,深度分销也常被称作“渠道精耕”。
  
  历史:一度叱咤风云
  
  不可否认,深度分销对业绩的快速成长,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中原理是一则小学运算:销售量=网点数×单品平均回转量。
  假设单品平均回转量为常数,显然,销售量与网点数成正比。网点数越多,顾客购买机率越高,销售量就越大。深度分销的实质,恰好就是离终端尽可能近一些,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终端网点数尽可能多一些。
  从深度分销的实践看,确实成就了一些企业的辉煌。比如以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在一、二级城市设立直营所,将经销商扁平化,直接面向终端,获得了极大的覆盖率和成长率。
  这些企业还花费巨资,制定出系统的管理工具和标准化操作手册(康师傅1998年的“第一次渠道精耕计划”、统一2000年的“井田制攻略”、可口可乐2000年的“101系统”),把深度分销演绎得酣畅淋漓。
  再比如同属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娃哈哈,在乡镇市场依靠“联销体”,一竿子直插农村,将千百万个乡村鸡毛小店尽囊麾下,帮助娃哈哈在短短3年时间内业绩翻番。
  其它行业也不乏将深度分销发挥到极致的案例,最典型的是2001年的国产手机。尽管产品和品牌都处于劣势,但是国产手机趋利避害,将渠道中心下沉到三、四级市场,销量开始迅速窜升,到2003年底登峰造极,市场份额一度压倒国外品牌,委实风光了一把。
  
  现实:已成“空灵宝玉”
  
  但对于当今的大多数企业,深度分销所发挥的正面作用远小于它的负面影响。深度分销已沦为一块“空灵宝玉”,远观玲珑剔透,光彩照人;细细把玩,却是一面“风月宝鉴”,一面白骨嶙峋,血泪斑斑。
  
  致命伤之一:人员固定费用居高不下
  随着深度分销的不断深入,人员增加也呈滚雪球之态。常见的有四种人员:
  ■part-time(短工):比如商场导购、理货、零促人员等。他们是企业销售组织的最前沿,一般直接配置在经销商、分销商那里。
  ■full-time(长工):固定线路业务员,有的企业叫做助理业务员。比如乡镇分销业务员、封闭渠道业务员。一般由当地的经销商招聘,厂家负责培训。
  ■正式业务代表(正式工):厂家派驻的销售顾问,属于厂家正式编制,江湖人称“御林军”。他负责与经销商/分销商洽谈资金流、信息流等高级事务,并督导“短工”和“长工”的工作。从国内大多数深度分销实践来看,平均1~2个县就有1个厂家正式编制的业务代表。
  ■市场监督管理人员(监工):属于企业的官僚组织。人越来越多,原先的管理层忙不过来,只有额外再增加一个层级,找些“监工”帮忙。这也是现实中最有讽刺意味的事——企业为了深度分销,减少了渠道层级,但企业内部的沟通层级却又反而增加了。
  
  致命伤之二:变动费用成“超级黑洞”
  开发终端、维护终端、终端促销等费用名目,一概要厂家支付。加之缺乏有效的远程管理手段,白条、拖欠、合伙套利、伪造等营销腐败层出不穷,一个业务员辞职,背后常常就是数万元的烂账。
  当然,费用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只有高费用,没有高产出。说白些,就是一个常识问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可惜的是,很多企业被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所刺激,一味要赶超GDP的增幅,犯下常识错误还浑然不觉。
  某声名赫赫的跨国饮料巨头,2005年曾在8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设立县级销售分公司,每个县配置4~6名分销人员,但一年下来,人均生产力由原先12万元下降到4万元,企业渠道重心被迫灰溜溜从“县级”退守“地级”。
  再比如,某台湾知名食品寡头,不甘心在三、四级市场输给康师傅,针对县乡市场发动“深度”攻击,企业的销售规模虽然有20%的可喜成长,但企业的边际盈利能力大大下降,利润销售额之比从30降低为80(每30元生意赚1元,降低为每80元才赚1元)。更糟糕的是,该企业的品牌传播和产品研发,因资源短缺而被搁置,综合竞争力大减,与对手差距越拉越大。
  
  “此一时彼一时”解密
  
  为何深度分销此一时失败,彼一时成功?
  答案很简单:不同的历史阶段,其投入产出比发生了质变!
  彼一时,产出高于投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费用),做大自然就变强;而此一时,彼时的成功要件消失殆尽,产出低于投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费用),做大反而变弱。
  
  彼一时:跑马圈地,遍地黄金
  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消费行为属于“渠道主导型”,尤其是三、四级城市,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成熟,渠道卖什么,消费者就被动地买什么。深度分销出去的产品,一般不用担心过期或者退回。
  “先占先赢”、“先入为主”效应明显。谁先开展深度分销,谁就拥有时间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形成稳定的基层作业人员、稳定的拜访周期和稳定的分销服务,先发者就容易获取终端的热烈回响,并对后来者形成渠道进入壁垒。
  消费市场成长迅速,跑马圈地的空间大,企业只管扬鞭奋蹄,所到之处,几乎遍地黄金。
  深度分销带来更大的终端能见度,让一些大牌企业高举高打的媒体策略落地生根,产生良好的关联效率。
  
  此一时:竞相投入,优势互抵
  眼下正值中国产业集中的整合时期,任何时间、速度上的比较性竞争优势(非核心竞争优势),旦夕之间就会被对手的同样做法抵消或反超。早先粗放式播种就有好收成,现在精耕细作,还不见得会发芽。
  深度分销已蜕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终端资源消耗大战。各大竞争企业围绕终端的争夺和拦截,不断升级,企业深陷“囚徒困境”:你投一个卒,我就放两个兵;你给1%返利,我就做2%促销;你送三轮摩托,我就赠四轮卡车……
  随着各大企业的深度分销的不断深入,渠道拥堵日趋严重。过去是渠道主导消费者,现在是消费者反过来影响渠道。很多产品尽管花费了不少进场费,但由于消费者不领情,便开始陆续品尝渠道退货、产品过期的苦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未来:“选择性分销”为上
  
  综上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深度分销的进入门槛,随着竞争的加剧不断水涨船高。一方面,需要企业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渠道管理以及控制能力做后盾;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拥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渠道深度相匹配的品牌活力,从而提供渠道足够的运转利润,让渠道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对于那些实力不济、管理不到位抑或处于品牌初创期的企业,深度分销不是不行,而是要缓行,至少要三思而后行。深度分销固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快速成长,但它同时也可能在悄然吸干企业的血液,让企业经营体质恶化,一病不起。
  在这个渠道不再为王的时代,如果要追求永续经营、健康成长,不妨老老实实地“浅度分销”,或者是“选择性分销”就好。
  如何做好选择性分销呢?不妨看看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做法。该企业在众多细分品类市场都居领导位置,年销售规模200亿元,其资金实力、渠道管理和掌控力在同行中都是学习的标杆。
  选择性分销的总体原则:渠道深度与品牌张力保持平衡。品牌张力大,渠道可以深些,品牌张力小,渠道就浅些。品牌张力好比“水”的源头,“水”到“渠”成,“水”多“渠”深,套用一句古诗:问渠哪得“深”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择性分销的基本方法如下。
  
  1.渠道长度:长短须有度。
  考虑三方面因素: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市场基础以及产品的资源能力。以XX企业为例,旗下各个产品的渠道深度都有所不同(见图1):
  ■产品A:该产品是企业的拳头产品,定位“中高价位”,目标受众广泛,已经有15年历史,有极强大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在1998年就下沉到县城,历经多年耕耘,市场基础非常稳固。因此,近几年继续挺进乡镇,甚至一口气招聘近万人,直接到乡镇协助经销商取订单,并做市场活性化服务。
  ■产品B和C:定位中低档产品,不进入一级城市,渠道重心限定为县城。虽然产品B面向农村市场,但因为产品毛利不高,所以销售重心不像产品A那样继续下沉到乡镇,而是透过设立次级分销商的做法,将产品自然辐射到乡村。
  ■产品D和E:属于高价产品,渠道重心限制在一、二级城市,仅在企业的直营范围内销售(该企业在一、二级城市设立直营所,基本不设经销商),不盲目追求扩张版图。
  
  2.渠道宽度:宽窄要相宜。
  考虑三个因素:产品资源能力、渠道级别的重要程度和物流模式。
  该企业把终端分成超重量级、重量级和轻量级,并采取不同的掌控方式和不同的物流模式。比如,大卖场、连锁超市和学校,是该企业的“超重量级终端”,采取直营直送(企业派人取订单并且企业自行送货);风景点、网吧和A级干杂店属于“重量级”终端,企业派人取订单,但交给配送商送货;B、C级干杂店因为数量庞大、分散并且回转慢,属于“轻量级”终端,采用自然辐射方式覆盖。
  至于各产品的宽度分布,图2非常直观,不再赘述。
  为何深度分销此一时失败,彼一时成功?答案很简单:不同的历史阶段,其投入产出比发生了质变!
  
  选择性分销的总体原则:渠道深度与品牌张力保持平衡。品牌张力大,渠道可以深些,品牌张力小,渠道就浅些。品牌张力好比“水”的源头,“水”到“渠”成,“水”多“渠”深。
  
  编辑:陈思廷 chenst2004@163.com
其他文献
“现在经销商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转型问题。现在不是赚多少,而是还有没有得赚、还能赚多久、自己是否已经被边缘化的问题。”  在经销商的圈子里,流传着一个“5年一轮回”的段子。  说也奇怪,大概每过5年左右,经销商的圈子都会发生一个轮回。5年前在经销商圈子里叱咤风云的人物,5年后可能在市场上就再也找不见了;而5年前从未听说过的人,5年后则在经销商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后来有人发现,这5年恰好是跟市场
期刊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期间十年,当是人生最精彩的十年。方便面自197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目前已是“不惑之年”。  我们该如何评价方便面最近这十年呢?  这十年,有太多的故事和精彩。  如果说80年代是属于华丰的——完成方便面的普及教育,90年代是属于康师傅的——告诉消费者方便面就是这个味儿,那么,这十年则是属于整个行业的!因为,从康师傅一枝独秀到众品牌百花争艳,方便面行业在这十年里培育了近
期刊
2011年11月4日,百事旗下全资子公司FEB将把其在华24家装瓶厂间接持有的72%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康师傅控股,以换取其在康师傅饮料(康师傅在中国的饮料业务的控股公司)的9.5%直接权益。  漫长的4个月之后,2012年3月,康百联合终获商务批准。“在中国只有康师傅能陪可口可乐玩,我要在5年之内打败可口可乐”。康师傅控股董事长魏应州曾在2009年曾放此豪言。若此次康师傅能够顺利收购百事中国,将有可
期刊
提到普洱,大众通常都是这样一种概念:  消费地域主要在福建、广东,北方消费者不多;  消费群体主要是30~50岁间、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80、90后消费者很少;  崇尚“俭、静、和、敬”的文化内涵,低调内敛,不事张扬。  但是,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大益茶业毅然扛起将普洱茶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的重任,着力打破目前这些看起来已经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    把店开到无地可开为止    “
期刊
现实中意气风发的职业经理人正在被老板“咱俩谁跟谁”的话感动着,身正不怕影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最终一两个小人的出现就能把他们打入深渊。(导语)  【现象】(一级)  Q企业的领导班子换届,营销中心渠道总监老张觉得的出头之日也就到了。  新总裁上任伊始就对全公司反复说:不要没事总往领导身边跑,大家工作怎么样,要用结果说话。不是早请示、晚汇报就好,你们的岗位应在一线,而不是在领导身边。  这让
期刊
被酒企一抢而空的文化  白酒企业对文化的“挖掘”太过疯狂。不少酒厂掘地三尺,也要拼命和当地名人、历史故事、风景名胜搭上边,甚至不惜杜撰。  这种疯狂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都经不住折腾,什么缘文化、和文化、孝文化、糊涂文化、舍得文化、帝王文化……甚至同一文化资源被数个白酒品牌使用。比如,仅山东就至少有两家白酒品牌使用了孔子文化。  是白酒品牌太多,还是中华文化资源太少?文化资源真的都被挖掘一空了吗? 
期刊
以洋河为代表的很多名酒、众多区域强势品牌还是难以割舍中低端市场。    三井小刀:横空出世    2009年后,“小刀现象”屡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一个中低端的光瓶小酒,为何能如此引人关注?  本质原因在于,三井小刀颠覆了光瓶酒的常规运作手法,成为中低端酒行业名副其实的一朵奇葩。  首先,三井小刀在全国市场,尤其是在京津冀鲁苏豫等省率先开发推广10~50元光瓶全产品线,掀起了光瓶酒升级的高潮。  
期刊
中国的农业企业正处在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从食用菌行业来讲,目前这种粗放型的、低水平的、外延式的增长已经达到极限,现代农业企业下一步的增长必定构建在精致农业的基础上。只有精致农业才能提高产业附加值,才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龙头企业才能带来的规模效益  菇菌行业的农业产值已经1100多亿,加上深加工与精加工,行业总产值达两三千亿。大山合虽然是龙头企业,但销售额还不到十个亿。这说明行业集中度还非
期刊
苗国军(洛阳杜康控股总经理):白酒行业随地捡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白酒的黄金发展期还有3~5年时间,白酒的理性消费时期将会到来。  现代市场的游戏规则是“战略决定走什么路,商业模式决定怎么活下去,品牌决定你能活多久”。白酒行业的发展将由渠道推动发展为品牌推动,消费者品牌将会崛起,品牌力影响将会逐渐上升。  中国白酒目前没有品牌。目前所谓的“品牌”,不过是知名度高些罢了。虽然中国的白酒企业仍然在
期刊
中国白酒业大有机会,但是需要进行一轮甚至几轮的产业整合。实际上,这种产业整合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产业整合的背后,其实就是资本运作和管理能力的博弈。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开头的这句话,用来概括中国白酒业当前的状况再贴切不过。  无论是茅台酒、五粮液的“奢侈荣耀”,还是郎酒、泸州老窖的“百亿梦想”,也无论是白酒业越卖越涨的“财富游戏”,还是资本对白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