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详略得当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写的材料要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的材料要做到简笔勾勒,概括精练,画龙点睛。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作文才能眉目清楚,中心突出。
  那么,怎样才能在叙事中做到详略得当?
  1.依据文题定详略。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2.依据主体定详略。写人的作文,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品质等的事件是写作的重点,应该详写。如《背影》一文,作者对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谋事、回京等事件,写得很简单,而对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写得很详细。因为这一细节最能体现父爱,所以详写;而其他的事情与父爱有关,但不是重点,所以略写。叙事的作文,事情的经过、发展、变化是重点,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感情地进行描述,细節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的部分要写具体。而事情的开头、结尾等则简单交代即可。另外,在写人记事时,往往还需要描绘有关的景物和场面,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这样的描写不能详写,而应将主要笔墨用于写人记事上。如《蜡烛》一文,详写老妇人将蜡烛点在苏联红军士兵坟头的过程,略写炮火烧灼的场景,使得老妇人对烈士最崇高最诚挚的感情跃然纸上。
  3.依据事件的趣味性定详略。遇到几件同样能够表现中心的事件,要学会取舍,对事情经过比较曲折的事件详写,这样容易写出波澜,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事情经过比较简单的事件略写,做到不浪费笔墨。
  4.依据表达定详略。记叙文中常常插入一些抒情、议论和说明,但它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与描写,因此,叙述与描写的部分应该详写,而抒情与议论的部分则略写。如《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每写一件事情,均以议论抒情结笔,用一两句话来巧妙点化,使得文章中心明确。
  5.依据人们的熟悉程度定详略。人们熟悉的事情要略写,人们不熟悉的事情要详写。
  (安静指导)
其他文献
父亲不善言语,为了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小时候,我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被他们的父亲抱起,高高地举起,那清脆悦耳的笑声,成了我睡梦中最熟悉的画面。我特别羡慕那些被父亲疼爱的孩子,为什么我的父亲就不抱我呢?是不疼我,还是不爱我?我心里充满疑问,甚至泛起丝丝恨意。  父亲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对儿女的事更是如此。每次我出远门,父亲必定要把我送到车站,看着我远去才离开。我知道父亲是担心我,而那时的我却认为自己懦
期刊
在江苏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这个闻名遐迩的桃乡,赵逸人不仅是一个名人,还是一个忙人,更是广大桃农最信得过的能人。谁家桃树有毛病,哪户种植技术还不过硬,赵逸人都清楚;而谁家桃樹有了毛病,哪户桃农在种植技术上碰到了难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赵逸人求助,只要找到赵逸人,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多年来,赵逸人的手机成了桃农求助的“农科110”,遇到情况紧急的,她总是尽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桃农及时排忧解难
期刊
临近毕业,看着同窗都在为找工作或出国留学而忙碌,24岁的北大研究生邵子剑却作了一个让大家颇感“荒诞”的决定:休学一年,去西藏支教。这已是邵子剑第二次休学去边疆支教,上一次是新疆。这样的毕业季选择,让他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人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能做的,就是增加生命的厚度。”他说,“新疆的一年已让我坚信,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我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他只是一名极其普通的支教者,没有响亮的口
期刊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挟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风雪交加、阒无人迹的恶劣环境的烘托,为下文彼得产生错觉埋下伏笔。)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滑落”从动作上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害怕,“悄悄”更是写出了彼得来自骨子里的胆小懦弱。)  “你是谁?”彼得低声问。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
期刊
奶奶在慢慢老去,愈发变得慈祥可爱,而她的那台锈迹斑斑的老式缝纫机,摆在屋子里,夹在日渐现代化的家具当中,显得那样不协调。  今天,奶奶又戴上那副“上了年纪”的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为我缝补校服。只见奶奶一手扶着可以转动的方向盘似的铁轮子,一手把校服摊放在穿过线的针头下面。轮子转动的同时,奶奶的双脚也在快速地蹬着踏板,缝纫机“嗒嗒嗒”地响起来,快乐地工作着。别看这台缝纫机老了,工作起来,还是那么自然
期刊
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那一堂课,有同学做了统计,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是吧”老师。因为“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  以后上課,他在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
期刊
八月,蝉声聒噪,叫人心烦意乱。  我撑把遮阳伞,站在公路边等车。虽是早晨,却已热得难耐,我早已汗流浃背,只盼车能快点来。每当一辆车驶过,就有一阵热浪向我袭来。这时,一股恶臭从远处飘来,越来越浓烈,我不禁掩住口鼻,露出一副不满的表情——那是一辆垃圾车。  这真是一辆名副其实的垃圾车,用木板简易地搭起了一个大车厢,车厢里满是垃圾,垃圾上面放着扫帚、铁锹等工具,木板外面还挂满了塑料瓶,大大小小足有几十个
期刊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ABCD,组不齐对您的感谢。  您用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养我们的情操。您永远将最阳光的一面面向我们,似乎永远不知疲惫,不懂寂寞。  听,那是知识的声音。当难题迎刃而解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多么喜悦,多么欢乐。老师,您的声音仿佛化作最美丽的音乐,飛到我们的心里,为我们带来成长的享受。  听,认真听,是我们对老师您不辞
期刊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没有大风而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达三米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
期刊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