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 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创新意识
  
  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等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3. 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我还请了5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1)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2)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4 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3)有9 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4)教室里有9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5)有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等应用题。
  
  4. 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有以下两种答案:(5×4-8×2)÷2=2(分米),或5×4÷2-8=2(分米)通过引导,鼓励求异,学生又想出新解法,5×2-8=2(分米)、5-(8-5)=2(分米),并说明长方形的一条边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的两条边。
  要引导求异思维,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要他们敢于打破旧框框去想问题,让他们多问自己:“真是这样吗?”“是不是与此正相反呢?”“本本上的结论对吗?”同时要向学生宣传哥白尼、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既尊重科学,又敢于向名家错误挑战、坚持真理的好品质,使学生认识求异与创造的关系。为此,要鼓励学生勇于争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还要使学生懂得,自己的结论应该言之有理,而不是信口雌黄,无理诡辩。在学习过程中要思想活跃,避免思想僵化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09-03-30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日益走低,一方面是物理课程太难,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没有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过程,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考试只看开分数,这就导制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让教师抛弃传授知识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由简单地接受知识、被动地训练变成主动地感受科学学,认识科学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是把学生由不断地记忆物理规律、公式和解题法则式的知识积累转变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性罪错导致的犯罪占10%以上。许多社会学者形象地将青少年性成熟阶段称之为“性危险期”,而将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称为“危险少年”。  性罪错,指处于性成熟期的青少年,由于性知识的贫乏或对性行为的社会意义不甚明了,为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而实施的有关性方面的错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    1. 青少年产生性罪错    究其原因是多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它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理解的抽象内容,地理学科中复杂的变化过程以及地理事物结构中细微的差别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方法的运用,使教学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它打破了“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以下,我以初中地理为例,谈谈多媒体教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果不佳。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 所以我在进行
期刊
1. 教学现状    1.1 新教材,老教法。  不少教师对新的课改理念说起来也知道,但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一讲到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偏少,一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或进行语言交际实践活动的时间甚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1.2 有效提问少。  教师在课堂的提问几乎全是就所讲内容浅层或直接信息的提问,提问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注意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
期刊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 什么是 “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    “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
期刊
为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沉下心来,运用自己的心智,进行调查研究,忠实地记录各种信息,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材料。为此,我尝试让学生建立师生联系手册,每周对自己的学习行行反思总结,从而搭建起沟通心灵的桥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 联系手册中学生反思总结的内容     课前准备是否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的效果;课间及时巩固“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思维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进行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能力是由识读、记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   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是从积累型过渡到理解型,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叶圣陶先生说:“唯有特别注重阅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的方法呢?  1. 感知课文或课外读物大衣意的方法,学生在初读文章后,一般都要想想自己读的内容,是自己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的内容很快
期刊
物理问题教学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使用问题教学法实施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以下认识与体会。  1. 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在应用“问题教学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