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丹说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壶谨防“豆腐渣工程”
  
  紫砂壶的基本素质就是泥的好坏,没有好的泥,一把壶做得再好,名家章盖得再清晰,就等于是“豆腐渣工程”建的河堤与大厦,外表漂亮,质差内败。
  因此,首先应该认识泥。现在的紫砂矿泥在古代的记载上有称“泥”或“砂”的。泥和砂本身是两码事,那么究竟是泥还是砂呢?
  在地层深处开采出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在接触空气、水分之后,它们会自行分解成一堆泥,说明它们的本质是泥不是岩石;说它是砂,那是其中含有多少不一的石英颗粒和云母矿的成份,为此就具备了透气性、色泽变化性,内部有微细的气泡,故能保温不烫手。大多因含铁分子的原因,色泽偏紫,就叫紫泥、紫砂。
  紫砂茶壶在沉寂了近一个世纪后又风风火火起来,小小一把壶的价格等于民工数年粮。在当前优质矿泥不多的情况下,形形色色的卖壶人,利用化工色素添加调制出名目繁多的泥色,如“大红袍”、“紫禁城”、“豆叶青”,新的什么泥老的什么泥, “拼红”、“拼紫”……常让买壶者迷惘,而“壶说胡说”的卖壶者却从中渔利暴富。顾景舟先生在论及紫砂壶的“形气神态”时,他没有预见到泥也可以大作文章。所以,现在选壶时先要看泥,不要被“化妆”色及许多夸大的介绍而迷惑。
  当然,鉴别泥料极为专业,需要实地观察并研究。我在上海高级茶艺师培训班讲课的三年中,经常就带学员到宜兴丁山去亲自触摸、对比,鉴别泥料,去看窑场,去拜访真正的工艺大师,在他们家中看陈腐多年的泥料,观摩陈列室中历年各式的作品,然后再带他们到市场上各个摊棚中去对比、鉴别。如此这般,对泥料才有一定了解。
  我希望爱好紫砂壶又没有条件实地观察的朋友们,至少要多仔细观察对比眼前的壶,少听花言巧语,千万不要买到“豆腐渣工程”的紫砂壶。
  
  赏壶藏壶三境界
  
  现在爱好紫砂壶的人很多,大致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被各种形状、大小的外形吸引,买了一把又一把摆满一柜子,追求的是形状与数量。现在紫砂茶壶的形式约在4500种左右,买不胜买后,就进入第二境界。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要名家的,开始追求工艺质量,并期望有升值的空间。名家的工艺特点是形、气、神三者兼备。在许多线、面和把、流、壶钮的衔接上一丝不苟。一般艺人一天能做6把,名家可能6天或10天做一把。因为泥的含水量、紧密度都因时间和拍打刮光中有变化,壶坯还要经过火的考验,火候一般看不出来,名家在烧制中也有自己的掌握方法。只是当今以科技手段仿冒“名家”的壶太多,也都有各类证书,看壶底的印章早已失去意义。
  第二境界的“学费”支出会超过第一境界。所以买壶不要以“名”为上,让一把壶自己说话。有的作者虽是“无名小卒”。但却可能比“名家”还好,日后必有成就。
  第三种境界是在第二境界基础上追求文化含量。例如壶体上的装饰,书画刻制等等,此书画作者虽不是制壶人,但他却是书画的名家。此外,要看在制、烧、刻、书画等工艺上的难度,或是有特殊意义的作品,或是“物以稀为贵”的作品。这一境界从物质升华到了精神。每把壶虽数量不多,但都有一段来历,一个故事。在别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顾,而收藏者却是敞帚自珍、看似心肝宝贝。
  品茶讲究“味外之味”,赏壶也是讲究“壶外之味”。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要大家不以利为目的去读书赏物,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其他文献
我平常酷爱饮茶,加之学的是美容专业,因此常将茶应用在美容养颜上。此次有幸得到一款古树乔木的生普茶芽,自己亲手尝试之后,发现美容功效大为特别,于是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这一源自天然的美容之法。  在中国历代著名的医书上,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包括明目、令人思维敏捷、轻身换骨等。在日本僧侣Eisai的著作《饮茶养生》一书中也写道:“茶是养生美容的神奇良方”。我们知道,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期刊
成都城西,有一个宽敞而优雅的川派园琳,公园里的宽庭可以享受到四川知名茶人配制的各式茶品  茶宴的创作人杨文教授把茶作为饮品时的色香味以及保健功效,引入到茶宴之中,以川菜的特色和烹饪手法为蓝本,融会中国各莱系的优势和特色,开创了茶宴的创作,创意迭出的茶宴让人惊喜。  她认为原创的茶宴必须具备:一格一耗,百菜一茶,知茶性,善烹饪,集茶之五彩,聚茶之百态,汇茶之甘苦。择明茶之鲜叶,制老茶之醇味。萃茶汁之
期刊
“茶人”是个专有名词,是专指一定的特殊人群,并非泛指所有卖茶的人、种茶的人或喝茶的人。如同“军人”一样,并非会拿枪杀人就是“军人”,军人需要有一定的教养,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具备“武德”的要求。“茶人”除了要有一定的条件外,“茶德”就是很重要的要求了。虽然具备了“茶人”的条件,而茶人中也有好坏之分、大小之别;有真茶人,也有伪茶人。  茶人要有荼人的精神,这已是大家的共识,茶人要学习茶的无私
期刊
茶馆曾经是一块宁静的地方。但是,曾几何时,这里都是满耳聒噪的棋牌声。很多人说,茶馆的转变只是因为现在的客户爱打牌,茶馆只好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其实,棋牌的风行是因为整体社会浮躁,就像人们对游戏、对快餐文化的热衷,而传统的文化比如茶、比如儒家经论、古典名著等等,才是这个社会骨子里流淌的血脉。  茶馆的沦落代表着一种精神的遗失,保卫茶馆也是在保卫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有些文化,不容丢失。  湖北陈亮:贵刊本
期刊
他是一个企业家,但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茶业家。  因为,他把茶叶做成了大事业,更因为他把茶事业当成他终生的“家”。  他,便是日香茶业的总经理王启联。  日香茶业,创立于1993年8月,如今拥有初制厂两处,精制厂一处,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3000余亩,设备先进的配送中心一处,遍布各省的直营连锁分店达50多家,已经成为一个集茶基地管理,茶叶茶具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公司。      天生的
期刊
都说世间最难留住的就是时间,如果要记录时光流转的痕迹。你会选择什么呢?文字,图片,还是一些提点记忆的小物品?然而一位“好玩”的茶友则告诉我他选择用普洱茶来镌刻时光,闲暇时,慢慢追寻时间在其上面留下的痕迹。  拳期的“鉴茶圆桌”我们选取了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1998年、2003年和2007年出产的3款不同年份的传统手工春尖青饼。  3款茶品的生产者都各不相同,但都是沿袭传统手工制茶的茶坊出品,
期刊
此“吃茶去”,非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赵州禅师常说“吃茶去”,意在消除人们的妄想分别,随缘任运,平常自然。本刊此番所说的“吃茶去”,是因为时下茶叶不仅仅可以用来品,而且可以用来吃。  因为,茶食品来了。    茶叶饕餮的季节    这是一个绝对让人胃口大开的季节。绿茶瓜子、绿茶茶糖、绿茶巧果、茉莉茶糖、茶心、茶糖果、茶挂面、茶饼干、茶糕点、茶心巧克力、茶果脯、茶果奶等各种茶食品,五彩缤纷、琳琅
期刊
近日,“裕元杯”第六届武夷山市民间斗茶赛在武夷风情商苑落下帷幕,大红袍、肉桂、水仙三个“状元”已经赛出,其中肉桂、水仙两“状元”双双落入岩上茶叶研究所刘国明之手,大红袍“状元”被清风涧茶厂黄勇抱走。    民间斗茶赛:大家说了算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举办茶王赛,谁拿状元是专家说了算;但是武夷山的民间斗茶赛却是大家说了算。  据主办单位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工会会长刘国英介绍说,武夷山市民间斗
期刊
每一泡茶都有自己的韵味,但又有谁能够准确地评出个中滋味?7月8日,一场由本刊主办,由清品茶业、福州茶色添香茶楼协办的品茗会如期举行。十多位茶叶爱好者齐聚一堂,试当了一回评茗师。    试当评茶师    此次品茗会,首先举行的是评茶活动,先由专业评茶高手讲解不同价格茶叶的区别:干茶以青绿鲜活为美,色泽晦暗或较乌黑则为次;颗粒紧结沉重如铁为上,颗粒松散为次:品饮感受上以具备盖兰香、汤兰香、味觉丰富、茶
期刊
和黄传芳先生认识很偶然,在云南的茶城里闲逛的时候,透过一家茶庄的玻璃,被茶庄主人精心布置的茶席吸引住了,这个茶席的主人就是黄传芳先生。  花点笔墨描绘一下黄先生的茶席。茶席的底布是红蓝白条相间的麻质布料,简洁大方,席面是一方竹编的席子。方便擦拭,亦可防止茶汁渗漏至底布,正中央的泡茶台用一块扁平的石台垫高,陈放泡茶器皿,突出茶席的中心位置,闻香杯和紫砂壶的摆放整齐划一,整个茶席给人和谐大气之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