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来镌刻时光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世间最难留住的就是时间,如果要记录时光流转的痕迹。你会选择什么呢?文字,图片,还是一些提点记忆的小物品?然而一位“好玩”的茶友则告诉我他选择用普洱茶来镌刻时光,闲暇时,慢慢追寻时间在其上面留下的痕迹。
  拳期的“鉴茶圆桌”我们选取了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1998年、2003年和2007年出产的3款不同年份的传统手工春尖青饼。
  3款茶品的生产者都各不相同,但都是沿袭传统手工制茶的茶坊出品,也代表了各自的风格和品质,抛开制作、存放等客观差异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品味时间在其之间转寰的滋味。
  
  外形
  
  1998年份的青饼:
  茶饼完整,芽叶清晰、匀整;干茶香气清幽,茶饼手工压制略显松。
  2003年份的青饼:
  茶饼完整,叶脉明显;可能原料采摘时间不同,2003年的茶饼原叶较粗大,色泽干黄。干茶香气显。
  
  2007年份的青饼:
  茶饼压制较实,条索狭长较碎;干茶香气纯净清幽。
  
  品鉴方法
  
  3款茶品的投茶量均为6.5克。使用100毫升的白瓷盖碗,使用煮沸的纯净水冲泡。每款茶品都品鉴至10道,其间4~7道则会闷泡1-2分钟,品鉴顺序为2007年、2003年、1998年。
  
  品鉴报告
  
  2007年份的青饼:
  尽管易武生茶以柔顺悠长著称,但是2年的时间,对于普洱茶,特别是生茶而言还是太短了一些。好似初出校园的社会新人一般。年少的青涩还未完全褪去,几分不知而无惧的“冲劲”之中还带着些许青涩娇羞。
  茶气柔和,山场气足,还略略带有茶青味,入口两颊微涩,但是回甘转化得很快,乔木古树昧明显。汤色金黄透亮,头3道茶汤还略带有毫,滋味甘甜微薄,香气轻扬幽长,挂杯香气纯净。4-7道茶汤滋味稳定,8道后开始转淡。
  叶底柔软、黄亮,略不完整。
  2003年份的青饼:
  此款茶品的原料采摘比正常制茶时间略晚了一些,因此茶饼的叶脉条索都会较大一些。我们亦从茶饼中看见大叶种乔木的风采。经过6年时间的陈化,褪却了青茶的生涩和制作时的一些“杂味”,我们从其中领略了一些易武茶的纯净清甜的优秀内质。犹如刚过而立之年的“半熟”之人,没有了涉世之初的那份拘束,开始凸显自身的能力。
  茶汤入口顺滑,微涩清甜,相较2007年份的青饼入口更顺,且内质表现得更明显。茶汤色泽金黄带些橙色,清透明亮,香气悠长持久,滋味转化快。3~6道茶汤滋味较浓,7-10道茶汤开始出现水头甜味,滋味转淡。
  叶底黄亮完整,略掺有黄片。应是拼配痕迹。
  
  1998年份的青饼:
  10年的时光对于普洱而言并不算长,或许刚刚能称其为“老茶”,经过孤寂的洗礼之后,优秀的内质开始呈现,虽然不及陈年老茶一般醇厚稳重,但是茶品活性和转化滋味都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好比未到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不骄不躁亦带着自信的魅力。
  茶汤入口滋味清甜悠长,依旧秉承着易武茶惯有的柔滑绵长的特性。茶汤色泽橙黄偏红,清澈透亮;茶气足,山场特征显:茶汤香气幽柔带一些品种蜜香,口感柔顺,回甘鲜爽。茶性稳定、耐泡,10道之后开始转淡。
  叶底柔韧、软亮,色泽黄嫩,叶片和芽头很完整。
  普洱茶和其它茶叶相比是一种特别耐藏的茶,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由于普洱茶的后熟作用,普洱茶的品质会随着存放年限的延长而提高。然而储藏环境的湿度、温度对于普洱茶品的陈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收藏的普洱茶受到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其转化的程度和表现出来的品质也会大不相同。不少茶友在收藏普洱茶的时候,过分小心了一些,刻意改变储藏空间的温湿度,反而常常适得其反。其实普洱茶的存放并不困难,只要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储藏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它杂味异味即可。
  链接:易武茶山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这里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700多年的茶王树,而易武村树龄上百年的古茶树数量亦不在少数。目前,易武茶山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保护最好、古茶园(树)遗存最多、产茶量最大的茶山。易武茶外形奈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年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
其他文献
一年来,为了收集爷爷他们那一代茶人的故事,我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的许多茶人,也读过爷爷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慷慨激昂的为农民呼喊的声音。在他以后的60多年里,无论身处任何情况、任何地位、任何环境,他都在为农民着想。为他们说话。今天想来,那是多么的可贵!  爷爷从小就在田里、在菜园里劳动。他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农民在20世纪初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御风寒,抗炎暑,劳
期刊
窦唯曾问过:“除了喝茶,中国人还有什么更有趣的事情?”他的答隶是摇滚音乐,而我,则更喜欢读书 可见,每同样爱好茶的基底上,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闺人内心世界  据说,我从还没学会叫“妈妈”起就开始“读”书,家人们总喜欢描述我曾经指看图画书中的鸭子哇哇乱叫,却没人知道到底在讲什么意思于是,我总在回想那时自己究竟有;志得意满,多快乐富足只是随着繁忙的学习和工作的渐入,生活中,对于书,似乎
期刊
从蒙顶山归来,适遇雨雾天气,所采茶芽更加湿润,想来如果用于炒茶必定不当,于是尝试以唐宋蒸青团饼的方法来DIY,以得到想要的蒸青团饼。  正是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适宜将在高山采制的一芽两叶的茶青用于蒸青做成团饼,所谓“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将山中所采撷不足半斤的茶叶,放回家中,已经过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了。正好是自然萎凋的时间,接着就要准备相应的器具用于蒸茶。  所用的器具都是家中常用的
期刊
2008年5月,福建省正式启动实施《了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得到了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黄小晶省长批示: “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时至今日应引起茶叶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要保证茶叶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和发展,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可先专项追加200万元,明年始列入预算”。  今年4月23日,福建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全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
期刊
因为给一个曲艺杂志写专栏的缘故,每个月总要访谈一位曲艺大家。他们大都是上了年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可是很亲切。说到茶,说到儿时的岁月,总离不开那一样——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在“懂”茶人眼里,几乎是不入流的。因为她的“香”,因为她“太香”。这十几位老师里,颇有一些喝过好茶,说起茶道、用水、功夫茶很在行的样子。可那终究是了解,是对于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念是念得熟的,只是
期刊
我平常酷爱饮茶,加之学的是美容专业,因此常将茶应用在美容养颜上。此次有幸得到一款古树乔木的生普茶芽,自己亲手尝试之后,发现美容功效大为特别,于是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这一源自天然的美容之法。  在中国历代著名的医书上,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包括明目、令人思维敏捷、轻身换骨等。在日本僧侣Eisai的著作《饮茶养生》一书中也写道:“茶是养生美容的神奇良方”。我们知道,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期刊
成都城西,有一个宽敞而优雅的川派园琳,公园里的宽庭可以享受到四川知名茶人配制的各式茶品  茶宴的创作人杨文教授把茶作为饮品时的色香味以及保健功效,引入到茶宴之中,以川菜的特色和烹饪手法为蓝本,融会中国各莱系的优势和特色,开创了茶宴的创作,创意迭出的茶宴让人惊喜。  她认为原创的茶宴必须具备:一格一耗,百菜一茶,知茶性,善烹饪,集茶之五彩,聚茶之百态,汇茶之甘苦。择明茶之鲜叶,制老茶之醇味。萃茶汁之
期刊
“茶人”是个专有名词,是专指一定的特殊人群,并非泛指所有卖茶的人、种茶的人或喝茶的人。如同“军人”一样,并非会拿枪杀人就是“军人”,军人需要有一定的教养,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具备“武德”的要求。“茶人”除了要有一定的条件外,“茶德”就是很重要的要求了。虽然具备了“茶人”的条件,而茶人中也有好坏之分、大小之别;有真茶人,也有伪茶人。  茶人要有荼人的精神,这已是大家的共识,茶人要学习茶的无私
期刊
茶馆曾经是一块宁静的地方。但是,曾几何时,这里都是满耳聒噪的棋牌声。很多人说,茶馆的转变只是因为现在的客户爱打牌,茶馆只好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其实,棋牌的风行是因为整体社会浮躁,就像人们对游戏、对快餐文化的热衷,而传统的文化比如茶、比如儒家经论、古典名著等等,才是这个社会骨子里流淌的血脉。  茶馆的沦落代表着一种精神的遗失,保卫茶馆也是在保卫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有些文化,不容丢失。  湖北陈亮:贵刊本
期刊
他是一个企业家,但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茶业家。  因为,他把茶叶做成了大事业,更因为他把茶事业当成他终生的“家”。  他,便是日香茶业的总经理王启联。  日香茶业,创立于1993年8月,如今拥有初制厂两处,精制厂一处,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3000余亩,设备先进的配送中心一处,遍布各省的直营连锁分店达50多家,已经成为一个集茶基地管理,茶叶茶具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公司。      天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