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仍不相匹配。中职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存在一定问题。中职校数控专业应瞄准企业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软、硬件建设,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加专业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现状;调研;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91-03
为全面了解江苏省南通市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现状及企业需求情况,分析数控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中职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当地企业的需求,笔者调研了能够代表南通市中专校数控专业办学水平的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中职校,并调研了与中职校合作较为密切的基本能反映南通市数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的精技电子(南通)有限公司、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万高(南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南通市中职校2014年与2007年的实训基地建设、招生情况、学生技能考核等情况。
企业调研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情况、数控人才规格及企业需要学校改革的的课程等。
一、中职数控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一)师生比及生均占有资源大幅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仍较低
整理调研数据2014年与2007年相比,专业师生比提高了4倍,每个学生占有的设备数资源提高了8倍。招生数的逐年萎缩和设备的增加使得人均占有资源大幅提高,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由于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没有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多数学校培养的仍是数控车操作员,技能水平仍然停留在七八年前的水平。虽然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继续增长,但部分学生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就业层次低,工资低,不愿在本专业就业。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我培训、社会招聘等方式培养人才,也降低了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加之初中生源减少的现实问题,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规模逐年下降。
(二)技能培养过于单一,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被调研中职校均培养数控车中级操作工,虽然每所学校均有一定数量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学校仅让学生见习了解数铣操作,进行数控铣技能考级占比很小。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面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数控车、数控铣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外,数控维修、数控电火花成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多数学校的设备、师资几乎空白。显然,中职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目前“蓝领层”数控人才是中职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但多数企业特别是合资和外资企业各技术岗位人员数量不多,更需要既精通加工工艺、软件编程,又熟练操作机床,同时对检测、维修有一定基础的“灰领层”数控人才。目前,中职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没有随企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需求尚存差距。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希望学校加强对软件编程(CAD/CAM)、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数控机床维护、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及技能的训练,而这些正是目前中职校教学的薄弱部分。
(四)学生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率低,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数控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学校数控专业的招生逐年萎缩。调查了解到,企业从学校招聘的人数占比已从7年前的60%下降到20%,多数由企业从社会招聘或自行培养。由于学生技能水平低,企业还需对学生进行再培训,同时一些学生专业认识不足,职业意识较弱,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怕苦、怕脏、怕累,就业稳定性低,这些因素降低了对企业的吸引力,转而通过社会招聘和企业培养方式弥补不足。同时由于学生所学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不能很好对接,技能低,在企业工资低,学生不能安心在岗位上工作,就业稳定性弱。企业、学校双方吸引力的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给企业的用工和学校的专业办学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中职校数控专业建设的思考
历经多年,中职校数控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但调研发现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专业意识等多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一)加强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需求是职业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目前,职业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企业需求的步伐,学校只有紧跟企业步伐,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数控专业以数控车中级技能为主的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调研显示,应做好以下调整工作。首先,增加或加强编程(含软件编程)、数控诊断与维修、数控检测等课程教学。其次,切实提高技能等级水平。目前,数控技能大赛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普通学生的技能水平并没有切实提高,技能含金量低,甚至仍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这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去年起,教育部门对各职业学校进行了技能水平测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生源不多的时机,将技能水平逐步提高到高级工的水平。再次,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由于办学成本、师资等原因,数控专业的专业方向一般仍为数控车,数控铣涉及较少。零件检测、数控维修、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等技能训练几乎没有涉及,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对企业没有吸引力。这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企业需求较多的一些课程,如数控编程、CAD/CAM、数控检测与维修等,由培养“蓝领”人才向“灰领”人才转变,通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学校与企业间的吸引力,实现“双赢”。
(二)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中职校数控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随着招生人数的萎缩,专业师资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办学的要求,但真正具备相当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熟悉企业生产实际的师资更加缺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切实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利用师资相对“富余”的有利时机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战培训,将重点放在目前教师相对较弱的工艺技术、故障诊断等方面。其次,从企业引进或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参与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安排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三)强化职业教育理念与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办学,正逐步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但认可度并不高,初中生基本没有职业教育意识。初中生与家长选择职业学校的专业基本是盲目的。前几年的“数控热”,近几年的“汽修热”、“财会热”等都反映出学生及家长职业思想的缺失,专业的选择与社会及企业的需求严重不匹配,而是传统的观念在作祟,一些学生和家长看到苦、脏、累的机加工就退缩,进而选择相对轻松的专业,宁可选择“有面子”的专业,也不选择急缺的“没面子”的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有必要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定位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部门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让初中生转变观念、加深对专业的了解,让他们以后能更好地了解专业需求,稳定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树立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
(四)合理配置实训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同时提高毕业生的待遇才能增加专业吸引力。调研表明,目前实训设备配置亟待完善,前期紧张的数控车在许多学校闲置较多,而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维修设备、CAD/CAM实训中心远不能满足技能培训的要求,一多一少凸显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凸显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脱节。与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基本到位情况相比,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实训基地软件环境就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需求的步伐,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到企业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在企业1个月培训学到的技能在学校常常是3个月都学不会,究其原因是学校的技能培养缺乏针对性,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同时学校的实训基地缺少职场环境,学习的氛围和针对性不够,这是目前校企合作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实训软环境建设的一项课题。“引企入校”、“把教室搬到企业”等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力度仍不够。目前江苏省正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必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加强专业建设不仅需要职业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思考,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同时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数控专业作为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一门专业,相信在各方努力与协调之下,一定会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曹鸿骅)
关键词: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现状;调研;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91-03
为全面了解江苏省南通市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现状及企业需求情况,分析数控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中职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当地企业的需求,笔者调研了能够代表南通市中专校数控专业办学水平的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中职校,并调研了与中职校合作较为密切的基本能反映南通市数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的精技电子(南通)有限公司、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万高(南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南通市中职校2014年与2007年的实训基地建设、招生情况、学生技能考核等情况。
企业调研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情况、数控人才规格及企业需要学校改革的的课程等。
一、中职数控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一)师生比及生均占有资源大幅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仍较低
整理调研数据2014年与2007年相比,专业师生比提高了4倍,每个学生占有的设备数资源提高了8倍。招生数的逐年萎缩和设备的增加使得人均占有资源大幅提高,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由于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没有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多数学校培养的仍是数控车操作员,技能水平仍然停留在七八年前的水平。虽然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继续增长,但部分学生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就业层次低,工资低,不愿在本专业就业。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我培训、社会招聘等方式培养人才,也降低了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加之初中生源减少的现实问题,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规模逐年下降。
(二)技能培养过于单一,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被调研中职校均培养数控车中级操作工,虽然每所学校均有一定数量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学校仅让学生见习了解数铣操作,进行数控铣技能考级占比很小。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面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数控车、数控铣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外,数控维修、数控电火花成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多数学校的设备、师资几乎空白。显然,中职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目前“蓝领层”数控人才是中职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但多数企业特别是合资和外资企业各技术岗位人员数量不多,更需要既精通加工工艺、软件编程,又熟练操作机床,同时对检测、维修有一定基础的“灰领层”数控人才。目前,中职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没有随企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需求尚存差距。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希望学校加强对软件编程(CAD/CAM)、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数控机床维护、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及技能的训练,而这些正是目前中职校教学的薄弱部分。
(四)学生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率低,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数控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学校数控专业的招生逐年萎缩。调查了解到,企业从学校招聘的人数占比已从7年前的60%下降到20%,多数由企业从社会招聘或自行培养。由于学生技能水平低,企业还需对学生进行再培训,同时一些学生专业认识不足,职业意识较弱,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怕苦、怕脏、怕累,就业稳定性低,这些因素降低了对企业的吸引力,转而通过社会招聘和企业培养方式弥补不足。同时由于学生所学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不能很好对接,技能低,在企业工资低,学生不能安心在岗位上工作,就业稳定性弱。企业、学校双方吸引力的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给企业的用工和学校的专业办学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中职校数控专业建设的思考
历经多年,中职校数控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但调研发现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专业意识等多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一)加强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需求是职业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目前,职业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企业需求的步伐,学校只有紧跟企业步伐,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数控专业以数控车中级技能为主的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调研显示,应做好以下调整工作。首先,增加或加强编程(含软件编程)、数控诊断与维修、数控检测等课程教学。其次,切实提高技能等级水平。目前,数控技能大赛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普通学生的技能水平并没有切实提高,技能含金量低,甚至仍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这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去年起,教育部门对各职业学校进行了技能水平测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生源不多的时机,将技能水平逐步提高到高级工的水平。再次,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由于办学成本、师资等原因,数控专业的专业方向一般仍为数控车,数控铣涉及较少。零件检测、数控维修、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等技能训练几乎没有涉及,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对企业没有吸引力。这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企业需求较多的一些课程,如数控编程、CAD/CAM、数控检测与维修等,由培养“蓝领”人才向“灰领”人才转变,通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学校与企业间的吸引力,实现“双赢”。
(二)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中职校数控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随着招生人数的萎缩,专业师资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办学的要求,但真正具备相当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熟悉企业生产实际的师资更加缺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切实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利用师资相对“富余”的有利时机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战培训,将重点放在目前教师相对较弱的工艺技术、故障诊断等方面。其次,从企业引进或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参与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安排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三)强化职业教育理念与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办学,正逐步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但认可度并不高,初中生基本没有职业教育意识。初中生与家长选择职业学校的专业基本是盲目的。前几年的“数控热”,近几年的“汽修热”、“财会热”等都反映出学生及家长职业思想的缺失,专业的选择与社会及企业的需求严重不匹配,而是传统的观念在作祟,一些学生和家长看到苦、脏、累的机加工就退缩,进而选择相对轻松的专业,宁可选择“有面子”的专业,也不选择急缺的“没面子”的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有必要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定位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部门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让初中生转变观念、加深对专业的了解,让他们以后能更好地了解专业需求,稳定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树立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
(四)合理配置实训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同时提高毕业生的待遇才能增加专业吸引力。调研表明,目前实训设备配置亟待完善,前期紧张的数控车在许多学校闲置较多,而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维修设备、CAD/CAM实训中心远不能满足技能培训的要求,一多一少凸显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凸显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脱节。与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基本到位情况相比,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实训基地软件环境就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需求的步伐,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到企业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在企业1个月培训学到的技能在学校常常是3个月都学不会,究其原因是学校的技能培养缺乏针对性,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同时学校的实训基地缺少职场环境,学习的氛围和针对性不够,这是目前校企合作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实训软环境建设的一项课题。“引企入校”、“把教室搬到企业”等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力度仍不够。目前江苏省正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必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加强专业建设不仅需要职业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思考,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同时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数控专业作为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一门专业,相信在各方努力与协调之下,一定会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曹鸿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