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夏季尾声,另一个金融话题在香港成为热门——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这个话题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成为香港和内地媒体及学术界热烈讨论的对象,缘自中央和香港在今年7月签订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CEPA)后又进一步表示,如果条件具备时将优先考虑在香港开放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这个消息犹如给正在迫切寻找经济发展空间的香港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时间,香港媒体充满对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展望和理论讨论。8月24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行六人在所长李扬的带领下到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和调研,和香港有关当局及机构探讨在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及将来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理论可行性。此后,雷声逐渐增大。先是香港新财政司长唐英年8月底到北京述职时会晤了中央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唐英年表示正争取在香港开设四项人民币业务,包括存款、兑换、信用卡及汇款。而周小川也于9月18日到港和香港金管局讨论在港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相关政策及监管事宜。但就目前来说,无论中央还是香港当局,都并没有具体谈及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正在协商谈判的只是允许香港银行经营部分人民币业务的问题。而要让香港成为真正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至少从目前来看,是一个尚且遥不可及的目标。因为此事受到两个关键要素的制约:一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二是中国实行资本项下的管制,钱流进容易流出难。这两个根本问题不解决,离岸金融业务的内在前提就不存在。其实从此间媒体的报道和讨论中可以看出,允许香港经营人民币的利弊是中央有关方面一直在权衡的问题,主要是担心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造成冲击。人民币已成香港“第二货币”所谓离岸金融是指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都可称为离岸金融中心。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离岸交易中心是伦敦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其所形成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至今仍是国际信贷利率形成的重要参考。让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设想并非空穴来风,无木之本。最主要的事实是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大量人民币在银行系统外流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效力,而且为地下钱庄、洗钱和犯罪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虽然至今尚未能有权威机构对在港流通的人民币总数作出一个准确的统计,但根据粗略的计算和统计,目前被普遍引用的数字是500亿元到7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是以合法渠道流出的人民币为统计基础的,主要对象是访港的内地游客。目前国家规定,个人出境可携带人民币6000元。大致的测算方式是,从1996年到2001年,香港共接待内地游客1890万人次。如果按每个游客将其中一半的钱花在香港,则目前香港市场上存在的人民币应达570亿元。去年一年。这些数字的估算并不包括通过非正当渠道或地下方式流出的钱,特别是公司机构转出的人民币。而且虽然规定了6000元的携带上限,但实际上很多游客携带的数目远超过这一限制。另外,从内地返港的本地居民也会携带进相当数量的人民币。对未来几年在港流通人民币数量的预测使得前景看起来更加乐观。比如瑞银华宝公司的测算是,假定以后每年到港内地游客增长15%,并仍以每人消费法定携带金额的一半,即3000元,则到2005年可达到1570亿元的规模。9月初,中央宣布将居民出境携带外币的上限由原先的2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接着又宣布将可携带出境的人民币上限提升到2万元。另一方面,在CEPA协议下,香港从今年9月1日开始,允许广东四市、北京和上海居民以个人形式到港旅游,明年7月1日以后,则进一步向全广东省开放。这意味着到港内地游客可能会激增。香港旅游发展局就预测明年将有2000万内地人士访港。显然更大量的人民币正潜伏着准备涌入香港市场。事实上,人民币在香港已经成为“第二货币”。除了随处可见的找换店,很多商店、消费场所,包括一些以接待内地人士为主的低档酒店都可接受人民币。人民币在香港通过找换店、地下钱庄,以及部分中小银行也实现了变相的可自由兑换。汇丰银行湾仔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客户服务人员都会说普通话,因为前来咨询的客户大多以内地人为主。离岸中心还是结算中心“香港做人民币业务不可避免,”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部高级经理叶翔说。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经济研究及投资策略首席经济师梁兆基则表示香港做人民币业务跟中国的发展是一起的。“中国的发展没有到一个开放的地步,我们也不能做。”梁兆基并表示将来的发展要的是人民币业务,因为亚洲的龙头是中国,中国制造业融资的需求将会很多。香港银行业的竞争力在亚洲属佼佼者。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残酷洗礼后的香港银行业没有一家破产倒闭,说明其竞争力和经营水平是非常强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香港做人民币业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充足的金融人才。据悉,香港方面向中央提出希望在香港做人民币业务大致是两年前左右。2002年初,当时的中央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到香港访问时还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今年7月签署CEPA,中央方面也没有松口。CEPA中也没有提及。而今年7月1日之后,双方的谈判协商进程却明显加快。中央不仅松了口,也表示同意一旦条件具备将优先考虑让香港做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事实上,现在香港关心的焦点问题并不是这一业务将对国内人民币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而是中央将对香港开放到什么程度。至少到本刊此稿截稿时,官方透露出来的意向包括存款、汇兑、信用卡和汇款。但谈判仍在继续,最后的结果如何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中央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把口子开大,特别是放贷业务,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可能开放。但是对银行来说,“不能放贷,根本赚不到钱,”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梁兆基说。梁表示,目前讨论中的人民币业务不是很赚钱的业务,可以说银行只是扮演一个“收款机”的角色,即把在香港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收起来,交到内地,拿一个利差。如果是这样,那么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最初的一个功能可能就是将原来地下流通的钱公开化、合法化,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让在港的人民币顺利流回国内。然而,对中央来说,要解决的是寻求一个合适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国内和香港由于人民币业务开放产生的问题,香港证监会叶翔说。因为大陆和香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监管体系和市场原则。中国是个控制的市场,而香港是个完全自由市场。要对接这两个市场,又想继续控制,无疑是一道复杂的难题。境内的活动和市场可以控制,但钱到了香港就很难控制了,除非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制度来保证既可以控制在香港的活动又不太干涉香港自由市场的原则。这个平衡并不好掌握。比如人民币在目前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已经在香港实现了实际上的自由流通,在香港流通的这块就变成了可自由兑换。这就给香港监管当局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要针对人民币兑换进行单独的监管,因为金管局并不对在香港银行的货币兑换进行实时监管,那样的话,现有的监管体系完全不匹配。金管局发言人在接受《财经》致电问询时表示,由于目前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商讨仍在进行中,在正式的政策出台以前,不便发表评论。但金管局前官员、现香港大学经济和金融系访问教授黎定得(Tony Latter)则向《财经》表示,金管局没有任何挑战。因为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无法形成对冲补偿机制,银行必须考虑流动性、汇率、利率等风险因素,而且必须遵守现有的外汇法规。银行界的预期与动作香港银行业对经营人民币业务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大部分香港银行或已制定或正在研究经营人民币的战略计划。当然,最有条件、有实力做的还是那些大中型银行。他们的战略思路可能会影响这一业务的进程。而不同背景的银行对这个机会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简称工银亚洲)非常看好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公司行政总裁朱琦表示两地关系融合越紧密,对工银亚洲的机会越大。朱琦指工银亚洲的战略是内外联动,因为香港的零售业务市场已经饱和,工银亚洲没有什么太大的机会。事实上,工银亚洲在香港并不是冲着近700万香港人口,而是背靠13亿人的中国大陆。目前工银亚洲的主要个人客户是经常到大陆去的香港居民,而企业客户则以在香港经营的内地公司为主。借助国内的母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工银亚洲其实已经在开展跨两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香港居民往国内汇款,在两地按揭。工银亚洲还发行双币信用卡,每张信用卡同时拥有港币和人民币两个账户,持卡人用同一张卡到大陆可以直接在中国工商银行或中国银联的提款机上提取人民币现金或是直接消费,均以人民币结账。工银亚洲目前已发行1万多张双币信用卡。结算和中国工商银行进行。工银亚洲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几家进行人民币兑换业务的银行之一。它还帮在中国有投资的跨国公司从事无本金远期交割(NDF)交易,以防范人民币币值浮动的风险。工银亚洲对潜在的人民币业务有着自己的规划。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适应国内逐渐加强的避险意识,作一些可能的汇率、利率衍生产品。此外,工银亚洲也准备在外币币种的产品中增加人民币。工银亚洲表示,由于人民币在香港可自由流通的现实,可以帮助客户进行外币的个人投资或理财。和工银亚洲超前的、大胆的计划相比,香港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在人民币业务问题上显得保守谨慎,部分因为他们是谈判的一部分。该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及投资策略首席经济师梁兆基明确表示汇丰希望做人民币很久了,但要看中央政府最后开放的程度和条件,允许做什么业务和产品。梁兆基说,在不知道中央的政策以前,汇丰方面暂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但已经在做一些准备工作,如针对存款业务更新电脑系统。汇丰的期待更多地投诸在将来国内的放贷融资业务。梁兆基表示香港银行业的优势是他们提供贷款不仅仅是把钱贷出去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有一套配套的服务,有专业人士对项目进行审评,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建议不同的贷款方式等。在投资理财及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同样实力雄厚的汇丰在提及可行的人民币产品方面一直很谨慎。汇丰至今没有进行过人民币兑换业务。梁兆基也一再强调,虽然香港有很多人民币,但因为不是正式的流通,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及中国对资本账户实行管制的前提下,不会有资本市场的服务和产品。他更预计第一步不会是很大的一步,产品方面也不会很多。银行可以赚到的钱很少。“但我们做是因为这个业务将来有发展。”梁兆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