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学的“熔炉”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下的花环》、《英雄儿女》、《保卫延安》、《红旗谱》……建国以来,这些军旅题材文学作品伴随了几代人成长。那些扣人心弦的战斗场景、我军官兵英勇杀敌的闪光形象、军民联合抗敌的鱼水深情,早已牢牢扎根在人们心中。不论何时提起,总能激起大家的满怀豪情。
  长期以来,我国军事题材文艺作品走的是一条弘扬主旋律、表现我军将士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创作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品格为军事题材文艺作品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为振奋民众精神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有评论称,“部队艺术家始终坚守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创新,成绩突出。很难想象,没有了这支力量,中国军旅题材创作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然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军旅题材文学作品的繁荣似乎并没有在新時期得以延续。纵然读者案头每年都会摆上几部飘着墨香的军事题材新作,电视荧屏上每年也都会有一部甚至几部反映当代军人生活,展现当代军人时代风采的新作品出现,保持了广大观众对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关注度。但似乎再难有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能够像从前那样引起全民的热捧,历几十年而不衰。反倒很多军旅题材文学作品,刚一推出便遭到“吐槽”。
  这其中当然与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民众思想早已不再满足于关注某一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关,但进一步探究,则与作者的创作态度、思路有着密切关联。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军加快了新军事变革进程的步伐,部队建设与发展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崭新形势下,许多部队文艺工作者因时而动,以良好的姿态投入到文艺创作当中。但与此同时,一些军旅题材文艺作品也陷入令人颇为尴尬的境地。一些专业军旅作家脱离军旅现实生活,一些作家不愿意长时间深入部队现实生活,去跟踪表现新军事变革的实践,其创作难接地气。很少有作家愿意下苦功夫甚至是笨功夫去进行扎实的创作了。而那些坐在书斋里,凭借想象和过往经验进行的某种观念写作,写出来的作品离当下真实的生活既遥远且隔膜。当越来越多的作家都沉浸在对历史的虚妄想象和苍白表现中,挥霍自己的文学才情和空洞的想象力,作品故事情节的虚假和生活质地的稀薄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作为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旅题材的文学作品依然是读者、观众心中关注的大项。只要有好作品,不愁赢得观众。本期专题,我们走进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这座军旅文学的大“熔炉”中采访了军艺文学系主任徐贵祥及近年来在此工作学习,深入部队,用心进行军旅文学创作的年轻军旅作家,倾听这些《和平年代》、《弹道无痕》、《高地》、《狂雪》、《暗算》、《风声》、《决战南京》、《掩护》、《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不同军兵种、风格迥异的作品的创作历程,通过他们的军旅生涯、文学历程来看一看,到底怎样的军旅文学创作,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得到读者、观众的青睐,甚至击掌叫好。
其他文献
“我们院长总有新想法、新创意,我们只要跟着他一心向前冲,就总有新梦想、新变化。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工作激情是无限的,儿科事业更是无限的。”时隔一年,再次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采访,记者发现这里从外而内无不显现出“变化”,当与医务人员提起医院的种种变化时,他们如是说。  令他们如此称赞的院长正是倪鑫。这位两年前北京首批公选出的6名院长之一,主任医师、教授、公共卫生管理博士、医学硕士、项目
期刊
从书写的手迹完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曾经以为以辛辣和犀利著称的鲁迅,一定是一副露才扬己的样子,但他笔下内敛含蓄的笔迹颠覆了我原有的印象。静言思之,明白了真实的鲁迅该是沉静内敛的。如果不是身经世变,鲁迅先生应该不会“呐喊”,不会用“投枪”和“匕首”来参加战斗。他可能会沉浸在抄碑、研究汉画像和西洋版画中,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在北京鲁迅纪念馆,今天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先生的收藏——石刻拓本。  鲁迅曾热
期刊
一年多来,中央雷霆万钧的反腐行动为新的领导核心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反腐是一个历史性大难题。中国官场经过上千年沉积,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如,“千里当官为了吃穿”,“光宗耀祖”,等等。这种官场文化甚至全面抑制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什么春秋以后中国再难见到思想的辉煌,很少产生照耀人类前行的伟大思想家及其伟大思想?这与腐朽没落的官场文化不无关系。  官员的腐败与文化的腐朽形成恶性循环,互为动因,
期刊
走进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时空,海上画派成为影响最大的新生力量,而海上画派的集大成者,正是吳昌硕。他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翘楚,是“后海派”的精神领袖。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湖州市安吉县人,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清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一出生于安吉县鄣吴村。鄣吴村是一个峰峦环抱、竹木葱茏的山村,风景十分清幽。吴昌硕在美丽的山
期刊
2014年这一个春天,官员与记者的纠缠可谓冰火两重天。先有官方严惩新闻敲诈,令《中国特产报》等一批媒体和记者被吊销刊号记者证,绳之于法;后有新华社记者王文志再次举报国企巨无霸华润集团老总,让难以撼动的部级干部宋林应声落马。随后,又发生了南周女记者被福建苍南公安“验尿”,广州日报集团原老总戴玉庆法庭翻供,其妻举报市纪委书记贪腐等事件。  被称为“父母官”的官员与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某种特定情况
期刊
榜样焦裕禄这个先进典型是怎样被发现的?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因撰写新华社河南分社社史,采访了穆青、冯健、周原以及新华社河南分社当年曾参加过焦裕禄战役性报道的老记者,搜集整理了一些史料,以期与大家共飨。  推出焦裕禄事迹重大报道  1964年,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在河南省民权县召开的全省沙区造林会上发现这样一个线索:1962年冬,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严重灾害,组织上委派焦裕禄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他到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一些知名的书画家,往往也是书画鉴赏大师,更是艺术品收藏大家,因为他们的精彩发现与鉴赏,让优秀的作品得以传承。明朝的董其昌就是这样一位富有盛名的大家。  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他举进士后即步入仕途,以自己的杰出才华和独特的处
期刊
他是全世界第一个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这样的孩子,他倾其所有。  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  2014年6月16日,刘德天当选“2012—2013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上的他说:“
期刊
幼年时期,他天资聪颖,5岁就走进课堂,被老师称赞为“孺子可教”。16岁读大学,可竟然在大学本科念了5年。毕业后南下淘金,在阿里巴巴的第二个月,就做了全国销售冠军。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选择了回乡创业。自己的公司刚成立不久,就遭遇“非典”,业务惨不忍睹。他又做了“生死抉择”,劫后逢生,携手百度,短短10年间,他带领手下从3个人的“小作坊”做到如今1000多人的山东省互联网的龙头老大。  面对如此跌
期刊
从北京市市区一路向南,公交957路驶进了大兴区西红门镇北路寿宝庄村,下了车,对面就是蒲公英中学,整个行程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一个半钟头。倘若每天三个小时花在这样的路上,着实让人有些头疼。  很难想象,年逾花甲的蒲公英中学校长郑洪每天都是如此,这条路,她一走就走了近十年,风雨无阻,因为在这个地方,有期盼她身影的500多个孩子和20多位老师。  郑洪说:“我们学生的家长们多半是在建筑业或服务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