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行侠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正义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封建社会“法”的反拨和弥补,而“剑”则是中国侠客手中的标志性武器,最能代表侠客形象,是除暴安良和尚武精神的象征。古代的侠客行走于江湖,手中所持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利器大多数是剑,仿佛提到侠客,眼前浮现的兵器就是剑。那么,侠与剑究竟有着怎样难以割舍的情缘?剑代表着侠客怎样的侠义精神?侠客手中的剑又是怎样的形态?
  侠与剑的难舍情缘
  侠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到战国时,侠阶层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力量。“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中“游侠”、“私剑”并称,而“带剑者”的特征是“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后世关于“侠”的观念在此已露端倪。
  然而,此说对侠的所指语焉不详,且无具体例证。一直到《史记》的《游侠列传》,“侠”的基本特征才被较为精细地勾勒出来,并明确了“侠”所指的范围。司马迁所指的侠是“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既己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人。这是对汉代侠的总体评价。首先承认“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后指出了其言信行果,已诺必诚的诚信态度,“赴士之厄困”、“不爱其躯”的牺牲精神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谦逊品格。这既是对前代的侠所体现出来的侠义精神的总结,同时也为后世侠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叙述基调。
  侠客与剑难以割舍的情缘首先是来自人们对剑的崇拜心理。剑的出现远较游侠为早,是中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管子·地数》篇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这就是传说中剑的起源。这种“切玉如泥沙”的宝剑,据说“一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列子·汤问》),自是威力无比。《荀子·性恶》篇就录下若干宝剑名称:“恒公之葱,大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阖间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越绝书》甚至记载晋郑为宝剑“泰阿”而兴师围楚,终被杀得“流血千里”。古代冶炼技术不发达,宝剑铸成不易,故其威力很容易被神化。
  剑崇拜是中国古代兵器崇拜之一,古籍记载中多渲染剑的生命活力与神性。如《吴越春秋》卷四记有干将、莫邪为吴王铸剑,认为“神物之化,须人而成”,将剑当作一种生命的创造物。因此后世有剑化为蛟龙的描述就发端于此。
  且不论若干宝剑的神奇传说,单是作为锋利的兵器,宝剑也备受古人青睐。宝剑能斩金切玉,其本身就是“武”的象征。古代剑术源远流长,文献中多有涉及。《庄子·说剑》记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吴越春秋》述袁公、越女舞剑;《史记·刺客列传》有鲁句践闻荆柯刺秦王不遂而感叹:“惜哉其不精于刺剑之术也”。甚至可以说只要稍加留意,在先秦有关文献中随处可见“剑”的行迹,这一兵器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如果说游侠与剑的结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也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游侠对剑的选择也是出于实际运用的需要。兵器种类繁多,游侠何以对剑情有独钟呢?据陈平原先生的分析:“扛大刀或持双斧实在难以‘远行游’,且未免过于杀气腾腾。而‘负剑’则形象美观大方,也不失壮士风度”。同时,当时佩剑之风流行,出行时带把剑也是寻常而不至于太过引人注意的装束,如若携带一奇形怪状的兵器则不免招摇。设若如此,则行侠未曾到达,风声早已入彼耳矣。明末李赞就曾说:“古者男子出行不离剑佩,远行不离弓矢”。正是基于对剑的崇拜心理和实用双重因素的催动,剑自然就会受到作为一个特殊社会阶层——侠的青睐,使两者紧紧结合在一起。
  侠义精神的载体
  当然,剑能够与侠紧密联系在一起,还与剑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休戚相关。中国武术系统中有“十八般兵器”或“十八般武艺”的称誉,意指中国器械武艺形式的多样性,然而在众多的器械武艺中,从来没有任何一样兵器能像剑那样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武术器械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器物之一。
  剑作为一种应战争需要的兵器出现,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经历了从防身自卫的“器物之剑”的单一功能,逐步演变为象征政治意义的“王者之剑”、技艺合一的“武舞之剑” 、斩妖杀魔的“辟邪之剑”以及追求康寿的“社会之剑”的多元文化追求。剑最初是士兵配备的作战兵器,起到“防检非常”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剑作为卫体武器,在战场上是格杀的器械,而在君王的手中则变成了代表“王权”的特殊用品。
  根据《庄子·说剑篇》的记载,在庄子眼中,剑分两种:器层面的“有形之剑”和道层面的“无形之剑”。“有形的剑”庶人所持,其法为“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是无益于国事的具体的剑法。“无形的剑”王者所持,天子持之,以山河、社稷为剑,是国家管理之法;诸侯持之,则以士为剑,是任用人才之法。
  宝剑到了道士或高僧的手中,便成了斩妖杀魔之剑,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说,“宝剑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很有文化意味的兵器。而且宝剑很大程度上跟道教传说联系在一起。道教传说中,宝剑能辟邪。中国古代冶炼技术不高,铸一把好的宝剑很难,所以宝剑成为一种被神化了的东西。跟道教结合之后??宝剑代表一种正义,一种阳刚之气,所谓鬼,所谓魔,都不敢接近。这种能够辟邪的兵器,当然相当神圣。”正如欧阳修《宝剑》所云:“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直至今天,还有将难得的宝剑作为镇宅之宝悬挂于家中,以求辟邪保平安的习俗。
  而宝剑到了历代武术家手中,便创造出了精彩纷呈的剑术套路,并通过“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是剑舞。如先秦有“越女论剑”的传说,汉代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到了唐代更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的诗文解读等等,所有这些文献记载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剑舞画面。到了现代,剑作为一种武术器械,仍然活跃在日常生活之中,主要有两种功用,一是握在武术运动员手中“舞”出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竞技“剑花”,二是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舞”出追求长寿的健康“剑花”。   剑发展的历程,就是被人们不断赋予文化内涵的过程,剑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为了文化的代表,正义的化身。因此宝剑更不得落于奸宄佞人之手。《大戴礼·剑之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可见只有仁者、德者、有道者才配拥有真正的宝剑。
  侠客是春秋战国社会动荡时期出现的特殊阶层,他们义薄云天,除暴安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恪守“仁、义、信”的人生信念,就是社会中的仁者、德者、有道者,也是人们心目中正义的代表。从这点上讲,剑体现的文化精神与侠的文化气质是相通的,同时成为体现侠义精神的最优载体。
  剑有长短 义无轻重
  侠与剑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我们就不禁追问,侠客手中的剑究竟是什么形态呢?根据文献的记载与考察可以了解,侠使用的剑在形制上基本无异,仅有长短之别。
  如在《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侠客专诸刺吴王僚的典故。吴国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三弟季札。诸樊知道三弟季札贤,故不立太子,把王位依次传给三个弟弟,想最后把国家传到季札手里。诸樊死后,传余祭。余祭死,传夷。夷死,当传给季札。但季札坚辞不受,隐匿而去,夷之子僚便自立为吴王。王僚违背了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的祖规而顶替父位,因而本应继位的公子光心中不服,暗中伺机夺位。他厚待侠客专诸,使得专诸从自由之身变为了公子光的一名刺客,为报答公子光的礼遇之恩,他接受了刺杀吴王僚的使命。
  大丈夫言出如山,行必有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舍己忘身。因此,专诸为刺杀吴王僚,便投王僚“好嗜鱼之炙”之所好,“从太湖学炙鱼,三月,得其味,安坐待公子命之”。后公子光“具酒而请王僚”,席间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既至王僚前,专诸乃擘炙鱼,因推匕首”,周围王僚的卫士“立戟交轵倚专诸胸,胸断胰开”。在如此惨烈的情况下,专诸居然“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王僚立死”,而专诸也被左右侍卫刀戟砍死。
  专诸生活在民间,他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武艺,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博取他人性命。通过他的勇武行为,我们体会到“侠的意义,就是在关键和险要的一霎那放射的光华”。而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剑能够藏于鱼腹之中,可见其使用之剑为短剑。这与司马迁所著《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的典故相同。荆轲为刺杀秦王,就将短剑裹于地图之中,献图时“图穷匕首见”,以短剑刺秦王。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荆轲刺秦使用的剑亦为短剑。
  侠客使用短剑是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而长剑才是侠客佩戴和使用的武器。然而不管侠客手中握的是短剑还是长剑,所表现出来的只是长短之别,而它们承载的侠义精神却无轻重之分。
  (注:本文作者任职于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
  链接
  豫让行刺赵襄子
  豫让,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卿智伯家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史记·刺客列传》有关于他的记载。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而三分其地。赵襄子与智伯之间有极深的仇怨,遂拿他的头骨当作酒杯。豫让“遁逃山中”,决心为智伯复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此后,豫让改变姓名装成罪人混入宫中去修整厕所,暗挟匕首欲行刺赵襄子,不想被发现。赵襄子感叹:“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念他义气,赵襄子便将他释放了。
  豫让仍不死心,为了改变容貌,“漆身为厉,吞炭使哑”,装成市井中的乞丐,以图良机,甚至连妻子都不认识他了。有朋友劝他可以假装投靠赵襄子,赵襄子一定会重用、亲近豫让,那样不就有机会报仇了吗?“何乃残身苦形”?而豫让却说:“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他觉得如果那样做就是卑鄙的行径,将为天下所不齿。
  一次,豫让暗伏于一桥下,准备在赵襄子过桥时谋刺。不想赵襄子到了桥边,马就惊了,赵襄子说道“此必是豫让也。”豫让又被赵襄子所捕。知道自己已难逃一死,遂于临死时向赵襄子求衣:“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赵襄子念豫让大义,遂把自己的衣服给了他。随后,豫让拔剑击斩其衣三次,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便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其他文献
当我们回看几千年历史,有时会觉得在时间的尘埃中,一切都显得飘渺虚幻,并不那么真实。然而,就在这空空蒙蒙中,有一道道寒光不时闪过,那么耀眼却又那么迅疾,似乎是一个暗号,在向我们提醒着什么。  没错,这是剑的寒光,百刃之君。从剑的光芒中我们看到了“天下”,兵刃碰撞、人马嘶鸣的古战场上,君王挥剑所指处,将帅提剑奋出。  追逐着剑的光芒,我们又看到了“江湖”。苍茫飘渺天涯处,一侠仗剑泯恩仇,剑的正义凛然,
期刊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工部以庾信、鲍照的清新、俊逸来引赞太白之飘然不群。在书法上,这种俊逸之美,米芾、陆游、赵孟、董其昌等亦可当之。因为其审美上的舒适为士大夫阶层所推崇。而晚清岭南著名诗人、被称为“岭南大才子”的鲍俊(逸卿,1797年至1851年),书法亦俊逸非凡。其主盟香山文坛,书法更为道光皇帝誉为“书法冠场”。  右图所示,此件作品为鲍俊43岁所作行书四条屏,内
期刊
1960年9月15日,在中共江苏省委支持下,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等组成的江苏省国画写生工作团一行13人离开南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写生活动,先后到达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华山、成都、峨眉等地,行程23000里。他们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工矿企业,瞻仰革命纪念地,创作新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界1950年以来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    山水文章  在壮游中,画家们走一路画一路,不断地将个人的主观感
期刊
《湖庄消夏图》是我见过的潘思牧作品中画得最好的山水,无论是构图设色,还是笔墨绘功,在潘思牧的作品中都是难得的。关于潘思牧,可资介绍的事迹不多,传世作品也较为少见,这个手卷让我们比较清晰地看到了他的绘画面貌。  所谓湖庄,是一个风景优雅的去处,庄在水上,仿佛半岛,茅屋别业,绿树掩映,是幽人自适的好地方。何人自适?卷左有人凭窗览景,流水眼前,藕花点点,很惬意,很诗意,很入情景。他是谁呢?潘思牧没有说,
期刊
笔者藏有一对清末新彩衔环铺首耳四方瓶,它既为我们展示了庐山的旖旎风光,又让我们领略了其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细细观赏,不禁令人心弛神往。  此对四方瓶由清末、民国时期的瓷绘艺人谢海如所作,出品于1895年,高58.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4厘米。四方撇口,束颈,硬折肩,长方柱式腹,上宽下窄,平底足,肩部加饰一对生动活泼的衔环辅首耳,为器物增添了几分情趣。  四方瓶正面图案为秀美的庐山风光。作
期刊
春秋战国,社会进入到了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礼乐崩坏,诸侯间彼此割据,战争频繁。各个诸侯国家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彼此之间进行着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每个国家都因为拥有一批擅长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而实力大增。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虽然立国都很早,但长期僻居东南,国小势弱。直至春秋中期后段,国力才渐趋强盛,至春秋晚期达到巅峰。为开拓疆土,扩大势
期刊
白瓷流行  近年关于唐代青瓷的讨论已见不少,其实同期的白瓷亦深得中外藏家喜爱。唐代白瓷开启了崇尚精致白瓷的美学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优美白瓷是宋代陶瓷的精粹,河北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尤以生产造型隽秀、釉色牙白的白瓷著称,尽得宫廷和贵胄珍赏。另一名器青白瓷亦同时始烧于江西景德镇,青白瓷顾名思义是釉色白中泛青,色质如玉,景德镇正因创烧出青白瓷而从此声名大噪,长居白瓷生产之领导地位。青白瓷又有“饶
期刊
清末民国年间,许多书画名家都喜欢在铜面上创作书画,而后交由名刻工,最后完成铜质文房的制作。这些书画名家有吴待秋、林纾、姚茫父、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等,其中的代表人物当为陈师曾和姚茫父。茫父先生曾说:“余与师曾的画往往溢于纸绢之外”,指的就是在铜上创作书画作品,也称之为“书画铜”。新中国成立后,在铜板上创作书画的名家较少,但偶尔为之的也有唐云、谢稚柳等人。  笔者收藏有是一件刻铜作品,长2
期刊
女仆劳拉刚把放在壁柜上的瓷盘拿下来准备仔细擦拭,菲利普太太就在身后赶紧叮嘱了一句:“噢!可要小心,这些可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这样一幕小小的场景设想,或许在18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中是不足为奇的。正如法国作家路易-塞巴斯蒂安·梅西埃曾经这样记述:“中国瓷器是多么可悲的奢侈品!一只猫用它的爪子一拨,比好几百亩土地受了灾还糟。”  几百年前,刚刚走出黑暗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人,开始了对
期刊
日前,北京匡时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将在匡时本年度秋拍中公开拍卖。这批尘封100年的珍贵文物想必将成为今秋拍场的一大亮点。  这批重要档案均收藏于梁启超位于北京的故居——“南长街54号”,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等。通信方涉及民国政坛风云人物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