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包括发展动力不足、贸易结构失调以及外在压迫严重等在内的种种困难。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今国际经济背景与国内发展背景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优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常态;对外贸易;结构转型
一、经济背景
(一)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并开始进行商品、服务、技术及资本等要素的流动,也就是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的发展,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该大背景下,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逆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促进了国际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内背景:经济新常态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以及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人口优势的存在,我国年均GDP增速在2013年之前一直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处于大于10%的非常态化高速增长阶段。出于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3年至今,我国GDP增速开始逐渐放缓,并稳定在了6%-7%的状态,即被称为我国经济已步入了新常态的稳步发展时期。
二、现状及问题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GDP增速在2017年小幅度回升至6.9%;在2013-2017我国逐步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这五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均在波动中有小幅度上涨;此外,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依旧处于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贸易顺差优势状态。不难看出,在年均GDP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逐步提升,摒弃了从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多地要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更加注重科技水平的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續发展。
(一)人口红利的减退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升,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加工型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刺激作用的人口红利开始减退。何为人口红利,对我国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存在的劳动力密集且价格低廉是推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即为人口红利。因而,人口红利的减退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出口商品附加值偏低
我国出口商品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也是我国外贸环境变化的晴雨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加工型出口贸易为主,出口商品附加值偏低且生产活动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现象正在逐渐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由于闭关锁国而错过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国在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程度方面不可避免的落后于较为先进的欧美国家,且我国曾长期推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经济增速的过度看重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出口商品种类分布。总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近年来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附加值偏低的阶段。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迫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思潮的抬头,无形中提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化发展。由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制造业发展的人口和资源优势,因而尽管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但数量的优势使得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多保持着贸易顺差地位。因此,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众多具有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手段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除了传统采用的关税壁垒,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之外,随着WTO成员国的增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发达国家开始更多的采用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来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作为其限制的重点。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对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消除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是我国从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劳动力素质提升等角度来调节供需、刺激经济转型以及将传统行业过剩产能转移到产能不足行业中去的重要措施。同样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也存在着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供给端中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而高端产业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因而,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改革,首先要尽可能地去除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例如提升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能源行业企业排污标准,整改或关停某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不达标的排污行为进行排查和处罚等,以此来削减和淘汰传统行业中的过剩产能。其次,应当进一步扶植和推动我国产能不足的某些高科技行业及领域的发展,加大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税收优惠的力度,同时,对于技术上突破性进步的企业和个人应当给予一定鼓励,来推动我国社会资源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流动,从而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发展。
(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其国内生产的科技水平息息相关,想要优化贸易结构,必须把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摆在核心位置。在如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离开了制造业发展的人口和资源优势,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制造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推动提升来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从而更好地调整商品出口结构。
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而,政府应当从财税补贴角度来更多地补贴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鼓励、支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科技设备购入补贴等方式来推动我国企业及个人自主创新意识的提升,从而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更为科学的世界;另一方面,加大对我国专业技能培养领域的扶植,鼓励务工人员学习更为专业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其自身劳务的附加值。
(三)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动摇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在更为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风险和挑战。这也就要求着我国在经济水平提升和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同时积极面对国际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中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政策落实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应当给予出口企业更多的指导和帮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给予创业企业更多管理经验、技术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定期讲座以及产业园平台建设等手段来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自身也应提升对产品技术水平的重视,积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动商品品质的进步,从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获得更高附加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宜江.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2018,(02):1-3.
[2]李直.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J]. 中国国际财经,2018,(07):1-2.
[3]代玉簪,王春艳.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思路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S1):438-440.
[4]崔日明,张志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4,(02):36-46.
作者简介:
刘珂瑶,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常态;对外贸易;结构转型
一、经济背景
(一)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并开始进行商品、服务、技术及资本等要素的流动,也就是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的发展,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该大背景下,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逆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促进了国际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内背景:经济新常态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以及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人口优势的存在,我国年均GDP增速在2013年之前一直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处于大于10%的非常态化高速增长阶段。出于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3年至今,我国GDP增速开始逐渐放缓,并稳定在了6%-7%的状态,即被称为我国经济已步入了新常态的稳步发展时期。
二、现状及问题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GDP增速在2017年小幅度回升至6.9%;在2013-2017我国逐步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这五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均在波动中有小幅度上涨;此外,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依旧处于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贸易顺差优势状态。不难看出,在年均GDP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逐步提升,摒弃了从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多地要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更加注重科技水平的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續发展。
(一)人口红利的减退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升,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加工型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刺激作用的人口红利开始减退。何为人口红利,对我国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存在的劳动力密集且价格低廉是推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即为人口红利。因而,人口红利的减退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出口商品附加值偏低
我国出口商品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也是我国外贸环境变化的晴雨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加工型出口贸易为主,出口商品附加值偏低且生产活动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现象正在逐渐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由于闭关锁国而错过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国在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程度方面不可避免的落后于较为先进的欧美国家,且我国曾长期推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经济增速的过度看重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出口商品种类分布。总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近年来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附加值偏低的阶段。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迫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思潮的抬头,无形中提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化发展。由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制造业发展的人口和资源优势,因而尽管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但数量的优势使得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多保持着贸易顺差地位。因此,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众多具有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手段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除了传统采用的关税壁垒,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之外,随着WTO成员国的增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发达国家开始更多的采用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来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作为其限制的重点。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对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消除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是我国从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劳动力素质提升等角度来调节供需、刺激经济转型以及将传统行业过剩产能转移到产能不足行业中去的重要措施。同样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也存在着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供给端中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而高端产业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因而,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改革,首先要尽可能地去除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例如提升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能源行业企业排污标准,整改或关停某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不达标的排污行为进行排查和处罚等,以此来削减和淘汰传统行业中的过剩产能。其次,应当进一步扶植和推动我国产能不足的某些高科技行业及领域的发展,加大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税收优惠的力度,同时,对于技术上突破性进步的企业和个人应当给予一定鼓励,来推动我国社会资源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流动,从而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发展。
(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其国内生产的科技水平息息相关,想要优化贸易结构,必须把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摆在核心位置。在如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离开了制造业发展的人口和资源优势,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制造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推动提升来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从而更好地调整商品出口结构。
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而,政府应当从财税补贴角度来更多地补贴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鼓励、支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科技设备购入补贴等方式来推动我国企业及个人自主创新意识的提升,从而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更为科学的世界;另一方面,加大对我国专业技能培养领域的扶植,鼓励务工人员学习更为专业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其自身劳务的附加值。
(三)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动摇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在更为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风险和挑战。这也就要求着我国在经济水平提升和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同时积极面对国际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中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政策落实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应当给予出口企业更多的指导和帮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给予创业企业更多管理经验、技术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定期讲座以及产业园平台建设等手段来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自身也应提升对产品技术水平的重视,积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动商品品质的进步,从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获得更高附加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宜江.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2018,(02):1-3.
[2]李直.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J]. 中国国际财经,2018,(07):1-2.
[3]代玉簪,王春艳.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思路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S1):438-440.
[4]崔日明,张志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4,(02):36-46.
作者简介:
刘珂瑶,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