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画作的补白中看《昆明的雨》的美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坤要汪曾祺给他画一张画,要求是“要有昆明的特点”,这是一张命题画.宁坤和汪曾祺是同乡,且在西南联大时两人住上下铺.这样亲密的关系,汪曾祺随手画上一幅,宁坤也不会说什么的.但是文中说“我想了一些时候”,可见汪曾祺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rn由此,我产生了疑问:《昆明的雨》中提及的景、物、人、事有很多,为什么只画倒挂的开着金黄色花的仙人掌,还有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再三品读发现,作者画中没有画的部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人文情怀,而这是难以画出来的,因为抽象的隐秘的情感有时是很难具象化为一幅画的,非得借助于语言文字.
其他文献
“拿来主义”,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这篇文章,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拿来主义”原理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掌握学习之道,正所谓“以用规学,学以致用”.笔者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厘清论证结构的基础上,着力探究以下几个问题:rn1.“送去主义”真的不对吗?请从“学习之道”的角度加以辨析.
期刊
作文是学生综合技能的体现,作文内容是得分的关键.要想得到高分,必须在选材、立意方面下工夫,力避材料低幼、立意平庸.要抒写人性中的真善美,善于从材料中提炼出生活的哲理,展示思想的深度.要多阅读名文经典,在作文中展示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要以真情实感、美好的心灵感染人,以独具个性的特长让人耳目一新.
学习古诗词特殊的写作手法,对我们正确解读诗词内容、深入理解诗词主题、学习其写作方法都很重要.诗词中可以有写无,形成反向比衬,进一步强化表达效果;可巧妙援引典故或生活现象,借此说彼;可反向落笔,从对方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心曲;可用象征手法,以物喻人,物人合一,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情感.
从价值定位、实施路径、推进策略这三方面解读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应聚焦可育的“素养点”、构建真实的“阅读场”、设置高效的“问题链”,实现儿童生命的不断成长.
《白杨礼赞》一文以抒情见长,其抒情之法在文中有多种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直抒胸臆、对比烘托、反复咏叹上,而欲扬先抑也起到了渲染感情的辅助作用.学习此文,非以朗读为主不可,而理解这些抒情之法、写作手法,才能更好地把握朗读的重点与技巧.
唐代诗人杜牧曾说:“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这里的“意胜”实际上是指主题要有深度.文章做到主题正确不难,难的是具有一定的深度,有深度才能新人耳目,撼人心魄.“深刻”是初中作文发展等级的首要标准,是衡量学生思想、思维、思辨深度的重要标尺.
期刊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先行备课,继而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方案实施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才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期刊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萌芽、发展、高潮、余音四个阶段.借助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大体可以窥见其发展轨迹.了解此类诗歌的特点,理清发展流变,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整体把控,一线贯通.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物质丰裕前所未有,时代要求教育者筑起精神壁垒,用语文的“钙”念构建稳固的“精神坐标系”,为学生补足信仰之钙、人文之钙、情感之钙.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从“立言”到“立人”的过程,就是追求真、崇尚善、演绎美的过程,就是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人文精神的浸润下“补钙”的过程.
期刊
《沁园春·雪》是中学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是毛主席中期的代表词作.《沁园春·雪》以其精练的用字、宏大的意象、博大的胸襟征服了一代代读者,成为震古烁今的传世经典.笔者从融贯式文本解读的方法论视角切入,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环节重新对其解读,挖掘蕴含其中的核心语文要素,并关联《沁园春·长沙》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