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充分的融合生活化理念,不仅能够为学生开阔思维空间,挖掘无限潜能,还可以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初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符合初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最新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笔者凭借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
1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课堂导入环节就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而不是单纯的问题导入或直接导入。用一些生活常见的案例作为导入,能够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和兴趣。比如在学习“珍视生命”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下导入的时候,在班级播放一个旅游景点缆车坠落事故的视频,在视频中,有哭声漫天的画面,还配有强大的画外音。这样的视频给每一个学生都带来了震撼,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的时候,教师开始导入新的课程:孩子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这么做来避免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呢?借助这个视频,以及电视台的主持人的解说词,课堂上的气氛就比较凝重,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紧紧抓住,打来了学生们的情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珍重自己的生命,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教学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仅是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也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有力保障。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摆脱了原有的课本脱离实际的问题,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安置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下,不仅在学习的时候让学生感觉到熟悉,而且在学习之后还可以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的学习模式才是有价值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自我保护”这节课的时候,首先先播放一段地震演习的视频,然后全校师生进行演习训练。整个的演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紧急避震,第一个铃声响起时,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躲避,并按照学习的姿势保护好自己。另一个是紧急疏散,第二个铃声响起时,教师要组织好班级的学生们按照册立的顺序进行安全有序快速的撤离,然后到操场上进行集合,并保护头部蹲在地上。经过这样真实的模拟演练,可以有效的增加师生的防震知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换化成实际操作能力,演习的过程还会增加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的情感。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可以改变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积极性,思维得到延伸和拓展。
3以教材为本的探究
首先,教师需巧用教材中的栏目,以教材为本,强化探究过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栏目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每节课的开始都有“运用你的经验”环节,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教材中提到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以此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维护宪法权威有关内容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情境,并提出与本课有关的问题,如给学生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提问:同学们,《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它的曲调激扬、动人心魄,那么它的乐谱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我们要根据乐谱才能唱准国歌。教师顺势提出下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也是需要“乐谱”的,这就是国家的章程,而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章程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呢?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便可自然过渡到对宪法的探究中来。
除此以外,像教材中的“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教师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整合,并不一定完全拘泥于教材,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引导学生形成观点、加深体验,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进步。
4以生活为源的延伸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现实生活十分有用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实践。生活中的案例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学源源不断的教材资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本的学习联系起来,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例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多的展示自我,分享自己的案例。比如在学习“假的意味”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的问题导入:同学们有谁是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在周末,你们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新课的学习。在讲解家庭的内涵的时候,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组成模式,分析每个家庭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家庭生活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顺利的完成了。而且用自己的案例进行学习,也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思考。
5结束语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学的目标应当回到学生本身,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认可学生作为鲜活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独立特征,而非课堂与教师的附庸。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认识和探索知识的实用性,关注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核心目标,而不能将目标仅指向知识的获得。
参考文献
[1]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3]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符合初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最新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笔者凭借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
1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课堂导入环节就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而不是单纯的问题导入或直接导入。用一些生活常见的案例作为导入,能够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和兴趣。比如在学习“珍视生命”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下导入的时候,在班级播放一个旅游景点缆车坠落事故的视频,在视频中,有哭声漫天的画面,还配有强大的画外音。这样的视频给每一个学生都带来了震撼,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的时候,教师开始导入新的课程:孩子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这么做来避免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呢?借助这个视频,以及电视台的主持人的解说词,课堂上的气氛就比较凝重,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紧紧抓住,打来了学生们的情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珍重自己的生命,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教学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仅是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也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有力保障。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摆脱了原有的课本脱离实际的问题,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安置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下,不仅在学习的时候让学生感觉到熟悉,而且在学习之后还可以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的学习模式才是有价值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自我保护”这节课的时候,首先先播放一段地震演习的视频,然后全校师生进行演习训练。整个的演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紧急避震,第一个铃声响起时,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躲避,并按照学习的姿势保护好自己。另一个是紧急疏散,第二个铃声响起时,教师要组织好班级的学生们按照册立的顺序进行安全有序快速的撤离,然后到操场上进行集合,并保护头部蹲在地上。经过这样真实的模拟演练,可以有效的增加师生的防震知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换化成实际操作能力,演习的过程还会增加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的情感。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可以改变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积极性,思维得到延伸和拓展。
3以教材为本的探究
首先,教师需巧用教材中的栏目,以教材为本,强化探究过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栏目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每节课的开始都有“运用你的经验”环节,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教材中提到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以此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维护宪法权威有关内容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情境,并提出与本课有关的问题,如给学生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提问:同学们,《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它的曲调激扬、动人心魄,那么它的乐谱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我们要根据乐谱才能唱准国歌。教师顺势提出下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也是需要“乐谱”的,这就是国家的章程,而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章程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呢?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便可自然过渡到对宪法的探究中来。
除此以外,像教材中的“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教师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整合,并不一定完全拘泥于教材,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引导学生形成观点、加深体验,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进步。
4以生活为源的延伸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现实生活十分有用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实践。生活中的案例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学源源不断的教材资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本的学习联系起来,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例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多的展示自我,分享自己的案例。比如在学习“假的意味”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的问题导入:同学们有谁是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在周末,你们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新课的学习。在讲解家庭的内涵的时候,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组成模式,分析每个家庭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家庭生活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顺利的完成了。而且用自己的案例进行学习,也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思考。
5结束语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学的目标应当回到学生本身,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认可学生作为鲜活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独立特征,而非课堂与教师的附庸。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认识和探索知识的实用性,关注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核心目标,而不能将目标仅指向知识的获得。
参考文献
[1]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3]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