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根内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根内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优良菌株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根段直接培养法从毛棉杜鹃的根内分离得到14个菌株,采用rDNAITSPCR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根内真菌丰富,所获的14个菌株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除瓶头霉属(Phialocephala)和软盘菌属(Mollisa)外,其余菌株分别与Bionectria ochroleuca、Gloeotinia temulenta、Aspergillus sydowii、Paecilomyces javanicus和Fusarium oxysporum同源或近缘,均首次在杜鹃花科植物根内发现。[结论]该研究为毛棉杜鹃菌根化育苗技术的优良菌株筛选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毛棉杜鹃;根内真菌;菌落形态; rDNA ITS序列
  中图分类号S718.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009-04
  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为杜鹃花科杜鹃属马银花亚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朵艳丽,花色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有较大面积的毛棉杜鹃天然林,盛花期整体景色壮丽,是该景区的特色景点。开展毛棉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杜鹃花科植物为典型的菌根依赖型植物,能与真菌形成具有圈状结构的菌根共生体,即杜鹃花菌根(Ericoid mycorrhiza)。不同种类的杜鹃花属植物或不同生态环境的同种杜鹃花植物,其根内真菌的种类和组成具有较大差异性。笔者采用根段培养法,对深圳梧桐山野生毛棉杜鹃根内真菌进行分离与培养,并运用rDNAITS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探讨毛棉杜鹃菌根真菌多样性,以期为毛棉杜鹃菌根化育苗技术的优良菌株筛选研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梧桐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113°17′~114°18′E,22°23′~22°43′N。2014年3月下旬于梧桐山自然风景区采集一批毛棉杜鹃野生幼苗作根内真菌的分离研究。
  1.2方法
  1.2.1根内真菌的分离及培养。根内真菌分离培养基使用改良的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菌株培养基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选取毛棉杜鹃健壮纤细的根系,在清水中洗净泥土和杂质,沥干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下先在75%乙醇中浸泡15 s,无菌水漂洗3~5次;再在0.1%升汞中浸泡1~2 s,无菌水漂洗3~5次。把根系剪成长约0.5 cm的小段,用无菌滤纸吸干水滴,每个平板5条根段,置于分离培养基中培养,共50个根段。用接种棒蘸取少量最后一遍漂洗根系的无菌水,均匀涂抹于平板,作为对照排除杂菌。把培养根段和对照的平板置于25 ℃培养箱中黑暗培养14~28 d。
  待菌落从根段中长出,用接种针挑取菌丝至PD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观察菌落形态的一致性和均匀性。若菌落形态有差异,进行二次分离,如此反复直至纯化。把纯化后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进行描述记录和分类整理,包括菌落直径、颜色、质地、是否有液体分泌物、边缘、菌落外形等。
  1.2.2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菌株DNA提取参考庄彩云等方法。PCR扩增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F:5′CTTGGTCATTTAGAGGAAGTAA3′,ITS4B:5′TCCTCCGCTTATTGATATGC3′。PCR扩增体系(25 μl):2×MightyAmp Buffer Ver.2(Mg2+,dNTP plus)(TaKaRa)12.5 μl;引物各0.8 μl;DNA模板20 ng;MightyAmp DNA Polymerase(1.25 U/μl)(TaKaRa)0.5 μl;ddH2O定容至25 μl。PCR反应循环参数:98 ℃预变性3 min;98 ℃变性30 s,50 ℃退火30 s,68 ℃延伸1 min,38个循环;68 ℃延伸7 min。
  ITS区段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测序:12 g/L PCR产物的Agarose在80 V电压下电泳40 min,BIORAD凝胶成像系统检测,若条带清晰则样品可用于测序。
  PCR扩增产物测序由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完成。把得到的序列提交至GeneBank数据库进行Blast相似性比对,下载相似度较高的序列,经过ClustalX软件比对并校正后,采用MEGA6软件的NeighborJoining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
  2结果与分析
  2.1菌落形态
  从野生毛棉杜鹃幼苗根内分离纯化14个菌株,按照菌落的形态特征分为6类(表1)。接种于PDF培养基上,置于25 ℃培养箱中暗培养21 d后,生长最快的菌株菌落直径可达8.0 cm,生长最慢的仅有0.8 cm;菌落颜色以灰色或深灰色为主,还有白色和黄色;质地多为绒毡状,还有薄蜡质和银耳状;均没有液体分泌物;少数菌落中间隆起。
  43卷29期刘 亚等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根内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2菌株ITS序列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把测得的序列提交至GeneBank数据库进行Blast相似性比对(表2)。下载相似度最高及较高的序列,以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Schizophyllum commune(GeneBank登录号EF155505)为外群,构建NJ系统发育树(图1),14个菌株聚为11类。其中,菌株2、3、7、8与Mollisia聚在一起获得99%的支持率,序列相似度均达到99%;菌株7、8与Mollisia cinerea的序列相似度均达到93%。菌株13和10与Phialocephala 具有99%的序列相似度,菌株13与P. fortinii菌株(GeneBank登录号AB671499)的相似度为99%。菌株1和菌株4分别与GeneBank登录号EU076958 菌株 (Uncultured Helotiales sp.) 和KF498574.1菌株 (Sordariomycetes sp.) 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表2)。   此外,菌株6、9、11、12和14分别与Bionectria ochroleuca、Gloeotinia temulenta、Paecilomyces javanicus、Fusarium oxysporum、Aspergillus sydowii等菌株聚在一起,序列相似度在99%以上,表明它们与对应菌株同源或为同一菌种。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从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野生幼苗根段中分离得到14个内生真菌的菌株。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分为6类,菌落颜色以灰色或深灰色为主;基于rDNAITS序列分析和NJ系统发育树,14个菌株聚为11类,均隶属于子囊菌门,其中柔膜菌目菌株的数量(菌株2、3、7、8、13、10、4、9)最丰富,占菌株总数的57.1%。
  3.2讨论
  3.2.1菌株数量和菌株类型数量。
  张春英从浙江、湖南等4个样地采集了24株云锦杜鹃(每个样地分别采集6株,取200个根段),从800个根段中共分离培养得到280个菌株。应用菌落形态、菌丝体显微特征和rDNAITS片段的RFLP图谱分析,确定了14个RFLP类型和3个未能鉴定的类型。在14个RFLP类型中,有7个类型与现有的杜鹃花类菌根菌亲缘关系密切,分别为Oidiodendron maius、Cryptosporiopsis ericae和5种尖苞树科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同源或近缘种;2个类型为黑色有隔内生真菌,即Phialocephala类。杨兵采用与张春英的研究方法,从上海、杭州、宁波3个地区18株毛鹃的600个根段内,分离培养得到366个菌株,确定了19个RFLP类型,其中9个类型为尖苞树科尖苞树属植物的内生真菌,另有8个未知的子囊菌和2个其他未知类型。刘振华从吉林、重庆、云南3个样地的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小杜鹃(Rhododendron)、越橘(Vaccinium)等9种共24株杜鹃中,分离培养得到500个菌株,利用菌落形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出3种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Meliniomyces variabilis、Cryptosporiopsis ericae,1种黑色有隔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和2种尖苞树科植物内生真菌或其近缘种。
  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自然群落中极少见到野生幼苗,采集的样本较少,但在50个根段内分离得到14个菌株,经过ITS序列分析被归为11类不同菌种的同源或近缘种。虽然采样植株较少,菌株数量不多,但菌株类型较丰富,反映了梧桐山毛棉杜鹃根内真菌也具有较高的菌种多样性。
  3.2.2菌落形态分类和ITS分子分类结果的比较。
  传统的真菌鉴定方法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及菌体的光学显微结构,但真菌形态结构复杂,而且不少菌种的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培养基上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大多数菌根真菌在培养过程中不产生孢子,更增加了菌种鉴定的困难。随着GeneBank数据库的建立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应用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真核生物的系统发育、分类鉴定和多样性研究已成为一种有效且快速的方法。
  其他学者对杜鹃花类菌根菌的研究也表明不同菌落形态的菌株的rDNA序列具有同源性。在该研究所获得的14个菌株中,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分别划分为6类和11类,所获结果稍有差异。其中,同属菌落形态C类的菌株1、10、13,在NJ系统发育树上并未聚在一起,菌株1与菌株10和13的分支距离很远。分别同属菌落形态D类的菌株(菌株6、14)和菌落形态F类的菌株(菌株9、11、12),也在NJ系统发育树上分离。然而,有些菌落形态类似的菌株,如菌株2、3、7、8,在rDNA序列上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它们是同一种或近缘种。由此可见,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更可信。
  3.2.3菌株鉴定。
  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并回接确认为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都属于子囊菌类。该研究对毛棉杜鹃进行菌根分离得到的14个菌株均属于子囊菌门,分别属于柔膜菌目、肉座菌目、散囊菌目。其中菌株2、3、7、8与皮盘菌科软盘菌属Mollisia同源;菌株7和8与M. cinerea的序列相似度达93%,反映了它们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杨秀丽[11]和刘凤红等[12]分别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杜香(杜鹃花科杜香属)和长白山地区的笃斯越橘根内也分离得到同属Mollisia minutella的同源菌株;刘仁阳等在梵净山雷山杜鹃的根内也分离得到M. cinerea的同源菌株,反映了Mollisia属菌种可与杜鹃花科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
  该研究还分离获得了2个与Phialocephala具有较高同源性的菌株,其中1个与P. fortinii具有99%的序列相似度(菌株13)。Phialocephala属的真菌通常被归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13]。近年有关Phialocephala属的真菌在杜鹃花科植物根内出现的研究已有报道,如杨秀丽[11]、刘凤红等[12]和刘振华[9]分别报道了Phialocephala属同源或近缘真菌为大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杜鹃花科植物菌根菌的优势种。
  该研究未分离到Hymenoscyphus eircae、Oidiodendron sp.、Cryptosporiopsis ericae、Meliniomyces variabilis等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菌种。值得关注的是分离获得的Bionectria ochroleuca、Gloeotinia temulenta、Aspergillus sydowii(聚多曲霉)、Paecilomyces javanicus(爪哇拟青霉菌)和Fusarium oxysporum(尖孢镰刀菌)的同源或近缘种,均是首次在杜鹃花科植物根内出现。其中,Bionectria ochroleuca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14-15];Gloeotinia temulenta和Fusarium oxysporum通常为植物致病性真菌[16-18];Paecilomyces javanicus为昆虫天敌真菌[19]。该研究回接了2个曲霉菌株到毛棉杜鹃幼苗上,未见有致病性且具有促生作用(另文报道),它们与毛棉杜鹃的生态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村镇型旅游发展中,旅游者在当地村民家中留宿,村镇的个性化接待和朴素环境让人们赞不绝口,但由于其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现在存在设计不得当,经营模式不健全等弊端。研究以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旅游型住居模式的设计与经营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旅游型住居模式;整体风貌;功能空间;生态节能;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
期刊
摘要 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了鸠江区对于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调查与思考,包括坚持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用规划工业园区的方法和用推进工业载体的措施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推进;都市型农业;鸠江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3-317-02  从2011年8月以来,鸠江区经过了
期刊
[目的]研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变化情况,根据污染现状提出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2005~2009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断面中,除张家庄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污染极为严重。通过推进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沿岸产业
期刊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境内羊肚菌分布状况和生态习性,采取实地调查、观察、取样的方法,初步了解到安徽境内有小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腿羊肚菌3个羊肚菌品种。它们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北。  关键词羊肚菌;氨基酸;生境;生态;人工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112-03  基金项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安徽省珍稀野生羊肚菌驯化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期刊
摘要[目的] 检测含酚工业水的污染程度。[方法]应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未处理的含酚工业水水样及处理后的工业水水样进行了检测,计算微核率及污染指数。[结果] 用未处理的含酚工业水水样培养72 h的蚕豆微核率为7.8‰;用处理后的工业水水样培养72 h的蚕豆微核率为2.0‰;用自来水水样培养72 h的蚕豆微核率为0.2‰。 [结论] 未处理的含酚工业水为重度污染,处理后的工业水污染指数显著降低。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通过对广西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生茶树资源的分布、面积、数量、品种、树龄等情况,开展对野生茶树资源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等工作,将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改良、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广西;野生茶;资源  中图分类号S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001-03  基金项目广西野生茶资源调查收集项目;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20130110-1-1-2)。
期刊
摘要 蜂花粉素有“微型营养库”的称号,具有抗氧化、护肝、抑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在此对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已分离或检测到的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今后其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黄酮类;提取工艺;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 S6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3-165-03  Research Progress
期刊
摘要 水库移民的迁移会引起移民居住地的变迁、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生产关系与产业结构的瓦解和重组。该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南阳市A区和B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调查结果,分析了水库移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源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机构不健全。据此提出水库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架构,加强水库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建立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青刺果油不同提取方法的差异。 [方法]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CFE)、超声法和压榨法提取青刺果油,从得油率、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3种方法所得油脂的成分与含量。 [结果] SCFE法、超声法和压榨法的得油率分别为31.9%、32.5%、28.2%;所得油脂中主要脂肪酸成分相同,均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饱和脂肪酸、单
期刊
摘要通过对腾冲云峰山35 km2范围内的全部种子植物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考察,对云峰山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峰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该地区有种子植物92科247属431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7种,被子植物88科242属424种。分布类型多样,形成以热带亚热带成份为主的植物区系。  关键词腾冲;云峰山;种子植物;植物区系  中图分类号S718.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