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这一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快速阶段,在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作为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的起点,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体育课程成为了每一位老师的关注重点,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体育这门学科,所以他们在体育课上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影响到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兴趣,对于高校体育训练的效率很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2-0125-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民体育”的热潮下,体育运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国家对体育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作为“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何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正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仍然有一些学生在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浓烈,不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根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如果他们对于体育运动充满了兴趣,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上体育课,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心理特征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还未步入社会,而且是刚从家庭生活中走到学校生活中,所以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相对来说还未成熟,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们是特别活泼好动的,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时候,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所以老师要根据此年龄段孩子们心理特点,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时,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体验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2)生理特征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这一特殊生理阶段,学生们每一天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不管是骨骼还是神经系统,每一天也都处于完善阶段,正因为这样的特点,老师们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应该针对学生们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生理的快速增长。
2.影响学生体育课程运动兴趣的原因
(1)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中,有许多的小学体育老师深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阶段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计划,在平时教学方式上相对单一,很少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体育课程很难提起兴趣,所以不愿意跟着体育老师的节奏,体育老师通过死板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然后让学生不断参与到重复的训练中.最终会使学生们对体育学习不断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体育课的情绪。
(2)课程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不匹配
小学生所处的这一特殊阶段,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发展阶段,因此身体素质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在体育课堂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如:四肢不协调和做动作很费力等。这也是在体育课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尤其当他们遇到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技能,他们由于受自身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很难去完成这个动作技能,久而久之让一些学生会逐步失去自信心。这样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更好开展。
(3)在教学师资方面,教师队伍匮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导演”,但是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匮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随着各式运动项目的不断开展,有的学校虽开设有篮球、足球和武术等一系列课程,但是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全能型”的教师,有一些老师对于某一体育专业知识可能缺乏一定的了解,这也导致学生对这体育课程的认知不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运动兴趣。
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1)教学内容设计要丰富多样
依据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特点去设计好每一节课,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的教学内容不能过于单一,同时每个体育课程项目的休息和锻炼要做到合理安排。即使几节课的教学内容相识,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篮球课程的双手胸前传球授课中,可以采取多种变化的形式,如无球模仿练习、两人面对面无球模仿练习、原地两人传球练习和行进间两人传接球练习等,只有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2)教师言行举止要一致
俗话说:“为人师表”,这也说明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语言和手势等多种教学手段,不能盲目批评学生的好与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应该多去鼓励和引导他们,当遇到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时,不可不予理睬,应给予特别照顾,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身的教学魅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学校体育课程,这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3)多利用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这一特殊教学阶段,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未成熟,所以他们大都会出现贪玩、好奇心强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关键因素,可以采取一些游戏竞赛的方式去调动他们积极性,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还能营造有趣、生动、欢快的教学氛围。将体育课程内容转化为游戏竞赛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不同体育课程的项目特点,这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多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课程参与感和运动兴趣,使他们真正的爱上体育这门课程。例如,在篮球项目运球这门课程中,可以针对性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运球接力比赛,不可以把打的好的都放在一组,这样其他组就会丧失了参与感,不利于他们运动兴趣的培养,分好组后,可以看哪一组学生运球快、失误少和运球动作标准等,可以按这些评判标准分别给予学生们一定的表扬。虽然这只是一个运球接力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在参与的同时不仅可以忘记疲劳还能提高自己的团队荣誉感,这样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去,从“要我上课”到“我想上课”“我爱上课”。
(4)语言诱导法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阶段,他们深受身心和年龄方面的限制,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认知不够,哪怕就是简单的运动项目,他们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它,即使花费一定时间去了解那也基本是处于模糊状态。因此,老师应结合体育魅力与好处,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也可以通过举例优秀体育人才事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比如,在上篮球课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们例如姚明等一些篮球明星的名字,当有人能正确回答的时候,可以反问他们想不想长大后像姚明一样打篮球,这样可以正确引导他们进行篮球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对体育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他们通过父母介绍或者看电视都能或多或少对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语言诱导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其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5)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处于这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有模式进行教学,当学生犯了一些错误之后,直接对其进行批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教师甚至体育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不愿意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愿意打心里愿意服从体育教师安排.进而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洋,蒋金武.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运动精品,2018(12):6-7
[2]周柏玉.制约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131-132
[3]朱军.体育教学中安全自护的教育管理[J].学周刊,2017,(32):159-160
[4]戴雅芳.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5(33):112-113
[5]鲍期峰.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研究[J].运动,2016(16):105-106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2-0125-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民体育”的热潮下,体育运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国家对体育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作为“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何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正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仍然有一些学生在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浓烈,不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根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如果他们对于体育运动充满了兴趣,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上体育课,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心理特征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还未步入社会,而且是刚从家庭生活中走到学校生活中,所以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相对来说还未成熟,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们是特别活泼好动的,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时候,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所以老师要根据此年龄段孩子们心理特点,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时,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体验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2)生理特征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这一特殊生理阶段,学生们每一天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不管是骨骼还是神经系统,每一天也都处于完善阶段,正因为这样的特点,老师们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应该针对学生们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生理的快速增长。
2.影响学生体育课程运动兴趣的原因
(1)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中,有许多的小学体育老师深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阶段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计划,在平时教学方式上相对单一,很少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体育课程很难提起兴趣,所以不愿意跟着体育老师的节奏,体育老师通过死板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然后让学生不断参与到重复的训练中.最终会使学生们对体育学习不断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体育课的情绪。
(2)课程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不匹配
小学生所处的这一特殊阶段,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发展阶段,因此身体素质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在体育课堂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如:四肢不协调和做动作很费力等。这也是在体育课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尤其当他们遇到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技能,他们由于受自身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很难去完成这个动作技能,久而久之让一些学生会逐步失去自信心。这样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更好开展。
(3)在教学师资方面,教师队伍匮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导演”,但是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匮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随着各式运动项目的不断开展,有的学校虽开设有篮球、足球和武术等一系列课程,但是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全能型”的教师,有一些老师对于某一体育专业知识可能缺乏一定的了解,这也导致学生对这体育课程的认知不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运动兴趣。
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1)教学内容设计要丰富多样
依据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特点去设计好每一节课,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的教学内容不能过于单一,同时每个体育课程项目的休息和锻炼要做到合理安排。即使几节课的教学内容相识,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篮球课程的双手胸前传球授课中,可以采取多种变化的形式,如无球模仿练习、两人面对面无球模仿练习、原地两人传球练习和行进间两人传接球练习等,只有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2)教师言行举止要一致
俗话说:“为人师表”,这也说明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语言和手势等多种教学手段,不能盲目批评学生的好与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应该多去鼓励和引导他们,当遇到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时,不可不予理睬,应给予特别照顾,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身的教学魅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学校体育课程,这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3)多利用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这一特殊教学阶段,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未成熟,所以他们大都会出现贪玩、好奇心强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关键因素,可以采取一些游戏竞赛的方式去调动他们积极性,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还能营造有趣、生动、欢快的教学氛围。将体育课程内容转化为游戏竞赛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不同体育课程的项目特点,这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多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课程参与感和运动兴趣,使他们真正的爱上体育这门课程。例如,在篮球项目运球这门课程中,可以针对性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运球接力比赛,不可以把打的好的都放在一组,这样其他组就会丧失了参与感,不利于他们运动兴趣的培养,分好组后,可以看哪一组学生运球快、失误少和运球动作标准等,可以按这些评判标准分别给予学生们一定的表扬。虽然这只是一个运球接力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在参与的同时不仅可以忘记疲劳还能提高自己的团队荣誉感,这样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去,从“要我上课”到“我想上课”“我爱上课”。
(4)语言诱导法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阶段,他们深受身心和年龄方面的限制,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认知不够,哪怕就是简单的运动项目,他们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它,即使花费一定时间去了解那也基本是处于模糊状态。因此,老师应结合体育魅力与好处,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也可以通过举例优秀体育人才事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比如,在上篮球课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们例如姚明等一些篮球明星的名字,当有人能正确回答的时候,可以反问他们想不想长大后像姚明一样打篮球,这样可以正确引导他们进行篮球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对体育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他们通过父母介绍或者看电视都能或多或少对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语言诱导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其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5)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处于这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有模式进行教学,当学生犯了一些错误之后,直接对其进行批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教师甚至体育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不愿意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愿意打心里愿意服从体育教师安排.进而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洋,蒋金武.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运动精品,2018(12):6-7
[2]周柏玉.制约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131-132
[3]朱军.体育教学中安全自护的教育管理[J].学周刊,2017,(32):159-160
[4]戴雅芳.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5(33):112-113
[5]鲍期峰.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研究[J].运动,2016(1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