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层面,合理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本研究将从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两种倾向为出发点,来研究体育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以期为推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主导 主体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一、前言
现代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强身健体,培养知识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且还将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现代体育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身心健康,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一代。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提倡师道尊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按照教师的意愿完成任务,缺少了交流和沟通,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课改中,在发扬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在师生关系、师生角色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倾向
(一)强调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服从者;这种观念可以说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种“三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淡化了学生实践能力,这种师生关系趋于交往的“单向度”,难以达成交往过程中的互识与共识,往往使学生体育学习感到单调、乏味,负担重,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二)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倾向
体育教学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通过有机体自身的运动掌握技能,经过不断的、适度的刺激,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但是忽略了教师指导,只强调需要、兴趣,放任自流,就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产生了“放羊”的倾向,是典型的学生中心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育超市”现象的出现,
三、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身心。学生在体育教学这种公开环境中学习知识,通过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能,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运动能力、道德行为等在此具有易显性,教师据此可了解体育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和需要,教法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生的意志表现、道德情操、运动能力、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主体性,学生是客体。
(二)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主客体关系
学生不仅要学习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认识自我与他人,还要受教师品行的影响。课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优先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如老师良好的仪表谈吐、优美的动作示范、敬业精神、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极易感染学生,为学生所模仿,这里学生是主体,教师成了客体。体育教学过程中诸多层次的主客体关系,师生均以教学中的相关内容为客体,同时师生互为主客体,各自均以身体为客体,因此,体育教学呈现一种复杂的主客体关系。
四、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两个“作用”的辨证关系
(一)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体育教师主体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健体,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辩证地对待,教学虽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决不能削弱,更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如何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质上是对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理性认识,这两种导向是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在教学中既不能贬低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教学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都是外显性很强的师生互动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知识的教学,主要以“内隐”的思想推理为依托,以具体的动作为载体。体育教学的关键是有度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并且与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不相矛盾,建立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变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五、结语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矛盾→统一→再矛盾→再统一”依次循环递进。同时,这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这是实现体育教学完善化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师也只有把握好了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走出教学中的各种误区,从而把体育教学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成,李睿珂.贯彻《纲要》和《新课标》以来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现状分析——以江苏省调研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07.28(1):85-88.
[2] 吴宏健.新一轮体育课改带来的困惑和误区[J].体育学刊.2005.12(6):112-114.
[3] 赵军飞.体育教学改革应防止极端化[J].体育教学.2004.3.
[4] 祖晶,姚玉龙,吴本连.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99-101.
[5] 李瑜.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4.11(6):90-93.
[6] 亓秀芝.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0.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主导 主体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一、前言
现代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强身健体,培养知识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且还将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现代体育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身心健康,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一代。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提倡师道尊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按照教师的意愿完成任务,缺少了交流和沟通,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课改中,在发扬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在师生关系、师生角色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倾向
(一)强调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服从者;这种观念可以说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种“三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淡化了学生实践能力,这种师生关系趋于交往的“单向度”,难以达成交往过程中的互识与共识,往往使学生体育学习感到单调、乏味,负担重,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二)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倾向
体育教学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通过有机体自身的运动掌握技能,经过不断的、适度的刺激,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但是忽略了教师指导,只强调需要、兴趣,放任自流,就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产生了“放羊”的倾向,是典型的学生中心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育超市”现象的出现,
三、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身心。学生在体育教学这种公开环境中学习知识,通过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能,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运动能力、道德行为等在此具有易显性,教师据此可了解体育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和需要,教法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生的意志表现、道德情操、运动能力、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主体性,学生是客体。
(二)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主客体关系
学生不仅要学习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认识自我与他人,还要受教师品行的影响。课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优先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如老师良好的仪表谈吐、优美的动作示范、敬业精神、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极易感染学生,为学生所模仿,这里学生是主体,教师成了客体。体育教学过程中诸多层次的主客体关系,师生均以教学中的相关内容为客体,同时师生互为主客体,各自均以身体为客体,因此,体育教学呈现一种复杂的主客体关系。
四、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两个“作用”的辨证关系
(一)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体育教师主体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健体,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辩证地对待,教学虽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决不能削弱,更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如何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质上是对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理性认识,这两种导向是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在教学中既不能贬低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教学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都是外显性很强的师生互动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知识的教学,主要以“内隐”的思想推理为依托,以具体的动作为载体。体育教学的关键是有度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并且与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不相矛盾,建立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变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五、结语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矛盾→统一→再矛盾→再统一”依次循环递进。同时,这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这是实现体育教学完善化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师也只有把握好了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走出教学中的各种误区,从而把体育教学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成,李睿珂.贯彻《纲要》和《新课标》以来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现状分析——以江苏省调研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07.28(1):85-88.
[2] 吴宏健.新一轮体育课改带来的困惑和误区[J].体育学刊.2005.12(6):112-114.
[3] 赵军飞.体育教学改革应防止极端化[J].体育教学.2004.3.
[4] 祖晶,姚玉龙,吴本连.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99-101.
[5] 李瑜.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4.11(6):90-93.
[6] 亓秀芝.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