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因精心设计而精彩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抛物线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悟和享受数学思考的乐趣.
  [关键词] 抛物线;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问题提出
  抛物线作为重要的圆锥曲线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实用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和教师对抛物线的概念的处理相当简洁,学生未能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焦点和准线,学生不知这两个量从何而来;另外学生对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知之甚少,不能产生足够的学习动机.
  如何突破以上问题?本节课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通过设计“问题串”,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动手实验、分析讨论、抽象概念、推出方程、探索規律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探究抛物线的定义、四种标准方程及简单应用.
  抛物线作为教材中学习的最后一种圆锥曲线,本节课具有“统前”功能:把前面各种思想和方法统一起来,在抛物线定义的生成及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中,深刻体会运用类比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同时,本节课又具有“启后”的意义:通过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学习,为用代数方法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做好准备.
  2.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已经总结了一些研究圆锥曲线的方法和经验,真正体会到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科学之处,这为学习抛物线奠定了基础. “数形结合”思想一直贯穿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当中,正在学习的圆锥曲线更是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精彩再现和升华,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新教材对学生认知培养螺旋上升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抛物线概念的形成、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标准方程与图形的对应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抛物线定义的生成、坐标系的建立以及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本节课坚持在“做”上下功夫,为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体验启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 类比圆和中垂线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曲线——抛物线. 通过设计“问题串”,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动手实验、分析讨论、抽象概念、推出方程、探索规律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4. 教学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及其图形、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2)①类比圆和中垂线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曲线——抛物线;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教师的几何画板演示,来探索新的曲线的几何特征,生成抛物线的定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②通过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进一步巩固用“数”表示“形”的解析几何的思想.
  (3)①通过本节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理性之精神——真!②通过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应用之真谛——善!③通过抛物线几何形状、标准方程的形式感受数学形式之和谐——美!
  ■教学过程
  1. 类比引入
  教师提问1: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教师提问2: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
  教师提问3:平面内,到一条定直线与该直线外一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你知道是什么吗?
  (注:学生回忆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时,容易因定义掌握不扎实,误认为是椭圆,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
  学生探究1:回忆圆的定义.
  学生探究2:回忆中垂线的定义.
  学生探究3:类比圆和中垂线的定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新的曲线是什么.
  设计意图:①从学生熟悉的定义出发,类比引入,层层递进.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中垂线,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把其中一个点变成一条直线,去探索新的曲线是什么. ②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本节课的学习与探究紧密联系,是继续学习的认知起点和知识附着点;通过对圆与中垂线定义的类比,发现新的曲线是抛物线.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数学内部提出新问题,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日臻完善,而不是支离破碎.③中垂线定义的复习,为抛物线的画法打下基础.
  2. 亲身体验——感受新知
  教师提问4:在平面内给定一条直线l和直线外一点F,试作出到它们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学生探究4:学生在学案上尝试根据题意找出满足条件的点,再用描点法作出它的轨迹.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抽取学生展示作图方案,并指导学生不断完善作图方法.
  学生探究5:探究出好的方法,确定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准确位置.
  注:学生很容易找出已知点F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中点M■是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但容易将H■F,H■F,…的中点M■,M■,…认为也是这样的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点M■,M■,…是不是满足到直线l与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追问:若M■满足条件,则其与直线H■F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便很容易发现点M■在直线H■F的中垂线上,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作图方法.
  教师在展示了学生成果后,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曲线的形成过程,并指出这种曲线就是抛物线.   教师提问5:刚才我们用几何画板画出的曲线上的点满足什么几何特征?
  学生探究6:抛物线上的点满足的几何特征.
  设计意图:课本是用几何画板直接演示得出抛物线图形的,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探究合适的作图方法,亲自通过描点法画出图形,让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抛物线的产生过程,加深对所画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初步感知图形的几何特征.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抛物线的形成,加深了学生对抛物线几何特征的准确认识.其设计思路是尊重教材、敬畏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3. 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1)获得定义.
  教师提问6:同学们,能给抛物线下一个定义吗?
  学生探究7:(预设)到点F的距离与到直线l的距離相等的点的轨迹叫作抛物线.
  教师提问7:如果点F在定直线l上呢?
  借助几何画板,将点F放在定直线l上,让学生直观观察出此时的轨迹.
  学生探究8:(预设)哦,点F在定直线l上,轨迹就变成了一条过点F且与定直线l垂直的直线.
  教师板书:(预案)重新定义如下:平面内到一定点F和到一条不过此点的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作抛物线.如图4. 其中定点F叫作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作抛物线的准线.
  教师用强调的声调并加上肢体语言形象地表示出抛物线的焦点、准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抛物线“口含”焦点,“背向”准线.
  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抛物线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适时进行数学语言教学.
  (2)合理建系,引导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师提问8:请同学们回忆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学生探究9:整理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教师给学生短暂的思考时间后,引导学生作答;然后展示一个抛物线:设抛物线的焦点F到准线l的距离为KF,记KF=p(p>0).
  教师提问9: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才能使所建立的抛物线的方程最简单?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在学案上完成建系.
  学生探究10:独立完成建系,并求出相应的坐标.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建系,并收集学生建系的方式.
  预案一:(只有方案三)引导学生说出方案三这样建系的好处,并求出方程.
  
  预案二:(只有方案一和方案二)通过引导K,F的对称性引出方案三,并只求方案三的方程.
  预案三:(有三种方案)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求出相应的方程,并进行展示.
  采用“小先生”方式,每组选一个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 教师分组,让学生在对应的坐标系下求出对应的抛物线方程.
  学生探究11:学生在对应的坐标系下求出对应的抛物线方程.
  解:如图5所示建系,设M(x,y),F(p,0),H(0,y). 因为{MMF=MH},所以■=x,所以x2+p2-2px+y2=x2,即y2=2px-p2.
  如图6所示建系,设M(x,y),F(0,0),H(-p,y). 因为{MMF=MH},所以■=■,所以x2+y2=x2+p2+2px,即y2=2px+p2.
  如图7所示建系,设M(x,y),F■,0,H-■,y. 因为{MMF=MH},所以■=■,所以x2+■-px+y2=x2+■+px,即y2=2px.
  教师提问10:哪种坐标系下求出的方程最简洁?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y2=2px(p>0)对称且简洁大方,它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我们把y2=2px(p>0)叫作焦点在x轴正半轴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其中记抛物线的焦点F到准线l的距离为KF,记KF=p(p>0),焦点F■,0,准线方程x=-■.
  教师提问11:标准方程y2=2px(p>0)次数特征是怎样的?(左二右一)
  设计意图:①经历从建系的选择到方程的化简的每一个环节,强化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时前后联系鉴赏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对称美和简洁美. 实行“小先生”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总结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以及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也为总结其他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奠定了基础.
  (3)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个形式以及抛物线的图形、焦点位置、开口方向与标准方程的关系.
  教师提问1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还有其他形式吗?
  教师提问13:请同学们根据抛物线的图形,尝试完成其他几种形式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自愿起来回答完成其他三个方向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教师提问14:如何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确定它的焦点位置?将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探究12:学生分组思考如何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确定它的焦点位置.
  教师到每个学习小组指导学习,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得出结论:①一次定焦,正负定向. ②一次项的变量如为x(或y),焦点就在x轴(或y轴)上. ③一次项为正,焦点在正半轴,反之亦然.
  教师提问15:结合PPT,教师继续追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与焦点坐标中的非零坐标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如下结论:
  ①一次项的变量如为x(或y),焦点就在x轴(或y轴)上. 一次项为正,焦点在正半轴,反之亦然.
  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与焦点坐标的非零坐标存在4倍数量关系.有了焦点坐标,根据焦点与准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比及特征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特征,强调“数”与“形”的结合,使学生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图形、参数p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4. 巩固新知——问题探讨
  (1)小试牛刀. 下面我们来一个有奖竞答:请根据给出的条件,按顺序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问题探讨: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x2,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学生探究13:实行“小先生”制,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小结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标准方程时应“先定位,再定量”.
  设计意图:①有奖竞答的口答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加深对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②通过问题探讨,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
  5. 小结概括——深化知识
  教师活动:请学生一起来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们回顾并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完善本节课小结,体现如下内容:一种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两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三项注意——定义的前提条件,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应遵循“先定位,后定量”的原则.
  设计意图:①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②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归纳、总结到一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 课后思考
  能否找到y=ax2+bx+c(a≠0)的图像的焦点和准线?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应留下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
  7. 课后拓展
  从桥梁设计、游戏开发、手电、雷达等方面谈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可以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8.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1、题2.
  ■课后反思
  授课结束后,现场的专家和教师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好评,他们觉得有如下几个亮点: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本课在课堂引入中首先让学生回忆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中垂线,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把其中一个点变成一条直线,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新的曲线是什么.
  (2)教学设计要尊重教材、敬畏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高于教材.
  对“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材研读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反复研读,并结合笔者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课本中用几何画板直接演示得出抛物线的图形,而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学生对给出的几何条件探究出合适的作图方法,亲自通过描点法画出图形,让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抛物线的产生过程;再借助多媒体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加深对所画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初步感知图形的几何特征.
  (3)加入“課后拓展”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
  本节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了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桥梁设计、游戏开发、手电、雷达等. 让学生在真实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看得更宽、走得更远.
  本节课用到的课本素材并不新鲜,但经过不同的处理,让课堂教学中迸发出精彩的火花,由此给了笔者很深的启发:课堂教学贵在设计,教学因精心设计而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二十年的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其中也形成了技术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教学过于形式化、模式化以及对现代教学手段的简单依赖.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以指向学生品格与能力的思路引导教学,让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服务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构建与能力的运用迁移,这样就实现了以核心素养引导数学教学并有效回避技术主义的倾向. 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培育本身也不能模式化,
期刊
[摘 要] 几何证明选讲的删减并不意味着平面几何知识考查的削弱,而是更为科学地融合在以立体几何或解析几何为载体的解题活动中. 在解题活动中运用平面几何知识,体验思维空间变换,可以更大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和提升.  [关键词] 几何证明删减;解题;研究  试题呈现  题1:(2018年全国高考卷Ⅰ理科数学第11题)已知双曲线C: -y2=1,O为坐标原点,F为C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
期刊
[摘 要] 立体几何体积问题是高考的重点题型,对于该类问题可以采用特定的转化思想,例如等体积转化法,将几何体转变为较为熟悉的几何体,或者建立两者之间的体积关联,然后推理论证求解. 结合具体实例简要讲解等体积转化法求解几何体积的解法思路,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 立体几何;体积;等体积;转化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体积问题常因几何结构抽象复杂、求解条件隐含不足,造成学生思维受阻,难于直接求解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的要求不仅是系统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在课堂恰当地融合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1],助力教师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升要求落地.  [关键词]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为进一步推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应用成果,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教研室在线会
期刊
[摘 要]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问题思维的训练都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且尤其重要的环节. 学生一旦具备较好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对于问题的发现与提出这一环节来讲也就具备了最为关键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 问题意识;问题思维;培养;训练  从心理学与教学论的理论角度进行问题教学策略探究的文章已经有了很多,本文对此问题的探究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而展开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  虽然学生提出
期刊
[摘 要] 如何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效益?文章从一节省级活动的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以及评课等系列活动出发,剖析设计案例、感悟教育教学、深思相关理论,进而反思再教学与设计,拟提供落实核心素养于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供同行参照.  [关键词] 教学设计;新授课;大单元教学  ■基本情况  1. 背景简介  近期江苏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在苏州顺利举行,期间在苏州某四星
期刊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考查意图,反映当前新课标的教学成果. 文章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通过挖掘试题资源,以探索多解和变式提升的方式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领略高考试题魅力的同时提升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考试题;培养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随着新一轮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教授文化课知识的同时,需要以学生为基础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忽视的一环,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文章从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三角函数”中抽取具体教学实例,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在不同层面、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促进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水平的进步,以向学生提供更具价值的教学思路
期刊
摘 要:基于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预赛试卷中一道几何证明题得分率低的情况,笔者研究这道试题,发现题目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辅助线的作法与部分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 本文通过巧妙改变辅助线的作法,给出了八种简单证明方法,对教师竞赛培训和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联赛;几何证明;辅助线作法;一题多解  试题来源  陕西省数学竞赛委员会命制的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预赛
期刊
摘 要:高考中经常出现应用题,这类题目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所造成的,造成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和我们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重视数学阅读,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阅读;课程改革;能力;反思  题目:(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