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因“魅力”讲解更精彩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被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那么学生不仅会喜欢这名老师,更会因此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
  在工作中,我们一定都听到过这样的议论:比较喜欢哪位老师,所以听课的兴致也特别高;不喜欢哪位老师,听课的时候就老是昏昏欲睡。
  事实上,我觉得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并不是老师单方面能力就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是教师自身魅力所决定的。
  而对枯燥的知识,老师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笑容,渊博的知识,无疑都会成为学生眼中的亮点,成为他们崇拜、模仿的对象。一个周身散发着无限魅力的老师,不仅可以让课堂讲解变得更精彩,更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为之一振。
  记得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言文时,当课程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开始慢慢变得松懈下来,课堂氛围也远没有先前的热烈。如果在这样进行下去的话,学生的听课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于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就学着古代私塾先生的模样,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而我的这一做法却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不仅使学生们哈哈大笑,而且重新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使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这就是我所发挥的语言魅力,神态魅力和动作魅力所致。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我对学生公正、平等和期望大大增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心理上给予了学生莫大的鼓舞,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变得更加大胆,思路也更加开阔,使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我觉得要想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必须做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只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每位老师都会拥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发挥哪几种魅力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发挥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
  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课,因此,我们教语文的老师首先应该利用学科的优势让讲课的语言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也只有这样,我们在讲解的时候,才可以将平淡乏味的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其次,我们应让语言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并喜欢听自己的课。此外,我们的语言也要富于幽默感,让学生听起来感兴趣,使学生因为爱上你的语言而爱上学习语文。
  二、 发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老师的人格魅力包括很多方面,为人处事善良和慈爱、处世公正、宽容、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等都是吸引学生的魅力。例如:我们在处理学生之间纠纷时,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而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关键、准确判断,既能提高办事的效率,又让学生及时受到教育,并心服口服。我们在课堂上也不能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
  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威信。
  三、发挥学识魅力吸引学生
  知识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思想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一位具有渊博知识和教书育人能力的老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妥善处理、协调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散发出智慧自信的魅力,令学生信服。那么,这种魅力会像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不仅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使课堂讲解更加精彩。
  四、 发挥形象魅力吸引学生
  我觉得一个拥有优雅气质的老师,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如沐春风的舒畅感,给人一种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感觉。这样的老师,一般第一眼就会给学生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
  最后,我想以久负盛名的国际巨星——索菲亚?罗兰魅力而传奇一生的忠告来结束我对“魅力”语文课堂的感悟。
  美丽,使你引起别人的注意;睿智,使你得到别人的赏识;魅力,却使你难以被人忘怀!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师不断重视这样的现实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大幅度推进,越来越让教师认识其自身的局限性,了解了学生的另一面,互动则更具有其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们都知道许多学生拥有多种兴趣爱好,个性特质也迥异,有些学生的轶闻趣事、特长爱好、个性心理……甚至是复杂的,多变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相对单纯的。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快更健康的成长?如何利用学
期刊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的重点之一。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氛围,树立信心,激发学生乐中求知、创新思维  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尊重学生人格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为目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7~9 年级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些文章,有的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有的反映了文人墨客的情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让学生从
期刊
在长期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我总结出阅读的三步曲:初读,摘要,把握主旨化长为短:审题,联想,体会题意,读出出题点;精读,摘录筛选,分析概括。  结合江西2009年中考现代文《闲读梧桐》来演习三步阅读法独特阅读效果。  一、江西2009年中考现代文《闲读梧桐》原文原题: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与我们对视。  …… ……  ⑧又是一阵熟悉的树
期刊
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第一种是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对文章加以评点和讲析,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第二种是让学生自己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吟以玩其味”,直接把握课文的主旨,情境和艺术手法等,领悟课文的神韵。  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幻灯、录像机、电视机、多媒体课件、音响等现代化科学手段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
期刊
自读课文能使讲读课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学习的重要实践园地,如果学生在讲读教学中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在自读文阅读实践中得到迁移应用,这种学习就会是最有效的。因此自读课教学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主体作用” 得到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这改变了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学习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报刊、其他图书、网络等等”。因此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农村中学作文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长期以来,农村
期刊
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学习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既有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殷实的语言、文化资源。我们生活在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已使我们强烈的意识到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对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不想赘述,笔者只想以三节课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上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语文的外延等于
期刊
美国哲学家培根在《记求知》一文中,有一句众所周知的的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阅读之于语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了,自古以来,没有哪位老师仅靠识记字词,就能够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广博阅读中去吸取精华,加以生发,方能有所收获。  一、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注意学生年龄特征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大致在12~15岁这个范围内。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和“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他们表现得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念,能分辨出一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