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定义现阶段的反腐
  《同舟共进》:十八大后的反腐呈现高压态势,习近平同志提出“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反腐。您如何看待十八大后一年来的反腐工作?
  李永忠:习近平同志提出反腐要“猛药去苛”“壮士断腕”,王岐山同志提出“当前反腐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一种治标的办法来缓解当前“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虽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但在这么艰巨严峻的反腐态势面前,不下猛药不行,不断腕也不行。习总书记这一年所体现的治理能力和施政方略,我认为集中体现在他的四个关键词上:第一个是“问题导向”。过去我们老是回避、粉饰、掩盖问题,致使问题拖成难题,难题拖成老大难題,以致积重难返,现在终于能正视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解决问题。第二个是“底线思维”。所谓“善战者,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战、求和、求胜。我们一定要先找一个不败之地,先预料最坏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底线,然后再争取较好的、好的、最好的,这样即使出现最坏的结果也能从容应对。反腐败也要有这种底线思维,既要看到不反腐败会亡党亡国,也要看到腐败反不好也会亡党亡国。第三个是“防止颠覆性错误”。8000多万人的大党、13亿多人的大国,一旦出现颠覆性错误,将是千古罪人。那怎么防止颠覆性错误呢?邓小平堪称个中高手,30多年前,他在沿海边画了几个圈(经改特区),就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中国几千年从未有过的社会转型(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体制转轨(计划经济体制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而这几个经改特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先行先试,有效地对全国的经改起到了“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险为夷、化整为零”的“四化作用”。正是特区的成功,才有特色理论的成熟,如果没有经改特区的设立和试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早就胎死腹中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绝不能仅限于嘴上、纸上、墙上,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我认为,防止颠覆性错误,既不是怕出现错误,更不是不改革,而是把可能出现错误的改革放在小区域中试验,这样就能有效规避全党全国范围的颠覆性错误。第四点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习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施政目标。因为,如果权力不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相当多的官员就可能被关进监狱的笼子里。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借助了三种力量。第一个是借助新班子、新面孔、新形象的“三新”之力。当年邓小平在1989年中央常委调整时提出,要有几张新面孔,敢于改革的新面孔,让人们感觉到这个班子是改革的,有改革的新形象。所以当时李瑞环等同志就进入了1989年后的新班子。第二个是借助网络反腐的井喷之力。新班子上台之时正是我国网络反腐井喷之时。网络反腐之所以出现井喷,是因为其他一些渠道堵塞了,而人们对“三新”有想法也有期盼,所以借助网络时代的新兴工具把反腐的意愿体现出来。我当时提出对网络反腐的“三要三不要”:要疏导而不要阻扰,要回应而不要回避,要引导而不要强行领导。我认为这是对当前网络反腐呈井喷现象的稳当且积极正确的做法。第三个是借助中纪委的率先改革和率先发力的先锋之力。这些年我们的改革动力有所不足,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中央有想法,下面有看法,而老百姓认为没办法。这样就得找动力。毛泽东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他把共产党打天下的动力根源找到了——那就是老百姓。而现在我们还在寻找动力,包括反腐的动力,作为主力军的人民群众仍游离在反腐败的外围,只能通过网络表达一些想法。这种情况下,中纪委不得不率先改革,目的是增强激活动力,吸引且带动大家;率先发力,通过聚焦改革,收缩外延,扩大内涵,聚焦于反腐败特别是办案方面,短短一年便形成了过去多年没有形成的反腐高压态势。
  《同舟共进》:那么现在的反腐阶段是否已从权力反腐过渡到制度反腐?
  李永忠:应该这样讲,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中央是有想法的,也有可能形成這样的趋势。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制度反腐最重要的一个观点,证明习总书记深刻领悟了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精髓,并着手于制度反腐的战略定位、战略布局。但是,把腐败官员关进监狱的笼子里,权力反腐早就做到了;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制度反腐才能做到,且只有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制度反腐才能真正做到。
  关键在于科学的权力结构
  《同舟共进》:有学者指出现在的反腐“需要从治理之道的层面进行重新思考”“把官员关进笼子不等于把权力关进笼子”,请问怎样的制度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李永忠:治理之道,全在于权力结构之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立和提高,依赖于能否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是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释放出的三点新意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他认识到我们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语),即“权力结构”仍很不科学,所以他用的是“形成”,而不是“改良”“改善”“改进”和“加强”。
  为什么这么强调科学的权力结构?这里我们要研究三个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的执政规律。这三个规律都是一个指向,就是要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权力结构好就得以发展。美国建国才200多年,你分析它的文化,根本没有底蕴;你分析它的经济,过去也毫无基础;你分析它的政治,好像也不怎么高明;你分析它的社会和军事,更是严重缺乏传承。但是它胜在较为科学的权力结构,所以尽管建国才200多年,居然就在世界领先了100多年。
  第二个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所以我们既有“一天等于二十年”之表象,也有“二十年等于一天”的现象,就在于我们的权力结构有问题,即我20年前提到过的“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也是邓小平近30年前指出的,我们沿用的是“苏联模式”,而这个“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也不是很成功的”。习近平提出“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是对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思想的最好诠释和深化。   第三个是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规律。执政党需要在一个科学的权力结构下执政,否则,为人民服务就可能落不到实处,会变形走样。过去我们是靠血与火的战争这个载体,遏制了腐败,把权力结构的不科学给掩盖住了。而后又用运动这个载体,控制了腐败,权力结构中的问题没有及时暴露。战争远去、运动不再的今天,就不得不加快政改,形成一个科学的权力结构,才能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实现“三清”,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同舟共进》:治理之道的关键在于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那么不科学的权力结构的症结是否就是您刚才提到的“议行合一”?
  李永忠:议行合一,最早也是马克思提出的。143年前,根据巴黎公社短暂的执政史,马克思总结了一句,“公社不应该是议会式的清谈馆,而应是同时兼有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就是议行合一的最早来源。但这是一个战时状态下的组织形式,不是长期执政所应有的权力结构。马克思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时,照搬了这一权力结构,两三年后就发现,该结构有严重问题,必须设立一个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监督权不能受执行权的领导,而是要独立于它之外。列宁在他六篇重要遗著中体现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让监督权和执行权相平行,共同归权力机关决策层的领导。但由于种种原因,斯大林背离了列宁对这个问题作出的修正。他通过战争,特别是二战,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高度集中,将过去独立的监察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合一,这就形成了苏联模式。而且这个模式不仅是议行合一,更是议行监合一。不仅苏共、东欧,包括我们在内,几乎没有一个纪委能对同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进行监督,就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一把手”成為高危岗位的重要原因。30多年前邓小平就讲过“权力过分集中”,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总病根”,也是“文革”发生、苏共亡党、东欧剧变的总病根。
  权力如果不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官员迟早要关进监狱的笼子里。我和那些腐败的高官谈话,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好人,他们既是自身素质不高的牺牲品,更是体制机制特别是制度权力结构的牺牲品。邓小平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其实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在岗位上锻炼了这么多年,按理不至于变成这样,但权力结构的不科学,成了导致他们走向反面的重要原因。
  《同舟共进》:在您看来,如何才能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
  李永忠:在研究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及其权力结构时,我最得益于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很多人在研究魏源时,忽略了他的《默觚下·治篇十二》的四句话,“至治之世,士在公孤;小康之世,士在僚采;倾危之世,士在游寓;乱亡之世,士在阿谷。”什么意思呢?士指读书人,我把它解释为有本事的人;公孤,指古代的三公九卿,翻译成现代汉语至少是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换言之,“至治之世,士在公孤”的意思就是,如果最有本事的人能在省部级以上领导岗位,我们就能建成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而“小康之世,士在僚采”,“僚采”翻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县处级、地市级干部,就是说如果最有本事的人处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这个位置,那么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倾危之世,士在游寓”即天下即将大乱而未乱时,有本事的人处于游走状态。“乱亡之世,士在阿谷”就是说天下大乱了,有本事的人躲进山沟,不出来了。所以才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有什么样的权力结构,既决定有什么样的治理体系,也决定有什么样的治理能力。魏源用四句话简单而有力地说明人才站位在一个政权中的重要性。我曾做过一个比喻,自然界里,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构成的,只是分子排列结构不同,一个硬度为1,一个硬度为10。为什么都是碳元素,结构排列不同,结果差异这么大?所以说,能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关系重大。
  《同舟共进》:对于制度反腐,您曾多次提到过五方面的建议(即设立特区,改变党委权力机构,改变现行的用人机制,发动群众成为反腐主力军,妥善处理腐败呆账),还特别提出“从权力反腐过渡到制度反腐,还须与公众的权利反腐相结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运用公众的权利反腐?
  李永忠:如果权力结构科学合理的话,民众的权利,就会对权力形成有效的制衡。我们原来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权如何为民所用?情如何为民所系?利如何为民所谋?源头在哪?后来习近平同志加上了“权为民所赋”,这一句诠释了其本源。来自才能代表,制衡才能服从,回归才能属于。权力只有来自老百姓的权利,权力才能真正代表权利;民众的权利只有制衡官员的权力,权力才能服从权利;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让各级领导干部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回归才能真正属于,才能真正实现公众的权利反腐。
  谁来监督监督者
  《同舟共进》:近日,一名“80后”纪检干部,在查办案件中大肆收受贿赂达1000多万元的事件被曝光,使得“谁来监督纪委”这个问题再次被热议。您如何评价这个事件?如何把监督者也纳入制度轨道,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难题?
  李永忠:1967年,毛泽东说过一句话,“现在是轮到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我在前几年就说过,现在是纪检监察干部犯错误的时候了。为什么?因为现在违法违纪犯罪的官员比较多,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使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执法有选择的余地——自由裁量权增大。有问题的官员,为了不被查,或者到时候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时就开始注意同纪检监察干部搞好关系。人都是感情动物,一旦有事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既然有那么多选择,张三和我关系好,为什么我非要查张三?于是就放过去了。大量违纪违法干部的存在,是选择性执纪的客观条件;这些有问题的官员,平时和纪检监察干部保持比较好的关系,使纪检监察干部能够选择性检查和立案,这是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有了,一旦有合适的机会,纪检监察干部违法违纪犯罪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就出现了问题中提到的案例。但这个案例绝不是孤立的。正如动物学家所讲,当一个区域发现一只老鼠时,可以简单断言这个区域内至少有8只老鼠存在。   所以,现在中纪委成立监督纪检干部的干部监督室以应对当前局势。这是当务之急的权宜之计,但仍是一种同体监督,仍会受到同一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实现异体监督才能真正有效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就像香港的廉政公署一样,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廉政公署无法解决自身问题,所以三个委员会都引入外部监督。
  《同舟共进》:廉政公署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李永忠:一个是异体监督。过去香港不是没有反贪机构,反贪部就设在最腐败的警察署里面,结果反了多年的腐败,一筹莫展,越反越腐。这种同体监督,反不了腐败。因此成立了异体监督的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独立于公务员部门之外,能够对所有公务部门和公务员进行独立监督,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当时也想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以解决香港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但比较聪明地选择了一个尖沙咀警察署做试点。结果一查尖沙咀警署,几乎所有警察都是腐败分子。抓了200多个,看起来战果非常辉煌,但引起了上万警察的不满,他们和廉署大打出手,甚至去打砸廉署的执行总部。香港总督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站在政治的高度,颁布特赦令,解决了1977年以前大批存量腐败问题。仅仅几年时间,香港就由亚洲最腐败的地区之一,成为紧随新加坡之后的亚洲最清廉地区。
  而我们为了推进政治改革,可以考虑设立试验区。中国改革的成功,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对地方而言,要划定特区才能实现突破。例如舆论监督,山西长治搞过;官员财产公示,新疆阿尔泰搞过;党代表直选,四川雅安搞过,但由于没有特区的划定,没有人进行总结、推广、复制,收效甚微。划定特区是总设计师开出的改革良方,30年来为什么不用呢?
  还有,一定要对腐败的呆账存量有合理的判断,积极稳妥地处理,否则可能造成鱼死网破。香港1977年的“特赦”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存量腐败我一直主张“有条件赦免”。 我在地方调研发现,现在有些官员是饭不吃你的,红包不拿你的,但事也不给你干,没动力和消极观望者比比皆是。有些腐败官员就等着被查,能有多少心思去改革?高压态势下,他不敢腐败了,但他以前的包袱没解决,想干事也没那个心思,你怎么办?如果我们有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能把30多年形成的腐败呆账和存量一网打尽,当然不需要“有条件赦免”;由于存量太大,且有体制机制制度的客观原因,所以才需要有条件赦免。这同昆明滇池的治理是一個道理。如果为了治污把滇池全部淘干,那么一切生态环境都毁掉了。只有保持现有的环境,引金沙江水不断流入,慢慢将滇池的劣质五类水排走,才能恢复原来的生态。
其他文献
中央与地方是中国政治的一个核心话题,也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原动力。三十余年前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全会上石破天惊地强调,“如果广东是一个国家……很快可以发展起来”,最终争取了特区的建立。而这样一次调整,也带来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政府间政治关系的再调整。如今,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非三十年前可比,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上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在新政府众多的施政举措中,上海
期刊
小梁:  接你约稿电话,匆过半月,截稿日期迫近,终作决定,以此书信方式完成你布置给我的“思想作业”。依我之见,相比于议论体,书信的方式更任意一些,也更易于由我有限之思想能力来驾驭。  为了完成这一“思想作业”,半月来,我是经常自我拷问的,并且还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现将肤浅心得汇报如下:  一  正如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是文艺,科学也不仅仅意味着是科技。然而一种现象是,若听文艺人士谈文化,谈来谈
期刊
一  人们总说改革推动历史的进程,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者,却大多没有好下场。这很令人伤感,却也是历史的吊诡之处。改革者没有好下场,其改革自然也没有好结果,所以,中国历史上每有改革,最后总是仍复旧观,回到先前的路上去。改革如此,造反也一样,除去换一家做皇帝,其他没什么两样。  二  吴起是想做些事情的。他在鲁国、魏国都未能施展,终于得到楚悼王的信用,于是“明审法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
期刊
韩国新近提出,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暖炕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引发了中韩舆论的争议。过去多年来,围绕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韩国和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民众打了不少口水官司。中国人虽然从未将暖炕(中国称之为火炕)技术当作一回事,但当韩国媒体想当然地将中国作为暖炕申遗的主要对手时,立即触动了中国民众的神经,抗议之余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也将火炕列入申报计划,与韩国一争高低。不过,中国官方有关部门的
期刊
时下,有人提醒商人关心政治,否则“抓到我时,已经没人替我说话”;有人则说“在商言商”,“请商人远离政治”,专心把生意做大就行了。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以《金瓶梅》里的西门庆为例来说明。考察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生存之道,西门庆可谓极好的标本。  小说开篇介绍,西门庆父亲开了个生药铺,走川广贩药材,家境还算殷实,西门庆算是个富二代。可是他“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学
期刊
我在反腐第一线  陆群,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预防腐败室副主任,从事纪检工作近20年,见证了衡阳“贿选案”从发现到查办的全过程。微博上,他是“御史在途”,特立独行,为弱势群体奔走,被网友喻为“现代包公”。  《同舟共进》:您从事纪检工作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案件让您印象深刻?  陆群:从事纪检工作近20年,见证过不少案例,参与过少数案件的查处,解剖过不少案件。例如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林国悌案件、永州
期刊
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建议堂堂正正地将政府治理机构(行政权力)延伸到村一级,而不是所谓“村民自治”。  正打算落笔时,遇到山东平度发生纵火事件,心中充塞着悲愤,虽然强征土地、警察抢尸之类恶性事件早已听闻多起。好在这个事件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写本文前《京华时报》有評论,标题旗帜鲜明《欲知平度真相先查征地内幕》;《南方都市报》3月23日社评是《平度事件:村民以身守土,谁在以身试法》;据最新报道,记者证
期刊
曾国藩为什么借钱过年  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三十一岁的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大约相当于现在国务院部委的副处级)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一位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七品官,靠租房子栖身,还要借钱才能过年。从曾国藩
期刊
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处死一案,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新四军中的重要事件。由于涉及此案的档案始终没有完全公开,造成对高案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坊间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叶挺于1939年5月13日应约前往安徽省政府所在地立煌,5月24日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向第五战区诬告第4支队,五战区转报蒋介石,蒋介石批准“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叶挺带着蒋的批文抵达合肥青龙厂将高敬亭关押,然后召开斗争
期刊
今人以为古时帝王凛然不容侵犯,其实在清代之前,士大夫当面抨击皇帝的事例可谓史不绝书。明朝的政治苛严,士大夫冒犯龙颜,有被廷杖乃至杀头的风险,但明代士风高昂,士大夫冒死上书者前赴后继,显得很悲壮。宋代则“以仁厚立国”,视公议为“国之元气”,优容士论,认为“以言逐人,非盛世所宜有”,两宋三百余年,除了一二特例,少有因言事而被羞辱、杀戮者,顶多只是贬黜,因而朝野议论尤盛。  北宋仁宗朝嘉祐二年(1057
期刊